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经济蓝皮书》编辑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河南经济蓝皮书:2018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河南经济蓝皮书》是河南省统计局编撰的年度智库产品,是各部门、各行业和各领域专家精心打造的以服务河南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导向的咨政品牌书籍,从1998年起至今已连续出版20年,每年一本。20年来,河南经济蓝皮书始终秉承专业精神,依靠专家团队,发挥数据优势,监测经济运行走势,探索经济运行规律,预判经济运行趋势,以客观的分析、准确的研判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决策。目前蓝皮书已汇集了一批服务经济发展决策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和社会各界了解河南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一本具有鲜明特色的当代河南经济史志书籍,影响力不断扩大,“智库”作用日益显现。
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以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年,同时又是我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和省政府的收官换届之年。因此,本年度经济蓝皮书不但要全面分析2017年河南经济取得的成效,预测2018年河南经济走势,还要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跨越,重点分析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要求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2018年《河南经济蓝皮书》由主报告、分析预测篇和专题研究篇三部分组成。主报告1“2017~2018年河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对2017年河南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2018年走势进行了展望;主报告2“牢记嘱托打好‘四张牌’让中原更加出彩”深入总结了四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预测篇重点反映了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河南各行业和各领域年度发展状况,深入挖掘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特点,对各行业和各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并就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促进各行业、各领域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专题研究篇立足河南实际,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和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四张牌”、“三区一群”、“四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河南当前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蓝皮书显示,2017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积极推进“三区一群”四大国家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四大攻坚战”,全省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初步核算,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44988.1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生产形势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4339.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21449.99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9198.68亿元,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平稳,固定资产投资43890.36亿元,增长10.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66.77亿元,增长11.6%,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外贸形势向好发展,进出口总值5232.79亿元,增长10.9%,增速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较好,城镇新增就业144.2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3.9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00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物价涨幅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保持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3%,工业生产者价格高位运行,月度间同比涨幅基本平稳。
蓝皮书显示,省委省政府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具体行动,以此统揽全局、推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四张牌”嘱托,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7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2.7%,比2013年提高7.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2017年郑洛新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4.7%,高于全省8.6个百分点;着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河南自贸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功能持续强化,截至2017年底,入驻自贸区的国内外500强企业达到137家,以航空网、干线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郑州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二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嘱托,跨境电商“郑州模式”持续领跑全国,构建起买全球、卖全球的“网上丝绸之路”,2017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超千亿元,同比增长33.3%。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超5232.79亿元,是2012年的1.6倍,是2010年的4.3倍,进出口总值由从2010年全国第16位前移到2012年第12位,再到2017年第10位,河南外贸依存度由2010年的第28位前移到2012年的22位,再到2017年的18位。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稳居全国保税区第一位。
“天地一体”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快速推进,中欧班列(郑州)实现“去八回八”高频次运营;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提速,郑徐高铁通车运营,郑万、郑合高铁建设加快,郑济、郑太高铁如期开工,高速铁路已建成投用1196公里;高速公路网连通所有县城,2017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23公里。
三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嘱托,以“四优四化”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粮食综合保障能力巩固提高,粮食总产量5973.40万吨,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保持全国前两位;夏粮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2017年夏粮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对全国夏粮增产的贡献率达58.8%。
蓝皮书显示,五年来河南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98万亿,分别于2013、2016年迈上3万亿和4万亿两个新台阶,2017年达4.5万亿元,年均增长8.4%,2012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4990美元,2017年6980美元,年均增长8.1%。按照2000年不变价测算,全省GDP和人均GDP均在2013年实现比2000翻两番,提前完成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省统计局《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体系》监测显示,2016年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6.3%,较2012年提高9.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动能在转换中显著增强。2013~2017年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5.6%,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7%,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3.1、6.1、11.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实现重大突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第二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4%,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2017年进出口总值5232.79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外贸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民生事业持续改善。2013~2017年全省577.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提高到2万元。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三区一群”等一批国家发展战略平台获批实施。“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基本成形,机场客货运能力不断提升,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蓝皮书还对河南发展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认真分析。从发展机遇来看,经济平稳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较好,从2015年三季度到2017年全年,全国GDP累计增速连续10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区间;从河南自身看,近年来谋划实施的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发展“稳”的格局在巩固,“进”的态势在强化,“好”的基础在夯实,全省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强、协调性增强、可持续性增强。从面临的挑战来看,发展方式落后,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能耗水平仍然较高,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结构矛盾突出,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繁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和质量差异较大。
蓝皮书综合分析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2018年和未来五年河南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将更加明显。河南省委省政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神聚力抓发展,2018年及未来五年,河南经济速度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升,发展质量继续提高,前景值得期待。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