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发表于《人民日报》2021-8-30
当前,全球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数据生产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在2018年创建、捕获、复制和消耗的数据总量为33ZB(1ZB约为1万亿GB),2020年增长到59ZB,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175ZB。约150年后,数据的比特数量将超过地球上所有的原子数量。信息技术和数据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还将持续深化。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全球数字经济增长迅速,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消费互联网领域,其增速远远超过GDP增速。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占GDP比重41.5%。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已达51.3%。2019年,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7%。未来数字技术有望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挖掘数字经济的增长潜能,首先要发挥数据新要素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所能利用的生产要素范围不断扩大,从劳动、土地扩大到资本,时至今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成熟又使得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比如,制造企业通过对产品使用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掌握产品工况,向用户提供运行状态监测和预防性维护等增值服务,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生产线中各种设备历史工作参数的分析,可以找到最优的参数配置,提高生产线的良品率。毋庸置疑,随着更多数据的产生,更多企业开展深度的挖掘和利用,数据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从数字技术应用的角度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产业领域深度应用,可为既有产业赋能,提高生产率水平。例如,在流水线上生产的精密仪器,难以用肉眼辨认出瑕疵,集成电路等产品更是无法用肉眼判断其是否符合出厂标准。该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质检?如果将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用于质检领域,就能准确、快速找出残次品,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不过,目前数字基础设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仍滞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需求是经济循环的起点,市场需求既包括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品质、个人发展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括企业追求利润的产业需求。发挥数字技术的增长潜能,需要在这些方面挖掘新的市场需求。从全球范围看,直播、短视频等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带动了4G投资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5G、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场景的出现,也有望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能。
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际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术支持
图书推荐
“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强调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建设数字中国,迎接数字时代。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数字经济前沿团队对数字经济测度理论方法进行了基础构建。全书汇集了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进行广泛研究。本书通过多视角展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梳理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动态,为促进产业界加快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为决策部门实施有效规制调控、为学术界开展理论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以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相关的国家、城市和企业数据为基础,全面测评全球数字经济国家层面、城市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水平与结构特征,勾勒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全景图。本书包括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三个总报告。分报告除了对总报告中凸显出的标杆型国家、城市和企业进行详细介绍外,还对数字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推动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主要探讨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信息服务业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书中首先总结了近代以来信息技术和服务创新的三大规律,接着采用数据分析与产业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模式、产业政策等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分析过去三十年我国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和发展阶段,横向比较中美欧三地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从六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