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推荐 |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3~2024)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4-08-15

内容摘要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3~2024)》是由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主持编写,聚焦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发展动态与前沿进展的系列研究报告。本报告基于全球气候形势日益严峻和我国“双碳”战略时代背景,从企业、评价、国际借鉴以及专题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碳市场的复杂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评估,系统梳理了当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建议,为推动中国碳市场的成熟发展、稳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证参考。本报告由总报告和四个专题篇组成,共15篇报告。

  报告指出,碳市场以其对碳排放的控制和碳排放权的定价为主要功能,将政策工具与市场效用相结合,是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举措。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在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运行。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期圆满收官。经过第一履约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基础制度架构初步确立,关键流程基本顺畅,价格波动逐渐稳定,价格水平与减排成本基本相符,初步展现了定价机制在碳价发现中的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碳减排进程,加快了国民经济系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2022年1月1日,全国碳市场正式进入第二履约期。相较于第一履约期,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较第一履约期增加95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成交额249.19亿元。其中,第二履约期碳配额成交量2.63亿吨,成交额172.58亿元,较第一履约期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从履约情况看,第二履约期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第一履约期增长31.79%。通过灵活履约机制为202家受困重点排放单位纾解了履约困难,2021年、2022年配额清缴完成率分别为99.61%、99.88%,较第一履约期进一步提升。

  全国碳市场的构建与启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对我国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期的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报告认为,在第二履约期,全国碳市场的制度体系逐步稳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确保了市场的有效运行和透明管理。同时,企业在碳排放报告和验证方面变得更加规范,数据质量显著提升,体现了企业减排意识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随着中国碳市场的持续发展,其影响力和作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具体来说,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期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增加,覆盖的碳排放量大幅提升,此种扩张不仅加深了市场的层次,也拓宽了其作用范围,从而为全国碳市场在提高减排效率和市场流动性及增强价格信号功能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成交量和成交额较第一履约期明显增加,交易集中度明显下降,市场活跃度和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表明全国碳市场的市场机制逐渐成熟,碳交易正逐步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第三,价格波动较第一履约期趋于平稳,反映了市场对碳价发现机制的认可和对未来碳市场的预期,为企业制定长期的低碳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第四,相较第一履约期,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期在履约时间和要求、市场制度和监管规则、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碳配额分配和履约的灵活化与精准化等方面均有所变动。第五,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市场)正式重启,强制碳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管控,自愿碳市场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两个碳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消机制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

  报告对碳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有效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构建碳市场综合评价指数,对市场运行状态进行了全面评价,为市场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基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计484个交易日的碳配额价格数据,评估了碳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与市场有效性,并进一步从交易规模、市场结构、市场价值、市场活跃度以及市场波动性五个维度,基于月度交易数据,量化了中国碳市场的综合表现。研究发现以下三点。一是我国碳市场价格波动比较显著,但面临的价格风险整体上处于可控范围内。二是天津、上海、福建以及全国碳市场表现出较高的市场效率,已经达到弱式有效。三是归因于市场参与度、制度成熟度以及市场监管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各个碳市场的综合评价得分差异比较显著。

  报告不仅对中国碳市场自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全面评估,还深入企业微观视角,通过对全国碳市场纳管企业的特征分析,深入探讨了企业在碳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和参与碳交易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报告通过比较分析国际上不同经济体碳市场在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参与主体行为等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碳市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最后,报告围绕碳市场扩容、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碳普惠机制、碳金融以及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前瞻性话题。

  总的来看,我国碳市场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市场活跃度不足,导致成交量和成交额持续低迷,市场换手率较发达地区碳市场差异明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法律支撑和长期政策引导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耗能产业占比较高,平衡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复杂。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碳市场的发展需要更深刻的协调机制。此前,碳市场的法律基础主要是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登记、结算管理等试行办法,在制约不履约企业和处理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时显得力度不足。2024年1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全国碳市场政策法规基础框架搭建完成。第二,中层监管在信息披露和工作流程上仍需完善。虽然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市场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环境权益产品间的制度边界不清晰,政策机制衔接不畅,导致了重复计算等问题。此外,中介机构在市场信息提供方面的不足,以及配额核定任务的延误,也导致市场价格波动,降低了市场效能。第三,下层交易行业、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在广度和深度上仍需有序扩大。尽管全国碳市场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期,但扩容工作落后于预期,行业覆盖范围仍限于发电行业,交易主体的范围和交易方式的多样性也受到限制,这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限制了市场化手段在减排中的有效性。

  面对我国碳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报告认为:应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将更多的高排放行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等纳入碳市场,提升市场的竞争性和活力,增加市场的多样性和活跃度;完善配额分配机制,建立更细化、动态的排放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引入行业特性和差异化排放标准,定期审查和调整配额分配规则;引入更严格的合规机制和惩罚机制,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碳排放报告的审核,加大违反规定行为的监控和惩罚力度,提高合规机制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提高市场的整体信任度;充分发挥自愿减排市场的作用,鼓励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林业等环保项目,积极推动CCER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减排渠道;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合作与连接,继续跟进国际上相对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态势,学习先进碳市场管理经验,积极参与碳市场国际合作,探索与其他国家碳市场建立合作和连接;持续推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建立高效、透明、可靠的交易平台,以及准确、可靠的监测和报告系统,鼓励如区块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在碳市场中的应用,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

 

  主编简介

  赵忠秀,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璟珉,工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彭红枫,金融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兼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23~2024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势与展望

  Ⅱ 评价篇

  2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评价报告

  3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性评价报告

  4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综合评价指数报告

  Ⅲ 企业篇

  5 全国碳市场纳管企业总体特征分析

  6 碳资产管理体系优秀企业案例

  7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优秀企业案例

  Ⅳ 国际借鉴篇

  8 发达经济体碳交易市场运行情况与经验借鉴

  9 发展中经济体碳交易市场运行情况与经验借鉴

  10 国际碳资产管理优秀企业经验借鉴

  Ⅴ 专题篇

  11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策略与影响评估

  12 国家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未来展望与优化路径

  13 碳普惠机制与全民低碳行动路径展望

  14 中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5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出口企业运行发展的影响分析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店购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24低碳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