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
来源:养老金融蓝皮书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1-11-10

  近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

  应对人口老龄化离不开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由此诞生了养老金融这一领域。养老金融指的是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金融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养老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初级阶段,与国民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报告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并深入探索适应我国养老金融事业的发展道路。

  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产品篇、专题篇和借鉴篇、附录六部分内容构成。总报告从整体视角分析了2020~2021年我国养老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判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助力养老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在总报告的基础上,分报告更加翔实、深入地分析了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及养老产业金融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养老金融各领域的完善路径。产品篇重点围绕养老金产品、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以及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等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的对策。专题篇就未来养老金管理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发展的总体思路、个人养老储备的投资管理原则、发挥权益基金作用的基本路径,以及智能投顾在我国养老金领域的应用与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借鉴篇重点围绕海外私人养老金精细管理、英国私人养老金长寿风险管理以及马来西亚养老金体系与投资管理等方面,归纳和提炼典型经验与做法,并从制度建设、投资运营等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来推动我国养老金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养老服务金融稳步发展

1. 养老财富储备需求逐步显现,多元化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在政策支持和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的推动下,各金融行业纷纷布局,关注养老与金融行业的结合,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不少金融机构也开始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金融的发展路径,开发了一系列养老主题的金融产品。其中,银行业开发了多元化的养老储蓄产品和养老理财产品,成为相当一部分群体退休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中国建设银行“月月享”养老储蓄产品、兴业银行“安愉储蓄”等。在基金业方面,养老目标基金是一类特殊的公募基金,为服务国民养老储备而生,致力于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投资难题。截至2020年末,共有104只养老目标基金成立,其中,养老目标日期基金49只,养老目标风险基金55只,认购户数达1277409户,较2018年、2019年持有人数量实现大幅增长。在保险业方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指导下,商业养老保险得到长足发展,为国民市场化的养老财富储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养老财富消费产品受到重视,助力老年需求的满足

  养老财富消费是处于退休期的老人将工作期积累的财富转化为养老需求的满足并保障整个养老期需求的实现。为此,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形式,开创了将不动产转化为养老资金的住房反向抵押模式,也探索了将养老资金和养老服务融合的服务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养老财富消费的金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的养老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其中,银行业探索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和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模式,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盘活固定资产将其转化为养老财富的重要手段,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则可以将理财、信贷、便利结算、增值服务等内容结合到一起,提供产品定制、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财产保障等综合金融服务,以更好地方便老年人消费,这已经成为大多数关注养老金融业务的银行的主打思路。同时,保险业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类似,其区别在于将固定的房产转化为养老服务和经济支持的双重保障;信托业探索的养老消费信托产品的重点在于养老消费权益及资金安全的保障。

3. 养老财富储备意识初步形成,养老金融产品需求日益多元

  目前,我国国民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养老财富储备意识,根据《中国养老金融调查2021》的结果,除了参加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外,超过九成的调查对象还参与了多元化的养老金融活动,为自己的养老储备了相应的财富;与此同时,大多数国民认为应该从较早的年龄就开始进行养老财富储备,而不是等到退休之前,近六成(58.5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在40岁之前就开始进行养老财富储备,仅有15.04%的调查对象认为50岁以后才需要进行养老财富储备。此外,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养老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例如,购买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年金或商业养老保险、基金、股票、国债、信托产品,以及进行房地产投资等,均是不少国民养老财富储备的重要渠道。

  二、最受欢迎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依然是银行存款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国家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各金融机构纷纷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为国民养老财富储备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但种类繁多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效果则需要经过市场来检验,对于国民养老服务金融市场参与情况的调查不仅可以反映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的成效,同时也能够体现国民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情况,可以为金融机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制度化的养老金制度外,不少群体还通过市场化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积累养老财富。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依然是银行存款,超过五成(50.81%)的调查对象都通过银行存款为自己储备了一定量的养老财富,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27.89%)和银行理财(26.27%),此外,购买房产、基金、股票、信托产品和国债等也成为国民养老服务金融的重要选择,如图9所示。

D

  总体来看,银行存款/理财、商业养老保险等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仍是大多数国民养老财富储备的首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广大国民相对保守的投资偏好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基金、股票、信托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也开始进入国民视野,成为其养老财富储备的重要选择。

  三、资本加速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养老上市企业或将涌现

  蓝皮书指出,资本加速了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速度,杭州、南京、无锡等经济发达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均出现聚焦区域的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企业,且随着资本对这些区域头部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其将进一步扩大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让其具备IPO的实力和机会。从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纷纷引入更有实力的股东或退市转板情况来看,商业模式清晰、盈利模式打通的企业,追求更强的资本流动性,以优化股东结构,为IPO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阶段,养老产业尚未出现全国性连锁布局的企业,其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离IPO标准有一定距离。但部分深耕长三角的企业,已具备IPO的潜力,在未来1~3年,随着这些企业资产规模和区域布局进一步扩展,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上升,加之不断引入新的产业资源和股权资本,必将出现成功IPO的养老企业。这些企业将搅动资本市场,推动更多的企业冲击IPO,同时,为企业的市值管理和股权激励带来新的挑战。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

一、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二、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未来趋势研判

四、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Ⅱ 分报告

2. 养老金金融:一、二支柱持续发展,第三支柱亟待出台

3. 养老服务金融:需求端持续扩张,供给端养老属性不足

4. 养老产业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产业聚集发展

Ⅲ 产品篇

5. 养老金产品:投资收益创新高,配置属性进一步明确

6. 银行养老金融产品:固收类是主流,理财子公司布局积极

7. 养老目标基金:运作平稳良好,日益受到市场认可

8. 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监管引导下的调整与转型

Ⅳ 专题篇

9. 养老金管理机构数字化转型思考

10. 上市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现状、挑战与应对

11. 个人养老储备投资的特征、原则与实践

12. 权益基金在个人养老投资中的作用与建议

13. 智能投顾在养老金投资中的运用与监管——国内经验与境内前景

Ⅴ 借鉴篇

14. 海外私人养老金:框架完善与精细管理协同推进

15. 英国私人养老金长寿风险管理及借鉴

16. 马来西亚养老金体系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Ⅵ 附录

17.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人员构成

18. 后记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C 

  如需《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