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01-07

  2021年12月30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

  无障碍环境是充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权利的前提条件,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和数字化时代,无障碍环境已从残疾人的特需和特惠转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刚需和普惠,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巨大的社会价值和重要的世界意义。我国无障碍环境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亟须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因此,本书以无障碍环境法治化为主题,致力于为促进无障碍环境立法提供决策参考。

  全书包括“总报告”“法治篇”“发展篇”“支撑篇”和“案例篇”五个部分。“总报告”基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立法后评估,全面审视了我国无障碍环境及其法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无障碍环境立法的具体建议。“法治篇”系统研究了我国无障碍环境法治的发展历程、价值取向、地方实践以及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法治的标准体系,详细介绍了国际建筑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的法治状况。“发展篇”全面分析了我国建筑物、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手语盲文、互联网信息等领域的无障碍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立法需求和建议。“支撑篇”从辅助器具、人才培养、监测评估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重点阐释了促进无障碍环境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案例篇”以成都无障碍旅游为例,具体分析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的治理难题和破解对策。

  本书客观描述了无障碍环境法治建设现状,发现我国无障碍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上解决了“有没有”,但不标准、不好用、质量不高、系统性不足等一系列治理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无障碍环境的专门法律缺位,现有法规政策存在强制性不足、遵守情况不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无障碍环境法治建设与时代发展脱节,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不够,已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无障碍环境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立法和高质量立法解决有法好依和严格执法等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本书建议,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适应国家完善法治建设要求,破解无障碍环境治理难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应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需求、充分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加快无障碍环境立法。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事业全面推进

  蓝皮书指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事业全面推进。

  1989年4月,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颁布实施我国第一部无障碍建设设计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始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事业全面推进,从制定技术标准规范起步发展到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从无障碍设施建设拓展到无障碍环境全面发展,从公共领域延伸到残疾人、老年人家庭,从方便残疾人出行上升到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从满足残疾人的特需和特惠发展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刚需和普惠,从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到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从有力支撑残疾人事业发展到积极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对保障残疾人等全体社会成员平等权益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0年,系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市、县数量达到1753个,呈逐年递增态势;累计创建469个无障碍市县村镇。“十五”期间,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苏州、秦皇岛12个城市获得“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十一五”期间,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龄办开展创建100个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十二五”期间,50个市县获选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市县,143个市县获选全国无障碍建设创建市县。“十三五”期间,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标准不断提高,使得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取得良好效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授予72个市县村镇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授予74个市县村镇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设施无障碍稳步提升。各类设施的无障碍设施覆盖率稳步提升,不仅实现了“有没有”,而且部分地区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在交通领域,无障碍设施建设助力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多个省份客运设施无障碍建设率达到100%,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 的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推广无障碍化交通工具,3400余辆动车组列车设置了残疾人专座,公共交通工具设置了“老弱病残”专座,低地板公交车和无障碍出租汽车在各地推广,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条件,让人民共享交通发展成果。

  信息无障碍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的发展使得无障碍从物质环境延伸到虚拟环境, 不仅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无障碍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数字化发展助力了物质环境无障碍和社会服务无障碍的创新发展。我国信息无障碍从早期的盲文出版物、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发展到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新媒体应用,信息无障碍体系建设、技术研发及实践应用均取得了较快发展。

  服务无障碍不断优化。随着《条例》的实施, 地方立法和实践特别注重社会服务无障碍等软环境的拓展和升级,政务服务、选举活动、文化和旅游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应急避难服务、就业服务、智能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导盲犬服务、商业服务等各类服务无障碍水平实现从无到有,并且得到不断优化升级。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

  重点工程项目示范引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以高标准、人性化建设无障碍环境。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成为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重大工程的样本典范,传达了融合共享理念,为残疾人、老年人及全社会成员出行创造了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条件。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实地了解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情况。

  树立正确的无障碍理念,消除对无障碍的认知误区和盲区,是无障碍环境立法最重要的基础

  蓝皮书指出,树立正确的无障碍理念,消除对无障碍的认知误区和盲区,是无障碍环境立法最重要的基础。

  联合国有关报告指出,为加强无障碍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必须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文化宣传和交流等活动,抵制污名化和歧视,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提高对无障碍的认识。特别是要纠正对无障碍认识的三大误区:第一,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本高,实际上如果在设计、建设的早期阶段或在改建、扩建中同步考虑无障碍,几乎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第二,认为投入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收益小、成本高,没有意识到无障碍环境带来的回报和收益不仅能抵消付出的成本,而且有助于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独立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并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以大幅度节约福利支出;第三,认为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专属,不了解无障碍环境的广泛受益性,没有意识到通用设计的应用能使所有人都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和共享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理解无障碍的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分别作为“十四五”时期的目标和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无障碍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提出“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十四五”规划做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政策体系,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具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提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内容。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保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得到贯彻和执行。

  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应树立国际视野,从国情出发

  蓝皮书指出,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应树立国际视野,从国情出发。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们对残疾模式认知的变化,无障碍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理念、需求和重点有所不同。由于过去几十年残疾社会模式的主导,很多国家出台无障碍相关法律、政策或行政指导意见。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把无障碍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要求缔约国有义务建设发展本国无障碍环境,并制定无障碍法律、标准和技术指南。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宗旨大多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参与权和独立生活,立法形式多样,立法理念不一,立法内容各有侧重,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经验。在立法形式上,无障碍相关要求大多嵌入残疾人法律中。大约92%的《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在通过的残疾人法律中,包含明确的无障碍环境条款或隐含要求无障碍措施的条款。这种以特殊需要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很多专门的法规措施,虽然能一定程度推动无障碍环境发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与主流分离的单独服务,造成社会排斥。有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了综合立法形式。如《欧洲无障碍法》重点以老年人和残疾人为适用对象,重点内容是消除现代科技产品和服务中的各种障碍;《无障碍加拿大法》涉及就业、建筑、通信、商品、服务、交通等。也有采用分散式立法方式,如日本的《交通无障碍法》《无障碍阅读法》,美国的《建筑无障碍法》。

  立足中国实际和实践,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大,难以用一部法律具体指导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无障碍环境立法在强调全国统一性的同时,也要把握无障碍环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避免立法要求过高带来的负面效果。一方面要充分吸纳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政策,及时固化为法律,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加有效地发挥无障碍环境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深入总结实践基础,充分借鉴地方立法经验,发现、总结、概括各个地方好的经验与做法,使之上升为全国层面的法律。近年来,在总结经验实践的基础上,上海、湖南、海南、安徽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张家口、成都、兰州等一些地市相继出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有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在《条例》基础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更新立法理念、扩大受众范围、拓展立法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法律责任,可操作性、针对性明显提升。如《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细化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维护要求,完善无障碍社会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加强监督管理和责任处罚。《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是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将立法适用范围扩大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儿童及其他有需要者,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设立无障碍城市宣传日,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强化科学技术赋能,创设无障碍城市建设公益诉讼制度。《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就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聚焦特殊群体的信息化需求,并纳入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此外,经过基层首创和探索,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不属于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检察机关在无障碍环境领域专业水平不足,残疾人或老年人组织尚不具备原告资格,亟须加快立法,强化无障碍环境的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

  无障碍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不理想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美国解决法律法规执行难的经验值得借鉴。为保证无障碍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美国成立了美国无障碍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主要职责是领导无障碍设计、发展无障碍指南和标准,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参与。该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当初旨在确保联邦资助的设施达到无障碍标准,现在是无障碍设计(accessible design)的主要信息来源。委员会不仅制定和维护建筑环境、运输车辆、电信设备、医疗诊断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设计标准,还提供有关这些要求和无障碍设计的技术援助和培训,促进对标准与指南的正确理解和执行。该委员会是联邦机构之间的协调机构,直接代表公众,特别是残疾人。委员会的成员中有12名是来自联邦部门的代表。总统任命其他13人作为公众成员(Public Members),其中大多数人必须是残疾人。作为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构,美国无障碍委员会主要负责标准、规范、指南的制定与培训,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问题,从而保障无障碍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是中国的特色。但综合协调机制在实践中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法律地位模糊不清、权利义务不清、决议效力不明确,协调机制成员的权责影响其工作常态化和有效化开展,人、财、物的保障不能有效落实。建议在立法中,明确综合协调机制的法律地位和成员构成,加强和细化无障碍环境建设综合协调机制及其委员的权责。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

  Ⅱ法治篇

  2. 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研究报告(2021)

  3. 中国无障碍法制建设价值取向报告(2021)

  4. 中国地方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制度报告(2021)

  5. 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体系报告(2021)

  6. 发达国家建筑无障碍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7. 信息无障碍全球立法情况及我国信息无障碍立法可行性分析

  Ⅲ发展篇

  8. 中国建筑物无障碍建设发展报告(2021)

  9. 中国城市无障碍社区发展报告(2021)

  10.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无障碍报告(2021)

  11. 中国手语盲文发展报告(2021)

  12. 中国互联网信息无障碍发展报告(2021)

  Ⅳ支撑篇

  13. 中国辅助器具基本保障制度发展报告(2021)

  14. 中国高校无障碍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报告(2021)

  15. 中国无障碍环境监测评估报告(2021)

  16. 中国无障碍文化建设状况报告(2021)

  Ⅴ案例篇

  17. 成都无障碍旅游报告(2021)

 

 

阅读推荐 

无障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购买

如需皮书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