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
由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2)》于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提前摘选部分精彩内容,邀您一起抢先读~~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养育投入对儿童早期和长期的发展至关重要。投入也意味着付出。近年来中国家庭对儿童教育的经济投入不断提高,家长对科学养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这也意味着家庭教育养育成本的上升。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之间在养育投入上存在差异:城镇家庭、高学历父母比农村家庭、低学历父母在养育子女上投入更多、做得更好。
“2022儿童蓝皮书”充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少儿问卷丰富的测量信息,从教育经济投入、照料投入、教育方式三方面描述我国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养育投入状况。
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是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全国代表性、综合性、追踪性的社会调查,该调查的基线调查于2010年实施,采用多阶段、内隐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19986户家庭,对这些家庭及其全体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完成了14960户家庭、33600名成人和8900名少儿的问卷调查。
蓝皮书指出,
家庭的教育经济投入
家庭的教育支出随子女升学而上升
图1显示了2010、2014、2020年家庭为不同阶段儿童支出的教育总费用的均值。可以看到,家庭的教育支出随子女升学而上升,如不考虑通胀因素,该教育支出也随着调查年份的推移而上升。其中,2010到2014年上升较为明显的是小学和初中阶段,而2014到2020年的教育费用则在学前阶段上升幅度最大。
图1 过去12个月家庭用于孩子的教育支出均值
父母学历越高,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越高
从2010年到2020年,各个学历层的父母在儿童教育上的支出均有所上升。虽然高学历家庭与低学历家庭在儿童教育支出上的绝对金额都在扩大,但从相对差距来说,家庭之间在教育费用上的差异有所缩小:2010年,大专以上学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支出是初中及以下父母支出的4.4倍,2020年该比值已降至2.2。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与低学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快速增加有关。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大专及以上父母在2020年的支出水平是2010年的3倍,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父母在2020年的教育支出则达到2010年的5.9倍。
图2 父母学历与家庭教育支出均值
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明显上涨
城镇家庭的教育支出高于农村家庭,随着时间推移,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明显上涨。2010年,城镇儿童的教育支出是农村儿童的3.1倍,2020年前者的支出水平约是后者的2倍。然而,由于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基数较低,城乡家庭间的教育支出在绝对金额上的差异仍在扩大。
图3 居住地与家庭教育支出均值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家庭教育支出近10年来不断提高,尤其体现为学前阶段儿童的教育支出提高,以及低学历家庭、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快速提高。这些变化一方面表明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的意识和经济能力均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家庭教育成本的上升。
父母为孩子教育专门存钱的行为明显降低,尤其体现在父母学历较高的家庭中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询问了家庭是否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教育专门存钱,包括购买教育基金等多种形式。图4显示,随时间推移,父母为孩子教育专门存钱的行为明显降低,这尤其体现在父母学历较高的家庭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如前文所述,由于近年来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不断上升,短期家庭教育投入的增加抑制了长期的教育投入或储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出国留学意愿的下降也降低了家庭为子女教育存钱的必要性。
图4 不同学历父母为孩子教育存钱的比例
家庭照料投入
西方研究表明,相比于经济投入,不同家庭之间的非经济投入的差异更大,也更影响儿童的长期发展。
高学历家庭也不例外!母亲普遍比父亲在儿童照料和辅导上投入更多
数据显示,母亲和祖辈是儿童最主要的日常生活照料人。不过,祖辈的照料存在阶段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照料的比例下降。相比于母亲和祖父母,父亲对孩子各阶段的生活照料参与较少。在小学或之前阶段,大部分儿童要依靠成年人的照料,到了初中阶段,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情况则更为普遍。
儿童的作业辅导主要由母亲来承担。2020年,儿童由母亲辅导作业的比例高达64.5%,父亲参与辅导的仅占22.5%。随着时间推移,父母在辅导子女作业上的分工差异逐渐扩大,而非逐渐缩小。
图5 谁辅导孩子的作业
学历越高的父母,越可能辅导孩子功课。但即便是大专以上学历的父母中,并没有显示出更平等的父母分工,仍然由母亲承担主要的辅导责任。
图6 2020年父母学历与辅导孩子作业分工
上述对家庭照料投入的分析表明,我国家庭的照料投入存在代际协作和性别分工不平等的特征。代际协作体现在祖辈对儿童照料的参与较多,尤其是在从早期到小学阶段儿童的生活照料、接送上下学等方面。性别分工的不平等体现在母亲是儿童日常生活、上下学接送、辅导作业等方面最主要的照料人,而父亲在这些方面均参与较少,即便是在高学历父母的家庭中也依然如此。此外,由于中国的单亲家庭构成中以父亲单亲家庭居多,母职的缺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单亲家庭在儿童照料上的不足,这也可视为亲职分工不平等的后果之一。
家庭教育方式
除照料投入外,家庭教育方式构成了家庭非经济投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家庭的教育方式部分决定了儿童的智育成
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在亲子关系上不及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
总的来说,从2010年到2020年,亲子关系的亲密性有所增强,父母作为子女主要倾诉对象的比例较10年前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
父母学历越高,孩子越可能将父母作为主要倾诉对象。在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中,将父母作为烦恼主要倾诉对象的比例将近50%,而在父母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中,该比例仅为35.8%。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可能面临无人倾诉的困境,也更少将父母作为烦恼倾诉对象。争吵家庭的儿童将父母作为倾诉对象的比例也低于和谐家庭的儿童。
表 2020年家庭背景与儿童烦恼倾诉对象
2022儿童蓝皮书还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2)》。
本文摘自《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2)》中《中国儿童家庭养育投入现状报告》一文,有删选。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