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黄楚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副主编,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央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评议员。
2018年6月,在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上,黄楚新教授和与会嘉宾探讨交流关于新媒体发展的新现象、新机遇与新挑战。
谈及新媒体的发展及趋势,他谈道,“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跟踪了解新媒体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成为我们的一个主要研究目标,也是社会的需求。作为国家智库的成果,新媒体发展报告始终走在领域前沿,在把握好每一年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预测未来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为读者了解新媒体的年度发展提供一个较全面的报告也是我们的职责……”作为新媒体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黄楚新教授对新媒体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在“互联网+”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国内媒体融合持续深化,进入融合发展关键期。那么,智能时代的媒体融合是怎样的?新媒体的发展及趋势如何?主流媒体该如何突出重围?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对话黄楚新教授,尝试探索新媒体发展的路线图。
新媒体特征:共享、智能、移动
记者:首先祝贺《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发布。该蓝皮书今年以“智能互联·数字中国”为主题,您如何理解这两个关键词?
黄楚新:谢谢对新媒体蓝皮书的关注和支持。智能互联与数字中国作为今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的主题,浓缩了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在已经在各个领域帮助人类实现互联互通,散布在不同空间的个体连接早已实现,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则为互联互通添加了新的羽翼。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成果丰硕,以语音与图像识别、云计算、机器人为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移动互联时代向智能互联时代转变,智能服务成为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内容,成为全球创新的新高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把握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和人口红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互联网产业向技术驱动型升级。智能化连接已经成为目前的发展态势,互联网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将为人类探索带来更多可能性。
“数字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重点部署的发展计划,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明确提出“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分值为5.6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全球进步最快的十个国家之一。数字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成为引领“数字中国”的重要力量。中国应以“数字中国”建设为统筹平台,加快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数字中国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数字化开始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能。
当今,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步入快车道,未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新媒体蓝皮书”自2010年以来连续9次发布,作为蓝皮书的主编之一,可以说您见证了中国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也见证了新媒体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您认为新媒体的发展轨迹与社会发展的逻辑之间有何关系?
黄楚新:“新媒体蓝皮书”每年都会邀请国内研究新媒体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报告,分享各自在新媒体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新媒体蓝皮书”包括总报告、热点篇、调查篇、传播篇、产业篇五个部分,既概括了当年中国新媒体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也充分关注了新媒体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如今年的27篇分报告就主要探讨了中外媒体融合、共享经济、智能媒体发展、网络二次元文化、知识付费、互联网治理、网络广告、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新媒体版权、新闻推荐算法等重要问题。这些既是新媒体领域发展的热点问题,也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这些年的新媒体蓝皮书,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媒体领域发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是与社会发展的逻辑相一致的,从宏观的国家方针、政策到微观的个人生活,新媒体的发展都在映射着各个领域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媒体领域发生的变化其实也在影响社会变迁。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影响,就是“渗透”,新媒体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行业也渗透到了社会其他行业。
从今年的“新媒体蓝皮书”来看,相比较2017年版,今年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更加关注新媒体领域呈现的新的变化发展。比如,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果持续惠民,国家通过多措施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并行进行互联网治理,网络发展进一步规范化。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步入快车道,政务新媒体开启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新阶段,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新形态频出,媒体融合步入系统性创新时期,内容付费和知识服务掀起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传播秩序革新,新媒体外交助推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通过审视这些新媒体领域的进展,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紧密联系。为了更好地反映这种变化,今年蓝皮书的作者队伍也更加多元,有来自学界的、业界的以及政府的新媒体研究专家,从多方视角审视研究新媒体的发展。
记者: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您如何定义“新媒体”?当下我国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及态势如何?
黄楚新:的确,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而在媒体融合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界限也在变得模糊。如果要重新定义新媒体,我认为,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其突出特征就是互动、智能和移动。
当前,我国新媒体发展有五大进展,即我国新媒体发展面临新要求与新变化,国家信息化建设成果持续惠民,“数字中国”建设步入快车道,互联网治理实行多举措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并举,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
当前,新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亟待保护,“中国科技威胁论”不绝于耳,网络思潮带有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加大等。
新媒体未来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中国”建设走上新征程;人工智能企业迅速崛起,智能互联与万物融合加速到来;媒体融合系统性创新发展,效果评估不断规范;“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智慧持续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内容价值持续回归,内容付费成为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政务新媒体不断自我整合,服务功能逐步“实化”和“具化”;用户个体商业价值被激活,以“社交电商”为代表的社交化产品成为新势力;互联网治理趋势依然是严管严控,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媒体融合:物理相加与化学碰撞的传媒发展新常态
记者:您曾提出“媒体融合是物理变化,更是化学反应”,请您解释一下其中的内涵?
黄楚新: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平台相加,而是内容、理念、体制、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简单的物理上的“相加”是不够的,媒体融合需要新旧媒体间的深度、双向融合,以充分的“化学反应”碰撞出媒体发展的火花。
我国媒体融合已经进入了攻坚期。移动化、定制化、数据化、社交化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词。“两微一端”成为转型标配,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被广泛建立;传统媒体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内容服务;不同于以往的单向传播,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跟帖、分享、互动直播等方式,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借助分享机制,拓宽传播范围。随着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传统媒体在理念、体制等方面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新媒体人才不足,传统媒体思维,媒体管理的机制滞后等成为媒体融合发展桎梏;网络侵权损害原创内容生产,新媒体评估与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局限也是深化媒体融合需要解决的地方。
可见,媒体融合不单纯只是传播技术的革新或者传播手段的刷新,更是观念和理念的更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此,应该创新媒体机制,进行新媒体理念与价值认同建设;以新传播技术引领融合发展,媒体进行新表达方式探索;探索多元经营模式,建设与完善媒体融合评估和新媒体监管制度。同时,更要紧跟新时代,以此更好地利用、使用新媒体。
记者:移动传播的发展加速了主流媒体的跨界与融合,当前,我国移动传播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我国移动传播的发展态势呈现何种趋势?
黄楚新:移动传播主要具有生产多元化、传播即时化、社交互动性高等主要特征。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日常传播的基本配置,其所推动的移动传播也日渐成为当前传播格局中的主流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与推动下,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大国,目前移动网民已近八亿人,相应的移动传播也因此得以拥有肥沃的发展沃土。当前中国移动传播在移动社交、移动阅读、移动音频、移动视频以及移动新闻等主要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不同移动传播的内容领域与形式相互渗透,移动传播内部边界日渐模糊,交互式、多元化的移动传播格局逐渐兴起。
关于未来中国的移动传播发展态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科技引领技术创新,持续推动移动传播;内容与社交将成为移动传播的重要关切;移动传播将与其他传播形式持续博弈。
记者:主流媒体怎样才能在移动传播中占领阵地?
黄楚新:对于主流媒体而言,首先应该持续推进媒体融合,才能更快地实现在移动传播中占领阵地。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媒发展新常态。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队”借助母媒体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其次,主流媒体应做好“两微一端”建设,同时根据自身实力和需求,合理调配内部资源,建设适合自己媒体的“中央厨房”;同时,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体公司之间建立联系,扩大既有平台或共同搭建新平台,推进集团式融合。
记者: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算法推荐成为流量争夺战中的利器,各新媒体平台为争得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将“流量为王”奉为圭臬,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黄楚新:互联网带来的是眼球经济,注意力转变为流量,流量再变“现”。因此,如何吸引用户关注、了解用户需求便是互联网商业模式改革的关键点。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使得信息精准匹配成为可能。新媒体平台为争夺用户注意力资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投其所好”的算法推荐便成为流量争夺战中的利器。
然而,在个性化推荐大行其道的同时,公众信息偏食问题凸显,还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信息茧房”的作用下,用户容易陷入工具奴隶的圈套,正确价值观迷失,以及陷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误区。这一系列问题可归因于算法推荐大行其道,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流量导向成为各新媒体平台运行的价值准则。为争得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各大平台将“流量为王”奉为圭臬,使得问题更加突出。面临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新媒体时代的吸引法则问题。从新媒体平台的角度出发,价值导向应成为流量红利战中要达成的共识。以技术为驱动,实现平台赋能,让内容的良币价值回归是让新媒体吸引法则起作用的关键。
新闻传播学教育: 重在培养“复合型”“全能型”人才
记者:随着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数字融合、区块链应用被广泛应用,在您看来,新闻传播学的一些基础理论是否被颠覆与重构?新闻传播学教育未来是否会出现“重技术”的倾向?
黄楚新:新闻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形成、发展和基本规律的应用性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是伴随现代新闻业的发展而诞生的,在研究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新媒体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也猛烈冲击了传统新闻业,重塑了媒体业态,给理论创新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
新闻传播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媒介环境带来的颠覆性改变,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在旧有媒介环境、媒介体制,以及媒介运行机制之上建立起来的传统新闻学理论由于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失去权威性的指导意义,各种概念也在媒介生态的不断更新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和特点。很多经典理论在当前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是缺乏解释力的,仅仅对具体的理论观点做出修正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在方法论、研究范式、理论范式方面做出突破。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打造了新信息产品样态,重塑着新媒体传播生态,这必然引起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传播技术作为媒体发展动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为学界所关注,也受到媒体机构的广泛重视。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出现“重技术”的倾向也是自然的。
记者:您刚提到传播技术的发展会使新闻传播学教育出现“重技术”的倾向,这对于新闻传播教育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黄楚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业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等诸多环节都会注入技术因素。比如,在新闻传播教育队伍中,一些懂程序开发及运用的技术专家进入教师队伍中,教授学生如何掌握新的技术传播手段;在新闻媒体中,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如VR、AR、机器人写作等;在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我们需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各种技术对于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但我们应该切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牢记新闻传播学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记者:媒介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您认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这种变化?
黄楚新:新媒体的发展引发了新闻传播行业的剧变,也使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面临重大变革。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媒体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全能型”新媒体人才成为重要的培养方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方面培养。一方面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新媒体蓝皮书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运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了解和运用新媒体平台、新传播技术。比如,在每一次“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中,我们都会尝试最新的新媒体技术与展现形式,从H5到网络直播,再到今年的发布会中引入抖音,我们不断将新技术融入实践探索中。
我个人也会不断实践各种新媒体形态,从早期的博客,到现在的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抖音。只有反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不断发现新媒体发展的特征、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从传播学理论中认识新媒体,理解新媒体。
媒介形态的变化是媒体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新旧媒体的更替在历史上反复上演。随着互联网的袭来,新媒体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合理利用和享受新媒体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使各类新媒体服务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提升新媒介素养,面对新媒体发展引发的负面影响,保持充分的警惕。
本文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9期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