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8)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9-01-16

  近日,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高层论坛暨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8)》、《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1

  健康城市建设面临新挑战新机遇

  加快健康城市建设步伐,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同时,人类加速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愿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2015年9月,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相聚联合国,共同探讨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后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这项计划反映了全世界所有人对有尊严、和平且安全地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地球上的憧憬。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联合国的目标协调一致,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理念,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2017年5月,在第7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之初承诺的‘全民健康’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健康是一个权利问题,也是发展的手段,所有道路都应该指向全民健康覆盖,这也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心。”《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草案》明确提出,推动各年龄人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抵御非传染性疾病能力,改善心理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多、部门多、学科多、工作协调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健康城市研究中,我们的体会是:要使应用决策研究的每一个项目做到更有价值,除了研究者的执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使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实际应用,为健康城市建设把好脉、开好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方案。北京具有高端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云集的优势,在健康城市课题研究中,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将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形成一个个优化方案,为党和政府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以下七个注重:注重国际视野、顶层设计、选好课题、典型培育、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媒体传播。

  根据我们多年研究中国健康城市实践路径的体会,我们认为,在建设健康城市、健康乡村的建设中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继续落实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机制,搞好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力。第二,制定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发展规划,以问题为导向,实施目标管理。第三,抓好“健康细胞”为重点,构建健康中国的微观基础。第四,在“六大健康”领域继续发力,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第五,打开眼界,抓住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第六,组织开展建设效果评价工作,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持续改进、良性发展。第七,重视并建设一批有专业化优势的健康城市新型智库。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需继续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气污染防治既是关乎老百姓健康的重大问题,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年间,通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大气十条》目标如期实现。

  在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中国多措并举: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第二,突出重点行业,在重点领域全面实施减排工程。第三,完善法制法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建设。第四,加强督查力度,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蓝天保卫战”尚未结束,中国仍需砥砺前行:首先,提高战略意识。第二,切实压实责任。第三,细化行业管控。第四,强化科技支撑。第五,深化环保理念。

  建立中国水质环境质量基准意义重大

  环境基准不仅是制定和修订环境标准的重要基础,还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防控的重要科学依据。

  水质基准的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经过很长时期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先发布了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指南(1980年方法学)。以此为出发点,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较完备的水质健康基准,并且水质健康基准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环境保护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并被纳入环境安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因此,制定基于中国人群暴露参数的水质健康基准,对于完善中国水质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水质健康基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中国的水质基准的系统研究尚未全面展开。从21世纪开始,中国相继启动了“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与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我国环境基准技术框架与典型案例预研究”等水质基准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2017年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湖泊营养物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8-2017),标志着中国水质基准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人体健康水质基准方面,由于中国水环境质量、人群暴露参数及人群暴露条件等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为此,中国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首先在“湖泊水环境质量演变与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项目的基础上,以太湖中硝基苯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其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建议太湖硝基苯人体健康基准值为11.01微克/升。随后,中国于2017年6月发布了《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规定了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制定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规定了数据收集和评价、本土参数确定、基准推导、水质基准审核四个步骤。该指南的发布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导中国保护人体健康的水环境质量基准的制定。

  改善农村健康水平的建议和实施路径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要实现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就必须找准贫困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42%,远超其他因素。重大疾病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口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起劳动力短期或者长期失能,导致家庭劳动力丧失而致贫;二是由于治病而花费的医药费额度巨大导致家庭贫困。

  如何使农民群众家庭财产不因疾病而再度流失,减少因疾病带来的家庭难以承受的额外支出,解决好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帮助因病致贫群众同步实现小康,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亟待有效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针对农村健康问题的根源,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改善农村健康水平的途径:第一,加强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建设,抓住医疗扶贫的源头。第二,充分利用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扶贫的精准度。第三,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力量,有效推动远程医疗扶贫工作。

  健康服务发展迎来历史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学的不断进步,医学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患者的就医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对健康和养生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在21世纪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健康发展被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 ,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因此,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亟须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涵盖从孕育出生到临终关怀的全疾病周期和全生命周期的医学性和非医学性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和疾病治疗、机能恢复等集合的健康服务。

  健康服务的发展迎来了十分有利的历史机遇。在发展健康服务的过程中要以健康中国建设为指导和蓝本,推动健康服务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快速发展,这为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家目标和可靠的政策保障。同时,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成就,带来一大批健康服务的关键技术、通用技术、创新技术和公益技术的蓬勃发展,这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厚实强劲的储备与动力。另外,医学目的由关注治疗疾病、对高技术的无限追求,向更加关注预防疾病和损伤、更加关注维护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转变,这为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学术支持。

  北京市中医坚持理念创新

  2017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承担了北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北京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7个区试点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遴选10万名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推广使用中医药治未病服务,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紧紧围绕健康北京建设指导理念和中医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特色优势和独特作用,开启了中医治未病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实践探索和大胆尝试。

  坚持理念转变,围绕健康北京建设大局,变“治已病”为突出“治未病”,为城市健康“把脉”:推动健康理念的转变;突出中医在治未病中的核心作用;服务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坚持模式转变,围绕治未病精准服务机制建设,变“被动等”为“主动做”,为城市健康“开方”:创新治未病服务模式;组建治未病专家技术团队;招募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团队。

  坚持转换激励机制,围绕“我的健康我主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为城市健康“随诊”:发挥群众的健康主体作用;创新健康主体责任的治未病服务理念;建立激发家庭健康守护者服务的机制。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医传统文化,变“盲目选”为“精准给”,为城市健康“导诊”: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建立治未病平台精准传播机制;建立中医药治未病科普信息分级制度。

  坚持项目管理智能化,围绕管理精细化机制建设,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治理,为城市健康“会诊”:推动落实9项精准化服务管理;探索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实现智能化“五化”;落实治未病服务的“两联、四即时”。

  坚持中医治未病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管理,从3个维度、15个机制建设入手,考核城市健康“疗效”:推动精准管理机制建设;推动集成创新机制建设;推动社会动员机制建设。

  健康文化的最终理念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构建健康文化生态应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这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需求,更是中国向大健康迈进的重要一步。

  健康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健康文化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但是对健康文化仍没有准确的界定。我们认为,在新时代,健康文化是指在居民维护健康和增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两重层面的组合。健康文化是新时代文化体系中对大众生活至关重要的内容,包括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传播健康文化的目的,是让人们产生对健康的意识,培养正确的健康理念,可以通过对健康文化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固有的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从而改变人们的身体状况。传播健康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将健康以文化的方式传承下去。

  有关健康文化的研究将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其研究成果可以科学指导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文化观念,宣扬正确的健康行为,构建全方位的健康文化生态体系。

  构建健康文化生态的有效路径分为以下五点:第一,加强落实健康产业的扶持工作;第二,夯实医疗健康体系的提升计划;第三,吸引企业主体进入健康市场;第四,利用全社会力量培养全科医生;第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培育社区健康文化。

  主动健康生态将成为必然趋势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的标志。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定义也不断拓展,并仍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健康概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状态良好,人体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躯体残缺;二是心理健康,主要包含良好的个性、处世能力和人际关系;三是社会健康,对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能够动态适应。健康内涵的不断丰富对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从被动健康到主动健康的转变。

  主动健康生态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供需协同互动,通过移动、远程、智慧化等技术手段不断促进健康资源下沉、提高服务效率、丰富服务种类非常重要,也是产业中各方努力的重要方向。

  依托巨大的市场和迅速迭代的能力,在中国完成“实验”并推广至全球的“中国主动健康智慧”在互联网、设备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受到认同,中国的“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研发计划”,有望引领全世界主动健康产业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节能环保产业是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技术保障和服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十二五”以来,在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的新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并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十二五”期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显著拉动了市场需求,扩大了市场空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十九大会议更是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面对节能环保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内传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趋于饱和的态势,调整节能环保企业发展战略,向国际市场进军将成为一种趋势。2017年原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知道意见》,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各项措施深入推进、逐步落实。同时,中材节能、桑德环境、北控水务等骨干节能环保企业,已获得了多个海外项目订单,开拓了多个国家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全球创建健康城市的实践中,“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一直或多或少地得以体现,并最终成为指导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013年,“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被引入中国,逐步得到健康城市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并在不同层级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中得到应用。

  如何进一步在健康城市在贯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基本方针,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坚定不移地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深入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第二,加强健康城市领导者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能力;第三,加强跨部门合作的力度,努力解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第四,加强健康城市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