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2年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6(2022)》(以下简称《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书总结了2021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展望了2022年法院信息化建设前景,从智慧审判、智慧诉讼服务、智慧执行和司法大数据四个维度对全国3500余家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此外,书中电子诉讼实践板块介绍了北京、山东等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建设情况;智慧审判执行板块突出了江西、吉林、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法院将最新科技运用于审判执行的工作成效;智慧审判管理板块展示了河南、河北、上海等地法院加强审判监督、为审判人员“智慧画像”等做法;智慧社会治理板块总结了四川、重庆等多家法院运用智慧手段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
1.中国法院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
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准确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围绕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以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廉洁司法、服务国家治理。202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切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信息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优化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等信息系统,扎实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推进人民法院在线运行,构建了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作出新的贡献。无论是制度建设方面还是实体建设方面都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转变,获得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蓝皮书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将继续坚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廉洁司法、服务国家治理,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推进智能协同应用,拓展数据知识服务,构建一体云网设施,提升质效运维水平,夯实主动安全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打造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推动智慧法院支持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司法管理、司法决策等能力水平实现新的跃升,向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的目标迈进,实现在已有坚实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应激发地方创新活力的同时推动顶层设计落地,精简优化系统;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深化法院信息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妥善处理个人信息,抓准司法工作与社会治理的结合点;健全安全风险事先评估预防机制,安全发展协调并进。
2.人民法院信息化全面彰显“以人民为中心”本质特征
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牢牢坚持需求导向,全力打造多层次全方位智慧服务体系,全面彰显智慧法院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各项举措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切实维护人民权益。2021年,各级人民法院继续以中国移动微法院升级为牵引,实现全国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能力拓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优化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等功能,集成调解、诉讼服务、律师服务等功能,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全覆盖,推动电子诉讼向移动端拓展;加强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多元调解、在线诉讼、速裁快审、涉诉信访等数据汇聚和应用,完善诉讼业务协同,提升诉讼服务一体化指导管理能力;升级完善涉诉信访业务系统,实现全国涉诉信访系统一体化升级;全面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电子诉讼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补足互联网庭审等短板弱项,协同推进互联网司法建设,全面巩固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人民期待、体现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法院大力推行电子诉讼,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等开展在线立案、在线缴费、在线开庭、在线证据交换。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全国法院在线缴费1093.2万次。全国法院在线开庭127.5万场。全国法院在线证据交换260.1万次。电子诉讼的广泛应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当事人诉权,也有效提升了智慧法院服务审判执行的能力。
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成果丰硕。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是智慧法院语境下信息对称型诉讼审判的有益实践,为有效实现服判息诉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近年来,各级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并优化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完善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诉讼服务需求。截至2021年底,平台汇聚全国3500多家法院,调解案件2446.29万件,调解成功率62.88%。
2021年全国法院已经将跨域立案服务主体从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海事法院拓展到全国四级法院,实现立案登记范畴内的案件类型全覆盖。全国法院网上立案帮助诉讼参与人节约近4.5亿元。
3.司法大数据为智慧法院建设赋能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司法大数据发展方向聚焦数据质量本身,各级法院通过制定数据规范,明确数据来源标准和底层逻辑;通过完善数据平台,增强数据流动性;通过业务培训、专业督导、检查监督等多种方式提高数据质量;通过拓宽数据应用,挖掘数据潜在价值。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各级法院不断完善内部平台建设,整合不同平台信息,将司法数据进行深度加工,经由各类技术手段进行采集、储存和分类,最终形成各种数据资源库,并以此支撑案由要素分析、案件情节精准判定、法规与案例搜索、人案物关联分析等解决司法高效运转的应用。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各种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司法大数据的质量。有的法院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强化信息录入指导,从源头上提升案件信息的数据质量。有的法院则将案卷材料与案件节点信息录入进行比对,检查案件录入的完整度和准确度,并将其作为结案的前提条件。有的法院将案件承办人确定为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了数据质量通报制度,倒逼案件承办人加强责任意识,推动案件信息质量稳步提升。
蓝皮书指出,各级法院在强化多源数据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司法数据的分析研究能力,在推动审判业务的智能化应用的同时,充分挖掘司法大数据的各种潜在价值。如今司法大数据不仅能够为自动分案、人案关联分析、审判态势数据搜索、智能场景应用等提供基础,而且还逐步实现数据应用外溢,联合政府数据共同帮助地方党委决策。
蓝皮书指出,智慧法院建设是解决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的重要思路。一方面,司法大数据可以对案件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核定法官工作量,通过科学分配工作强度,优化审判资源分配,以期达到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目的。另一方面,司法大数据还可以有效实现繁简分流,将简易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极大地提高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
蓝皮书指出,司法大数据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司法机关赋能提效,还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参考和借鉴的模板。司法大数据,尤其是已经公开的司法数据帮助法学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司法大数据研究也开始从单一的法院内部向由法院、高校、研究机构、律所、企业、创新团队等构成的复合型团队转变,推动了法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统计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21年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与2022年展望
一、 2021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二、 2021年人民法院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三、 2022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展望
Ⅱ 调研评估报告
2. 中国法院“智慧审判”第三方评估报告(2021)
3. 中国法院“智慧诉讼服务”第三方评估报告(2021)
4. 中国法院“智慧执行”第三方评估报告(2021)
5. 中国司法大数据的发展、挑战与回应
Ⅲ 电子诉讼实践
6. 北京法院在线庭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7. 在线诉讼规则在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中的适用
8. 成都中院电子诉讼平台建设实践
Ⅳ 智慧审判执行
9. 基于全域法律文书解析的知识服务型“数脑创新”路径探究
10. 吉林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的探索实践
11. 破产审判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的广州样本
12. 苏州中院打造“两管一控”平台推进执行数字化转型
13. “物联网+执行”司法应用调研报告
14. 广州互联网法院要素式智能审理模式的应用探索
15. 浙江法院“凤凰金融智审”系统调研报告
16. 南通法院破产案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实践
Ⅴ 智慧审判管理
17. 河北法院“一体化审判权监督制约平台”建设应用调研报告
18.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智慧画像”系统建设调研报告
19. 上海法院电子卷宗单套制改革试点实践
20. 嘉兴法院“3D+AI+区块链”云上物证室建设调研报告
Ⅵ 智慧社会治理
21. “智引、智解、智办”一站式多元解纷和智慧诉讼服务体系调研报告
22. 湖州法院建设“绿源智治”生态环境多跨协同治理系统调研报告
23. 合川法院探索多元解纷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实践
Ⅶ 大事记
24. 2021年中国法院信息化大事记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