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正式发布~
健康城市工作已成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总结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实践和健康城市的评价工作情况,并提出思考,指出新时期健康城市建设应总结和推广健康城市的中国经验,积极应对健康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薄弱环节,积极稳步推进工作。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健康城市工作。2016年,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指出城市和社区是实现健康的关键场所,是2015年后全球健康促进的优先领域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已先后启动了卫生城市创建、健康城市建设、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等一系列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健康促进县区是我国健康城市工作的不同实践形式。三者的理论基础相同,指导思想和主要策略一致,都强调政府应当将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发挥政府、部门和个人的健康责任,针对主要健康问题和需求,改善健康影响因素,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状况,实现人的健康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但是三者的工作内容各有侧重,实施范围和评价方式有所不同。今后一段时期内,卫生城市创建仍将是我国健康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的升级版,健康促进县区是县区治理层面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这三种形式的工作同时开展,共同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开展健康城市评价工作,有助于为健康城市发展提供导向,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建设工作规范开展。2014年,全国爱卫办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复旦大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开展健康城市评价的研究工作。2016年全国健康城市首次评价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健康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和推动健康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发挥出重要作用。2018年对试点城市评价,结果显示试点市健康治理取得实效,人群健康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试点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建设领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试点城市经验特色总结,有助于下一步全国健康工作的开展。
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新时期首先要将卫生城市创建、健康城市建设、健康促进县区等场所健康促进工作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其次,在实践中总结和推广以下四点健康城市的中国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和政府领导,把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虑。二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使每个人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三是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一系列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四是始终坚持健康促进和预防为主的策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从治理健康影响因素入手,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最后积极应对健康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薄弱环节并积极稳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关于智慧化养老技术实践应用的深度研析,发现国内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养老服务平台系统配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利以及不同养老模式下养老服务体系等研究。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养老服务体系的框架,后续开展更深入养老服务研究。为我国智慧养老服务拓展内容以更好服务健康城市、为健康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战略方向与决策支持服务。
为更好服务于老龄化社会健康城市、健康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国智慧化养老建议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展开:一是在核心人工智能技术、养老服务平台和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战略布局。特别要重视日本和美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加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力度,扩大国际创新合作,立足国际,服务全球,成为技术框架、平台,建设生态系统的发布者,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占领生态链高端市场。二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供给、需求和利用之间差异,研制促进我国由“人力养老”向“幸福养老”、由“政府补贴”向“消费市场”、由“跟随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的智慧化养老服务中国方案。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分布差距较大等问题,提出构建整合型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的主要思路是,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以推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依据国家医改政策、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围绕“体制重构,机制重建,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做文章,盘活存量资源,下沉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
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深化医改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分布仍存在较大差距,短缺与浪费并存;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散独立,碎片化服务问题突出;三是基层人才队伍薄弱;四是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弱化;五是基层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构建整合型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的主要思路包含以健康为中心,重构基层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和以创新为动力,重建基层健康服务运行新机制两方面。具体包括深化医联体建设,组建县乡村一体化的健康联合体;改革管理体制,成立健康服务管理委员会;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组建健康保障局;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成立健康大数据中心;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新的就医秩序和健康服务流程;深化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实行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制度;推进药品统一管理,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有机整合;加强综合监管,建立公益性导向的区域健康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多样化、个性化医疗健康需求协调发展共13项措施。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现状及思考
Ⅱ健康环境篇
2. “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下的健康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建构
3. 高温热浪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Ⅲ健康社会篇
4. 国内外智慧养老服务研究状况比较——基于1900~2018年文献情报学分析
5. 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区)建设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Ⅳ健康服务篇
6. 中医药健康小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7. 构建整合型基层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Ⅴ健康文化篇
8. 健康中国与健康传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若干思考
9.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中国建设
Ⅵ健康产业篇
10. 中国健康旅游发展意义、状况及建议
11. 航天科工“安康乐知”产业平台发展实践报告
Ⅶ健康人群篇
12. 抗氧化、抗衰老问题研究
13. 北京市烟草控制综合治理进展与展望
Ⅷ案例篇
14. 积聚绿色力量,营造健康环境,共建美丽珠海
15. 实施“四个一”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健康城市建设新实践
16. 桐乡市健康城市建设实践与思考
17. 以“1236工作法”书写阳光康养城的“健康答卷”——健康城市建设的攀枝花实践
18. 琼海市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19. 探索健康城市建设路径,创新人群健康测评模式——北京市平谷区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实证研究
Ⅸ国际借鉴篇
20. 日本医疗体制与寿命国际比较研究
21. 世界健康国家排名对比研究
22. 荷兰生命公寓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启示
23. 后记
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折扣购买本书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