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第14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
2022年,我国遭遇历史最强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在新冠肺炎疫情后重启气候谈判,取得积极进展,而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因素对全球碳中和进程带来新的严峻考验。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推进“双碳”工作,积极构建“1+N”政策体系,以实际行动为国际碳中和进程作出重要贡献。《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聚焦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在分析气候变化科学新认识的基础上,盘点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展示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行动,研究分享行业碳中和目标与企业案例等,并将成果汇编成册,以飨读者。
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紧迫,国际气候进程受到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诸多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强
2021-2022年,世界各地极端事件频发,在世界各地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2021年全球地表面温度与2018年的平均气温并列,是有气象纪录以来排名第6,没有创新高 。就在一些人以为气候变暖按下暂停键时,2022年的夏天来得猝不及防,世界各地高温、干旱、暴雨等灾害频发,创出多项纪录,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2022年我国也经历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历史最多,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为历史最强。全球变暖背景叠加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极端高温热浪发生的根本原因。城市热岛效应也加剧了城市所遭受的高温热浪危害,尤其是夜间高温频繁发生。
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IPCC陆续发布三个工作组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途径和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全面评估,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将于明年初发布的综合报告将进一步整合三个工作组报告和此前发布的三个特别报告,就一系列决策者关心的政策相关但政策中立的问题提供科学评估的相关信息。主要内容除引言外包括三个部分: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和趋势,长期气候和发展的未来,近期应对变化中的气候。
2021年11月COP26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由序言和科学与紧迫性,适应,适应资金,减缓,支持减缓与适应的资金,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损失与损害,实施,多方合作等,确定了未来十年全球致力于加速气候行动的共识。然而,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再添变数,世界经济在持续了三年的新冠疫情中缓慢向前,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大国博弈直接影响气候合作。俄乌冲突重创欧洲能源市场,对欧洲各国短期气候政策造成冲击。美国通过了缩水了气候法案,有美国智库估计,美国2030年可望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依然完不成拜登政府提出的50-52%的目标。拜登上台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提出“竞争、对抗、合作”三分法。2022年仍延续着“全面竞争、局部缓和;长期竞争、短暂妥协”的大势。2022年11月20日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闭幕。各方同意批准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成为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作为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一次过渡性会议,COP27在许多关键议题上难有实质性进展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2021-2022年是中国落实“双碳”目标打基础的关键年份。“1+N”政策基本建成,顶层设计,与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科技、金融、统计核算、监督考核等保障方案,以及各地方制定的实施方案共同构成了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1+N”政策体系。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支持参与,形成了全社会齐动员的良好氛围。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双碳”工作为牵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总体战略和思路。此外,中国还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与2013年的《战略》相比,《适应战略2035》在原则上更加突出了预防为主,树立底线思维,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更加突出了适应行动应注重科学评估,强化系统布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重大规划有机衔接。更注重统筹联动,坚持适应和减缓协同并进。
展望未来,总体而言,全球关于努力使1.5℃温控目标可及、本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加强未来十年行动力度、限制化石能源、推动绿色复苏等方面已形成了基本共识,但如何实现低碳转型的路径依然不够清晰,支撑雄心力度的资金、技术依然不足。国际气候进程还受到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诸多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强是快速变化的当今世界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在全球“碳中和竞赛”中跑出“中国加速度”
“十四五”既是围绕碳达峰目标、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的关键期、窗口期,也是着眼碳中和愿景、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的攻坚期,需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新要求,抓住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在全球“碳中和竞赛”中跑出“中国加速度”。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新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能效提升等相对成熟技术大规模、高比例应用提出更高要求。“电源结构低碳化、终端能源电气化”将极大带动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效提升、电动汽车、绿色建筑、电炉炼钢等相对成熟技术应用,并催生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更高电气化水平的智慧能源技术应用需求。如今,世界各国都将新能源制造业作为其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制约相对成熟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风险则更多来自产业链、供应链制约。我国需着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为相对成熟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加速成为市场主体扫清障碍,打破关键技术与材料的制约,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智慧能源、零碳建筑、低碳供热等示范技术转向产业化提出迫切要求。各领域都将催生一批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将不断拓宽模式创新的边界。新能源跨越式发展在加速重构电力系统的基础上,也将重塑工业、建筑、交通领域,推动以上领域加快转向富有韧性、双向互动的智慧用能方式,能源“产消者”将成长为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从国际来看,欧盟提出的《能源系统融合战略》就指出将不同的能源运营商、基础设施和消费部门联系在一起,打造以能源效率为核心、更具“循环”特色的能源系统,挖掘工业场所、数据中心或其他热量来源的能源再利用潜力。我国需着力破解技术由试验示范转向产业化的瓶颈,并为模式创新提供支持环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工艺脱碳、大容量储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前沿技术研发储备提出战略要求。例如,部分工业生产过程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尚无法摆脱化石能源的使用,电力系统向新能源为主体地位演进仍需储能技术的突破,众多氢能利用技术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远距离。以上领域世界各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部分国家和地区持续开展稳定而多样的基础研究,部分领域已早于我国开展布局。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紧迫意识,抓紧开展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全球领先,风电装备技术稳步提升,动力电池储能密度近10年提高了70%以上,新建三代核电机组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5%,碳捕集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在风电、光伏发电和锂电池等绿色低碳关键领域建立了规模世界领先、技术水平世界先进的产业链。我国不仅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此外,我国大力支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发布节能环保技术推广目录,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水平大幅提高。
当前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相对成熟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在于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保障能力。推动光伏装机规模实现倍速发展的主要压力在于上游工业硅、多晶硅等原材料产能与下游需求的衔接不畅,风电在整机制造以及碳纤维、轴承等零部件配套能力方面仍有较大不足,电炉炼钢、循环化工发展受制于废钢、废旧塑料保障能力,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面临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国内开发难度较大等风险。二是工程示范技术转向产业化的主要瓶颈在于体制机制建设。需推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完善电价、碳价机制,建立多层次市场机制并增强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推动能源、市政、水利等多部门协同,从产能布局、调度运行等多个维度加强跨行业、跨区域资源要素整合。三是研发储备重大战略技术的主要瓶颈在于创新体系构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绿色低碳领跑、并跑、跟跑技术的比例分别约为10%、35%、55%,整体仍处于跟跑阶段,缺乏尖端核心技术,在基础研究、专利质量、创新环境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差距。既需要立足当前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储备,也需要着眼长远推动从无到有的原创性技术培育。
因此,一是要加强统筹,打通相对成熟技术高比例应用堵点,发挥好绿色技术创新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畅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流程。二是要完善机制,促进示范技术转向产业化应用,开展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应用,为跨行业、跨能源品种的新技术推广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加强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制度衔接。三是要示范引领,大力推动新技术工程示范,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四是要加大投入,强化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融通发展,完善政府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支持龙头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中介机构等力量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绿色技术相关产业联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五是要分类指导,完善技术各阶段支持保障政策。
三、碳中和时代中国企业在压力中寻找绿色机遇
1. 中国企业响应“双碳”目标阶段性特点
2020年9月,“双碳”目标提出后,以央企为代表的一批领先企业率先响应,迅速启动碳中和战略路径研究,陆续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此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科技公司也积极布局、抢跑碳中和。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和行业企业也因认知不准确、不全面出现了工作“跑偏” 现象。2021年7月,中央提醒拒绝运动式“减碳”后,伴随认知不断深化, 企业更加注重遵循科学方法设定碳目标、规划减排路线。一些重点行业提出的碳达峰行动方案、配套措施等; 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发布的有关企业碳中和路径指导文件, 为企业实施行动提供了专业服务支撑。
2021年10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出台,企业低碳发展共识显著增加, 降碳措施也更具体、深入。与前期更多强调的转型压力相比,碳中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逐步显露,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不断涌现, ;绿色低碳逐步成为企业和品牌增强韧性和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2. 中国企业全面落实“双碳”目标
在落实“双碳”目标中,中国企业重点从战略制定、技术攻关、金融创新、赋能社会四个方向开展行动:(1)确立减碳战略与目标。企业制定的碳中和战略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企业自身减碳为首要目标,具有经营特色;二是围绕“30·60双碳”目标,将自身转型视为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前置条件,常见于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且多为央企。(2)聚焦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企业技术突破方向因领域不同各有差异。工业、交通、建筑等高排放行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等方面。高科技产业更专注挖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减碳潜能。(3)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低碳实践主要集中在,一优化自身业务,减少投资造成的碳排放, 二为其他行业绿色转型拓宽融资渠道。(4)依托自身优势赋能社会。以技术、产品、资本赋能社会, 借助品牌影响力加强区域、行业、公众的减碳意识与参与。
3. 中国企业创新破解低碳发展难题
中国企业从碳资产管理、能源使用、节能增效、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破解碳减排行动中的各类发展难题。
例如,为解决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及间歇性的问题,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世界首创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路线, 自主设计建造新能源综合性示范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破解了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并网、集成应用的世界性难题。
例如,针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技术成本高、商业化落地难, 中国石油和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开展CCUS 产业布局和示范工程,为彻底解决能源电力企业的碳减排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共识,步调一致采取碳减排行动,2017 年, 京东物流发起“青流计划”, 携手供应链上下游伙伴, 推动供应链端到端的绿色化、环保化。如今, “青流计划” 已有超过30 万家企业、亿万名消费者参与其中, 已带动行业减少一次性包装100 亿个。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与展望(2021~2022)
Ⅱ 气候变化的科学新认识
2. 对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新认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解读
3.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加强气候变化减缓行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解读
4.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中国贡献及影响分析
5. 中国未来风能、太阳能资源预估现状及展望
Ⅲ 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
6.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格局和能源转型的影响分析
7. 全球甲烷控排对中国的启示
8. 塑料治理与气候治理及中国应对策略分析
9.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要点及其影响
10. 全球环境治理视角下的盘点机制分析
11. 碳中和目标下G20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趋势及影响
Ⅳ 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行动
12. 将碳评纳入能评制度和工作体系有关问题研究
13. 传统工业节能降碳改造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4. 以低品位余热为主的北方城镇零碳清洁供热新模式
15. 建筑光储直柔技术现状、发展与展望
16. 当前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与政策建议
17. “双碳”目标下氢能的发展前景、当前障碍及政策建议
18. 碳普惠:有效实现碳中和的消费端减排机制
19. 湿地碳汇的科学基础与利用的热点研究
Ⅴ 行业碳中和目标与企业案例
20. 中国企业落实“双碳”目标行动进展分析
21. 中国企业脱碳行动与转型路径分析
22. “双碳”进程中的钢铁工业现状、发展与展望
23.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24. 中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Ⅵ 城市评价
25.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评价(2021)
Ⅶ 附录
26. 气候灾害历史统计
27. 缩略词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