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不提升基础教育品质,别跟我谈“减负”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9-06-19

  “减负”成为2018年中国教育的一个高频热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开展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问卷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减负”政策受到大部分家长关注,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类型的倾向度相应发生变化。但家长对“减负”政策存在矛盾心态,“减负”政策效果未获得大部分家长认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是家长最期待的措施。

  家长对减负政策的评价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写入“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将“减负”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坚决纠正”“坚决查处”等措辞显示出此次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动的决心。为了解家长对中小学生“减负”情况的满意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腾讯教育,开展了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问卷网络调查。调查发现:

  “减负”政策受到了大部分家长关注。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减负”政策还是有所关注的,问及2017年以来出台了哪些“减负”政策时,家长最为关注的则是培训机构的治理和杯赛的整治。有76.36%的家长选择“治理培训机构”,有53.32%的家长选择“禁止杯赛”。

  “减负”政策未获得大部分家长的认可。接近九成的受调查家长没有肯定“减负”和治理教育培训机构的实施效果。认为“减负”和治理教育培训机构“非常没效果”的人数最多,占比60.60%;其次是“不太有效”的人数,占比27.40%;认为“非常有效”“比较有效”的人数很少,分别占比0.79%、1.28%。

  学校落实“减负”政策的情况差距较大。作为“减负”政策的关键执行方,学校在落实“减负”政策的时候存在明显的差距,超过六成的受调查家长认为孩子所在学校没有落实“减负”政策,26.16%的家长评价学校有所落实“减负”政策,7.25%的家长认为学校完全落实“减负”政策。由此可见,1/3的家长肯定中小学校实施了程度不同、效果不等的“减负”举措,2/3的家长则没有感知到学校“减负”政策的落地。

  “减负”后学业负担的变化

  (一)学业负担程度并未“减轻”

  对于“减负”政策对孩子学习带来的影响,约半数的受调查家长(50.85%)认为“学业负担更重了”,44.48%的家长认为“没有变化”,仅有4.67%的家长表示“学业负担轻了”。具体来说,家长比较校内的课业负担与校外培训机构的课业负担,结果显示校内课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大体相当;在出台“禁止各类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政策后,受调查家长回答身边是否还有类似杯赛与统测在开展时,超过二成的家长回答“比较普遍”(22.21%)、“非常普遍”(21.00%)。不过,接近三成的家长表示“不清楚”(28.34%),6.38%的家长表示“没有”,22.08%的家长表示“比较少见”,折射出各类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的“降温”态势,但是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乱象还未得到彻底治理。

  (二)家长对“减负”的态度存在矛盾

  比较受调查家长对给自己孩子“减负”的总体看法(见表1),认为负担过重、坚定支持“减负”的家长群体占比43.76%;认为负担过重、但为了孩子未来,被动接受“不减负”的家长群体占比44.63%;认为负担不重、反对“减负”的家长群体占比7.12%;认为负担太轻、坚定支持“增负”的家长群体占比4.49%。家长群体对“减负”的态度存在明显的矛盾。

1

  不同职业群体家长对自己孩子“减负”的总体看法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48.22%的教育、医务和科研人员群体选择“我的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对他/她不好,但为了升学和孩子的未来,只能这样”。与之相反,军人、农民、工人、私营或个体经营者群体选择“我的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对他/她不好,我支持‘减负’”的占比,明显超过了“我的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对他/她不好,但为了升学和孩子的未来,只能这样”的占比。家长对自己孩子“减负”的看法差异将影响其对“减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2

  (三)升学压力是造成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原因的多选题回答中,受调查家长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和升学压力”是最主要原因(80.04%),其次是“校长、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孩子施加过重压力”(60.05%),“培训机构推波助澜”(49.08%)、“家长过分看重孩子考试分数,给孩子施压”(42.48%)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缘于社会、学校、培训机构、家庭等各领域的复合作用,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和升学压力显然是家长判断的最大负担压力源。需要指出的是,选择“培训机构推波助澜”的人数超过了选择“家长过分看重孩子考试分数,给孩子施压”的人数,说明培训机构在学业负担方面的影响力超过了家庭自身。

  “减负”后校外培训的变化

  (一)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类型的倾向度有所改变

  政府实施“减负”政策后,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类型的倾向度发生变化(见图1)。变化最大的是美术、书法、舞蹈、音乐等兴趣类培训,47.78%的受调查家长选择“增加美术、书法、舞蹈、音乐等兴趣类培训”,而仅有6.55%的家长选择“减少美术、书法、舞蹈、音乐等兴趣类培训”。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农村社会实践等综合社会实践的选择比重也明显增长,46.92%的家长选择“增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农村社会实践等综合社会实践”,而仅有4.48%的家长选择“减少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农村社会实践等综合社会实践”。“减负”政策对大多数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的类型产生了影响,家长由重视学生知识学习向更加关注学生兴趣发展、能力培养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增加学科竞赛、培优、补习等学科类培训”(21.56%)与“减少学科竞赛、培优、补习等学科类培训”(20.55%)大致相当,“减负”政策对学科竞赛、培优、补习等学科类培训的影响并不明显。另有16.21%的家长选择校外培训不受“减负”政策的影响。

3

  (二)家长对校外培训作用的判断

  超过九成的受调查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校外培训,培训机构仍是家长为孩子安排校外培训的主要方式。家长选择“大品牌的培训机构”(38.18%)多于“小品牌的培训机构”(31.63%),但差距并不大。选择“老师的有偿家教”和“亲友、熟人的辅导”分别占比17.53%、6.84%。不足6%的家长选择了“其他”,涉及未让孩子参加培训机构、网课学习及家长自己辅导等。

  虽然家长们热衷于给孩子报名参加校外培训,但他们对校外培训促进学习的效果并不太认可。受调查家长评价校外培训促进孩子学习的效果“不太明显”“没有作用”的占比分别是44.05%、9.91%,超过半数的家长否定了校外培训促进孩子学习的作用。关于是否存在老师课内不讲、让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提问,约七成的受调查家长承认问题依然存在。24.47%的家长认为老师课内不讲、让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问题“比较普遍”,26.84%的家长认为问题只存在于“个别老师”,16.30%的家长表示“好像有”。

  在回答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的主要原因时,受调查家长选择最多的是“提高成绩,增强竞争能力”(58.70%)。其后依次为“培养广泛兴趣,提高素质”(35.79%)、“跟上学校进度”(30.47%)、“别家的孩子报了,我们也得报”(28.97%)、“掌握一门技能,提高孩子未来的竞争力”(26.08%)。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孩子自己喜欢”(15.29%)和“解决放学后的托管”(13.21%)。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鲜少真正基于孩子的意愿,多数都是家长期望可以提高孩子成绩,从而提高在择校和升学中的竞争力。

  家长对政府“减负”政策的期待

  (一)对政府“减负”政策的矛盾心态

  与家长对“减负”的态度存在矛盾相呼应,受调查家长对政府“减负”政策的发展表现出矛盾心态。不到三成的家长期待“坚决推进现有的‘减负’政策”(27.46%),约四成家长期待“继续规范并减少校外培训,但不应降低校内学业要求”(41.52%),22.78%的家长期待“应当继续减少在校学习压力和过度竞争,但不应更多干预校外培训”,明确表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的家长占比达到8.24%。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家长对政府“减负”政策持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支持态度,并且其中多数家长期待“减负”政策发展的重心落在规范校外培训上。

  (二)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是家长最期待的措施

  在家长期待解决“减负”问题的措施中,受调查家长选择“改革中考和高考制度,采用多元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录取标准”最多(72.18%),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成为家长最期待的“减负”措施。“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减轻孩子升学压力”获得了超过六成家长的支持(64.29%),选择“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的占比仅比前者少了约5个百分点。家长对“加强督导,使减负措施真正得到落实”(53.38%)和“各学校都要进行减负,以免造成不平衡”(52.09%)的期待程度相当。选择最少的是“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和引导”(27.40%),尽管大部分家长更期待外部措施,但还有接近三成的家长认为家长自身转变是“减负”的重要途径。

  对中小学生“减负”施政的同时需要完成“提升基础教育品质”的任务,离开“提质”的“减负”将无法真正落实。探索中小学生“减负”之路,需要切实思考让学习回归本质,协调好给学校减负、给老师减负、给学生减负、给家长减负,才能提高家长对“减负”问题的满意度。

  - end -

  本文摘自《教育蓝皮书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

  4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购买本书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