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9-12-24

  2019年12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于北京举行。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19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国家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报告分析了2019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认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后一年,这三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开启中国现代化新征程的承上启下的新起点。新中国70年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报告也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平稳的同时中国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2020年是中国应对这些新挑战的关键之年,中国将致力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踏上现代化新征程。

  本报告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四大板块,用1篇总报告和19篇分报告(未含附录部分),分别讨论了2019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形势。总报告分析了2019年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形势以及面临的宏观问题和挑战,提出了2020年应对挑战和难题的若干对策建议。第二板块由6篇报告组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19年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的形势和问题。第三板块包括7篇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分别以翔实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社会发展质量状况、青少年网络素养状况、特大城市社会流动状况、居民对主要社会问题的关注情况、志愿者发展现状、社会救助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状况以及中国主要城市营商环境。第四板块由6篇专题报告组成,系统描述和分析了201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状况、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环境保护形势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状况、百年变局下的中国职工劳动关系现状、乡村振兴与农村脱贫形势。对所有这些问题,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看点 01  年均减贫人口在1000万以上,我国精准脱贫方略取得重大成效

  蓝皮书指出,中国农村绝对贫困正在大规模消除,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村脱贫数量大幅增加,贫困县大部分完成摘帽。

  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基于2010年确定的2300元贫困基准线,我国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567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17.2%下降至2018年的1.7%。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已基本率先脱贫,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国年均减贫人口在1000万以上,预计到2019年底我国95%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到2020年底中国可以保证实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目标。

  贫困村脱贫数量大幅增加

  依据“一高一低一无”(该村的贫困发生率要比全省的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没有一分钱的集体经济收入)的识别标准,2014年我国共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村12.8万个。在2014年到2018年间,我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脱贫出列10万余个,贫困村数量目前仅剩2.6万个,贫困村脱贫数量大幅增加。同时,自实施精准脱贫战略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贫困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配置逐渐齐全,“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贫困县大部分完成摘帽

  1986年,我国确定的首批贫困县为331个,经过1991年、2001年和2011年的三次调整,我国最终确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92个。2011年,我国共确定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680个,剔除交叉部分后贫困县数量总计832个。从2016年到2018年,贫困县摘帽数量累计达到436个。截至2019年底预计将有330个贫困县摘帽,832个贫困县中仅剩60余个尚未脱贫,2020年我国可以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贫困县摘帽意味着我国区域性贫困将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将得到提升,贫困区域的发展动能也将得到更大限度的激发。

  综上所述,从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村脱贫数量大幅增加以及绝大部分贫困县脱帽的事实可以看出我国精准脱贫方略已经取得重大成效,贫困群体的生活面貌获得极大改观,贫困区域已具备长足的发展动力。

  看点 02  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劳动关系发生明显变化

  蓝皮书指出,2019年初中央强调“六个稳定”,“稳就业”排在第一位。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的收入和生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城镇就业1097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833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01万人,增长1.1%。1~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5.3%,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前三季度,在25~59岁的人群中,调查失业率为4.6%左右,低于平均调查失业率。

  与此同时,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前三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4,表明市场用人需求继续高于劳动力供给水平。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201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与往年基本持平;1~9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3万人,超额完成全年130万人的目标任务。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新模式,显示了巨大的就业潜力。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中国互联网平台雇用598万正规就业者,同时还带动提供共享服务的劳动者7500万人,灵活就业大量增加,对法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劳动力就近从事非农工作的数量也在增加,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回农村就业创业,体现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新变化。

  看点 03  《教育规划纲要》即将收官,“教师减负”“高职院校扩招”等成为年度热点

  蓝皮书指出,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中,公共舆论生成了若干“热词”“新词”。战略规划、教师减负、高职院校扩招、“互联网+”教育、校园安全、乡村教育等热点,切实关乎人民利益与诉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入压轴之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即将进入2020年收官阶段。时至今日,当前教育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促使“长板”从扩大规模总量向提升内涵质量发展,“短板”在攻坚克难下后来居上,总体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预计2020年可顺利完成总体任务。接下来,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代表的新时期系列文件将继续接棒,为新时代踏上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

  教师职业的“减负”与“增收”

  2019年被中央确立为“基层减负年”,在教育领域,教师减负、学校减负日渐成为主流话语。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承担过多教学以外任务的问题,要精简和去除不应由教师承担的事务,以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本职工作,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帮助学生成长。

  国际国内顶尖名校博士、硕士毕业生进入发达地区中小学校任教渐成常态。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2019年校招季,部分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允诺给予“高额年薪”与“人才奖励”等多重优惠措施,配合编制、户口、带薪休假、职业发展等条件,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顶尖名校博士、硕士前往中小学任教。结合近几年全国发达地区多所中小学许诺优厚条件吸纳名校博士硕士任教的事例,以及当前中小学教师学历硕博士比普遍攀增的事实,可见中小学师资队伍学历提升的同时,由用人市场所认定的知识价值也日益增质,“抢人才大战”成为一个缩影。

  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国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此项扩招工作。各省份安排扩招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招生对象除了常规生源外,还加大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宣传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单列计划。根据高职院校改革的需要,高职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专项培训、挖掘“双师型”教师等途径以作补充。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扩招对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

  乡村教育取得突出进展

  2019年,多所乡村小学尝试“在地化”的教育实践,努力探索乡村教育办学的“乡土性”特质。互联网话语下部分“网红学校”成为乡村教育改革中的“舆论新星”而进入公众视野。因办学理念和工作方式有别于传统,借助舆论宣传成为“舞台上的学校”,这些“舞台上的学校”在生源“从村到城”单向流动的教育人口流向中,吸引了一批“从城到村”来的生源,成为教育人口“洪流”中的一股“逆流”,也是一股涓涓“清流”,其背后是在传统话语体系下没有优势的乡村学校发挥自身特质优势实施“在地化”实践的有益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形成乡村学校的独特优势,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

  教育产业化发展渐盛

  近年来,教育行业的市场融资规模日渐扩大,教育产业化发展势头不减。自2014年开始,教育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激增,经历了2016年的略微趋冷,2017年开始回暖,总体而言投资人更趋于理性。教育行业一级市场中,好未来、新东方两大教育行业巨头持续占据榜首,人民币基金在教育行业的投资表现得比较活跃,其中蓝象资本、真格基金、创新工场活跃度占据前三位。在A股并购活跃度方面,2018年上半年公告的并购案例显示,教育信息化、K12、职业培训及国际教育领域是并购行业的主要对象。此外,早幼教、素质教育、STEM等也是不容小觑的教育产业化板块,预计到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3万亿元。

  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得到空前重视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以食品安全为例,包括“营养餐”在内的学生饭菜问题一经媒体曝光,常能迅速引发舆论声讨和责任追究,因此教育部每年发布工作通知,对相关问题高度重视。2019年9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重点检查了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学校周边的食品店。

  除食品安全以外,其他方面的校园安全防范也不断升级。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达到了国家建设标准,涉校刑事案件连续6年下降。“互联网+”“摄像监控”的技术手段有效弥补了校园管理中人力资源的不足。证据表明,技术手段在校园安全中的运用颇有成效,但作为一把“双刃剑”,也需高度警惕技术手段对学生隐私空间的占领。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教育的关注度也日益升高,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早在三年前,中国政府就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目前中国教育部已与2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54个国家联合建立了154所孔子学院和149个孔子课堂,支持60所高校在23个国家开展境外办学。教育践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对外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对内拉动地方高校积极参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显著。

  看点 04  青少年网络素养呈现自我约束能力、网络学习能力较强,网络效能感总体偏弱、创新力不足等问题

  蓝皮书指出,青少年网络素养呈现四大特点:

  重应用,会娱乐购物,硬件基本技能缺失较严重

  青少年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从小就能够接触各种上网设备和网络信息,并习得各种网络技能,但调查发现青少年对于基础的网络技能缺乏掌握。调查发现,青少年认为自己能够设置无线路由器的比例仅仅只有7.74%,有四分之三以上的青少年不知道怎样设置无线路由器。相对而言,青少年对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收发电子邮件和在手机上安装程序的技能掌握比例就要高很多。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相关娱乐活动的能力比较强,三成以上可以熟练使用网络搜寻音乐、电视剧、电影。这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在网络基础技能习得上的不平衡问题。由于他们在很小的年龄就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网络环境,使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在操作、应用和娱乐方面,而对网络基础硬件设备相关技能的了解相对较弱。这种状况与青少年更多使用智能手机接入网络有较大关系。

  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网络效能感总体偏弱

  青少年使用网络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绝大部分家长对于青少年适度使用网络是比较支持的。但一部分家长会担心青少年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出现过度使用网络和依赖网络的情况。然而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他们有比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只有8.54%的青少年表示非常符合“手机无法上网时会感到焦虑”,6.78%的青少年表示非常符合“在学习的时候也经常刷手机”,7.12%的青少年表示非常符合“在聚会的时候也经常独自刷手机”。与青少年可能过度使用和依赖网络相比,他们应对网络中突发事件的自信程度也就是自我效能感偏低。只有9.12%的青少年非常认可“无论上网遇到什么问题,我都能应付”的说法,12.43%的青少年非常认可“我感觉自己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18.74%的青少年非常认可“只要努力,我就能学会各种网络操作”。故此,青少年对自身的网络技能、有足够能力处理网络中所遇到问题的自信心是不足的。

  具有网络学习能力,创新力不足值得担忧

  利用网络渠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中小学使用网络课程作为课外辅导的主要工具,也有一部分作业需要借助互联网完成。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免费的网络课程和网络资源甚至成为比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学习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三分之二左右的青少年能够使用网络查单词、获得最新的学习资源,以及找到各种网络课程,这说明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网络学习需求和网络学习能力。此外,青少年在网络中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局限在娱乐用途的音频与视频领域,对于一些技术性的创新工具的掌握情况并不好。调查发现,非常认同自己能够制作音频、视频的青少年比例超过了22%,但能够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比例只有8%,编写计算机程序作为真正技术创新的基础,应当是提升青少年网络创新素养的发展方向。

  网络伦理认知较好,信息甄别能力待加强

  一般而言,青少年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伦理认知上可能存在着较大误区,调查却发现,青少年对网络伦理、网络规范的认知较为正确,他们中大部分都知道在网络中尊重他人并保护他人隐私,避免滥用网络语言去侮辱和歧视他人,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产品版权和知识产权,等等。这反映出作为网络原住民,青少年对网络新兴事物的理解要优于成年人,这也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提供了比较好的社会基础。

  另外,作为未成年人,青少年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六成的青少年没有掌握使用网络工具来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技能,有45%的青少年在注册账号的时候不太关注用户协议,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太了解。而这些恰恰又是网络世界中经常遇到的网络安全隐患。

  看点 05  报告显示90后群体最关注就业失业问题

  蓝皮书指出,90后居民中2013~2019年平均有超过1/3的人关注就业失业问题,60后、70后和80后居民中平均关注比例在25%左右,50后及50前居民对就业失业问题的关注比例仅在15%左右。90后出于生命周期的原因,年龄上正处于进入劳动力市场阶段,同时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高学历劳动力增加,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因此他们对就业失业问题最为敏感和关注。

  物价上涨问题的主要关注人群是50前居民,他们各时期的平均关注比例为38.9%;50后、60后、70后和80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比例比较接近,平均在1/3左右;90后居民则明显有别于其他世代居民,平均关注比例为27.1%,对物价上涨问题关注较少。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世代越近的居民越关注住房价格过高问题。从各时期平均数据来看,80后和90后的关注比例分别为32.4%和33.1%;60后和70后的关注比例为21.6%和24.8%;而在50后和50前居民中关注比例降至16.7%和14.7%。因此,在年轻世代的居民中,住房的压力较大,对自有房也充满了期待,因此对住房的价格较为关注。

  看点 06  新生代劳动者的流动不再受劳动关系稳定性的束缚

  蓝皮书指出,在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和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根据2019年6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深圳对数千名农民工的调查,在工作搜寻方面,农民工求职难,好工作稀少,企业对体力、年龄、文凭的要求高。招工程序复杂,风险增加,工作搜寻成本上升。互联网招工已经成为主要的渠道。从2019年农民工的加班情况来看,加班在1小时以内的占25.8%;1~2小时的占31.2%;2~3小时的占27.7%;3~4小时的占12.4%;而4小时以上的只有2.9%。在工作条件方面。80%的员工上了社保,59.6%的员工有住房公积金。劳务派遣工在试用期范围之内不缴纳社保。员工的离职率高,在10年前,每月离职率为3%~5%,现在是40%。工人一般工作半年左右离开,20%能留到一年以上。理由很简单:做腻了,换个环境;干得不痛快,不想干了。其主动离职意愿较强。

  企业裁员受到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截至2019年5月底,深圳1331家涉美出口企业用工总量下降了3.7%,与苹果手机配套的相关工厂用工总量下降了7%左右。苹果的主要代工厂伟创力,员工流失率很高。由于订单减少,工作机会减少,员工被迫再就业。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讲,工厂没有提供给员工技能学习的渠道,而在市场培训机构只是考证,学不到东西。工人对学习的感受是,没有信息,没有目标,也没有意愿。更常见的情况是,由于订单减少,加班减少,他们的工资收入也大大减少,所以被迫不停地找工作。但问起为什么工人不愿意学技术时,工人们都是不置可否,但当越来越深入交流时,又发现他们心中仍然存在学技术的强烈愿望,只不过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而已。很多人想创业,但用他们的话来说:第一缺资金,第二缺人脉,第三缺项目。

  概括起来,员工存在四难,那就是就业难、城乡去留选择难、职业上升难、子女教育难。在员工当中,存在着失望、焦虑、愤懑和迷茫的情绪。

  总体上看,新生代劳动者不再追求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他们对劳动关系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群青年员工不再过度地追求物质利益,同时他们有更多的精神追求,自由而不受约束。因此,这些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不愿意被固定的工作岗位所束缚。所以,以稳定岗位来确定权益的保护模式,可能会逐步向以社会保护为主的模式转变,以适应劳动者流动的需要。

  另一个群体是在科技和互联网企业中工作的白领员工阶层。2019年4月,他们针对高科技企业流行的“996”——朝九晚九、每周六天的工作模式,发起了一场围绕劳动权益的线上抗议,席卷了社交网络。这一事件反映了互联网企业投资退潮和当前面临不稳定发展阶段时,这些原来享受高福利待遇的白领阶层的一种焦虑心态,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带给他们深入的思考。他们的维权具有很鲜明的自主维权、自我发声、自我设计的特点,而且对劳动法律的认知清晰和明确。这一事件也给企业劳动关系的规范运行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果不加以正视和处理,小的劳动关系风险就会积累扩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看点 07  应大力发展“机构新媒体”,鼓励更多的专业文化机构策划、制作和推广新媒体文化精品

  蓝皮书指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已有8.54亿网民,人们普遍关注“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具体有以下四点建议。

  加速网络文化下沉

  快手、趣头条等近年来崛起的新平台,致力于服务五环外青年,服务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全年龄段居民,推动了网络红利向基层社会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正在成为市井文化新的发源地。建议针对广袤的基层社会,提供和分发更多的短视频、H5、VR等新技术和新媒体文化产品。希望在移动互联网平台和短视频时代,再一次出现电影《雅马哈鱼档》、“城市民谣”《小芳》这样吸引和鼓舞普通百姓的新媒体作品。西安市要求各党政机关开通抖音账号,用短视频传播西安文旅文博形象。永兴坊的“摔碗酒”视频在手机刷屏。重庆的解放碑、与宫崎骏《千与千寻》夜景相似的洪崖洞,还有轻轨入户、波浪形公路等景观,则成为网红打卡之地。2019年国庆前后成为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游戏类下载排名冠军的“家国梦”游戏,全国网民都在为自己家乡省份排名而努力,广东省一直稳排榜首。外省网友惊呼:“广东人都不用睡觉的吗?”

  扶持“机构新媒体”

  在“自媒体”(we media)时代,大众生产新媒体作品。微博、微信(朋友圈)、知乎等意见表达平台中,每个人都可发帖、转评和点赞,众人拾柴火焰高,形成了呼啸而来的社会舆论。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普及,让草根百姓从观赏消费者变成了新媒体平台上的表演者。但是,“自媒体”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代社会事务如医疗、金融、司法、国际关系等,有很高的专业门槛,普通人无法根据常识和朴素的感情,就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在文化大普及的年代,雅俗文化的分野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更具示范效应。而像音频这样的产品,“自媒体”是弱势的,只能靠机构生产。这时候,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新媒体”,鼓励专业文化生产机构,策划、制作和推广新媒体文化精品。像银联推出的“云闪付”广告片《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表现了中国人生死不渝的信义,浸透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需要鼓励更多的科学文化机构上网,加厚互联网的文化土层,培植网上的科学文化理性。2018年底,机构新媒体“丁香医生”一篇剑指百亿权健帝国的文章,在短短几天之内引发了一场舆论海啸。2019年1月,针对权健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等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审。公众对营养保健品行业的信任度降至冰点,一些非直销企业也受到拖累。在某种程度上,“丁香医生”具备了央视“焦点访谈”式的舆论能量,专业自媒体让人刮目相看。

  加强内容科技和社会治理技术的研究

  建议重视内容科技研究。中国全面介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新技术一次次推动网络内容的升级换代。当前,特别需要5G、8K背景下的内容生产传输技术研究。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如通过社交媒体公众意见数据和生活服务类App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提高舆论引导效率,这些都是互联网下半场的努力方向。

  推进大湾区年轻人的文化认同、科技认同

  香港当前“止暴制乱”任务繁重,与此同时,还要思之深远,推进香港与内地年轻人的文化认同,多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文化认同不一定都靠文物和历史遗址,科技认同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香港年轻人卷入骚乱的深层原因,一是住房,二是就业。要展示互联网新经济带来的就业创业机会,让年轻人感觉在祖国的屋檐下大有作为。可以展示内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成就,如腾讯、华为、阿里,在全世界居领先地位,而抖音短视频国际版Tik Tok更是具有跨境影响力和文化穿透力的娱乐产品。通过现代科技给香港年轻人赋能,也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育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归宿感。

  看点 08  特大城市居民就业稳定性好,以体制外就业为主,职业结构呈现代化特征

  蓝皮书指出,在就业状况方面,调查数据显示,83.23% 的特大城市居民拥有稳定就业状况。具体来说,上海最高,达到90.23%;其次为天津(88.59%);广州和武汉略低,但也均超过了80%;重庆居民目前处于稳定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仅70.70%。

  在单位类型方面,特大城市居民在体制外就职的比例高于体制内。具体来说,43.57% 的特大城市居民就职于体制内,56.43% 就职于体制外。从地区差异来看,重庆居民就职于体制外的比例在五城市中最高(69.05%),其次为广州(63.65%),上海和武汉的比重略低,但也均超过了50%。总的来说特大城市稳定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从一个方面表明特大城市就业质量较好。进一步考察体制内单位的分布发现,分别有30.65% 和20.11% 的天津居民就职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在职业类型方面,根据最新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将就业人员的职业类型划为七大类。调查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员、社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制造业人员构成了特大城市职业群体的主体。广州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在五城市中比例最高。重庆、武汉、广州的社会服务业人员均超过40%,天津社会服务业人员的比例最低,但是也超过了30%。天津、重庆、上海、武汉的生产制造业人员比例均超过了五分之一,广州最低,仅14.3%。除此之外,天津办事人员比例最高(8.84%),重庆农业从业人员比例最高(7.98%),而五城市各类单位负责人的比例均不到5%。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2019~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Ⅱ 发展篇

  2.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报告

  3. 2019年就业形势与未来展望

  4. 2019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在改革中前进

  5. 2019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报告

  6. 2019年中国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7. 2019年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Ⅲ 调查篇

  8. 2019年中国社会发展质量调查报告

  9. 新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社会流动调查报告——基于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等五城市的调查

  10. 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11. 中国居民对当前主要社会问题关注度的研究报告

  12. 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

  13. 2019年中国活跃志愿者现状调查报告

  14. 社会救助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调查研究报告

  Ⅳ 专题篇

  15. 2019: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16. 2019年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

  17. 2019~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与预测

  18. 2019:百年变局下的中国职工劳动关系现状

  19. 2019年乡村脱贫与振兴形势分析

  20.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十年(2009~2019)研究报告

  Ⅴ 附录

  21. 中国社会发展统计概览(2019)

保存下方淘宝图片或点击“阅读原文”可折扣购买本书

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