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推荐 | 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3)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3-10-18

内容摘要

  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并发。财政政策权衡风险面临“两难”、对冲风险空间缩小,跟随风险、相机抉择成为不得已之举。2022年的财政政策以更大力度的减税缓费和扩大支出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坚持财力下沉与过紧日子齐下缓解地方财政风险,通过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和协同各项政策稳产保供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全力保障基本民生与稳岗就业以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统筹当前与长远、持续加大重点领域投入以有效应对中长期战略风险。财政政策靠前发力、适当加力,推动了经济社会运行基本稳定,实现了经济总体回稳向好。当前,公共风险水平仍处高位,各类风险挑战系统性、综合化的特征愈加明显,财政政策需优化各种工具组合,强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通过精准化加力、全方位提效推动公共风险水平持续降低。

  2023年,公共风险产生了新变化,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我国将面对整体性的、难以预见的、更大的不确定性,财政政策需要调整思路,为应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在权衡经济、社会、生态层面多重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政策和改革构建确定性,打破公共风险传导机制,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在中长期视野下,需制定完善适应数字化发展、绿色低碳化、人的现代化,以及适配少子老龄化社会的财政政策。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22年,我国经济展现了强大韧性,全年经济增速为3%,物价水平保持平稳,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民收入水平有所提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保持积极互动,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2023年,预计世界经济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复苏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预计中国经济运行在政策协调、基数效应的促进作用下将整体好转;但是全球经济社会的不确定性将影响中国进出口增长;在全球化逆转趋势下,中国将继续强化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并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作出贡献。

  预测结果显示,若财政政策达到理想效果,2023年我国GDP增速可能达到7%~8%,CPI将温和上行但空间有限,PPI全年前低后高;在保守情景下,受内外部多重压力影响,GDP增速可能在5%以上。从中长期来看,“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对财政收支的预测结果显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小幅下降,“十四五”期间增速放缓;同年财政支出将延续较高水平,“十四五”期间财政支出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本报告围绕社会广泛关切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评估。基于人力资本视角进行国内外的对比分析,提出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完善税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对重点人群的人力资本投入等。对于区域分化现象,论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及衍生的风险,提出要真正认识区域分化,分析可能的政策手段应如何合理控制存在风险的区域分化以及引导客观存在的区域分化。基于公共风险理论重新认识公共支出、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之间的关系,提出引入货币风险,将公共支出扩张放在财政货币一体化视角下研究,将公共支出扩张和财政可持续的约束条件进一步放宽至货币风险。对于数字经济,论证了其发展成果及存在的挑战,建议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多重政策有机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稳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等。基于风险分析的视角,结合内外贸一体化研究如何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出应权衡地区经济差距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用差异化的政策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财政货币政策,以现代货币理论为参考,规范界定一国货币体系的主权性与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厘清相关研究的基础条件和适用范围,结合逻辑和理论层面的框架性思考,讨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作原理及其宏观影响。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跟着风险走:2022年财政政策

  一、 风高浪急的国内外环境与提升效能的财政政策

  二、 权衡、对冲风险与跟着风险走的财政政策

  三、 2022年财政政策主要内容

  四、 推动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

  2. 构建更大的确定性:财政政策展望

  一、 2023年以及之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二、 更大的不确定性下的财政政策

  三、 权衡经济层面多重风险,构建确定性

  四、 权衡社会、生态层面多重风险,构建确定性

  五、 2023年以及之后的财政政策展望

  Ⅱ 财政、宏观经济与国家发展篇

  3. 世界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4. 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和财政收支情景预测分析

  Ⅲ 政策评估篇

  5. 共富型财税政策: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

  6. 区域分化的风险与可能的政策选择

  7. 公共支出、扩张效果与财政可持续

  8.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9. 如何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基于风险分析的视角

  10.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逻辑——借鉴现代货币理论的分析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中国财政政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