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中国“主旋律”电影国际化竞争力分析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09-22

  在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中,“主旋律”电影票房贡献显著。仅《长津湖》一部电影的票房便占据了2021年国产电影总票房的14.5%,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快速登顶国内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一,并曾升至2021年全球票房第一位,引发海内外的强烈关注。

  “主旋律”电影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顶流,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也是屡创票房佳绩,这极大地触发了海外市场对中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主旋律”电影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有效媒介。

  “主旋律”电影数量及票房收入不断攀升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前,好莱坞电影占据了全球电影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于美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好莱坞影片的生产和发行计划被打乱。其中,2020年和2021年的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中,前五名除美国大片外,分别各有两部合计四部中国国产影片上榜,其中三部为“主旋律”电影。2020年,中国国内票房更是以30亿美元的成绩,首次超过北美(22亿美元)成为单一市场票房冠军。

  随着国家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视,党的十九大以来,“主旋律”电影数量在逐年提升,并逐渐成为国内市场主要流行题材,疫情之下,更是成为提振整个电影行业士气的“领头羊”,“主旋律”电影的国内国际票房贡献率也在不断攀升。截至2022年1月14日,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前100名中,中国内地上榜电影有3部,分别为排名第62位的《长津湖》、排名第74位的《战狼2》和排名第84位的《你好,李焕英》,其中有两部为“主旋律”电影。

  “主旋律”电影选题内容日益丰富

  从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地道战》等早期革命历史题材,到经典人物《焦裕禄》、传统文化《孔子》、现实主义题材《唐山大地震》,“主旋律”电影选题内容不断丰富。此后,又兴起一批由全明星阵容领衔的《建国大业》等“主旋律”影片,开启了与商业化结合的尝试。党的十九大以来,“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2017年《战狼2》的上映拉开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新序幕,中国“主旋律”电影一改往日“正剧正说”较为脸谱化和固定的模式套路,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电影制作者不再为了拍摄而拍摄,而是真正深入生活,融入生动真实的思维情感,以艺术驱动为核心,真实完整地讲述故事本身,摆脱传统的大事件平铺叙事方式,不断提升“主旋律”电影精品化、艺术化的内容储备与开发能力。例如以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英雄机组”为原型改编的影片《中国机长》,以“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改编的影片《烈火英雄》。

  “主旋律”电影市场“外冷内热”

  在国内“主旋律”电影蓬勃发展,电影口碑和票房贡献率不断向好背景下,我们也要注意到“主旋律”电影海外市场冷淡,票房收入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北美等地区,口碑影响力不佳,出现国外国内“冰火两重天”的矛盾现象。当然,不只是“主旋律”电影的海外市场发展力弱,国内整体电影的海外市场都很有限,国产影片海外票房收入偏低。

  就当下最热门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而言,目前还未大规模走向国际院线,海外上映仅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市场几乎贡献了全部票房。但由于《长津湖》票房一度冲上2021年国际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引起了海外各国观影爱好者和专业影评人的强烈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中国电影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超越了美国的电影市场。BBC则提出,这部中国电影在票房上击败了邦德和漫威英雄。但《长津湖》在海外的传播能力和观众口碑十分有限,在知名的烂番茄网(电影评价网站)上,截至2022年3月,也仅有不到50位普通观众打分和8条来自专业评审的评价。

  不只是《长津湖》,近年来在国内火爆的“主旋律”电影在国外往往都遭遇了同样的冷待,比如《战狼2》,尽管截至2022年3月,该片最终在烂番茄网上获得5.8分的专业评审分,收获了69%的专业电影评论家的正面评价,高于60%的及格标准,可以归类为“好番茄”影片,且收获了来自1000多位普通观众打出的75%的爆米花值,但票房贡献仍主要在国内市场,电影的整体覆盖面和传播深度有限。

  中国“主旋律”电影题材海外接受度有限

  国际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题材的认知仍十分有限,还停留在早期的中国武术、中国京剧等传统文化符号里。截至2021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成绩最好的3部为2000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2.10亿美元)、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1.39亿美元)及2004年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8000万美元),其中《英雄》全球票房中海外收入的占比超过了80%,《十面埋伏》全球票房中海外收入的占比更是接近9成,可见海外观众最热衷的中国电影题材还是武术等动作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新时期多元化的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在整体国际电影市场中,动作片为主要热门电影类型,系列电影票房成绩亮眼。在2017~2021年全球票房前五的电影类型中,动作片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动作题材之上,往往会附加科幻、冒险、战争等较为刺激、更易吸引人眼球的其他类型。这也是以《战狼2》《长津湖》《流浪地球》为代表的国产“主旋律”电影更容易在海外市场得到认同并产生反响的原因之一。此外,位于各年度票房前列的电影多为系列电影,如蜘蛛侠系列、007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等。

  提升中国“主旋律”电影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1.出精品:精进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

  首先,在电影故事的构建方面,应将中国特色与中国故事充分糅合在一起,同时,加深对“主旋律”题材内涵的理解,注重对主体故事的叙述和展开。其次,在“主旋律”题材的选择方面,应继续勇于创新,凭借中国电影本身的艺术表现、视觉效果以及所承载的中国独特的美学特性讲述中国故事,以此增强内容的吸引力,激发更广阔受众的观影欲望。再次,在影片的前期选角和人物塑造方面,应具备国际化包容开放的视野,大小人物的刻画都应更加客观立体。最后,在电影制作方面,也应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字经济技术领域的优势,将5G、VR、AI、超高清直播等技术运用于电影全产业链中,革新电影制作、宣发、放映等方式。

  2.重合作:加强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合作

  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国际合拍片和国际投资是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有效载体,可以助力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国电影开辟海外市场,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主旋律”电影大多为国内班底制作发行,不仅阻碍了海外传播的进程,往往也会忽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未来,应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政策机遇和支持,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于跨境合作的赋能作用,加强与海外影视公司的合作,主动进行投融资、制作、管理、宣发等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电影的国际化合作不仅能够加速中国电影深入当地市场,还有利于在全球市场内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电影成本,提高电影收入,实现利益最大化。

  3.亮品牌:提高“主旋律”电影的品牌化建设

  应以电影IP为核心开发电影衍生品,加强电影品牌化建设,构建电影全产业价值链。好莱坞等国外电影行业的电影衍生产业是电影产业非常完整的构成部分,电影衍生品开发往往在做一部电影前就会有所考虑和布局,一般包括主题乐园、业态授权、IP价值实现等。电影制片方应提高战略眼光,进行系统化创新设计,改变当下电影衍生产品和活动开发较为滞后,衍生产品和服务过于简单类似的现状,在电影制作初期便对相关的电影衍生产品与服务有所规划与准备,同时应丰富衍生产品及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打造具有识别度的“主旋律”电影品牌。

  4.扩市场:夯实国内市场,拓宽国际市场边界

  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国内文化市场潜力巨大,应充分培养好、利用好国内电影市场,夯实国内观影群体基础,才能更好地积累资金,反哺海外市场的开拓。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持续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积极培育拓展海外新兴市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国际合作所带来的优惠政策,扩大海外发行国家数量。继续学习和借鉴其发达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以更多具备国际先进制作标准的精品“主旋律”电影,吸引国际市场目光。

  5.多渠道:加快推进中国电影数字化全球布局

  疫情倒逼全球线上流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快中国电影数字化的全球布局迫在眉睫。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习俗,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不同观影偏好和消费习惯采取有的放矢的定制化电影推广方式。除搭建和利用好各类线下电影交流交易平台外,采用融媒体营销策略往往可以触达更广的受众群体。利用“云路演”、视频直播等融媒体传播新形态辐射线上线下、国内国际更多人群;借势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口碑式营销,引发全民话题关注与讨论;对于已经在线下影院发行过的“下线”影片,电影出品方可以在各类海外视频网站发行经过二次创作的原创短视频,以休闲娱乐的方式使海外受众了解、接受中国电影,从而促进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

  6.强转述:注重电影国际发行中的文化转译

  贴切适度的文化表达是中国电影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的关键环节。在“主旋律”电影的国际发行中,应特别注意高低语境间的相互融合,并进行恰当的解码转化,叙事流畅,吸引观众愿意看,使观众看得懂“主旋律”电影故事。语言能最直接、最生动、最准确地表达“主旋律”电影情感,为避免语言翻译转换困难且标准不一的问题,应加快组织制定国际通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指南,统一全行业的翻译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

  7.指方向:强化顶层设计的政策支持

  “主旋律”电影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持续性支持,明确权责范围,设立财税优惠和境外审批优惠政策,全面谋划布局“主旋律”电影海外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海外发行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引导中国电影产业建立起成熟完善的国际产业体系,推动“主旋律”电影以市场化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遵循国际市场发展规则的能力,完善电影产业国际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电影版权保护制度和法律法规。

  8.揽人才:多途径输送高质量电影人才

  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不仅需要电影制作、拍摄、表演等核心领域从业人才,开拓海外市场还离不开翻译、文化贸易、宣发、金融、法律、管理等全产业链的人才支撑。首先,通过海外人才的引进,招徕全球化复合型的电影从业人员、管理人才和市场专家等,有利于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降低试用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其次,应加大行业内现有人才的提升与继续培养力度,为我国电影产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最后,应加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电影产业发展实际的有效接轨,提高毕业生在校所学技能的实际转换率,为电影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实践人才。

  本文摘自《首都文化贸易蓝皮书: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报告(2022)》——《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作者:李嘉珊 任露凝。有删选。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首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