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5G给文化产业进行了全新的升级,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
5G时代的到来,对于文化产业是机遇也是挑战。文化产业不仅要抓住新科技革命的特征,也应把握文化产业的真正内涵。5G技术对于文化产业将产生哪些影响?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又将从消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拓展到哪些领域?数字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核心又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数字技术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5G时代文化资源加速数字化
近几年来,数字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容短、视频化、更新快的“短频快”特征,新技术的出现和运用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新动能。华为荣耀总裁赵明曾表示:“3G时代手机多半用来看图片、看网页,4G时代人们开始看视频,5G时代用来干什么?看高清,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速度的量变会引起质变。”5G的高速度、低延时让创新充满想象力,数字化技术能够轻易突破文化资源的形态与空间局限。随着5G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8K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们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多样文化资源。媒介终端的数字化改进,推动了传统文化内容生产传播与文化消费媒介的数字化转型。而随着5G逐渐商业化,它将成为支撑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空间和支撑力也将越来越大。
比如,图书出版产业和数字化的消费体验博弈,使不再适用于现代阅读方式的纸质传统媒介发生根本性变革,纸质图书融入音频、视频等现代数字技术,以适应大众的数字化阅读习惯,读书变成全新的消费体验。
VR和AR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艺术馆、博物馆焕发新的生机,让艺术变得立体,使参观者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基于新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介入,2019年,从腾讯新文创战略的“数字文保解决方案”到阿里巴巴“天猫新文创计划”,BAT等众多互联网企业开始深入布局博物馆文创产业,贯穿用户调查、产品设计、项目融资、内容制作、推广营销等文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着力推动数字博物馆的建成。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红色旅游绽放新的生命力,从南昌红色文创、韶山高科技实景舞台到红旗渠“5G+VR”全景直播、“5G+AR”慧眼、“5G+AI”旅游服务,科技手段使红色文化内容触达更为有效,提升了红色教育的力度,为红色旅游的宣传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路径。
数字技术催生文化产业新兴业态
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产业结构的改变,丰富和更新了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催生了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1世纪,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渗透,刺激传统行业进行转型变革与融合创新。
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主要包括数字文化旅游、新媒体、电子竞技、动漫及衍生产业、数字营销等。
数字文化旅游
AR、VR等新兴技术催生了“文化旅游+科技”的新业态,旅游运营模式已经由TA(Travel Agency,旅行社)、OTA(Online Travel Agency,线上旅行社)和MTA(Mobile Travel Assistant,移动旅游助手)开始转型升级成VTA(Virtual Travel Agency,虚拟旅行社)和数字导游等。腾讯、抖音、中国电信、文旅中国、旅享视界、文化云、马蜂窝、微博以及谷歌中国等平台纷纷介入数字文旅板块。2019年8月10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发布了我国首份数字文旅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文旅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
新媒体产业
短视频、自媒体、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等新的内容创作模式,成为近两新的互联网产业风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平台有抖音、快手等。2019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行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0(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蓝皮书显示“视频日志”成为短视频市场竞争焦点。截至2019年5月2日,新浪微博“两会Vlog”话题阅读量达1.5亿。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新媒体产业带来新冲击和新机遇,拥有技术和团队优势的互联网公司将开始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长期以来形成的BAT三巨头格局极有可能会被字节跳动、快手等后来者打破并形成新的新媒体产业格局。
电子竞技产业
电子竞技的观看渠道以线上为主。近些年来,直播平台的兴起为电子竞技比赛(以下简称“电竞”)的转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全国电竞的消费市场逐渐成熟,各地电竞俱乐部的主场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电竞成为近几年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内容授权、中游衍生内容制作、下游直播平台以及由电竞带动的电竞俱乐部、游戏陪练、电竞社交等产业。2020年5月6日,艾瑞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电竞整体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电竞生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2.8%,贡献最大。未来电竞商业化发展将进一步助推电竞生态市场的增长,预计2021年达到553亿元。
动漫及衍生产业
截至2019年10月27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已超49.34亿元,又一次引爆了国人对动漫产业的关注。互联网的普及与视频网站的崛起,为动画内容的发行提供了新的发行渠道和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与此同时,电视动画的受众逐渐减少,电视动画的产量也逐年下降,互联网动漫成为动画市场主流。据观研报告统计,2019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1941亿元,同比增长13.4%,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为3.9亿人,同比增长12.1%。
数字营销产业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大趋势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数字营销成为最核心、市场受众最广、发展潜力和空间最大的板块,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数字营销以大数据为依托,对沟通对象进行细分,通过构建用户画像,结合推荐算法对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进行预测,精准触达消费人群,提高广告的投放效率。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依托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生态的数字营销新阵营。阿里云凭借突出的客户运营能力、消费者基础和技术实力,构建出了具有丰富开发功能的PaaS平台,成功让海内外众多企业用户轻松上云,致力于帮助目标客户搭建自由营销推广系统。腾讯云则通过与微盟、有赞科技等众多云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助力金融、零售、教育等相关行业企业实现数字营销、数字生产、数字管理。
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入,融合的深度也在不断拓宽。IP的价值转化形式更多样,产业链条也更完善。
2018年,互联网行业在“科技+文创”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为中国文化的数字化出海奠定了基础。2019年,科技发展再度打破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互联网公司积极与科学机构合作,用科技活化传统文化,如与博物馆等机构展开合作,开放云计算、小程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等技术产品的应用,助力传统文化实现数字化出海。同时,在图书动漫、网文、网剧、网综、网游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实践。其中,国内自主设计开发的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9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优质国产影视作品在东亚地区不断刷新收视率和话题热度,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动漫产业已逐步过渡到“引进+出口”的双重身份发展阶段,在产品、技术、项目、人才、版权等层面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互联网应用多元化、融合化、通俗化和专业化的传播特征,使得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进入新阶段,网络与数字文化内容出海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升中国全球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5G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新的应用场景
万物互联
高速率、大容量为万物互联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5G时代实现了上网主体从人到物的转变,打破了终端限制,每个人、每个家庭可以拥有数个终端,以前社会生活中无法联网的设备现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变得更加智能,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智能化的发展。
移动端体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5G能实现同时同频全双工与多设备互联,极大提升信息传输速率,让普通人在各类智能设备上体验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生活云端化
4G为人们生活云端化提供了一个雏形,而5G的引入真正实现了生活云端化。硬盘数据存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5G大大提高了网络速度,大量的文件开始以云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储。此外,5G技术通过高效分析的用户数据,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
数字文化企业发展趋势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指出:“技术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5G为代表的下一代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可能对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9]未来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四点。
一是数字文化产业由消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逐渐向包括产业互联网在内的更多经济领域拓展。
二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因子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影响增大。
三是原创内容生产能力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
四是数字文化出海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需求,呈现出从以资本出海为主,带动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规则出海且规模逐渐扩大的形势与格局。
对文化产业监管政策的挑战
数字文化产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矛盾凸显出来。首先,法治化困境,各部门对不同种类互联网文化经营许可资质申报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这与互联网文化企业自身特性不相适应。其次,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对各种介质的划分,但各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再次,监管方式落后、审批时间过长与互联网文化产品周期短和时效性强的特点相冲突,企业时间成本负担大。最后,海量内容审核难度加大,互联网文化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且增速较快,审核监管难度巨大。
总体来看,传统文化产业监管思维仍旧主导着我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监管。5G时代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必然引起产业进一步扩容,这就要求监管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紧跟互联网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细化监管制度
传统文化产业监管制度所对应的具体行为、界定的具体标准并不清晰,从而造成内容审核随意性、主观性较大。5G时代,在数字文化产业的监管上,首先,内容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完善,应做到对不同的内容审核有据可依。其次,应进一步细化内容管理。明确管理职权的分工,划清职权范围,避免出现职能的交叉重复现象,精简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监管力度
数字文化产品具有时效性强、更新速度快的发展特性。因此对数字文化产业的监管应该符合其发展特征,加强事中阻断和事后处罚手段。政府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增强即时阻断、动态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力,尽可能做到对违规内容的及时发现和全面覆盖,提升监管效率。同时,政府应该进一步督促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明确处罚标准,利用信用体系制度、黑名单制度和举报制度等,提高企业犯错成本,促进互联网文化市场有序发展。
创新监管方式
为应对不断丰富的互联网文化业态,监管手段也应该不断创新。5G时代,建立大容量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对当前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数据云管理,获取案例特征,做到日后“有据可查”,也能有效找出解决方法。
本文摘自《文化产业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5G时代的数字文化产业》作者:周城雄。有删选。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如需《文化产业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