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四川蓝皮书: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四川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格局;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新型农业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但同时,四川还面临农业发展质量不高、农民稳定增收压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任务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仍很突出、农村人居环境仍需大力整治等问题。2019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扎实落实各项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本书是在2018年“四川蓝皮书•农业农村”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四川省一号文件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客观反映2018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整体面貌和2019年基本走势。同时,重点反映了四川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人才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动态和实践经验。本书由总报告、专题篇、案例篇三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在阐述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主要描述2018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分析2019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并对2019年农业农村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专题篇主要围绕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问题,开展若干专题分析和研究。案例篇主要对四川乡村发展中涌现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总结。
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可以购买本书哦~
预计2019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形势稳中有缓
2019年,世界经济新旧矛盾交织并存,国际上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外交格局进一步演化,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国内经济挑战变数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四川全省经济走势基本和全国一致,预计2019年四川全省农业经济形势将会稳中有缓,机遇与挑战并存。
蓝皮书预计2019年全年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经济作物生产保持增长,林业生产有所下降,畜牧业生产好于上年,渔业生产提质增效,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定。
1. 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测
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加快,但第4季度除畜牧业同比增速预计加快外,其余产业增速都将较上年同期有所减缓,由此影响第4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由上年同期的增长4.0%(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下降至增长3.9%左右,减缓0.1个百分点。全年预计能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00亿元左右,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0亿元左右,增长3.8%。
2. 主要农产品产量预测
(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98.4万亩,比上年减少39.6万亩,减少0.4%;粮食总产量3493.7万吨,比上年增加4.8万吨,增长0.1%;四川过去一年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稻谷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19年将继续调整种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产量的稳中有升。
(2)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保持增长
初步统计,2018年全省油料作物面积2237.1万亩,比上年增长0.9%;油料产量362.6万吨,增长1.3%,但增速减缓2.6个百分点。蔬菜面积2045.3万亩,增长3.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423.8万吨,增长4.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中草药材面积185.5万亩,增长14.3%;中草药材产量44.8万吨,增长12.5%,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水果产量1065.8万吨,增长5.7%,增速加快1.7个百分点。茶叶产量30.3万吨,增长8.8%,增速加快3.1个百分点。
3. 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1)玉米、小麦、水稻体现“优质优价”,价格有涨有跌
从全国来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玉米供需平衡表显示,预计2018~2019年度,我国玉米产需缺口达到4053万吨。玉米消费量继续超过产量,市场缺口将主要依靠轮换粮和进口玉米补给,但是临储玉米库存见底。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和玉米市场运行改革的深入,下游养殖饲料和深加工产业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深加工新增产能继续增长。四川玉米与全国玉米价格趋势相同。预计2019年玉米市场整体向供不应求、供需格局紧张方向发展。2019年上半年,预计市场优质粮供应减少,小麦价格有支撑,质量一般的小麦供应量仍充足,小麦托市价格较2018年下调0.03元/斤,会影响到新季小麦的开秤价格;新粮上市后,开秤价格或低于2018年的水平,预计处于1.10~1.12元/斤的水平。政策性小麦补给市场的力度会加大,会影响到下游用麦企业对市场粮的采购量,会影响到小麦的价格走势。在产量稳定或丰产情况下,小麦价格上涨的步伐或许比较缓慢;但若出现减产的情况,小麦的售粮进度会较慢。2019年,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国务院批准,201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的水平不变,因此2019年水稻市场价格基本会稳定在2018年的水平,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2)生猪价格恢复性上涨
2018年11月以来,四川境内相继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业影响较大。生猪养殖户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户受疫情影响较大,担忧情绪较重。疫情对繁育场仔猪销售、养殖场补栏影响较大,对养殖户养猪积极性挫伤严重。中小型养殖户倾向于缩减规模,尽快出栏减少风险,对后期生产将造成较大影响。目前四川全省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压力很大,消费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萎缩,可能导致2019年养猪存出栏的较大幅度下降。受非洲猪瘟疫区生猪调运不畅影响,猪肉货源供应减少,在控制期限(6周)内,四川省肉制品加工企业原料(猪肉)收购价格大幅提升,生猪收购价涨幅在50%以上。出栏一头肥猪能实现380~690元的盈利,达到了生猪监测十年来较高水平。随着生猪调运新政策出台,四川省内前期生猪大量出栏,加上猪价持续走高,刺激了养殖户积极补栏。若维持产品出厂价小幅提升,企业短期亏损较为严重。从长期来看,肉制品价格将会波动上浮。2019年随着非洲猪瘟疫病控制的逐渐稳定,市场供应和调运的增加,市场需求会缓慢增长,猪肉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略有小幅上涨。
(3)水产供给能力不强,规模集约程度不高
从水产品供应来看,全省水产品总量供给不足,人均占有量低,淡水水产品自给率不到70%,且人均占有量只有17公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从水产业发展来看,全省水产总体以分散的农户小规模养殖、粗放型经营为主,水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4. 农村居民收入预测
农民收入增幅与全国差距逐年缩小。从近三年来看,四川农民收入增幅与全国相比,总体趋势是差额逐年缩小。2016年各季度四川农民收入增幅都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以上,最多于2016年第3季度高出1.5个百分点;到2017年,仅第1季度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从第2季度开始至第4季度,分别只有0.8个、0.6个、0.5个百分点;而2018年前三季度分别只高出0.1个、0.2个和0.3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以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全省各地严格落实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多措并举促农增收,农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9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和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未来主要的支撑条件是农民工稳定就业,返乡创业人员稳定发展,社保兜底作用明显,2018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低限较2017年提高420元/年,增幅12.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
四川农村人才缺口超过600万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截至2016年,四川有38.52万个自然村,根据调研情况,一般来说每个村大致需要行政管理人才、农机农技人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骨干农业工人、医生、教师、工匠等各类人才共计20名左右,加上流动于城乡之间或农村内部的农村企业经营人员、农村经纪人、农村文艺工作者等,全省需要的农村人才数量应在800万左右,而全省农业生产经营者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只有120余万人,远不能满足需求。以资阳市为例,按照相关规划,每个村民小组要有一个新型职业农民,资阳现有村民小组2.5万个,但截至2017年只有新型职业农民不足5000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科学素质和管理水平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突出,对农村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人才需求由以生产型人才为主向多元化转变,由以专项人才为主向复合人才转变,由实干型人才为主向既能做事又会沟通转变,对管理、营销、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
农村人才指具有农民身份或者在农村生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或具有其他一技之长,能够或已经通过创造性劳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力。不仅包括在城市工作或经商,但户籍仍在农村,并未在城市扎根,很有可能返回农村的人员;也包括户籍在城镇,但长期在农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四川省农村贫困问题呈现四大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乡村振兴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保护和繁荣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与必要条件,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剩余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同时也是复兴乡村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四川是农业大省,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资本、艺术与技术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样的,但文化与意识形态高度相关,我国长期把文化纳入事业管理的范围内,因此,政策对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一直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除了向贫困地区输送文化设施设备和服务之外,还极力扶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2018年2月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提出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新时期四川乡村振兴重要举措,要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与乡村创意产品推广行动,扶持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文旅和文创企业,支持开发农村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优秀品牌“走出去”。
2018年9月,《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印发,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工作重点,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巴蜀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市场繁荣,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2018年10月,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举行,进一步部署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明确将通过“十大行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在乡村地区,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也开始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乡村释放出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十足。除了农村市场,乡村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城市市场也不能忽视。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着浓厚的“乡愁”,在快节奏的都市工作与生活中饱受“都市病”的困扰,人们对恬静优美的乡村风光、淳朴亲厚的邻里乡情、富有特色的民居民宅、原生态又充满烟火气息的农家宴、饱含文化意味的手工艺品以及特色农产品等充满向往。因此,近些年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发展速度非常快。
此外,四川的文化消费市场非常成熟,也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中国文化消费指数”,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七,文化消费指数位列全国第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四川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与文化享受,而乡村正好提供了安静闲适的环境,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是郫县农科村成为乡村旅游发源地的原因之一。广阔的消费市场与成熟的文化消费环境为四川省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001
.2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与预测(20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总报告课题组/022
Ⅱ 专题篇
.3 四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深化对策 /051
.4 四川省农村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战略研究 /067
.5 四川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制度研究 /078
.6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农村人才培育研究 /090
.7 推进乡村艺术化发展研究 /103
.8 四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和措施 /123
.9 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 /137
.10 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四川实践 /150
.11 四川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遇、问题与建议
——基于文化产业“金字塔模型” /165
.12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178
.13 四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190
.14 四川智慧乡村建设研究 /204
.15 四川乡村治理模式探索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218
Ⅲ 案例篇
.16 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
——以金堂县油橄榄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例 /233
.17 乡村产业振兴的基层实践
——以南充市高坪区为例 /245
.18 小花椒做成大产业的汉源做法与启示建议 /262
.19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四川案例 /273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