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健康旅游绿皮书:中国健康旅游发展报告(2021)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1-12-17

  近日,清华大学医管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健康旅游绿皮书:中国健康旅游发展报告(2021)》。

  迄今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的密切关注,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得到显著的强化。

  健康旅游作为一种维护身心健康的手段,拥有悠久的历史,有关“健康旅游”的概念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健康旅游的内涵亦在不断丰富、演进与完善,目前认为健康旅游涉及医疗、健康管理、温泉、SPA、康养和旅游等众多的产业链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迅速。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跑马圈地”、同质化竞争等现象,如何防止健康旅游市场盲目过热发展或无序竞争的现象出现,实现健康旅游产业的健康成长,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书对“健康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对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性地梳理与描述,以期为行业的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全书包括六个部分: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国际健康旅游篇、比较与借鉴篇和案例篇。

  总报告重点探讨了中国健康旅游发展现状、趋势与建议。项目组通过对国际实践的系统回顾和对中国健康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刻画,探讨目前健康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指导健康旅游产业下一步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报告从学界视角出发,主要围绕“中国公民出境健康旅游”“中国入境健康旅游”两个维度描述中国跨境健康旅游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专题篇主要利用自行研发的指标体系,对首批13家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进行了系统的第三方评价,系统归纳了中国健康旅游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国际健康旅游篇对“十四五”期间中国国际健康旅游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探讨了我国打造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对策,并针对国际健康旅游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关系展开讨论。

  比较与借鉴篇全面地剖析了欧美、亚洲等国家与地区的国际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萃取其发展经验,并转化为对中国的发展启示。

  案例篇系统介绍了三亚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国际健康旅游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及取得的宝贵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使健康旅游的发展步伐暂时变得顿挫,但是人类对健康旅游的需求会长期存在,并且将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样化。在“双循环”的格局和背景下,政府部门需要将健康旅游产业作为绿色经济增长引擎之一来看待,加强政策扶持与宣传引导;学术界需要强化对健康旅游行业的研究,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学术研究支撑;健康旅游产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研发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的产品。

  1.中国出境健康旅游消费主要为严肃医疗、医美抗衰、精密体检及康复四类群体

  绿皮书指出,按照消费种类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出境健康旅游的消费人群分为以下几个群体,即严肃医疗消费(以治病为主要目的,包括重症转诊)群体、医美抗衰消费群体、精密体检消费群体及康复消费群体。

  严肃医疗消费群体

  严肃医疗消费者通常为患有疾病的群体,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转诊至境外匹配医院。严肃医疗消费较集中的疾病类型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辅助生殖等。该类型消费者往往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选择境外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为医疗技术水平和成功率,而对价格的敏感性则较低。

  对于严肃医疗群体健康旅游目的地,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医疗水平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之所以成为中国患者的首选,在于相对发达的医疗水平和业已建立的国际声望。

  此外,罕见病治疗需求则促成了部分群体选择印度、泰国等开展健康旅游。目前,中国尚缺乏罕见病药物身份认定及罕见病药物注册特殊审批通道,罕见病药物医疗保障政策缺失导致部分罕见病药物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而以印度、泰国为代表的南亚国家新药、仿制药制作工艺水平较高,药品的疗效堪比原研药,但价格是原研药的1/10左右,这是吸引中国出境健康旅游消费者的主要因素。中国罕见病患者不断上升的治疗需求及国内罕见病药物资源供给的短缺形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部分经济实力欠缺但拥有医药治疗需求的中国罕见病患者选择去往南亚国家购买新药、仿制药以及接受当地医疗机构的治疗,尤其是近几年选择南亚国家出境健康旅游的客户比例明显增多。

  医美抗衰消费群体

  “颜值时代”的来临催生了医疗美容需求,使医美行业成为风口上的“朝阳行业”,医美市场迅速发展,空间广阔。医美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们的容貌和身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其消费主体通常为女性,期望通过运用医疗技术对人体容貌或身体部位形态进行修复和再塑,延缓机体衰老的过程。

  《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类为1629万次,几乎接近美国的1634万次,且年增速达到26.4%,远超美国的3.9%。每100位中国医美消费者中,25岁以下的约占53%,26~35岁的占43%,对医美项目的接受度变高,消费力和消费意愿逐步增强。到2019年时中国的医美疗程消费量已超过美国、巴西、日本、韩国这些医美消费大国,成为全球第一。

  在海外医疗项目构成中,医美占比约15.4%。目前,中国医美抗衰消费者的首选是医疗美容技术比较发达的韩国、日本等国家。出境医美旅游按手术类项目和微整形项目来分,有几个热门项目:面部年轻化、鼻整形、腹部除皱、抽脂、热玛吉、面部局部注射和注射瘦身等。其中,以微整形项目为主。

  在冠以“医美”之名后,出境医美旅游在费用和利润上陡增,一周时间的欧美游价格原本只有约2万元,而在冠以“医美游”之名后价格则会翻番,有些奢华医美旅游的价格甚至可达上百万元,例如曾经火爆的赴瑞士打羊胎素,为了让客人感受良好,需要先旅游、听音乐、做SPA等,享受整个过程后才进入正式的医美流程,整体费用可达百万元之巨。

  精密体检消费群体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人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逐年增长,体现在目前体检市场每年有20%的增长。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到海外进行高端体检越来越受到一些高端人群青睐。高端体检不但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更有完善的医疗服务和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体检项目涵盖了肿瘤筛查、心理咨询、疾病风险评估以及常规体检项目等,大多以套餐形式提供。

  国人选择海外体检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国外先进的健康理念、高端的医疗设备和发达的医疗技术的信任,期望通过精密体检可以对癌症等重大疾病进行预防,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获得相关领域权威专家针对其检查结果做出更合理的健康指导。例如日本具有完善的防癌产业体系,通过精密体检的多层级检查可以发现小于5毫米的癌组织,促进癌症的预防和早期发展,提高消费者的生命质量。目前,较多的精密体检机构与重症转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构建集检测和治疗全产业链的服务流程,吸引消费者。

  康复消费群体

  近年来,随着健康与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康养旅游已呈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趋势,出境康养旅游正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康养旅游”的概念是由早期的医疗旅游向产业链两端不断延伸的结果,更加注重前端的疾病预防与后端的康体疗养服务。国外康养旅游经历了由资源导向的健康保健旅游向需求驱动的复合型康养生活的演变历程。

  随着消费转型的日益复杂和不断升级,康养产业也不断形成新兴的细分市场。根据资源条件、医疗设施与客户人群,康养旅游可以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根据资源导向形成了温泉康养、森林康养、高山康养、海滨康养、小气候疗养等;根据疗养服务形成了瑜伽康体、医疗美容、康乐鱼泉、冥想疗养等;根据康养人群分为老年康养、产前疗养、长寿康养、旅居康养等。

  医疗资源的区域差异驱使游客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产生区域性流动。亚洲国家医疗服务成本低,而欧美国家医疗技术先进,这种差异成为健康旅游者跨区域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印度的吠陀疗法、瑜伽疗法、冥想和饮食咨询颇具特色。泰国与传统草药疗法相结合的高品质SPA、与本土风情的建筑设计相结合的低成本疗养,以及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服务人员已成为泰国健康旅游市场的三大核心竞争力。而在拉丁美洲,其推出的医疗保健计划兼顾了医疗保健、健康和健身,颇受健康旅游者欢迎。新加坡拥有亚洲较为完善的医疗中心,有着先进的设施,也很受国际健康旅游者青睐。总体而言,医疗保健的发展对国际旅游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康养旅游与医疗资源的地域差异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社区环境、健康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2.应大力宣传与发展传统医学,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

  在世界传统医学界,中医(包括藏医、蒙医、壮医、瑶医、苗医等民族医)的体系保存得最完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民族医健康旅游是当下的趋势。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养生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消费群众极为广泛,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中医/民族医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同时中医药与健康旅游相结合,有利于游客深入体验中医药文化。

  目前,我国中医药学已形成了从养生、治未病、早期干预,到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整体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防病治病方法和技术,在防止慢病发生、延缓慢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全生命周期内,中医药有极好的疗效。“整合医学”概念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在分析医学模式的演变后,也指出中国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当下,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各国沉重的医疗负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用药、终身治疗。因此,面向国际市场,应发挥中医/民族医(药)学的优势,共同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使中医/民族医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亮丽名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为了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2016年,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以此来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在产业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

  3.公共健康是国际健康旅游新发展方向

  绿皮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重大危害,非洲贫困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遭受同样的灾难,凸显疾病全球化特征及对世界安全的整体影响。由于病毒传播力强且不断变异,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老年和患有基础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遭受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此外,特效药物缺乏和疫苗研发上市滞后且不完善,尤其是各国社会制度、治理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服务管理水平不同,导致疫情呈现极其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采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专群结合、精准施策等强有力的综合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然而,以欧美为代表的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疫情暴发快速、长期蔓延、难以控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医疗卫生系统薄弱的地区,特别是印度灾难更加深重。由此可以看出,全球公共健康与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相互制衡。国际健康旅游是公共健康服务的新领域和新业态,也是未来经济社会的新引擎和新的增长点。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健康旅游发展形势与建议

一、 健康旅游的相关概念

二、 健康旅游的全球概览

三、 中国健康旅游的发展历程

四、 中国发展健康旅游的趋势分析

五、 中国发展健康旅游的政策建议

Ⅱ 分报告

2. 中国公民出境健康旅游发展报告

3. 中国入境健康旅游发展报告

Ⅲ 专题篇

4. 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评价报告

5. 中国健康旅游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研究

6. 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与创新探讨

Ⅳ 国际健康旅游篇

7. 中国国际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展望

8. 中国打造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思考

9. 中国国际健康旅游与商业健康保险研究

Ⅴ 比较与借鉴篇

10. 国际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经验总结及对中国启示

11. 欧美国际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12. 亚洲国际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Ⅵ 案例篇

13. 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动三亚国际旅游升级的引擎——以三亚市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例

14. 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发展路径报告——以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为例

15. “医疗特区”的改革创新之路——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例

  阅读推荐 

Q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购买

  如需皮书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