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8-10-24

 

  近日,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京举行。

  本书为介绍、分析中国养老金融发展形势的年度报告,内容涉及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中国养老金融业、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并就养老金产品、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养老产业基金等产品情况做了分析。同时,书稿也对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境外养老金的资产管理问题做了介绍,并就海外上市养老企业、基金定投与个人养老金投资等问题做了专题讨论。全书内容全面,对于推动全社会养老金融发展和全民养老金融意识的提高,都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微信图片_20181128090944

  基本养老金投资规模低于预期

  蓝皮书指出,基本养老金投资规模低于预期,预计在1万亿以内,保底保收益模式不利于长期增值。尽管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超过4.39万亿,但是预计最终委托投资运营资金规模可能在1万亿以内。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各地留存保障日常待遇支付的规模较大。二是尚未委托的地区资金体量有限。因此蓝皮书呼吁各省区和地方,兼顾养老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着眼长期改变保底保收益模式,充分发挥养老金长期属性,长期运作长期考核。

  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同质化,中长期产品匮乏

  蓝皮书指出,现有养老金融产品没有实现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导向,大多数金融机构只是在“养老”的旗帜下推出的大众化金融产品。一方面,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尤为严重,特别是同一行业内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与其他性质的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以银行业产品为例,近年来不少银行开发了诸多的养老理财产品,基本上以收益保证型为主,与其他非养老型理财产品相比,无论从期限还是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均没有太大的差异;另一方面,部分养老金融产品功能名不副实,并没有突出养老的长期属性,实质上属于短期理财产品。

  长三角地区未来两年会率先出现A股上市养老企业

  蓝皮书指出,17年是香港本地养老服务公司集中在港交所上市的一年,其代表有松龄护老(01989HK)和恒智控股(08405HK)。大陆地区以养老企业大多停留在新三板或尚未上市阶段。但是我国养老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前期。具体来看,长三角地区老年人人均支付能力高、支付意愿强,并且该区域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落地和执行力度强,是全国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最高区域之一,目前也出现了规模化、跨区域发展的养老企业,少数企业已经有VC和PE的进行投资。因此,我们判断,在2020年之前,我国长三角区域将出现以养老护理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国内养老产业基金发展势头迅猛

  蓝皮书指出,目前国内养老基金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动力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产业方积极参与。根据对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网站备案的以“有限合伙”形式设立的私募类健康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已在该网站备案的健康养老产业基金数共计147个(不含医疗医药类)。从设立年份来看,2013年以前设立4只,2014年以后随着政策性引导基金的推动,养老产业基金发展迅猛,2014~2017年,设立数量逐年递增,依次为12只、35只、44只、47只。其中2016年和2017年两年基金设立数合计为91只,占全部备案数量的62%。从发起主体来看,备案基金中以产业方为主导的有19只,2016年和2017年发展最为迅猛。其中,产业方以同仁堂、汤臣倍健、九州通、云南白药等大型知名医药企业集团为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