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0年10月22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9~2020)》。
2019年是中国地铁运营50周年。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地铁从无到有,实现了地铁、轻轨、单轨等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大突破,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能力日趋成熟,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规划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且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与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从2021年到21世纪中叶,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庞大的建设和运营规模、快速的增长态势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考察调研,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经历大量的新技术应用和实证,一码通行、智慧车站、智慧运维、全自动运行等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新线建设和运行维护方面不断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尽管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现状,总结在乘客服务、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运营组织与设施设备维护以及行业管理等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更好地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2019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客运强度为0.72万人次/(公里·日),平均客运强度最大的三个城市为广州、深圳、西安
2019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客运强度为0.72万人次/(公里·日),较2018年下降10.0%。客运强度降幅最大的三个城市为哈尔滨、石家庄和沈阳,降幅分别为23.0%、19.0%和14.3%;增幅最大的三个城市为贵阳、长春和乌鲁木齐,增幅分别为566.7%、60.0%和52.4%。客运强度总体下降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温州、济南、常州、徐州、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新开通运营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运量较小,这5个城市运营线路总规模为178.9公里,2019年总客运量为0.31亿人次,轨道交通客流培育需要一定时间,前期客运强度普遍偏低,例如温州仅为0.06万人次/(公里·日);另一方面,部分网络化运营城市持续有新开通线路投入运营,用于缓解客流压力,客运强度总体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例如,北京市客运强度近三年来分别为1.84万人次/(公里·日)、1.72万人次/(公里·日)和1.56万人次/(公里·日),年均下降7.9%。
从线网来看,线网平均客运强度超过1万人次/(公里·日)的有8个城市,依次为广州、深圳、西安、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和长沙。广州地铁客运强度为1.74万人次/(公里·日),其中1号线人员密集度高,客运量大,客运强度为5.46万人次/(公里·日)。深圳市轨道交通客运强度逐年增长,近三年来分别为1.43万人次/(公里·日)、1.63万人次/(公里·日)和1.66万人次/(公里·日),年均增长7.7%。西安地铁客运强度为1.65万人次/(公里·日),其中2号线客运强度最高,达3.56万人次/(公里·日),如果新开通的机场城际线不计入计算范围,西安地铁客运强度达1.997万人次/(公里·日),客运强度较高主要是受日均客运量大、运营线路相对较短、总运营里程相对较短、运营线路穿过主城区等因素影响。此外,南宁、哈尔滨、武汉、重庆、南京、郑州、南昌、合肥8个城市客运强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单线来看,由于有轨电车、市域快轨等制式特点不同,客运强度与地铁可比性较低,因此着重对全国地铁线路客运强度进行分析。2019年全国地铁线路客运强度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广州地铁1号线[5.46万人次/(公里·日)]、2号线[4.51万人次/(公里·日)]和北京地铁4号线[4.42万人次/(公里·日)]。北、上、广、深4市中,客运强度超过1.5万人次/(公里·日)的线路分别有9条、9条、6条和5条。全国客运强度较低的地铁线路包括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广州地铁21号线、西安机场城际线等,客运强度分别为0.02万人次/(公里·日)、0.06万人次/(公里·日)和0.06万人次/(公里·日),主要原因为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和西安机场城际线均为2019年新开通线路,客流培育仍需一定时间,广州地铁21号线主要为连接郊区和市中心,线路长度达61.5公里,客流较市中心线路相比较小,因此客运强度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51条地铁线路中,客运强度大于等于3万人次/(公里·日)的有12条,共计358.3公里;客运强度大于等于1万人次/(公里·日)小于3万人次/(公里·日)的有59条,共计2231.3公里;客运强度小于1万人次/(公里·日)的有80条,共计2576.8公里。
二. 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需要智慧运营大脑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乘客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包括同城化、乘客智能导引、多元化支付、线上业务申请和办理等。网络化运营时期,线网通达性随线网规模扩大继续增强,对运输组织、客运服务、应急调度、维修响应、运营安全管理各业务数据之间高效衔接和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的运营管理与传统运营管理方式最大的差异就是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信息系统、数码影像设备、数字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存储、检索、加工、分析和运用是运营单位提升管理效益的关键。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不断发展进步,打造高度智能化的运输组织和客运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将迎来全新的智能时代。
1.强化顶层设计,搭建面向运营服务的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
切实提高乘客乘车体验获得感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智慧运营的重要目标。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从保障运营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经营效益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研究搭建面向运营服务的一体化数字平台,积极论证、测试、部署,将智能化新技术应用到新线建设和运营服务中,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全息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能力。
深圳地铁以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为目标,启动了涵盖智慧运维、智慧车站、智慧出行、智慧行车、智慧调度、智慧段场及智慧经营七大板块的智慧地铁建设,制定了《智慧运维发展纲要》,基于大数据、云平台、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智慧运维建设,规划智慧地铁项目51项,目前已完成10个项目的关键技术验证,包括5G回传、UWB超宽带定位技术、车辆360°动态图像智能检测、列车拥挤度智能显示、智慧卫生间、智能边门及自助票务处理机、PIS智慧显示系统等。
广州地铁率先以广州塔站为示范工程,起步新时代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1.0)开发,探索高效精准客流预测、精准运能投放、精准运营调度、精准乘客服务,提供便捷出行及精准运营管理;创新风险治理模式,构筑智慧应急体系,强化事前风险防控;加快缓解现状满载率较高线路的平行线建设,提高走廊和线网服务能力。
西安地铁研究搭建统一的线网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数据分析三大功能,应用于优化专业经验、应急处置、预测维修和智能决策4个专业工作领域,涵盖车辆、通信、信号、供电、结构、轨道、机电、票务8个主要专业,实现各线网专业设备由平台统一监视判断、统一联动应急、统一推送处理、统一关闭销项等。
2.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移动支付互联互通
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依托电子支付手段,已形成庞大的生态圈,以二维码、NFC闪付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票务、移动支付技术迅速推广,乘客与运营企业还有更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移动支付等业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其票务系统、移动支付系统还未联通,乘客在不同城市间需重新购票,或下载不同的购票软件,这给跨城市间商务、旅游人士的出行带来了不便。研究多个运营单位间对收入的清分协调,乘客经由不同运营单位经营的线路时不需要重复购票,使乘客在不同运营单位线路实现“一票通行”,从而实现一票到达目的站,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场景下的清分规则,制定清晰、准确的对账标准,保障各运营单位的权益。
重庆依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发展,将区域互联互通作为引领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间二维码乘车互联互通按照“地位平等、包容开放、自愿加盟”原则,以各城市自有App为主,城市间相互开放发码平台技术接口,实现一个App多个城市二维码扫码过闸互联互通。各城市仅需对App及发码平台接口进行改造,交易流程及票务规则均按照各城市原有政策执行,乘客只需下载任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官方App,就可以实现在互通城市内购票乘车,避免App切换或现场购票困扰,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随着互联互通应用的深入,不同城市间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也将给企业客运营销策略提供指引,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还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为乘客提供多元化服务。
3.利用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城市轨道交通维修体系
构建智能维修技术体系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维修转型升级的关键,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技术集成,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维护中,提高运维效率,深度挖掘运维管理所需的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能力、业务决策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辅助服务能力的提升,建立高效、环保、资源协同的运维体系。
基于广泛覆盖的信息网络及深度互联的信息体系,构建协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开放应用、智能处理,在维修模式上加大各类维修数据的互联分析,打造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和检修工厂,打造段场中大修电子信息平台,打造全新的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大部分设备的状态修,把各种设备状态信息孤岛连成一套网络系统,为线网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三. 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效益需要高效、精益化的运营管理模式
据调研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36公里,开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线路共计6条;已经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城市3座,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在建线路中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城市大约有7座;根据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2018年统计报告:预计到2023年,中国大陆将有19座城市拥有40条全自动运行线路。
采用全自动运行后,乘客乘降列车的安全责任不再由人工担负,而转为通过控制限界、安装安全探测设备等手段进行保障。这将使关门后至发车前的这一段时间(属于无效停站时间)大为缩短,从而有效提升旅行速度。采用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由设备替代人工,可大量减少工作人员。全自动运行列车也具备正线过夜能力,可在正线停车线、折返线甚至站台轨行区自动休眠和唤醒。其意义在于可大幅缩减车辆基地规模,而多职能队伍可从站台随乘客一同登车,也可减少司机公寓数量。同时,正线过夜也可降低列车出入车辆基地的次数,减少运行里程,从而有效节能。
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对于非全自动运行系统,其系统集成度更高,多个独立系统之间的紧密协同性更高,而国内外多个实践案例表明,运维一体化是充分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效益、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的最佳模式,可以更加方便地实施复合岗位,提高人员利用率,实现减员增效。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回顾
二、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运行情况
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分析
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
五、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创新
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发展热点预测
Ⅱ行业动态篇
2. 2019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政策动态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风险防控应对措施
4.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管理
Ⅲ运营服务篇
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分析
6. 智慧出行在地铁的实践效果分析
7.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分析
Ⅳ专家观点篇
8. 我国地铁安检管理的思考和改革建议
9.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筹备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构建
10. 基于风险地形图的屏障管理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防控
11. 以运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方法与实践
12.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需求思考与建议
13. 智能广谱磁浮交通未来发展趋势及思考
Ⅴ借鉴篇
14. 海外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与能力配置指标分析
Ⅵ附录
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清单
16. 2019年发布的行业政策清单
17. 后记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如需《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9~2020)》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