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02-07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

  2021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程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还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年,在广大农村地区,又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渡衔接之年。越是在这样特殊的年份,保持国民经济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就显得越重要,从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的角度来分析评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就越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年度的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围绕协调发展,构建了中国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科学、全面、建设性地评价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的水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总报告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熵值法赋权,对全国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协调发展基本情况和2001~2020年协调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指数为67.05分,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差距较小,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优势微弱。在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指数及其各二级分指数得分都有显著提升,欠发达地区在过去20年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幅度大于发达地区。未来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促进发达地区提高内部发展整体性、平衡性的同时,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关联带动性的增长极。

  评价篇各篇报告分别从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的角度,对全国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20年及过去20年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剔除权重因素影响后,2020年我国区域协调指数、城乡协调指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指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指数分别为88.13分、62.72分、25.67分、43.25分、87.58分,较2001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未来应在继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尽快补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短板。

  板块篇、战略篇、专题篇分别围绕四大区域板块、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板块篇对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现代化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对各大板块“十三五”期间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回顾,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战略篇分别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新老国家级战略的进展进行回顾,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专题篇分别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新态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文化与经济的耦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构建协调发展“大格局”,必须重点抓好“四个统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向全国和世界人民宣告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正式开启了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的征程上关于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对于这条新道路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作了明确阐述。他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特别强调了5点,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构建起协调发展的“大格局”是关键。为此,必须注意重点抓好“四个统筹”。

  1. 要统筹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必须妥善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仍然是能够继续“做大蛋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14]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根本的仍然是要靠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靠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靠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决守住中高速发展的增长速度底线,不断做大经济总量规模。唯有如此,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加牢靠。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更离不开“分好蛋糕”。因为“分好蛋糕”,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而且是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积极性,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因此,既要澄清认识,又要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问题,从根本上防止“两极分化”。讲澄清认识。一是要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没有差别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更不是劫富济贫,不是养懒人,不是城乡和地区差异彻底消失,而是通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来共同分享整个国家进步的成果,实现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二是要认识到共同富裕既是奋斗的目标又是历史发展过程,要把握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三是要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要量力而行,不能犯急于求成的毛病,不能脱离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超越发展水平。

  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就是要坚决遏制社会阶层间、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不断深化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改革,努力形成“调高、扩中、提低”的“橄榄形分配格局”。其一,初次分配要讲效率,也要讲公平。一是合理安排劳动、财政收入等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挥财税和金融资源的调配作用,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完善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三是通过改善创业环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出多样化的理财工具等,拓展居民收入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五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研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其二,再分配要突出公平,但也要讲效率,不能搞“泛福利主义”。一是完善税收制度,包括完善税种、合理确定各类税种的税基和税率、完善收入和财产的个人申报制度和税收监管制度、严格税收执法等。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构建以一般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三是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突出重点并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四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其三,第三次分配要讲贡献,更要讲责任。既要建立和完善私人信托、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制度,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又要完善第三次分配的法律法规和民间慈善组织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好第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2. 要统筹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涵,代之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更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提出的更高要求。无疑,“五大文明”的协调发展的依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实现“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统筹落实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理解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要分别找准每一项建设在总体布局中的定位,避免相互冲突和牵制,努力做到相向而行,形成合力。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社会生产力基础;必须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方向,不断增强政治保障功能;必须始终坚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筑牢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灵魂;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条件,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能力,从而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 要统筹好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以及全球疫情蔓延和国际经济大萧条的大环境下,我们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既有利于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又有利于我们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更好维护国家安全。然而,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多,将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自觉统筹好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打通“统驭全身气血的任督二脉”。

  畅通国内大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使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就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高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要重视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4. 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努力提高驾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能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奋斗目标和根本路径,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无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发展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将与日俱增,我们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梦想和达成夙愿。尽管如此,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15]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但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不可能“齐步走”,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再支持带动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

  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应尽快补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短板

  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通过将协调发展分解为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蓝皮书构建了中国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测算,2020年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指数达到67.05分,相对于2001年的49.60分提高了17.45分。剔除权重因素影响,2020年经济协调发展指数各二级分指数得分换算为百分制分别为:区域协调指数88.13分,城乡协调指数62.72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指数25.67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43.25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指数87.58分,各领域的协调指数在过去20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蓝皮书提出,要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应在继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尽快补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短板;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在促进发达地区提高内部发展整体性、平衡性的同时,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关联带动性的增长极。

  1. 在继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同时,要更加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尽快补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短板

  虽然中国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在过去20年总体上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经济协调发展的5个二级指标的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成绩相对突出,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对滞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成绩最差,存在较大短板。鉴于此,未来应在总结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经验从而巩固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弥补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协调的短板,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正义。此外,作为一个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即将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的国家,中国应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2. 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从经济协调发展指数5个二级分指数在过去20年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指数增长较快的时期往往是该领域出台了重大改革发展战略的时期,而增长较慢的时期往往是体制顽疾影响加深的时期。因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通过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赋予欠发达地区更灵活更多元的发展空间,国家战略层面应在继续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新区域发展战略的同时,赋予西部大开发等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的内涵,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通过深化户籍、金融、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赋予乡村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要顺应中高收入阶段社会对精神文化领域的旺盛需求,破除体制障碍,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要加快推动财政、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理念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方面,要在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的同时,在城乡居民中普及环保理念,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同步实现绿色发展。

  3. 在促进发达地区提高内部发展整体性、平衡性的同时,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关联带动性的增长极

  从全国各省(区、市)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发达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指数之所以相对欠发达地区优势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内部各领域的异质性较强,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不足。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指数得分虽然较高,但并非完全是积极因素,很多欠发达地区由于增长极作用不突出,关联带动性不强,协调是一种整体上低水平的平衡,并不值得推崇。因此,对于发达地区而言,下一步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应更加注重提高区域内部薄弱板块和领域的发展水平,而欠发达地区则应加快培育具有全域带动性的增长极,使地区经济得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继续深入推进收入增长,教育、卫生发展,注重收入分配水平提升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蓝皮书在将收入增长指数、收入分配指数、教育发展指数、卫生发展指数作为分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经测算,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为5.19分,相比2001年的3.93分提高了1.26分,上升幅度为32.06%。其中,2020年收入增长指数为1.63分,收入分配指数为1.00分,教育发展指数为1.19分,卫生发展指数为1.37分。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在过去20年有一定提高,收入增长指数、教育发展指数和卫生发展指数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增长的贡献率较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同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较弱。未来要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应在继续深入推进收入增长、教育发展、卫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收入分配水平的提升;在推进收入增长与分配、教育与医疗改革的同时,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在继续深入推进收入增长、教育发展、卫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收入分配水平的提升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在2001~2020年20年间总体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以2005年为界,前期的下降主要是受收入增速放缓和分配差距拉大的拖累,后期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作为分指数的收入分配指数在这20年间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我国在这20年里收入差距持续拉大,我国在降低基尼系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的任务仍较重。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分好“蛋糕”,兼顾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差距,防止出现较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要注重创新就业形式,扩宽就业渠道,并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同时我们要看到,收入增长指数、教育发展指数、卫生发展指数得分都较低,使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指数的得分也较低,这就要求政府加快推动财政、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与理念安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 在推进收入增长与分配、教育与医疗改革的同时,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推动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经济增长作为支撑,收入分配的平等只是贫穷的平等,教育与医疗的均等化只能带来服务质量的降低。过去20年,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有明显提高,但仍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中西部省(区、市)的排名普遍靠后,表明欠发达地区受困于有限的财力,未能有效弥补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既有欠发达地区自身努力的因素,也有国家近年来实施西部大开发、农村扶贫、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等重大战略的外生推动因素。由此可见,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为缩小收入差距、推动教育与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精彩目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构建协调发展“大格局”(代序)

  Ⅰ 总报告

  1.2020年中国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报告

  Ⅱ 评价篇

  2.2020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报告

  3.2020年中国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报告

  4.2020年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评价报告

  5.202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报告

  6.2020年中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评价报告

  Ⅲ 板块篇

  7.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进展与“十四五”展望

  8.东北振兴“十三五”进展与“十四五”展望

  9.中部崛起“十三五”进展与“十四五”展望

  10.东部率先推进现代化“十三五”进展与“十四五”展望

  Ⅳ 战略篇

  1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展与展望

  1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进展与展望

  13.“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展望

  14.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与展望

  15.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展与展望

  16.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进展与展望

  17.乡村振兴战略进展与展望

  18.新型城镇化战略进展与展望

  Ⅴ 专题篇

  19.地区发展差距新态势和区域协调发展新举措

  20.从主体功能区规划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21.文化与经济耦合: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2.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23.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挑战

  24.后记

 


阅读推荐

高质量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购买

如需皮书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