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创新大国以色列的教育里藏着什么秘密?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04-06

  以色列能够在建国几十年后迅速成为中东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更是成为科技、经济强国,与其教育立国的治国战略密不可分。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在建国之初就明确指出“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天才更是人才资源中的核心力量,是国家培养的精英部队,不仅要承担更为重要的国家使命,还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是人才资源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48年的发展,以色列英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如今已然成为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

  一、以色列英才教育的兴起

  1.国际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冲突,逐渐转化为科技竞争。苏联于194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个消息一传到美国,顿时引起强烈反应。美国专家认为,卫星是教育和科技结合的产物,科技能否通过教育进步,直接关系着美国的前途;对天才儿童的教育应该高瞻远瞩,从基础做起,因为未来的技术突破需要依靠现在的中学生。美国政府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工作也迅速做了调整。1958年美国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中提到联邦政府将为数学、科学和外国语等领域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这也标志着现代英才教育的兴起。英才教育的发展是时代危机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和反映,也是人类为了克服自身危机所做出的一种积极的努力。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二战后的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天才儿童的教育,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培养天才儿童的教育形式。

  2.国内背景

  从地缘政治看,以色列是一个生存、生产条件都很恶劣的国家——土地贫瘠,矿产和水资源极为匮乏;建国后一直处在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中,长年因主权、领土、资源、宗教等问题冲突不断。在如此残酷的内外环境下,求得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才资源的提升必须依靠充分而有效的教育。以色列英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群体,也就是高层次的人才——他们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承担更为重要的国家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更好的未来。

  以色列《独立宣言》宣布这个国家“对所有犹太人敞开大门”,大批犹太人迁入,到1966年以色列接纳的移民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人。早期移民的西方犹太人,一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来到以色列后很快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后来移民的东方犹太人大多是社会底层。为了改善东、西方犹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色列通过国家统管教育,尽可能地解决移民文化多元化和社会融合问题。在寻求教育合理化的改革中,英才教育因材施教的特殊形式——重视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缩小国内东、西方犹太人文化的差异的同时,发掘培养不同地区出身的英才学生,为国家储备人力资源。

1. 萌芽期(1958~1972年)

  以色列1949年就通过了《义务教育法》,1953年制定《国家教育法》,规定所有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即强调教育机会的公平性。1961年,在摩西·斯米兰斯基(Moshe Smilansky)教授的领导下,第一次尝试为经济贫困的高智商青少年提供住宅,同时提供特殊教育。后续研究表明,这些贫困青少年通过英才教育项目获取生活技能,有些人甚至成为行业精英。除了这个项目,一些大学也开始对有天赋的年轻人表现出兴趣。1971年以色列教育部部长在向议会提交的教育政策和预算报告中指出,每个儿童都有权发展自己的能力,天才儿童有特殊的需要,他们应该接受适合他们智力、能力水平的教育,解决他们独有的问题,而教育部的任务是提供适当的框架和内容,以促进天才儿童的发展。在对天才儿童的调查研究后,教育部认为应成立一个天才儿童部来指导国家政策和制定天才儿童的培养方案。1971年,教育部任命了一个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门制定天才儿童的培养方案,该部任丹·比坦(Dan Bitan)为负责人,并于1972年全面运作。

2. 发展期(1973~2003年)

  20世纪70年代初中东局势复杂,战争不断,以色列国内面临经济转型,各个领域渴求精英人才,重新对教育公平作了评估。以色列教育部于1973年设立了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The Division for Gifted and Outstanding Students),专门负责全国英才教育计划的制订、实施和管理工作。1973年为高智商的学生开设了六个特殊学校班作为试点,提供科学学科、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课程,课程大多由大学教授讲授。学习经费主要来源是教育部的拨款、社会赞助和学生家长支付的费用。丹·比坦指出教育部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和使用一个统一的天才儿童识别量表,为天才儿童设置具体的教育体系,通过必要的培训项目确保天才儿童的学习过程,培养教师对天才儿童需求的敏感性。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针对天才儿童的特殊项目涌现,全国各地的综合学校都为天才儿童开设了课外班。同时,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开始有目的地在少数民族、移民和经济贫困地区中寻找天才儿童(阿拉伯儿童的英才教育1993年才提供)。1976年,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负责人丹·比坦担任世界天才儿童理事会(World Council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的第一任主席,这也标志着以色列已在英才教育领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1994年,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宣布了其职责,包括:测试全国儿童的天赋,实施独特的附加学习教育计划,对从事英才教育工作的教师的指导,视察学校,监督和协调特殊项目,为移民的天才儿童提供帮助,支持阿拉伯、德鲁兹和贝都因天才儿童,与以色列和海外的专业机构联系,等等。

3. 新世纪新发展(2004年至今)

  2004年是以色列英才教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促进以色列天才学生教育的新政策是由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起草的,其建议在2004年9月被教育部采纳。2005年6月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局长什洛米特·拉赫梅尔(Shlomit Rachmel)在韩国发表题为“2005年促进以色列英才教育的政策”的演讲,公布了以色列关于天才学生教育的新政策的基本原则,用来指导未来的英才教育:(1)以色列的人力资本是其可以支配的主要资源,投资培养有天赋的学生,不仅是培养下一代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和社会领导者等各领域精英,还是储备大批的社会服务者,是以色列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2)教育机会均等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天赋;(3)优秀和有天赋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要特殊对待;(4)人类的天赋是多样化的,天赋可以表现为一般的认知技能,或表现为表演艺术或以体育为导向的技能;(5)天赋和才能都是可以增强和塑造的;(6)有天赋的学生的特殊特性要求其在教学方法方面,给予适合课程和专业的指导。

  新政策中主要有两个变化:第一是天才学生的定义方面,取消了原先国家统一认定的标准;第二在鉴别方法上,引入动机和创造力两个标准,取消了从前单一智商测试。此外,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转型为一个永久的委员会,以更好地监控和支持各项英才措施的实现。

  二、以色列英才教育的实施框架

  1.天才学生的认定

  2004年以前以色列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采用“gifted”一词来称呼所有有杰出能力的孩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一般的学术能力或智力水平:(2)特定的学术领域:语言、计算机、数学等;(3)艺术天赋;(4)运动天赋。天才学生被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超级天才学生(super-gifted students)、天才学生(gifted students)、优秀学生(outstanding students)。超级天才学生,又被称为天赋极高的学生(extremely gifted children),这类学生的智商高于155,属于罕见的天才学生,占同类人群的0.1%;天才学生,是指智商高于 135的学生,占同类人群的1%;优秀学生,是指智商高于125的学生,占同类人群的5%。从2004年的新政策报告中可以看出,以色列此后的天才学生的界定依然重视智力因素,但在界定天才学生时采用混合标准,即全国测试中成绩在前1%的学生按照国家参数进行定义,测试成绩在前5%的学生按照学生所在地的参数定义,被称为学校或地方优秀学生。

  以色列教育部采用统一的亨利埃塔·斯沃尔德研究所(Henrietta Szold Institute)的测试标准,只有通过国家级水平测试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英才教育项目学习。筛选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个别项目在第二阶段筛选后还要进行面试(见图1)。第一阶段筛选通常从二年级开始,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测试内容包括数学和阅读理解。由校内工作人员根据亨利埃塔·斯沃尔德研究所的要求进行操作,测试地点一般为学生所在学校。根据测试结果,学校选出每个班级排名前15%的学生进入第二阶段筛选。同时为了保证优秀的学生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培养(比如测试结果中没有发挥出平时水平的学生,或者因为生病而缺考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在名单中增加一些学生,并附上一封推荐信说明学生情况。第二阶段筛选由亨利埃塔·斯沃尔德研究所的教工组织,进入第二阶段筛选的学生在全国的测试中心统一测试。第二阶段测试的结果作为英才计划筛选学生的标准,1%~3%的学生可参加公立项目,其中前1%~1.5%的学生可参加特殊班(Special Classes)和每周丰富日计划(Weekly Enrichment Program)前3%的学生可参加下午课后活动(Afternoo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前5%的学生可以自主参加一些私立项目。特殊班在第二阶段筛选后还要进行面试。

1

  图1 天才学生选拔过程

  如果有学生和家长对测试结果质疑或不满,可以提出申诉,要求重试。地区委员会代表教育部处理这些申诉,绝大部分申诉请求会得到批准,但是当申诉者测试分数远远低于录取分数,也没有正当的理由可以为测试分数辩护,同时也没有其他证据表明这个学生特别优秀时,将驳回申请。

  2.小学阶段英才教育项目

  以色列教育部的资料显示,以色列英才教育分为小学和中学阶段。其小学阶段项目主要有如下方面。

(1) 特殊班

  参加特殊班的学生是那些在全国选拔考试中成绩排名在前1%~1.5%的智力超群的3~4年级的小学生。特殊班通常设在一些大城市普通学校的校内,班级规模较小,涵盖了小学、中学两个阶段。在课程内容和设计方面,特殊班在课程难度、深度、进度方面都与普通班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班级相对较小,教师能够照顾到每个天才学生的情感,满足他们的智力需求。天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转入普通班级。在日常校园生活方面,课程以外特殊班的学生可以和校内普通班的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和集体活动。

(2)每周丰富日计划

  每周丰富日计划又被称为抽离计划,主要为在全国选拔考试中成绩排名在前1%~1.5%的3~6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设立,参加此项目的学生每周抽出一天去当地的英才教育中心上课,其他时间在各自学校学习主导课程。根据调查,这种抽离式的学习方式最受以色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种方式既不会隔离天才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正常交往,也避免了“大鱼小池塘”的消极影响。

(3)下午课后活动

  参加下午课后活动的学生是在全国选拔考试中成绩排名在前3%的3~6年级小学生。他们每周有一天下午到地区的英才教育中心学习,中心通常由高校或社区中心主办。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中任选两门,旨在让学生尝试接触普通学校课程之外的内容,学生可以进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学科的实验。

(4) 阿米里姆项目(Amirim,意为“桂冠”)

  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是那些在全国选拔考试中成绩排名在前5%的人,是一个普通学校校内培养优秀学生的项目。课程学校老师至少培训两年才能来授课,培训合格的老师进入学校后负责编写教材用以授课。该项目涵盖小学、中学,学生从不同的观点领域选择课程,并在社会领域选择另一门课程,同时鼓励参加该课程的学生参与周围社区实践活动,提高社会服务意识。教育部决定每个地区有多少学校可以参与该项目,地方教育局决定具体有哪些学校可以参与。如今,阿米里姆项目是以色列英才教育项目中普及面最广的。据统计,到2021年年初,加入该项目的学校已发展到了755所。

(5) 卓越-2000项目(Excellence-2000)

  该项目在以色列卓越教育中心(Israel Center for Excellence through Education,ICEE)和教育部的合资企业中进行,目前由教育部运营。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优秀学生(全国选拔考试中成绩排名前10%的人)课程主要集中在两个主要领域:数学和科学,每周有两节课。卓越-2000项目班在4~9年级展开,每个班有15~20个学生。在课程中任教的教师在卓越中心集中培训,该项目旨在为才华横溢、积极进取、有潜力、愿意承担增加学习承诺的学生提供课程。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有极强的自豪感。据统计,到2021年年初,加入该项目的学校已有73所。

(6)尖端教育项目(Psagot Education)

  该项目是让来自弱势社区和经济困难地区有天赋的学生能够受益的培养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使有天赋的学生发挥其卓越潜力,取得成就,培养其对社会和社区做贡献的价值观。据统计,到2021年年初,加入该项目的学校已有79所。

  3.中学阶段英才教育项目

  除上述阿米里姆项目、卓越-2000项目和尖端教育项目同时也在中学阶段招生外,以色列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还有多项针对中学阶段的英才教育项目,本节重点介绍其中4项。

(1) 虚拟学校(Virtual School)

  全国各地有天赋的中学生可以参加学术课程,并面向所有有天赋的中学生开放。该虚拟学校的辅导老师为各领域的专家,提供给学生包括数学、科学、伦理学、环境保护、阿拉伯传统医学等诸多课程。课程科目和学习内容每年更新一次,以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每次课程都有具体的教学资料和教学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将作业反馈给老师。同时举办师生线下见面会,可以在实验室试验,或参观研究机构等。由于网络学习不再受空间与地域的限制,那些偏远地区有天赋的学生也可获得英才教育的机会。虚拟学校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把优质的课程、优秀的教学成果分享给各地区有天赋的学生。

(2) 阿尔法项目(Alpha)

  阿尔法项目为Mimunidis基金会未来科学中心与教育部的合资项目,招收9年级优秀学生,是两年一度的科学领域研究计划。该项目邀请学生与学院的专家或教授合作,并就他们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除了最高层的学术研究活动外,该项目还强调参与者的社会活动、个人发展和对参与者的情感支持。

(3) 伊迪耶项目(Ideye,意为“理想”)

  伊迪耶项目是Mimunidis基金会未来科学中心与教育部合资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面向9年级优秀学生,两年一度,邀请学生与学院的专家合作,并就他们感兴趣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发展批判性思维,增强读写能力。该项目在社会和情感的结合上提供有意义的智力体验,成绩优异者给予全额资助。

(4) 奥德赛项目(Odyssey)

  奥德赛项目为Mimunidis基金会未来科学中心与教育部合资的重点项目,主要面向8年级优秀学生,让参与者有机会加深科学的了解,拓宽学科视野,融入学术研究领域,并增加接触高科技和生物技术行业的机会。该项目包括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验室研究,为期4年。课程从9年级开始到12年级结束,课程包括假期集中授课和初中、高中常规教学。该方案的制定是为了培养独特的、有兴趣的、年轻的科技人才。该项目重点放在发展21世纪的认知,培养个人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方面。

  三、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特点及成效

  1.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特点

(1)公平的选拔模式

  统一的全国选拔考试是为了招收那些在特定领域成绩最好的学生。但是由于每个地区学生受教育资源不同,年级不同,因此认定标准是相对的。这种相对的认定标准,是一种教育公平和社会需求的考量,目的是让每个有天赋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天赋发展的教育。换句话说,实行统一的全国选拔考试和相对的地方标准,为那些处于劣势地区的学生争取了英才教育的机会。这种选拔模式降低了家庭贫困学生和经济、教育水平落后地区学生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落选风险,让每个地区最有天赋的孩子都能获得平等的机会。同时,由于以色列人口中阿拉伯人、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占总人口的20%,这些群体的学生一般讲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为此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专门的教育系统。按照这一政策,教育部门为这些群体的天才儿童开设单独的强化课程。以色列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对阿拉伯人、德鲁兹人、贝都因人社区和犹太社区采用的天才学生的认定办法的基本原则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聘请了专业的阿拉伯机构,专门从事阿拉伯语版本的测试。该测试的标准与希伯来语版本大体相同,这些测试也被认为是文化上的公平。

(2)明确的教育目标

  以色列教育部英才教育的目标是,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一套特殊需求的教育体系,实现他们接受相应教育的权利,帮助那些有天赋的学生发挥潜力,培养成为卓越的人才。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出,英才教育计划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才能和成绩之外,还要注重英才学生的认知、道德和情感的全面发展。认知方面具体目标有:决心和毅力,创造力和创意,好奇心和勇气,智力或艺术的完整性,渴望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在道德情感方面,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希望培养天才学生成为“服务精英”,即具有崇高的道德和人性。主要目标有:提高道德认知力,发展道德体验意识和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自主自律,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3) 专业的师资培训

  鉴别天才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是老师。为了帮助有天赋的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教师要有识别这些有天赋孩子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创造力、策划和组织能力,善于思考,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具有幽默感,从而满足引导和培养天才学生的需要。而这些才能有些可以在教师培训中得到提升。通过对比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发现,在教授相同的内容时,接受过培训的老师效率更高。同时,教师不仅是某一特定知识领域的专家也应是楷模和一个真正理解天才学生的人。因此英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框架,并专门对从事英才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旨在为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提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培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天赋和卓越的理论观点,发现优秀和有天赋的学生,卓越和天赋的认知成分,有天赋的学生的非智力成分,定义和识别创造力,有天赋的学生的学习和自我认知,培养天才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关注有天赋的学生中的特殊学生,培养作为英才教师的责任心。每一位希望在英才项目中教学的教师都必须参加在职培训,才能获得任教资格证书。2010年后,以色列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进一步提出,所有英才教师培训学习必须满240个学时。

(4) 形式多样的英才教育项目

  以色列英才教育经过48年的不断完善,已经从最初的下午课外活动、每周课堂和校内特殊课程三个基础项目发展出几十种形式各样、适合不同天才学生的需求。在学科设置上,从最初的自然学科为主,发展到现在文学、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计算机、数学、物理、历史、哲学、希伯来文学、创意写作、艺术、音乐和通信等多学科培养。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参与其中,为天才学生提供专业的课程指导和分享实验室最新的科研资讯,激发老师和学生共同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的热情。在培养范围上,从最初的招收全国前3%的高智商学生为培养对象,发展成如今全国测试地区前5%的学生。2008年,以色列天才儿童和科学少年教育局宣布扩大对移民学生中有天赋的孩子的培养范围,同时设计针对移民中天才学生的培养项目。如,尖端教育项目就是在弱势社区识别和培养优秀学生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机会。此外,以色列教育部允许私人机构、民间组织和基金会等自主设计英才教育项目。一些优秀的英才教育项目还会得到政府的资助,或者给予合作办学资格。如1990年成立的以色列艺术和科学学院(Israel Arts and Science Academy,IASA),自建校以来,广泛招收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地域、种族和宗教的有天赋的学生,他们可以在一起学习。如今,以色列艺术和科学学院的教育项目,已成为英才教育中的特色项目之一。

  2.以色列英才教育的成效

(1) 中学生反馈积极

  在2016年,索尔德研究所(Szold Insitute)公布的一份关于英才教育项目的跟踪调查,这是一项针对10~11年级天才学生为期一年的导师指导项目。根据这份调查报告,首先,参与该项目的53名中学生中有50人完成了项目,项目完成度较高。53名学生按照感兴趣的领域分成三组,在第一组17名学生中有14人完成了该项目。在第二组和第三组中,36名学生全部完成了项目。其次,在一年内50名学生高质量完成了项目内工作,近一半(42%)的学生获得了专业认可。表1详细列出了一些参与英才教育项目的学生取得的成就。

2

  表1 参与英才教育项目的学生取得的成就

  英才教育项目结束时,对完成项目的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49人表示在该项目中获得了很多知识,34人表示该项目大大增强了其好奇心,45人表示该项目使其熟悉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所需的工作要求,39人表示该项目使其能够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

3

  表2 英才教育项目结束时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完成项目的学生都参与了毕业讨论,讨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表3的调查结果表明,50人中的45人表示,该项目使他们熟悉了自身领域所需的工作要求;39人表示,该项目使他们能够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

(2) 英才教育走出国门

  以色列卓越教育中心设计的英才教育项目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可。2008年,卓越-2000项目引起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注意。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试验项目,以色列卓越教育中心对科学教师进行了培训。2009年和2010年,30所新加坡学校的教师被选中参加,并接受了以色列卓越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以色列专家在为新加坡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后还多次访问有关学校,并通过网络向他们提供长期支持和建议。新加坡对卓越-2000项目做出了积极的反馈——老师们表示非常喜欢开放式教学环境,学生们亲自参与设计和实验,自由回答问题,同时从错误中学到了知识。学生们变得更加开放,也能够相互学习,然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做到了这一点。

  在试验阶段结束时,新加坡教育部确定该项目成功地实现其目标,并选择扩大该项目,将卓越-2000项目扩展到所有有天赋的学生中,并将卓越-2000项目中的教师培训方案带给国内的教师。2016年,新加坡教育部决定进一步扩大与以色列英才教育的合作,该部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将卓越-2000项目中的数学课程扩展到所有小学。目前,新加坡教育部从小学3年级开始通过测试选拔出优秀学生进行英才教育。

  (3)以色列英才教育的局限性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

  2018年的数据显示,在以色列,多年来英才教育项目的资助分配不均,大部分资金被用于特拉维夫地区、耶路撒冷地区以及其他经济富裕社区。相比之下,南部的社区,如奥法基姆、迪莫纳、阿什凯隆和塞代罗特,以及北部的基里亚特什莫纳,甚至没有英才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只有0.85%的高中生学习英才教育课程,但在经济富裕的特拉维夫,这一比例约为7%。在拉马特哈沙龙,这一比例为5%。在距离北部不远的拉阿纳纳,这一比例为1.8%,仍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国际评估中表现不佳

  近年来,以色列学生在各种国际评估中表现不佳,引起了各界对英才教育质量的极大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国际评估兴起,比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和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势(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等。这些国际评估有助于审视各国的教育系统,学习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从而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因此备受追捧。多年来以色列学生在PISA数学测试中的成绩在发达国家排名中几乎垫底。2019年TIMSS公布的数据,以色列8年级数学和科学得分分别是519分和513分,而8年级新加坡学生数学和科学得分分别是616分和608分。在数学方面,以新加坡为首的五个东亚国家在4年级和8年级的表现远远超过其他参与TIMSS评估的国家。以色列英才教育计划实施了48年,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英才教育项目居多,但在这些国际评估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以色列肖雷什社会经济研究所(Shoresh Institution for Socioeconomic Research)高级研究员诺姆·格鲁伯(Noam Gruber)博士2017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以色列为什么在PISA中表现不佳的论文,他通过班级规模、教师素质及课堂纪律三个方面,对比了以色列和其他PISA中表现优秀的发达国家。诺姆·格鲁伯认为:在班级规模和教师素质相近的前提下,课堂纪律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课堂纪律直接关系到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有效、深入教学的能力,也影响到学生学习内容的多少。以色列英才教育中强调学生的自由发散,课堂纪律松懈,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是导致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此外,以色列在PISA中的高水平的学生所占比例常接近发达国家平均值,较低水平的学生所占比例却低于发达国家平均值。同时,历届评估中阿拉伯学生的成绩都要远低于犹太学生的成绩。由此可以推测,不同群体的差异也是造成以色列总体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四、以色列英才教育的国际启示

  1.不断创新是英才教育的目标

  在新时代,国家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犹太教育中强调怀疑,不唯上,不唯传统,对约定俗成的东西敢于质疑,挑战权威也已成为犹太人的天性。犹太人认为越是一般大众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就越有创新的可能。以色列英才教育同样贯彻这样的教育理念。通过全国测试后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英才教育项目。参加英才教育课程学习后,老师同样鼓励学生在研究领域打破常规,寻求新思路,敢于提出质疑,在争辩中成长。

  2.优良品德是英才教育的核心

  长期以来,以色列的英才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品格与精神,把理想信念、道德素养作为英才成长的标准。以色列英才教育项目无论是公立项目还是私立项目都要求学生定期在当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在社会层面培养目标中强调思想道德发展和对社会的承诺,希望培养的天才学生日后成为“服务精英”。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了解社会现状,坚定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信念,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调动天才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历,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也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其学习、研究、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英才教育理念值得学习和推广。

  3.拓宽教育形式是英才教育的新途径

  英才教育在以色列得到繁荣发展,不仅是国家相关教育法规出台早、体系完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以色列英才教育采用混合教育模式,即公立与私立两种模式并行。公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在全国测试中成绩前3%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而作为对公立领域的补充,私人机构、基金和组织也为英才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英才教育项目。私立项目选拔在全国测试中成绩前5%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有些机构也扩大到前10%)。国家也对一些私人基金会经营的英才教育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确保更多有天赋的学生能得到识别、培养的机会。内坦亚学院(Netanya College)的阿拉德(Arad)教授年轻时没有政府的资助,倡导和组织了数学天才青少年项目(The Program for Mathematical Talented Youth)。和他一起创业的平胡克(Pinchuk)教授完全靠民间的力量,从零开始,逐年做大、做强,直到得到公众和政府的认可,并在以色列英才教育项目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以色列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几十年来这种混合形式的有效性。

  以色列英才教育的经验对中国的英才教育有借鉴意义。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英才计划”工作的通知》(科协办发青字〔2020〕23号),2021年我国参与“英才计划”的城市共16个,高校26所,涉及5个学科,试点省(自治区)6个,试点高校7所,计划培养980名学生。就中国663个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包括直辖市4个,地级市293个,县级市366个)看来,“英才计划”的实施城市约占全国的2%。我国的“英才计划”作为基础教育的补充,也确实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展专业、理顺管理体系是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色列作为世界英才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了解其英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色,学习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我国英才教育的发展无疑会大有裨益。

  本文摘自《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2021)》——《以色列英才教育的发展现状》作者:焦慧凝。有删选。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书请访问皮书数据库购买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