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能力大排名|科研工作者请收藏
来源:出版人杂志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8-08-24

  2018年8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课题发布暨《学术出版研究》图书出版座谈会于北京召开。该课题基于大数据评析了我国学术出版能力的现状,构建了五大能力评价体系,并发布了101家学术出版机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出版能力排名。

微信图片_20180824083905

  学术出版能力评价对象

  据课题主持人、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介绍,《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界定了学术出版机构定义,指主要从事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等有版权学术出版物的出版活动的组织。目前国内的出版单位传统的出书范围已经被打破,多数出版社都涉足学术出版领域,本书选取评价对象为主要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种类较多的出版机构。

微信图片_2018082408390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提出,学术图书应包括三个方面特征:一是学术图书的内容具有专业性,属于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原创性成果;二是学术图书的主要受众(阅读人群)专业水平较高;三是学术图书使用专业语言写作并遵循较严格的学术出版规范,包括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要件要齐全。本研究以中国版本图书馆2014年出版的《全国新书目》为基础数据,同时,结合北京台湖出版物会展贸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和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的发行数据,形成本次调查相对完整的2014年学术图书出版品种数据样本集,按照前文对学术图书的界定进行逐条认定,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评价对象。

  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模型

  据了解,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模型以学术出版五大能力的突变模型为基础。学术出版的五大能力从横向看有两组,基础能力和引领性能力。其中,学术出版资源整合能力、学术产品加工能力和学术产品营销传播能力是实现学术出版目标的基本能力,因此设定为基础能力,以此来评价学术出版机构的共性。而学术出版的数字出版能力、国际出版能力是学术出版领域面对行业发展新潮流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因此,设定为引领性能力。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评价,对学术出版机构学术出版能力的提升有面向未来的引领作用。

  从静态的角度讲,本研究认为学术出版五大基本能力分别由两组元素构成,这两组元素分别是成因性元素和结果性元素。其中,成因性元素是生成现实的学术出版能力的元素,学术出版的力量源泉来自成因性元素,成因性元素的组合形成现实的学术出版能力,反映了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内在或潜在能力,是学术出版能力五大元素的核心构成;结果性元素来自学术出版五大基本能力的结果性表达,是五大基本能力的直接表达。

表1:学术出版评价指标

微信图片_20180824094622

 

  学术出版能力评价结果

  根据构建的学术出版能力评价多层突变模型,课题对101家学术出版机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出版能力进行了打分和排名。需要说明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能力的排名在101家学术出版社中排名第一,更多的是由于数字出版能力相对于排名靠前的其他学术出版社得分较高,在只按照基础能力的排名中,北京大学出版社位居第一。由于国内数字出版发展时间较短,相对而言还属于新事物,因而出版机构间发展差距较大,这一个指标的得分往往能带动整体得分有较大的提升,比较典型的是知识产权出版社,尽管该出版机构的“学术出版资源整合能力”“学术产品加工能力”“学术产品营销传播能力”“国际出版能力”四项得分均不突出,但是由于数字出版走在行业前列,所以其整体排名比较靠前。

  表2:学术出版机构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出版能力得分与排名(Top30)

111222

 

专家发言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23

  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学术研究,关键要从从科学的角度讲清楚,其中研究的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关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但是《学术出版研究》对学术出版进行了科学统计,研究方法是值得肯定的。

  在现阶段,学术出版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尽可能完备,尽可能科学,尽可能反映中国、国际的学术出版能力。中国的出版总量已经领先世界,出版行业拥有良好的机遇和应用前景,而学术出版评价对于学出出版行业来说是基础性工作,希望媒体能好好宣传学术出版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出版业面对互联网兴起,不但没有落寞,反而在世界范围内地位日益提升逐步适应时代潮流。出版业应该不忘使命,对创新成果进行选择登记,以出版物的首发为标准。但是现在仍然有大部分出版单位取舍标准不是根据创新成果,而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事实上,不能仅凭影响力,而应该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所以学术出版评价标准还要往深处做。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大数据分析的兴起,学术出版遇到良好机遇,只有把学术出版提高到国家层面,才能使中国的出版行业具有世界话语权,而话语权恰恰就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所以方法要科学。另外,目前虽然中国是出版大国,但是专业出版相较于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比重太低,学术出版体现着国家的创新成果,对创新性的把握尤为重要。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28

  何瑞

  (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处长)

  目前中国学术出版前景光明,责任重大。学术著作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出版质量良莠不齐,学术出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建立非常紧迫。这也是本次发布会的意义所在。根据《学术出版研究》的学术成果,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坚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发展中特色社会主义,提高政治站位,区分政治与学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意。第二,切实提高出版质量。最重要是把内容放在第一位,提高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准,全面提升出版环节的质量。第三,增强原创能力和专业性。独创性的学术成果是学术出版的底线。第四,加强学术出版的数字化和学术出版转型,促进学术加工、整合、传播能力。中国学术发展需要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共同不懈努力。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30

  吴榆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成果处副处长)

  学术出版水平反映着学术科研和出版行业的水平。我国对学术出版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谢社长申请了研究学术出版的课题是非常有远见的,并且圆满完成项目目标,《学术出版研究》成果体现了创新性和实践性对学术出版的基本概念和现状进行首次梳理、界定,丰富了学术出版能力研究,提出繁荣学术出版发展建议。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33

  尹韵公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首先,《学术出版研究》这本书的独特性很强,属于学术出版研究专著的第一本,是学术出版研究的先锋。谢寿光社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积累,在学术出版领域具有很强的洞见。其次,这本书的学术味儿很浓。这是一本关于学术出版的学术研究,但是关于学术出版能力的指标体系的信度问题还有待解决,另外皮书数据的稳定性不强,可能对学术出版评价体系产生一定影响。最后,学术出版的发展潜力巨大,学术出版是民族精神思想的结晶,我们现在拥有很好的精神土壤,学术出版是传播民族精神产品的一个重要渠道,现在我们仍然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发生,所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很重要。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35

  郝振省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学术出版相对于其他类型出版更为重要,影响力更大。学术出版“走出去”意味着思想走出去,文化“走出去”,理论“走出去”,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传递着怎样的民族核心价值观。

  《学术出版研究》是开拓性、开创性、基础性和建设性成果,并且提出了相应对策。目前存在专业性不足、低水平重复性、学术出版集中度不高,学术出版标准的缺失等问题,而《学术出版研究》具有奠基性的,基础性的开拓性意义。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大数据背景下,强化学术出版的作用;

  2.提高学术出版机构的学术编辑的理论素养和明确专业方向;

  3.弥补学术出版原创匮缺的问题;

  4.强化学术出版的学术使命导向;

  5.建议发布学术出版年度评价报告。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38

  唐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学术出版是思想载体,对输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学术出版研究》完成了开创性工作和辨析出版能力的专业性工作。谢社长作为一名出版家而非出版商,兼顾社会效益,学术发展以及经济效益。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41

  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对《学术出版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做几点评价:

  1. 首先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具有“先知”作用,填补了学术出版基本概念,评价体系等空白;

  2. 做到知行合一,本研究不仅建构了一套学术出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而且还将其运用到出版社的能力评估当中;

  3. 面对数字出版业冲击,阅读行为的变化,评价体系的变化,学习行为的转变。本研究能够迎接新的挑战成为学术出版研究领域的“先学”者。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43

  王鹏飞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最大的感受想借助王国维的“不隔”来表达。谢社长团队所做的研究可以说是直指本源,直指核心。很多年前社科文献出版社所出版的书籍就标注了出版人的姓名,说明谢社长就具有出版家学术出版规范自觉。他从自身经验出发,探索学术出版能力和质量,体现了这种内生性的自觉。书中也提到学术共同体,其中一个前提是学术出版平台,是否可以以此研究为基础打造人文社科出版标准。并且现在都在强调学术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学术是更为深层次的任务,此研究提供了一种把中国学术讲出去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180824093146

  韩生华

  (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教授)

  具有理论水准和开创性的学术出版研究还是第一次阅读到。首先,这个课题具有现实性,对做科研、发表科研成果和鉴别好的学术著作具有参考性价值。其次,是专业价值,社科文献出版社贡献了很多学术著作,专业性权威性毋庸置疑。为知识层面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且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然后,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学术出版要有攀高峰的责任,学术出版是出版产业链的顶端,本研究的课题选择就是一个攀高峰的尝试。最后,谢社长带领团队能够高质量完成这个课题,为读者、同行和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作用,说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有情怀、有担当、有使命的出版社,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推荐阅读

666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