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医者有仁心,也需要心理“防护衣”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1-03-18

  医务工作者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冲上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这一职业人群在心理健康工作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研究显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检出率为28.07%。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负荷较高、工作时间较长,因而工作对家庭的影响较为突出,也影响着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医务工作者遭受患者及其家属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职业伤害的频发也严重威胁了医务工作者的情绪健康。

  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蓝皮书课题组在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中设计了医务工作者专项调查,对我国246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以评估我国医务工作者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医务工作者的基本心理健康状况

  1. 医务工作者的抑郁与焦虑状况

  抑郁是个体情绪低沉、沮丧、悲伤等多种不愉快反应综合而成的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多维障碍。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业以及人际交往活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平均得分为6.7分,标准差为6.3分。有72.3%的医务工作者无抑郁倾向,有27.7%的医务工作者抑郁得分大于等于10分(有抑郁倾向),有8.3%的医务工作者得分大于等于17分(有抑郁高风险)。

  分析发现,男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高风险的比例是12.5%,女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高风险的比例是8.5%。

  根据岗位类别将医务工作者分为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四类,医生的抑郁得分最高,为7.5分,标准差为6.6分;护士的抑郁得分为6.8分,标准差为6.2分;医技人员的抑郁得分为6.0分,标准差为6.0分;管理人员的抑郁得分为5.0分,标准差为5.5分。各个岗位类别的抑郁高风险比例如图2所示。

11

  男性医生的抑郁得分为8.4分,女性医生的抑郁得分为6.9分;男性护士的抑郁得分为7.5分,女性护士的抑郁得分为6.7分;男性医技人员的抑郁得分为6.4分,女性医技人员的抑郁得分为5.8分,男性管理人员的抑郁得分为6.1分,女性管理人员的抑郁得分为4.5分。其中,各个岗位的男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都高于女性医务工作者。

  四类岗位的不同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如表1所示。其中,30~45岁的各类岗位的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各类岗位的医务工作者。

22

  焦虑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心理状态,适度的焦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但过度的焦虑会让人感到痛苦,并影响工作和健康。

  本次调查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简版)作为测量工具。数据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的焦虑平均得分为1.69分,标准差为1.48分。有80.2%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0~2分(无焦虑倾向),有19.8%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大于等于3分(有焦虑倾向)。

  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医务工作者有焦虑倾向的比例是22.1%,女性医务工作者的这一比例是19.2%。

  对比这四类岗位的医务工作者的数据发现,医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岗位的医务工作者(见图3)。

33

  四类岗位的不同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的焦虑得分呈现下列特点。30~45岁的男性医生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整体而言,30~45岁的医务工作者的焦虑水平更高(见表2)。

44

  2. 医务工作者抑郁水平的群体内部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抑郁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的抑郁得分为7.64分,女性为6.41分(t=4.06,p<0.001),男性得分高于女性。

  在年龄方面,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抑郁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存在显著差异(F=19.48,p<0.001)。30岁以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6.20分,30~45岁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7.21分,45岁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4.76分,30~45岁的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30岁以下的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45岁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

  在医院级别方面,三甲医院、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与一级和二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抑郁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7.29,p<0.001)。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7.04分,一级和二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7.07分,均显著高于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得分为6.06分)。

  在职称方面,不同职称的医务工作者在抑郁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5.08,p<0.005)。初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是6.97分,中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是6.52分,高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是5.65分。其中,初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高级医务工作者。

  在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工作者在抑郁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8.54,p<0.001)。工作不足1年的医务工作者的抑郁得分为7.52分,工作1~5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7.68分,工作5~10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6.48分,工作10年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6.16分。工作1~5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显著高于工作5~10年和10年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工作不足1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显著高于工作10年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见图4)。

55

  在婚姻状况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的医务工作者在抑郁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2.56,p<0.05)。未婚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7.11分,已婚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6.42分,离异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8.44分。离异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显著高于已婚的医务工作者。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

  1. 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状况

  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其中,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降低是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滑。出现工作倦怠的个体通常会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这种状态不仅仅影响到工作,也会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活状态。

  本次调查中,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量表的平均得分为12.29分,标准差为7.05分。分性别来看,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平均得分为12.58分,标准差为7.19分,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平均得分为12.20分,标准差为7.00分。

  对比四类岗位的不同性别的医务工作者的数据可以发现,工作倦怠的得分呈现下列特点。医生的工作倦怠得分高于护士、医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医生、医技人员、管理人员三类岗位中,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得分均高于女性;在护士群体中,女性的得分高于男性(见图5)。

66

  对比四类岗位的不同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的数据可以发现,工作倦怠的得分呈现下列特点。其中,30~45岁医生的工作倦怠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其次是30~45岁的护士群体,再次是30岁以下的护士群体。整体而言,30~45岁的医务工作者工作的倦怠水平更高(见图6)。

77

  在年龄方面,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工作倦怠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存在显著差异(F=9.14,p<0.001)。30岁以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11.73分,30~45岁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12.66分,45岁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10.83分,30~45岁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医务工作者,30岁以下的医务工作者和45岁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医院级别方面,三甲医院、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与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倦怠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2.08,p<0.001)。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12.89分,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为12.75分,均显著高于三级乙等和丙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得分为11.40分)。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工作倦怠在是否重点科室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重点科室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为12.79分,不在重点科室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的平均得分为11.68分(t=3.92,p<0.001),在重点科室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显著更高。

  在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倦怠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1.98,p<0.001)。工作不足1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为10.50分,工作1~5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为13.66分,工作5~10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为11.84分,工作10年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为12.12分。工作1~5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医务工作者,为所有工作年限的医务工作者中得分最高的。工作10年及以上的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工作不足1年的医务工作者。

88

  2. 医生与护士的职业情绪特征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医务工作者“在接待病人或家属时,你是否感受到下列情绪”,并提供了10种常见情绪,其中包括5种积极情绪和5种消极情绪。结果显示,医生对患者或家属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得分为15.75分,标准差为2.73分;消极情绪体验的得分为11.97分,标准差为3.18分。护士对患者或家属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得分为16.01分,标准差为2.97分;消极情绪体验的得分为11.44分,标准差为3.20分。护士比医生对患者或家属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见图8)。

99

  具体分析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绪特征可以发现,医生和护士得分最高的情绪是平静,属于积极情绪。对医生来说,得分居其次的情绪分别是自信、同情、感兴趣和愉快;对护士来说,得分居其次的情绪分别是自信、愉快、同情、感兴趣,均属于积极情绪。在消极情绪方面,医生在各项上的得分均高于护士。整体而言,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情绪得分高于消极情绪得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医生和护士在对患者的消极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F=25.63,p<0.001)。医生的消极情绪得分在统计上显著高于护士。两者在积极情绪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是否在重点科室工作会对情绪产生影响可以发现,在重点科室工作的医生对患者或家属的消极情绪体验的得分为12.25分,在非重点科室工作的医生对患者或家属的消极情绪体验的得分为11.60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t=4.06,p<0.01)。而在护士中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3. 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影响

  工作-家庭冲突是指“个体在工作与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的需求不一样,因此会导致工作家庭间的冲突”(宫火良、张慧英,2006)。工作与家庭的影响是双向的,工作侵扰家庭或是家庭侵扰工作,本调查关注前者。已有研究表明,工作-家庭冲突水平过高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工作倦怠和职业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李超平等,2003;Afifi et al.,2010;Byon and Kristin,200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务工作者工作-家庭冲突的平均得分为9.3分,标准差为3.2分。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冲突程度要显著高于女性医务工作者(t=2.6,p<0.005)。

  分性别进行进一步统计可以发现,对男性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抑郁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9.9,p<0.001)。总体来看,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男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呈增高趋势。女性医务工作者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抑郁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30.6,p<0.001)。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程度的增加,女性医务工作者的抑郁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见图9)。

100

  工作-家庭冲突与焦虑也存在对应关系。对男性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焦虑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12.0,p<0.001)。总体来看,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男性医务工作者的焦虑水平提高。对女性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焦虑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29.4,p<0.001)。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女性医务工作者的焦虑水平也在逐步上升(见图10)。

101

  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31.3,p<0.001)。总体来看,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增加。对女性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119.8,p<0.001)。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倦怠得分也在逐步增加(见图11)。

  对男性医务工作者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对患者或家属的积极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F=3.2,p<0.001)。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医务工作者对患者或家属的积极情绪减少。对女性医务工作者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对患者或家属的积极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F=5.5,p<0.001)。总体趋势与男性医务工作者相似。在对患者的消极情绪上,对男性医务工作者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对患者或家属的消极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F=9.0,p<0.001)。总体来看,随着工作-家庭冲突的增加,男性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加。对女性医务工作者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在对患者的消极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F=30.5,p<0.001),总体趋势与男性医务工作者相似。

  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状况

  心理健康素养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的理念、认知、行为、技能水平的健康指标,被认为是独立于遗传与自然因素、社会与经济环境、心理服务等之外的一个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1. 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状况

  本次调查中,通过10道判断题考察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中的知识掌握水平,每道题答对计10分,答错计0分,总得分范围为0~100分。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知识单题正确率如图12所示。医务工作者在心理健康知识维度的平均得分为42.44分,标准差为16.47分。其中,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分为41.26分,标准差为16.25分;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分为42.75分,标准差为16.52分。

102

  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7.29,p<0.01),三甲医院得分(44.58±17.04分)高于其他医院(42.42±16.36,41.00±16.05分)。

  不同岗位类别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医生(44.03±16.53分)与医技人员(43.70±15.89分)的心理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护士(41.35±16.79分)(F=3.84,p<0.01)。

  2. 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技能状况

  心理健康技能主要评估遇到情绪波动时的调控方法,包含人际支持、认知重评、转移注意三个维度。人际支持指的是情绪不好时寻求亲友的陪伴、支持,向他人倾诉。认知重评指的是情绪不好时调整自己的想法,减少偏激、悲观的想法,让自己的想法更贴近现实。转移注意指的是情绪不好时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想法上移开,投入其他的活动。

  不同类别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技能得分差异显著(F=6.75,p<0.01)。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技能得分最高(8.02±1.15分),其次是护士(7.86±1.19分),医生(7.67±1.18分)和医技人员(7.77±1.15分)的得分最低。

  不同性别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技能得分在不同技能上差异不大,男女两性医务工作者在认知重评和转移注意上的得分相同,只有在人际支持上存在差异。在人际支持上,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得分略低于女性医务工作者(见图12)。

103

  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技能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0.02,p<0.01)。三甲医院(7.85±1.18分)与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7.94±1.14分)差异不显著,但两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得分均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7.67±1.23分)。

  3. 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状况

  心理健康意识分量表的理论得分范围为1~4分。本次调查中,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平均得分为3.66分,标准差为0.54分。其中,男性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分为3.64分,标准差为0.54分;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分为3.67分,标准差为0.54分。与2018年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相比,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分与普通人群相似。

  不同类别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意识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48,p<0.05)。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分为3.71分,标准差为0.51分,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分为3.63分,标准差为0.58分。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分显著高于三级乙等和丙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建议

  第一,加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本次调查发现,医务工作者以抑郁、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比例不容忽视。特别是医生有超过1/10的存在较高的抑郁风险。医护人员战斗在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医务工作者将在患者、患者家属、广大社区群众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保证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普遍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而维护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具有更突出的重要性。加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仅包括对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也应包括提供直接服务于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并在制度流程上对医务工作者便利使用这些服务予以保障。为存在不同程度情绪困扰、遭遇职业伤害等严重应激事件、承担抗击疫情等重要任务的医务工作者建立一套心理健康的后勤保障体系。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仅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出现心理问题后能及时便捷地获得治疗性服务,还包括预防性、促进性的工作,例如在调研基础上为医务工作者创造更有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

  第二,注重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从本次调查结果可见,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有待提升。由于身心健康的交互作用,许多罹患躯体疾病的患者同时也存在各种心理压力,就医时常常伴随着心理疏导的需求,甚至在部分科室就医的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人员存在心理问题或心因性躯体不适。因此,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比普通人群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技能,以便更好地及时识别并有效引导患者获得恰当的治疗。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医务工作者是承担主要任务的队伍之一。《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心理健康服务要求更高的心理健康素养,对医务工作者这个职业群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医生的继续教育中需要加强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与医学情境相关的心理健康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要特别侧重提升三甲医院以外的其他级别医院中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在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高校教育、专科教育中,在相应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学习和心理健康技能的培养。

  第三,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减少职业伤害。职业伤害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情绪健康与工作状态,即使没有造成身体伤害,言语上的辱骂和恐吓也会对医护人员的情绪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就要在倡导全社会尊医重卫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事先防范、事后处置的配套措施,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体系。

  第四,促进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家庭平衡。本次调查显示,医务工作者普遍报告工作对家庭的影响较为突出,特别是已婚、有子女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对其家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男性医务工作者存在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对家庭的影响越是严重,医务工作者的抑郁、焦虑、工作倦怠等问题也越严重。因此,在维护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时,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减少工作对家庭的不利影响。从内部来说,要通过讲座培训、加强宣传等方式增强医护人员维护工作与家庭平衡的意识,提高应对技能。从外部来说,要从制度和措施上给予一定保障,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例如,对于家庭中子女年幼、生育二胎的医务工作者,给予时间上、空间上的灵活安排,减少冲突和压力。

  第五,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生涯支持,特别是在职业发展初期阶段。本次调查发现,工作年限在1~5年的医务工作者的各类心理问题更加突出。这显示,医务工作者心理问题高发的阶段并非在入职之初,而是在对工作内容初步熟悉、工作身份初步适应之后,仍存在一段时期适应发展上的困难。要重视这个阶段医务工作者在职业发展上的压力,加强对其的相应引导和支持。

 

  本文选自《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作者:陈祉妍,王雅芯,有删选。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104

  如需《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