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9年12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于北京举行。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一年,是中国应对新挑战的关键之年。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如何?且听专家学者深度解读!
主旨讲话
李培林
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社会蓝皮书》主编
明年2020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点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发展的时代、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要求、发展面临的挑战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No.1 当前社会形势基本情况
从以往分析社会形势的经验来看,从非常关键的四项指标来谈判社会形势的好和坏,即居民收入、城镇调查失业率、物价水平(物价上涨情况)、居民总体满意度。
第一,居民收入的情况。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居民的收入全年大概会增长6%左右,与GDP增长基本保持了同步发展。
第二,失业率的情况。2019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这是一个好于预期的数值,而且低于自然失业率,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
第三,物价情况。估计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仍然能够维持在3%左右。现在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总的消费价格指数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过快。
第四,居民总体的生活满意度。恰巧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进行了全国社会状况的综合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指数现在是7.07。(1到10,1是最不满意,10是最满意,7.07现在来看是保持了生活满意度的较好水平,没有出现异常。)
No.2 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重要阶段性特征
从明年特别是未来到2035年的长期过程来看,有几个方面中国可能会出现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在2021-2025的“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由一个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走向高收入国家。2019年我们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左右,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汇率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态势,预计在2021-2025年的五年期间某一个时间点我们将跨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12600多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一个门槛。但这个跨入不意味着中国不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不能轻言,跨过这个坎以后我们就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二是长期向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空间还在,这种转型的态势并没有停止。从结构看,一个工业化,一个城镇化。按城镇化来说,2019年是我们第一次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率跨越了60%这个门槛。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我们要达到75%以上的话,未来到2035年我们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持续发展空间。按照工业化来讲,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7%以下,按照发达国家我们可能要降到3%左右,那也还有一个很长的发展空间。在这个长期阶段中,中国由于结构转型的需要和推动,也仍然能够使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发展增长继续持续,这是发达国家所不具有的结构弹性的优势。
三是对整个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形势方面认为很重要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大。现在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家庭年收入是10万-50万的标准来定义中等收入群体的话,全国大概是4亿。现在整个经济增长的发展动力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60%以上的经济动力贡献都来自于国内消费,而国内消费持续的开展和必须增长依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成长。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
(主报告)
王春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已经已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在这个征程上2019年和202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起点。
No.1 总体的判断
2019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健的态势,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跟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乡村振兴规划落地见效,新兴城镇化水平跨过了60%的门槛。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得到发展,健康行动开始启动,但是也看到我们的社会经济也面临一些困难,就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社会基层治理能力亟待提高,乡村振兴面临各种难点跟瓶颈,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存在着张力加剧。
No.2 具体的态势
(一)国民经济保持稳健发展。根据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我们预计今年的增速不会低于6.1%,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和内在发展潜力。
(二)2019年就业总体平稳,而且新增就业人数超出年初的计划目标,完成了今年目标的116.3%。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增长趋势。失业率方面,到7月份、8月份有些增加,总体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其中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25岁到59岁的调查失业率比较低,为4.6%。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新业态的出现,各种灵活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意味着就业的劳动关系和以前有一些明显的变化。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处于同步状态,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经济的发展让最大多数人口可以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跟经济增长处于同步,都为6.1%,其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与此同时,消费情况也是这样,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4.6%,农村是6.7%,农村高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内部结构来讲,恩格系数比较低,说明我们进入小康社会了,接近全面小康。
(四)扶贫攻坚进入决胜全面收官倒计时,为2020年全面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迈出关键一步。2012年到2018年,每年减贫人数是1300多万,到2019年减贫了1000多万,贫困县摘帽300个左右,2020年还需要解决600万的建档立卡户,这600万的贫困人口是深度贫困人口,大部分处在“三区三州”地带,所以要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难度是比较大的。
(五)乡村振兴规划落地见效,新兴城镇化水平跨过60%的门槛。2019年,据我们统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布的文件有8个,为乡村振兴构筑了一个很完整的政策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出现了明显的效果。其中,新型城镇化已经跨到了60%。
60%是一个什么门槛呢?过了60%意味这个国家的城镇化实现了基本城镇化,到了70%以上是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说明我们国家这么大的人口超过60%生活在城镇,说明我们从原来的农村社会转变为城镇社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这样后面有很多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发生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
(六)十年医改取得阶段性成就,健康中国战略开始实施。
(七)“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行,有的地方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增强了国民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的意识。
No.3 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发展趋势
(一)就业压力在增大。一方面,供需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在减少;另一方面,有些劳动力找工作比较难,结构性失业和技术功能短缺并存,各种灵活就业形态增多。
(二)城镇化超过60%,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我们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亟待增强。所以今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我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最后一公里”怎么实现,我们的政策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特别是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三)医疗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服务比较薄弱,医疗服务的便捷化还需要提高。
(四)乡村振兴有很多问题需要寻找有效的落地解决的办法和路径。尽管我们国家去年和今年都出台了十几个文件,从规划到金融、到产业,小农和现代市场对接等等政策,但这些政策一方面产生效果还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它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土地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力问题等等,都还有待解决,解决起来还真不容易。
(五)环境保护跟区域发展之间的张力有所加剧。有些地方在执行环保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还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粗放型发展以及关系到民生供给的原材料还是有赖于村庄的提供,这里面会出现一些张力。我们在下面调查过程中也感受到,基层的干部也反映出这些问题。
No.4 下一步怎么做?
第一,国内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还是要保持,因为我们的消费可能出现不同群体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消费政策还要激发满足,特别是消费不足、消费能力弱的群体。
第二,治理上要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提高全社会的活力。最近中央又出台了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把社会发展活力激活,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三,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当中又面临结构性失业、技术功能短缺、灵活就业,所以我们要构建健全现代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第四,推动脱贫攻坚跟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城镇化发展跟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中央提出来城乡要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发展,这里面的良性互动怎么来实施,这是下一步要探讨和研究推动的一个事情。
第五,医疗体制改革要全面,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要围绕着“健康中国”这个发展战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因为原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提高服务方面,现在的健康概念不仅仅是看病,而且是健康,所以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原来多得多,这两方面要对接好。
第六,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的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跟社会学有关的,要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同体是什么?是共治、共建、共享,每个人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要激发大家的积极性,社会的事情大家一起做,要构建这么一个治理理念、治理体系。
中国社会发展质量研究报告
崔岩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简称CSS)课题组在近年来着力于研究社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全国调查为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评估提供了实证性资料,建立了以社会经济保障、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凝聚、社会包容与社会融合、社会赋权与政府评价为指标的社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对学界和政府部门形成了重要影响。
No.1 基本民生建设
(1)从居民收入来看,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稳步提升,从2013年的18311元,上升到2018年的28228元,增长超过50%。
(2)从居住情况来看,广大城乡居民的居住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多维度的城乡住房供给格局已经形成。2019年调查中,受访居民家庭住房自由率为93.88%,其中城镇为91.85%,在城乡中有24%的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这个数据较2017年的调查增加了3.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建筑面积为49.32平方米。
(3)从社保情况来看,我国社保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民住房工作稳步推进。其中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为9.56亿、2.03亿、2.5亿。
No.2 社会凝聚力指标
从数据可以看出,70%的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表示认可,78%的受访者对当前社会法治水平表示认可,同时调查对国家认同和爱国热情,有90%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对于规范优先的价值观,有79%的受访者表示,在个人利益与社会规范相冲突时,遵守社会规范应该高于个人利益。
从数据可以看出,公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有较高的共识,其中有41%的受访者认为和谐作为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最为重要,排在第一。有40.5%的受访者认为文明最为重要,排在第二。37%的受访者认为爱国最为重要,排在第三。
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来看,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级政府均表现出了较高的信任水平。具体来说,93%的受访者表示信任中央政府,70%表示信任区县政府,61%表示信任乡镇政府。
No.3 社会包容水平
当前我国的制度性社会歧视并不显著,大部分被访者都表示户籍歧视、性别歧视、民族歧视、宗教歧视并不严重或者没有此类歧视问题存在。但是调查也表明,当前社会歧视较为显著的方面主要是家庭背景歧视、社会关系歧视、教育歧视、职业歧视等,均有超过40%的被访者认为在上述方面存在不公正对待。
就社会公平感来说,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改革成效逐步显现,社会资源在分配上更为平等,人民群众的公平感有了显著提升。
中国互联网舆情
祝华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
No.1 2019年热点
第一,凝聚共识,振奋精神。特别是70年大庆,可以说很好的团结了各方面的力量,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第二,基层治理,民意反弹。基层社会治理和社情民意的互动引人注目,基层干部守土有责,锐意进取,但一些强势行政行为,置群众利益于不顾,屡屡引发争议。
第三,大国心态,政治定力。中美贸易摩擦早期的震惊和担忧渐渐消失,国民心态镇定,舆论场坚定的支持中国政府,反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同时理性应对的声音占了上风,支持继续对外开放,反对中国与美国及西方世界脱钩。
No.2 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新特点
今年蓝皮书首次引入了公共政策舆情风险评估,根据腾讯的社交媒体大数据对公共政策的舆论风险设置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政策生态评估、舆论认知平台、群体风险评估、外部环境评估。
No.3 公共政策整体舆论风险水平中等偏低
今年社会蓝皮书特别关注圈群的隐舆情,由于政府加强了互联网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有了很大改进,我们发现经常在公开的微博微信舆论平台上似乎舆情热点在消失,但实际上舆论是从微博、BBS等公开平台转入了朋友圈和微信群。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十年
朱凤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博士
No.1 关键词看医改十年
(一)全民医保建设情况。自1998年推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障以来,基本上实现了全民覆盖,2018年覆盖比例已达96.5%。2018年个人卫生支出的比例降到28.6%,和全世界的发展国家的35%的水平来说,中国28.6%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二)医疗服务体系。从数据来看,目前来看取消以药养医,破除公立医疗机构医药占比收入过高的成效并不是很显著。
(三)药品招标采购。
No.2 存在的挑战
一是公立医院改革还需要再继续深化,包括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以及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对医疗服务需求是在逐年上涨。长期照护2016年开始建立,这15个试点地区还是采取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来源于统筹基金,统筹基金本身自身在筹资和待遇保障方面,可持续性存在一些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如果从医保基金进行拨付,无疑对医保基金是很大压力。
四是健康扶贫以及医保的长效机制。对于贫困人口,包括2020年完成脱贫之后,因为疾病这件事情有不确定性,如果脱贫之后很多人也有可能因病返贫,这部分人是通过医保基金进行支付和兜底,还是通过完善的医疗救助方式进行兜底和脱贫。
中国特大城市社会流动调查
张海东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考察我国社会流动状况首先应着眼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区域,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超级城市群,这个城市群面积占全国的11%,人口占40%,经济总量占55%,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No.1 职业流动特点
(一)第一个主要发现是特大居民就业稳定性好,以体制外就业为主,职业结构呈现现代化特征。从就业状况来看,受访的特大城市里面,受访者平均57%左右的特大城市居民处于在职状态,像上海、广州平均超过了60%。从就业身份来讲,83.23%的特大城市居民拥有稳定就业身份。从稳定就业来看,上海高达90%以上,其次为天津,重庆目前为稳定就业状态的比例相对比较低。从单位类型来看,特大城市居民在体制外就业的比例远远高于体制内,43.57%的特大城市居民就职于体制内,56.43%的就职于体制外。从地区差异来看,重庆就职于体制外的比例在五城市中最高,天津最低,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天津就职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从职业类型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制造业人员,构成了特大城市职业群体的主体。
(二)特大城市居民职业流动比较高,以主动流动为主,求职方式凸显市场化特征。比如换工作比例,50%的特大城市居民有换工作的经历,比较不同世代的居民换工作的比例,发现70后、80后的换工作比例明显高于50、60后和90后,因为90后还没有完全进入就业市场。在换工作的频繁程度上,有1/3的特大城市居民换过1次工作,1/4的居民换过两次,超过1/3的以上居民换过3次以上。从地区来看,广州和重庆居民更换3次工作以上的比例均超过45%。在求职方式上,我们发现60%的居民几乎是以市场方式获得自己的职业地位。
(三)特大城市居民的跨体制流动呈现明显单向性流动特征。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流动的比例接近18%,反向的流动比例仅为8%,这说明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流动渠道比较开放和畅通,而反过来,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流动虽然不是完全封闭的,但渠道是十分有限的。
No.2 阶层的代际流动情况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经济结构、职业结构的变迁,阶层障碍逐渐减少,代际向上流动机会大大增加。
(一)在特大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方面,我们发现是以向上流动为主,向上流动率波动上升,代际流动呈现出地区差异。新时代我国特大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呈现开放特征,且与这种高水平的向上流动趋势与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进程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
(二)特大城市居民子女教育代际流动。调查发现,它也是以向上流动为主,非户籍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比例远远高于户籍居民。
(三)特大城市居民家庭阶层认同和个人阶层认同均呈现出向上流动的趋势。以家庭为单位来看,五成居民认为属于中间阶层位置的比例还是非常大的,特大城市居民对家庭阶层认同有着良好的预期。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