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蓝皮书 | 首本“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发布
来源:社科文献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2019-03-05

1

  首本《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

  2月28日上午,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主编的首本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深圳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18)》在深发布。深圳社会组织正以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实务实践推动社会服务转型升级,深圳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对全国具有引领和借鉴作用。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凌冲、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郭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等领导与嘉宾出席了蓝皮书发布会,发布会由国际公益学院刘冰华助理院长主持。

2

  深圳市民政局廖远飞局长

  深圳市民政局廖远飞局长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社会组织是一个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发展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提出,深圳社会组织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工作的新机遇新要求,坚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聚焦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和领域,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更好发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服务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服务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加强内部治理,坚持公开透明、运作规范,努力提升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强社会公信力,不断探索和丰富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需要的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模式。

 

3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凌冲局长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凌冲局长在以“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的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包括:第一,要共建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如社会组织管理扶持办法、异地商会管理办法、重大事项报告办法等。第二,要着重推动调整、优化管理服务的体系,尤其需要提高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第三,要继续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特别是研究出台在财政、税收、人才培养、集聚园区建设、社会组织激励措施等方面政策,让优质社会组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四,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和监督,为守法社会组织扩大发展空间。他指出,内部治理不健全、信息公开不完善是当前社会组织受到处罚的主要原因,未来必须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加快信息公开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会组织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与普及。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如何在社会组织当中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如何通过党建来促进社会组织建设还是未来需要大力气推动和研究的议题。最后,他寄语深圳成为社会组织成长的福地,打造公益慈善资源的洼地,成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高地。

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童根兴副总编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童根兴副总编辑对“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对全国社会组织和个体社会组织的三点参照意义,即总结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成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现了社会组织成长与发展的路径;以及社会组织如何以跨区域合作的经验应对结构性和地区性变化的挑战。

  国际公益学院黄浩明副院长在以“社会组织如何推动社会服务转型升级”为主题的演讲中,指出了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服务转型升级面临五个挑战:认识观念滞后、缺乏战略目标、缺乏行业标准、缺乏专业人才、政府支持不足。他认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服务转型升级的对策的核心,在于从提升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创新能力、强化社会组织协同能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个方面着手提升社会组织使命型领导力。

 

5

  国际公益学院唐昊教授

  国际公益学院唐昊教授就本书的编撰过程和全书内容做了主题汇报。蓝皮书回顾了深圳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的脉络,重点呈现了2017-2018年深圳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亮点,尤其是近年来深圳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党建、政策法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走出去”方面的工作成效,并以区域报告的形式,展示了各区(新区)在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方面各具特色的生动实践。

  深圳社会组织七大亮点引领全国

  亮点一:行业协会服务经济能力突出

  深圳的许多行业协会也在经济服务领域表现出色,在服务企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政府与产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早在2004年深圳就启动了行业协会与主管部门脱钩的进程,成立了行业协会服务署,对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管理。深圳先后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引导和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区一级也通过出台了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深圳市行业协会商会总数从2014年的565家增长至2017年的910家,年均增长率为17.23%。其中2016年市级行业协会迅速增长,达到了407家,比2015年的208家翻了将近一倍。深圳的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早,迈向市场化竞争,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根据2017年年报统计情况,708家行业协会商会的平均收入为157.77万元,比社会团体平均收入高三成左右,行业类协会年度总收入达到了11.17亿元,占3535家社会团体总收入的26.51%。

  亮点二:社会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引领全国实践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认为,深圳社会组织正在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实务实践推动社会服务转型升级,尤其以社会工作为代表的社会服务发展成果显著。在社会服务专业化方面,深圳形成了岗位、项目、社区服务中心三大综合服务模式,推动社工服务覆盖各区(新区)、街道和社区。截至2018年,深圳已累计开发了16865个社会工作岗位,岗位社工市区各级共投入13.23亿元;在683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涉及社区、企业、教育、医务等15个领域。在社会服务标准化方面,深圳统筹起草的企业社工和老年社工等两大领域服务标准被列为国家行业标准。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助推深圳社会工作往精细化方向深耕。以禁毒社会工作为例,从早期单一的宣传教育和帮教服务逐步深化,发展成为多层次预防、多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系统服务。

  深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向全国多个地区输出了发展经验和运营模式,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成立十余年来,共有54名援疆社工奔赴喀什,共引入资金3291万元。近两年,深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又以“牵手计划”为纽带,与兄弟省市共享发展成果。

  亮点三:科技类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卓著

  深圳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向来注重科技研发创新。科研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能避免传统事业单位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能采用更高效的现代财务管理模式,同时也因为社会组织的性质能规避在未来国际化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驱动着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深圳拥有科研类社会组织718家,占全市社会组织的比重达到5.45%。其中,科研类民办非企业机构517家,占全市社会组织总量的3.92%,占科研类社会组织的72.01%。2016~2018近三年间,我市科研类民办非企业机构数量,年均增长率约15.87%。在产业政策引导下,深圳的科技类社会组织主要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呼应深圳的产业链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源头创新,提高了技术产业化的效率。

  亮点四:以公益金融促进慈善资源整合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不仅在经济领域勇于突破,在社会领域也敢于创新。深圳充分发挥城市核心优势,在全国率先探索和发展公益金融,拓宽慈善资金来源,促进慈善资源的整合。截至目前,深圳共备案慈善信托7个,慈善信托财产总规模为6617.6万元。2018年成立的“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是全国首个“政府委托+慈善组织受托”的慈善信托,专项资助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公益项目和活动。深圳市福田区2017年率先提出要用五年时间打造初具规模的社会影响力投资高地。2018年3月,福田区正式出台了《福田区关于打造社会影响力投资高地的扶持办法》,根据“分类扶持、重点培育、盘活存量、提升增量”的原则,按照社会影响力投资的特点以及投资业态的不同运作模式,分类予以扶持,鼓励社会影响力投资相关主体快速创新发展。作为影响力投资的重要推动者,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连续举办了两届国际公益金融峰会,并联合多家金融、公益、实业、媒体等机构共同发起《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共识》(也称香蜜湖共识),呼吁各国政府与地区广泛开展合作对话,构建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合作网络平台,目前加入香蜜湖共识的单位已达111家。

  亮点五: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推动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助推了深圳市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标杆,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以及七个配套文件(以下简称“1+7”文件),内容涵盖了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打造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并且通过建立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利用地缘优势,引入香港督导,借助香港的社会服务经验培养本土督导人才,提升深圳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深圳还率先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人才安居范围,多个区级政府也出台社会工作人才扶持办法。此外,深圳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和公益慈善人才,如成立全国首家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学院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打造多层次的社工人才培训架构;成立以建设培养榜样型慈善家和高级公益慈善管理人才为目标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亮点六:以平台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合作升级

  国内的公益慈善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公益慈善事业社会认同和社会参与不足、社会服务需求和社会服务供给的链接不足、社会服务供给与公益慈善资源的对接低效,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对促进行业资源全要素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2017年深圳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国公益研究院、南都公益基金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億方公益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社会企业认证,通过规范化认证,激发社会企业活力,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资源流动,以社会创新的方式去解决社会问题。扶贫助困一直是慈展会的重要内容,连续三届慈展会都把扶贫济困作为中心主题。第六届慈展会更是开辟了扶贫专场,共有312种消费扶贫产品参展,实现了49个扶贫项目的资源对接,意向帮扶和对接金额近130亿元,营造了扶贫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亮点七:社会组织“走出去”协力深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深圳的社会组织从深圳出发,辐射珠三角,遍及全国,同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去,在展示品牌形象和搭建国际化平台,深化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社会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2017年度报告统计,深圳市社会组织共开展国际合作项目42项,参加国际会议356次,参加国际组织41个,组团出国(境)访问217次,举办国际博览会8次,接待国(境)外机构访问3次,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技术交流与洽谈等。2017年共有316家社会组织参加国际活动680次,相较2016年的512次,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参加国际会议这一项,从2016年的172次激增至2017年的356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