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庭是社会的纽带,家庭文化影响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社会压力的增大和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普及挤占和影响着家庭成员相处的时间和沟通的方式,中国家庭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的挑战,家人之间的“关系疏离”成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研究背景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家庭的描述,开篇第一首的《诗经·国风·关雎》,正是表现了人们对幸福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到了汉代,先辈们倡导“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使孝道从家庭伦理扩展成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家训”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对家庭成员的训诫和教导;元明清时期,子女教育成为家庭的核心议题。从古到今,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里所遵循的家庭规则或观念,都在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但是,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令家庭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外部冲击。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大家庭同住模式被瓦解,过去一家人“围炉而坐”的情形正在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个体私域空间开始出现,传统的讲究权威和秩序的家庭文化受到个体独立性的挑战。因此,在当下的环境中,家庭关系的研究对于美好生活的满足以及社会幸福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在《民众美好生活需要调查(2019)》中指出,美好生活需要的构成包含了国家社会、家庭关系和个人物质三个维度,亲近的家庭关系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家庭关系的现状,解读亲近感对于家庭文化建设的意义,探寻提升家庭亲近感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圣象集团和知萌咨询机构联合开展了“中国家庭亲近指数”的研究,探究当代中国家庭关系。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
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有关家文化、家风家训、家庭关系相关的二手资料及学术论文,结合典型家庭面对面深度访谈和定量研究,获得了“中国家庭亲近指数”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深度访谈阶段,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座城市,选择了12户典型家庭进行入户深度访谈,针对家庭亲近感现状以及场景进行挖掘;定量研究阶段,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沈阳、西安、长沙、武汉10座城市,针对18~55岁当地常住居民开展了实地调查,每座城市选择200个样本,共计2000个样本。
研究发现
指数总发现
根据测算,中国家庭亲近指数为73.14,23.8%的家庭感到非常亲近,但总体的亲近感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表2所示。
根据不同家庭的表现,将中国家庭分为细水长流型、空间团结型、价值观一致型、沟通紧密型、情感共鸣型、完美和谐型和矛盾冲突型。
调查显示,50.4%的中国家庭表现为细水长流型,家庭成员在观念、情感、沟通等方面的表现一般;17.6%的家庭居住距离较近,依靠空间团结维系亲近感;完美和谐型的家庭只占2.1%,如表3所示。如何为家营造更加亲近的氛围成为中国家庭共同面临的问题。
家庭亲近指数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相关分析,家庭亲近指数与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家庭亲近指数越高,受访者给美好生活的评分越高。因此,家庭越亲近,生活越美好。调查显示,家庭亲近指数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家庭亲近指数越高,受访者对幸福感的评价越高。因此,家庭越亲近,幸福感越强。
家庭亲近感面临的八大挑战
通过对相关指标和维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课题组总结出中国家庭亲近感面临的八大挑战。
1. 忙碌与焦虑:1/3的人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失陪”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但是,受访者由于工作太忙,已渐渐忽视对家人的陪伴、关怀。有些因忙碌而不回家的人,将这种时常的缺席归咎于生活压力太大,工作、生活节奏快。调查显示,如表4所示,67.4%的被访者平均工作时长为8~10小时。此外,26.6%的被访者表示经常加班,导致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减少;30.0%的被访者由于频繁加班而很少与家人共进晚餐。加班频率与家庭亲近指数息息相关,加班频率越低、家庭成员越亲近;加班频率越高、家庭亲近感越弱。
2. 被挤压的沟通:家人面对面沟通时间在减少
快节奏的生活剥夺了人们太多时间,造成受访者与家人沟通的时间和场景在减少。调查显示,如表5所示,工作日下班后,44.3%的被访者与家人沟通时间不足1小时。
同时,家庭中代与代之间的沟通时间也逐渐减少,其中,“70后”与家人沟通时间为1.80小时,“80后”与家人沟通时间为1.77小时,“85后”与家人沟通时间为1.74小时,“90后”与家人沟通时间为1.35小时,“95后”与家人沟通时间为1.24小时;“90后”和“95后”与家人的沟通时间小于全国平均值。
沟通是增加家庭亲近感的有效方式。调查显示,沟通时间长的家庭,家庭亲近感越强。其中,沟通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家庭,其家庭亲近指数为70.81;沟通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家庭,其家庭亲近指数为76.24(见图1)。
3. 被手机夺走的亲近感:虚拟的高频互动抢走了深度的陪伴
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塑造了新的家庭生活模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家人之间的联系。但是,互联网的隔离也造成了场景的分化,家人即便身处同一家庭空间,也不尝试融入同一情境。此外,互联网导致社会场景与现实环境分离,同样淡化了家庭人际关系,人们在数字虚拟世界中的联系“扼杀”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
调查显示,下班后很多人依然离不开手机,与手机“相处”的平均时长为2.09小时,手机让沟通陪伴质量下降,成为很多家庭关系面临的问题。在愈加壮大的“低头族”中,不乏为人父母者,这些“屏奴”家长边玩手机边陪子女,也成了新的家庭“冷暴力”。调查显示,20.9%的父母在与子女相处时经常看手机,70.8%的父母与子女相处时偶尔看手机,仅有8.3%的父母与子女相处时不看手机。表6说明了手机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4. 夫妻关系的隐形疏离:“婚姻倦怠”值得关注
在家庭中,夫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有子女的家庭渐渐都把注意力聚焦在子女身上,亲子关系占据了家庭的核心,夫妻之间的沟通也在减少。调查显示,夫妻沟通少成为当下夫妻关系面临的问题。
曾有学者专门提出了“婚姻倦怠”问题。有研究指出,城市居民的婚姻倦怠率占比为26.6%,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家庭亲近感,还影响着家庭的稳定。本次研究显示,夫妻年纪越大,婚姻倦怠越明显,“65后”夫妻每天交流时长平均仅有0.98小时。深究原因,夫妻之间缺乏精神的共鸣或许是亲近感疏离的主要原因。41.6%的被访者表示,夫妻间很少支持对方的爱好。此外,患上“家庭情感表达尴尬症”的人群相当普遍,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表达”(见表7)。
5. 亲子关系:低质量的陪伴与父亲的缺位
父母的陪伴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调查显示,有30.4%的被访者没有时间陪伴子女。忙碌与疲惫是父母失陪的“共伤”,陪伴子女很重要,但家人都在陪伴时玩手机或做别的事情,进而忽视了子女。仅仅是陪着还是高质量陪伴?值得令人深思。表8展示了手机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高质量的陪伴来自亲子的沉浸时光,比如,共同阅读就是深度陪伴的重要场景。本次调研发现,真正身体力行陪子女读书的父母仅占12.9%,其中,妈妈占据了主力,能够陪子女阅读的爸爸仅占1.25%。爸爸陪伴子女阅读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6. 年岁渐老的父母:情感需求常被年轻人忽视
通常有了子女之后,一家人更多是围着子女转,与父母的亲近感不如子女。调查显示,在各组家庭关系中,86.0%的被访者与子女之间感到比较亲近,78.8%的被访者与父母之间感到比较亲近。城市居住模式愈加强化了个体的漂泊感,很多子女搬离父母居住的家,拉远了与父母的距离,很多父母甚至成了“无奈的独居者”。在邻里相见不相识的城市社区,人际交往与情感互动贫乏,加剧了家庭破碎的负面效应,父母无法得到近距离的情感支持,虽然通过虚拟网络的表达可以增进交流,却无法获得真正的情感亲近。
在看望父母的频次上,有45.7%的被访者表示一个月及以上才回家一次。在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上,与父母同住的人群中,40.8%的被访者较少跟父母沟通聊天;未和父母同住的人群中,有65.9%的被访者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父母沟通,33.6%的被访者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与父母沟通,32.6%的被访者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与父母沟通,18.0%的被访者通过微信打字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见表9)。在与父母沟通中,子女更关注父母的健康与饮食,较少关注情感需求,仅有33.8%的被访者关心父母的情感问题(见表10)。
7. 年轻人对私域空间的追求:家居话语权的旁落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青年群体从出生就伴随着互联网一同成长,他们通过网络查询想知道的信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逐渐降低对父母的依赖,致使老一辈父母为先的观念受到巨大挑战。调查发现,年轻人在家庭决策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比如在装修时,年轻人越来越更加自主地决定家居风格、品牌和产品(见表11)。
8. 家居氛围里的关系投射:被冰冷界面约束的亲近感
中国的家庭文化最终在居住空间里得到充分体现,居住形态从过去独立院落的四合院、大杂院、平房到福利分房时代的筒子楼、排子楼、单元楼,再到商品房时代的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别墅,越来越多的住宅形态,也在无形中改变着家庭关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家居空间被各种冰冷的化学材料包围,身处在各种化学材料充斥的家居空间中,家庭温馨的视觉和感觉变弱,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亲近体验。研究显示,冷色系、灰色系和暗色系的家居风格让家居空间更加冰冷,温馨和智能的家居氛围更能增添家的亲近感。图2展示了不同家居氛围与家庭亲近指数的关系。
对策和建议
总结和分析影响家庭亲近指数的因素,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距离,即受访者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二是空间距离,即受访者和家人之间的居住距离,以及家庭居住空间带来的氛围和体验。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课题组认为,家庭亲近指数的提升,可以从情感的弥合和空间的营造两个维度来进行。
情感的弥合:主动、有意识地亲近表达
家庭成员的亲近感依靠的不仅仅是居住上的近距离,更多的是内心的零距离。无话不谈、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信任、三观一致等都是对亲近感最好的理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人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一部手机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但是,冰冷的科技始终需要有温度的接触才能感知亲近。情感的表达需要在家庭空间中放下手机,无论是父母、夫妻还是子女,都应该保证每一个相处的时刻是高质量的、不受信息干扰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加情感的依赖度。
从夫妻角度看,更好的家庭分工能成为增进夫妻关系的润滑剂,夫妻间对于家庭事务的共同承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夫妻关系;同时,夫妻间培养共同爱好,也是增加亲近时刻和提升亲近感的重要方法。从对待父母的角度看,成年的子女要记得离家再远也要常回家看看,并要带上诚挚的问候。礼物对于父母来说,不仅仅是礼物本身,更是子女表达关爱的一种形式。调查显示,回家看望父母时,93.8%的受访者会带上礼物,从衣服、鞋、包到关注健康的各类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等等。从亲子角度看,低质量陪伴与父亲的缺位成了当下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隐患。放下手机,给子女多一些陪伴,多营造一些亲子时光,对子女的身心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可以设定一个家庭纪念日。调查发现,有特定的家庭纪念日有助于提升家庭亲近感,包括给长辈过生日、给子女过生日、给爱人过生日和庆祝结婚纪念日,等等。
空间的营造:温馨的家居设计提升亲近感
除了从情感角度增进亲近感外,空间的氛围营造也可以增进家人的亲近感。一个家的整体设计以及细节都需要用心思考,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居空间,就是营造一种温馨的幸福感,也会让家人更轻松。
首先,客厅是家人亲近的核心场景,无论是在客厅一起看电视还是聊天,都是家人沟通的重要场景。因此,舒适温馨的客厅空间将拉近家庭成员的亲近感。除此之外,厨房逐渐成为亲近感的表达空间,开放式的厨房空间,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厨艺,还可以享受与家人一起创造美食的美好时光。其次,色彩与光线的运用对家居氛围有重要的影响。让客厅敞亮、让卧室静谧、让阳台温暖、让书房宁静、让厨房通透、让卫生间柔和,用色彩营造亲近感,在房间里营造出适宜的氛围,使其更加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增进家庭成员的亲近感。
“家”,是人类栖居与生活的处所,也是我们心灵憩息的港湾。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家”这个充满温馨意蕴的空间中起居吃喝、繁衍生息,也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打造“家文化”,使我们的“家”越来越美丽。“家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其核心精神也更加激扬和璀璨。亲近感作为对家庭关系的量化衡量,不仅是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家文化的重要落脚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亲近感都是提升家庭关系的重要承载主体,值得各界关注。
本文摘自《美好生活蓝皮书: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如需《美好生活蓝皮书: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0)》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