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战略高度,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深刻揭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
“五个突出特性”
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五个突出特性”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内在特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绝不是一些偶然历史现象的简单归纳,更不是文明的停滞,而是文化的一脉相承与承前启后的推陈出新,是文明的整体性与文明的阶段性的高度统一。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文明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没有创新的文明是一潭死水,没有连续性创新能力的文明是不可能长久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易传》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故鼎新就是除旧布新。追求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易传》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精神不断推动着中华文明在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文化形态上前后相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明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追寻文明根脉,对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0年9月17日,总书记走进岳麓书院,凝望“实事求是”匾额,感叹“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图为2023年6月8日在长沙市岳麓区拍摄的岳麓书院。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向内凝聚、团结集中的大一统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是一个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突出反映,追求统一的大一统理念,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逐渐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思想。源于先秦的大一统理念,在秦汉以后转化为政治实践。这种治国理念与制度设计,在数千年的政治过程中获得了广泛认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制度,有力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历史一再证明,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前提,分裂只能给人民带来灾难、给历史带来倒退。当然,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并不是消除文化的差异性。在大一统的政治框架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样态。
中华文明是多元汇聚、兼收并蓄、开放交流的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文明的包容性是文明海纳百川伟大胸襟的体现,也是文明汲取丰富营养而不断壮大的根本所在。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历史。中华文化向来是以共同认可的经典、礼仪、道德、历史等来凝聚民族共同体。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自身所服膺的儒家思想和本土宗教,但对外来思想与宗教并不排斥,各种外来宗教和思想在中华大地上都有发展的空间,它们最终也因中国化本土化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融为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对外开放、兼收并蓄,丝绸之路的开辟、外来作物的引进、佛教的东传、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等,表明中华民族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各个层面都充分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精华,同时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周边地区乃至更遥远的地域传播。“有容,德乃大”,中华文明厚德载物,以宽广的胸怀塑造出包容万物的品格。
中华文明主张群己合一,倡导交通成和、共生并进、保合太和,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华文明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中华文明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中国从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准确把握“五个突出特性”,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五个突出特性”的归纳,是对中华文明精髓的深刻认识,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密不可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五个突出特性”的概括,是对中华文明史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高度肯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全新认识,必将有力推进“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但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如何结合并没有现成答案可循。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始终是很多国家面临的难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坎坷命运深刻影响到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一些人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文化,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刻舟求剑,抱残守缺。这两种极端的态度,究其根本,都是没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分析看待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始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道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古老的中华文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的科学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华文明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王朝交替变化没有阻隔文化的一脉相承,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风貌。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创伤,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文明中断。近代中国曾经尝试过很多条道路,但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最契合中国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承认世界物质性的朴素唯物观,强调事物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重视知行合一的实践观,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观,注重民众历史作用的民本观等,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社会发展观、人民群众观等相契合,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丰厚思想文化滋养。
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千人千面、生动写实的陶俑所组成的秦始皇地下军团扑面而来,开启了持续至今的秦陵考古。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兵马俑、铜车马等秦文明符号从此驰名中外。图为2023年4月26日拍摄的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内的秦俑。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经验智慧的深刻把握。“五个突出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得出的科学认识,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实践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思想层面的结合,更是实践层面的结合。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理念与制度实践,这种理念与实践世代传承、连绵不绝。由此我们看到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前后更替或相互并存,但治理体系既没有因此中断断裂,也没有各行其是,而是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内生性与延续性。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内涵,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深刻理解“五个突出特性”的时代价值,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史的高度概括阐述,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国的国情,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发展传承而来。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遵循的根本道路。
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常”与“变”在中国哲学中被视为一对辩证统一、互为表里的概念。“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正是以不断创新的显著特点,演绎出一曲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相互交织的交响乐。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曾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制度文明,孕育并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丰富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但稳定性中又包含着不断创新的因素,“去就有序,变化应时”的理念主导着制度设计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促进着文明发展和社会有序流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创新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应当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以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续写中华文明的新篇章。
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明良渚古城遗址所揭示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2023年6月15日,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图为演员在火种采集仪式前进行文艺表演《良渚之光》。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分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广大人民的愿望。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源于中华文明统一的经济文化基础。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珍贵的历史遗产,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出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华文明统一性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筑牢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共同信念的坚强文化基石。
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坚持多元并包、兼收并蓄、开放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在包容中连续,在包容中创新,在包容中统一,包容性始终拓展着中华文明的广阔胸襟。包容是一种汇聚。中华民族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其他文明,始终以向内自我约束、向外开放交流的精神构建自身独特的民族精神。包容是一种并存,包容是一种开放。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对外开放是中华民族的主流和趋势。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我们应当秉持开放包容,以包容性的广阔胸怀加强对外交往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
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文化是主张万物一体的文化。“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和平、和睦、和谐的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文化认为“和实生物”;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华文化主张“和为贵”;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华文化强调“致中和”。中华文化并不是无原则的“和”,而是主张“和而不同”,在包容多样性的同时又尊重差异性。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为建设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对话而不是对立,交流而不是隔绝,合作而不是对抗,协商而不是强加,建设而不是破坏,应当是今天世界各文明之间遵循的和平准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法则。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都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文化根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