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0~2021)》。
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紧密跟踪后疫情时期大湾区的发展动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0~2021)》。本书全面梳理了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期间若干重大领域的建设成果,对众多热点问题进行了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研判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
全书共含1个总报告、5个分篇章以及专家观点和大事记。总报告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建设这一主题,分别从新发展格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十四五”规划等四大视角出发,全面、辩证地论述了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阶段的危与机。5个分篇章则分别以基础设施、经济贸易、科技创新、人文湾区和制度创新为主题,每个主题包含3~6篇有关研究报告。基础设施篇从综合交通网络、航道与港口群、机场群、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描绘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不足与前景;经济贸易篇以产业协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数字金融、外贸、海洋经济等为切入点,阐述几大重要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科技创新篇聚焦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湾区科技发展的热点、痛点问题,利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进行深度、细致的分析与预测;在人文湾区篇中,文旅融合、医养结合、青少年交流等几个新兴领域或热门话题都得到充分论述;制度创新篇,既有探讨大湾区规则衔接的总体性的研究报告,也有聚焦特定区域包括经济特区、自贸区、特别行政区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从不同的侧面深入阐述了大湾区制度完善与创新的历程。
1.在新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优势和内联外通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东和深圳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世界级大湾区是全球头部经济体,是新科技、新产业的策源地,是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地和所在地区的门户枢纽,具有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既是全球经济循环的重要枢纽,也是所在国家(地区)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在新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的改革开放优势和内联外通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和凸显。
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端,无论是在分配改革还是畅通“四流”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粤港澳大湾区工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的40个。在中国统计的4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湾区约60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国内首位,约130种居国内各省份前3位。广东省有3个年产值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和1个年产值超5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汽车),家电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40%,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21%,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3。大量内地制造业企业是从大湾区搬迁过去的,或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进行工业配套。粤港澳大湾区居住着7000万人口,2020年GDP达1.7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是一个富集着大量高产值人群和中产阶级的超级市场,是内地消费品、农产品的重要销售地,也是国内网上购物的最大市场。如果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与消费不能与内地实现更好的联通,必将阻碍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如果能够打通循环堵点,最大化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就将进一步推动沿海与内地一体化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指出:“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中国是全球化最坚定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之一。当前世界上出现的一些逆全球化动向只不过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几朵浪花,阻挡不住全球化大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自古以来,世界经济都是循环进行的,没有完全孤立的经济体。自全球化开始,国际循环加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各国都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大阵营及市场;三是冷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全面加速阶段,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贸易快速增加。但无论是大航海和殖民时代的阿姆斯特丹,还是欧洲大革命时代的伦敦和巴黎;无论是美国崛起时代的纽约和五大湖,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黄金30年的东京以及IT电子信息革命时代的旧金山,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来都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华尔街的金融、硅谷的科技、东京湾的精工、新加坡的港航等无一不是国际经济循环必不可缺的关键项。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经济总量排在全球第11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有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有全球新兴创新城市的深圳,有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在全球资本循环和市场循环、产业链和创新链循环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代表中国参与全球循环和高端竞争,通过提升在国际经济循环中的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内外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必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这既是对浦东新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殷切期盼。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相互促进需要打造重要的战略链接点。毫无疑问,粤港澳大湾区因为港澳的独特优势和自身强大的经济量级,将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双循环战略链接点之一,将凸显门户经济的新优势。一是增强国际国内要素流动的链接功能,这不仅表现为大湾区拥有对货物、服务出口的承载能力,更表现在大湾区拥有对于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配合能力,以及对新一轮国际金融、贸易、投资的服务能力,其真正成为衔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新桥梁。二是增强中国经济南北轴内外通道功能。沿京广、京九铁路和京珠、沈海高速公路为主体构建的大通道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南北中轴线。粤港澳大湾区是其南部门户和主要的对外通道,对内地经济发挥着牵引性作用。因此,加强大湾区与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联通协作以及向北延伸至东北振兴的国家区域战略合作,将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大循环。三是增强港澳的超级联系人功能。港澳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香港与英联邦国家(地区)之间、澳门与葡语系国家(地区)之间保有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在资本、贸易、文化和人员往来等方面与国际市场丝丝相扣,既是外资流入的主要通道,也是对外投资的重要桥梁。少了港澳的循环是不完整的,有了港澳的循环才更有活力,有了港澳作用充分发挥的双循环才是成功的新发展格局。
2.大湾区交通基建投资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一是交通投资在复工复产和稳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广东和各地市建立交通建设联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严格落实项目目标时限,合力解决交通项目用地、征地、资金、建设地材等问题,加快推进建设一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短期内不断增强交通投资“稳就业、稳增长”的作用,中长期形成“十四五”交通项目阶段化梯次建设格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1月以来,广东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在高位增长运行。2020年,广东交通基础建设投资预期目标为1850亿元,1~9月已经完成投资1455.6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目标的78.7%,同比增长11.6个百分点。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945.3亿元,普通国省道完成投资253.4亿元,均实现快速增长,两者分别同比增长7.5%和44.5%,占总投资比重分别达到64.9%和16.2%,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8%和83.1%。可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为应对疫情冲击下稳定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
二是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稳步推进,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潜力。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完成4节沉管对接,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始发#取得关键节点胜利,黄茅海跨海通道、南中高速、从埔高速、广清城际北延线开建,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建成投产。莲花山通道、狮子洋通道等重要跨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满足大湾区不断增长的跨江交通需求。
3.规则互认、共生、融合、衔接是当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迫切面对的新任务新要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制度环境下,必须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和衔接,这是当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迫切面对的新任务新要求。
创新区域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湾区要素便捷流动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的关税区域,虽在行政体制、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性可以在区域合作中产生制度互补收益,实践表明,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经济体制的趋同点。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仍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切实转变政府工作职能,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粤港澳三地政府公共服务。
二是构建一体化的市场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对接国际规则的高标准制度创新,实现大湾区创新性要素的顺畅流动。当前,互联互通、税收优惠政策、负面清单缩减、通关模式改革、居留许可等涉及“一国两制”以及中央事权的领域,需要国家相关部委牵头负责与港澳的协调;对于影响湾区内人才流动领域的政策规定,如跨境交通卡、医保社保、就业创业等,则需要粤港澳三地政府密切合作与协商加以解决。
三是构建粤港澳三地政府层面的协调机制。继续发挥粤港、粤澳联席会议等双方协调机制的作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协调功能,构建粤港澳三地政府层面的协调机制。同时,积极搭建粤港澳三地青年交流、企业交流、智库交流等民间平台作为补充,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促进大湾区要素便捷流动。
创新湾区平台长效机制,促进营商环境规则衔接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先行先试”的优势。应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充分利用大湾区拥有国家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区等市场化程度较好的平台,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
一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平台,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2020年10月国家出台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在打造市场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层面的突破。在深港试点建设国际金融服务中心、高科技产业中心和航运物流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在服务贸易标准、关税缩减、政府采购、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监管适用、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的规则衔接,在科技创新、市场准入、产权保护、食品安全、执业资格等领域推动三地规则融合,主动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
二是广东自贸试验区平台,在营商环境方面与港澳高标准实现规则对接。用好前海、南海、河套、横琴“试验区”重点平台,在内部规则对接协调、促进标准互认的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以2020年1月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在优化营商环境、自由贸易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业开放等领域加快制度创新;在市场准入、公平监管、竞争中立、市场主体退出等方面加强规则衔接;在商事登记、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司法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制度规则相互衔接,特别是与港澳规则对接,促进粤港澳三地营商环境法治化。
三是珠江三角洲九市各重点合作平台,在科技创新和社会保障发展方面与港澳规则衔接。珠江三角洲九市各个重点特色合作平台在商事登记、职业资格认定、市场准入标准、公安(含交通)执法等方面属于广东地方事权范畴,因此,应合理利用已有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合作成效,重点围绕科技资源要素便捷有序流动,推进与港澳规则全面衔接。各城市彼此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共同对接国际最优的制度、标准与规则,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进一步融合。同时,对港澳居民在珠江三角洲九市工作、学习、生活和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性障碍进行突破,进一步推广城市绿卡制度,推动社会服务异地提供的改革试点。
创新法律服务保障机制,夯实规则衔接实施基础
一是用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立法权。在国家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的框架下,充分运用中央人民政府、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以及珠江三角洲九市政府的立法权,大胆探索将经实践检验后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措施适时上升为法律制度。同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领域法律制度的建设,为资源要素的流通和社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要建立主管部门协商平台和协调机制。建立粤港澳三地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领域的主管部门协商平台,定期就相关领域问题交换意见、凝聚共识、协调解决,促进三地交流协作更加经常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同时,在协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重大法治问题三地协调机制,以加强法律体系协调、司法交流协作和涉外涉港澳法律服务。
三是完善国际商事争端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跨境跨区域的经济往来和自由贸易将更加频繁,对解决商事争端纠纷提出新要求。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除CEPA已经规定的政治协商(磋商)方式外,还有斡旋、调停和调解以及仲裁等方式,设立粤港澳自贸区争端解决调解中心。依据法定程序解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市场上流通所面临的纠纷与争端,进一步深化司法交流合作,健全完善粤港澳法律服务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市场发展提供高效的执法和司法保障,降低自由贸易中的风险。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砥砺前行、积极作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一、 2020年大湾区建设情况
二、 在新发展阶段续写春天的故事
三、 在新发展格局中强化大湾区新功能
四、 面向2035年,擘画“十四五”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蓝图
Ⅱ基础设施篇
2.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报告
3. 粤港澳大湾区航道与港口群建设报告
4.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报告
5. 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6. 案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航道建设新模式——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为例
Ⅲ经济贸易篇
7.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
8.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报告
9.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金融协同发展报告
10. 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11.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12. 案例分析:疫情背景下深圳外向型产业抗压能力分析
Ⅳ科技创新篇
13.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报告姚化
14.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
15. 案例分析:广州中新知识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Ⅴ人文湾区篇
16. 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报告
17. 粤港澳大湾区医养结合发展报告
18.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报告
19. 案例分析:江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报告
Ⅵ制度创新篇
20.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报告
21.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制度与政策创新报告
22. 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体制机制创新报告
23. 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周年制度创新报告
24. 新冠肺炎疫情下澳门金融业发展报告
Ⅶ附录
25. 专家观点
26.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事记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如需《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0~2021)》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