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8年5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8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2018年,在世界经济总体复苏、“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发达经济体政策外溢效应变数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国际背景下,虽然面临国内产能过剩、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不断积聚等诸多困难,但是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就业基本保持稳定。
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7%左右,增速比上年略微回落0.2个百分点,实现年初预期6.5%的经济增长目标,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主要考虑是:供给侧主要因素的作用持续减弱,潜在GDP增速下滑;需求侧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显著抬头,内部需求结构分化;在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和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逐渐规范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冲动得到有效约束;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国内被动加息预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不断减弱等因素,使得民间和外商固定资产投资意愿有所减弱;消费增速总体保持平稳小幅下滑趋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对整体消费长期产生不利影响。
预计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基本稳定,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4%。
总而言之,2018年,我国经济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
2018年,从政策上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税制改革,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双支柱框架,促进稳定流动性和防范风险的有效平衡。
美国经济存在长期隐患
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9年的调整,目前进入了恢复的轨道。然而,要说美国经济就此将走上全面复苏的坦途,显然还为时尚早。在2017年11月22日公布的美联储FOMC会议纪要中,我们可以看出美联储的决策者们的踌躇及其原因,不少联储委员认为,“低通胀也许不仅是短期因素,通胀水平持续低于2%的时间比原本预期的更长”。也就是说,很多委员担心通缩将在美国经济中长期持续。众所周知,如果说治理通货膨胀已经让各国当局伤透了脑筋,那么,治理通货紧缩则让中央银行家们一筹莫展。此外,鉴于不断上升的资产估值和金融市场低波动性,一些委员表达了对潜在金融“失衡”威胁上升的担忧。他们认为,一次资产价格的“剧烈回撤”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美国金融市场存在相当大的波动隐患。
对于美国资产市场的隐患,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NIFD金融指数”也早已提出警示,我们认为,近两年,必须高度关注美国企业盈利可持续性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势将终止美国股市长达9年的牛市,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再次动荡。换言之,美国股市自金融危机以来已持续上涨了8年多,这种金融资产的“价值重估”确实对美国的去杠杆和经济恢复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如今美股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上证A股,如果企业的盈利水平不能持续支撑仍在不断上行的市盈率,那么,一次大的市场下泻,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动荡,便是极有可能的。
观察美国经济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杠杆率的变化。分析其住户、企业、金融部门和一般政府四大部门杠杆率的变化,不难看到,美国的去杠杆无非是将债务从住户、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转移到了政府名下。因此,美国今后最大的问题是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危机以来我们认识到一个道理,即所有的金融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财政问题,如今,美国金融领域的问题便已转移到政府债务上。如此,恰如IMF严厉指出的那样:政府债务赤字不断增加以及相应的债务的巨额累积,构成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近来,特朗普税改政策的推出,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对此,美国当局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有效的应对方案。
预测2018年我国GDP增长率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传统动能与新经济、新动能的共同作用下,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不断巩固;但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重、美联储加息和美国减税等因素将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蓝皮书指出,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8%、6.7%、6.7%、6.6%,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2017年全年GDP增长6.7%,比上年略微下降0.2个百分点,仍然保持在平稳较快的合理增长区间。从定性因素上分析,这种微幅波动下降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微幅波动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GDP基数大幅提高,数据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有所减弱;我国政府对经济调控手段逐渐成熟,宏观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18年GDP仍将保持微幅波动状态。
(2)经测算,2018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继续小幅下滑,因此,若国家不出台强有力的刺激政策,那么我国经济实际增速将在其潜在增长轨迹上运行。
(3)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和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其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战略下的单边贸易保护举措,不仅不利于中国的出口企业,也可能引发全球的贸易战,从而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4)在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18年基础设施计划投资额继续大幅增长,依然成为带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以及环保是否达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冲动得到有效约束;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剥离后,债券发行不足以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无法支撑投资规模的大幅扩张;而且美国政府的连续加息政策,可能使中国央行被动提升基准利率,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成本;2018年,在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毫不动摇、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下,房地产价格得到有效遏制,这一方面将限制和降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另一方面也会削弱房地产对家电、家具、建材等行业的拉动作用;另外,导致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利润不断下滑、盈利前景恶化、信用风险上升、融资成本过高、投资领域受限、市场壁垒难以真正破除等)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仍将持续低迷。
(5)从经济先行指数角度来看,通过经济先行指数来判断经济运行趋势,是国际学术界进行经济预测的方法之一,根据中国社科院数技经所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数(该指数由12个子指标构成),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是全年最高点,然后呈现平稳微幅下调的发展趋势。
预计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9万亿元
蓝皮书分析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分别为7.0%、5.3%、5.5%和6.0%,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69万亿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3.1%,整体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小幅下调,但降幅进一步缩小。从投资结构上看,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分别为3.6%、12.0%、6.7%,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高于制造业和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也意味着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成为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18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6.0%,比上年小幅回升1.5个百分点,说明民间投资信心得到一定恢复,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从原因上看,民间投资乏力除了其“顺周期”固有特性之外,投资回报率下降是造成民间投资减速的直接原因,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体制成本上升成为抑制民间投资需求的中长期因素,另外,融资渠道不畅限制了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这也说明我国需要加快出台系列降税减费、破除市场壁垒、抑制房地产泡沫、调整信贷结构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民营资本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投资热情。
预计2018年全年CPI增长率为1.9%
蓝皮书分析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预计CPI增长率分别为2.1%、2.0%、1.7%和1.6%,相比2017年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态势,2018年全年CPI增长率为1.9%,比2016年略微增加0.3个百分点,依然处于温和上涨阶段。从因素上看,主要有:①价格传导效应逐渐显现,即成本上涨因素从工业生产端PPI逐渐往需求端CPI传导;②国际经济持续复苏,需求改善,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因此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凸显;③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服务价格呈现中长期的持续上涨态势,而服务价格在CPI中的权重较大。PPI增长率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分别为3.7%、3.6%、3.3%和3.2%,2018年全年PPI增长率为3.4%,增幅比2017年大幅减少2.9个百分点。从影响因素上看,目前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阶段,工资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减慢,产能过剩和企业债务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投资增速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在低位徘徊;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不会对通胀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农产品生产正常;综合以上影响物价变动的各个因素,2018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处于政策调控目标范围之内,物价上涨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中国工业经济呈现趋稳高端迈进态势,表明工业运行质量在不断提升
蓝皮书指出,2017年工业经济向好企稳的特征明显,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为6%,2017年比2016年加快0.6个百分点,达到6.6%;从月度数据来看,2017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半年波动较大而下半年呈现趋稳态势。7月以来工业增速在6.0%~6.6%小幅波动,工业增速趋稳态势明显。此外,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2017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3.4%,增速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4.7个和6.8个百分点,较上年分别加快1.8个和2.6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增速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与2016年采矿业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背反”走势不同,2017年三大门类工业增加值走势呈现平稳态势。2017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降幅比2016年扩大0.5个百分点,但比2017年2月的低点收窄了2.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减少0.2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一季度减少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2016年同期加快了3个百分点。
工业出口增长为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对2017年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支撑
蓝皮书指出,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从PMI来看,美国保持了高位,欧元区11月PMI超预期上升至60%,创下2000年4月以来新高。9月,WTO将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上调至3.6%,相比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仅为1.3%。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了外需的改善,助推了我国工业出口的增加。2017年,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323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10.3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应该说,2017年中国的工业经济增速达到6.6%,比2016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工业出口大幅度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这表明中国工业增长过度依赖出口的问题在短期内还难以扭转。
金融周期下半场的治理两大重点——影子银行与地方债务
蓝皮书综合分析和预测结果,认为始于2013年9月的经济增长率周期(峰),于2015年10月结束下降走势,达到第5轮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的谷底,随后经济景气逐渐回升,并于2017年4月达到第5轮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的峰。随后我国经济景气进入新一轮周期波动的下降期,截至2017年12月,经济增长率周期波动已经连续下降了8个月。基于先行指数判断,2018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处于小幅波动性下降阶段。考虑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以及当前我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18年全年GDP增长率将为6.6%左右,物价增长周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周期,在PPI大幅上升的传导作用下,CPI或将缓慢上升,预计全年涨幅为2.4%左右。综上所述,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应该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确保经济平稳向好发展,需要梳理整合各项政策,防控重大风险,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动力。
预计2018年我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将增长9.5%,达到24785.2亿美元
世界贸易组织(WTO)2018年2月12日发布的最新世界贸易景气指数(WTOI)显示,全球贸易在未来几个月将继续保持在长期趋势水平之上。最新WTOI值为102.3,高于100的趋势水平,较2017年11月的数值高0.1。从构成WTOI的分项指标看,出口订单指数为102.8,为2011年以来最高,反映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势头。集装箱吞吐量指数和国际航空货运量指数分别为104.3和103.2,均高于趋势水平,表明国际货物运输较为活跃。汽车生产和销售指数、农业原材料贸易指数、电子元器件贸易指数表现较为疲弱,分别为101.0、100.8、94.1,暗示当前消费者信心有所减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和进口量将均较2017年有所下降。
2018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稳固,总需求在增加。贸易摩擦敏感期给我国外部贸易环境带来不确定性。2018年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维继续抬头,先后对我国多个经济行业做出制裁,两国经贸摩擦升温。近日,美国宣布要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开征25%和10%的全球性关税,其“无差别”贸易攻击引发多个经济体的反对与指责。欧盟2018年3月6日宣布,将对我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反倾销税延长5年,继续对我国涉案产品征收48.3%~71.9%的高额关税。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将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出口方面,从外因看,良好的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环境将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提供更多机遇;从内因看,我国企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竞争力在迅速提高,未来出口高附加价值产品会越来越多,自主品牌产品会越来越丰富,产品质量会越来越好,档次也将不断提高。在2018年美元、人民币两大货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预计2018年我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将增长9.5%,达到24785.2亿美元。
进口方面,2018年我国经济以房地产政策调整为背景,增长水平将略有回落,预计在6.7%左右,对外部需求将出现一定回调。预计2018年我国进口增速将有所放缓,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在9.2%左右,进口规模达到20103.6亿美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未来,我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外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积极扩大进口,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外贸的质量和效益,力促外贸稳定增长,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