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8年4月9日,由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7~2018)》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本年度医院蓝皮书总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医院竞争力2016~2017年16个排行榜。包括2017顶级医院100强、省会市属/计划单列市医院100强、地级城市医院500强、县级医院500强、非公立医院500强、中医医院500强等。第二部分是分级诊疗与区域均衡性分析,包括分级诊疗标杆——地级、县级医院运营分析、医院星级认证发展报告2017和医院信息互联报告2017。
北京协和医院位居2017顶级医院100强首位
中国顶级医院100强主要从医疗技术、学术影响力、资源配置、医院运行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榜单中,上榜医院数量前三名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且基本是公立医院。
顶级医院:全国最佳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不含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2017顶级医院100强见下表。
医院认证(级别/JCI/星级认证/HIMSS等)
注:*指处在星级认证中
中医院100强公布:华东区优势明显
医院蓝皮书从医院分布、均衡度、竞争力要素等方面对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进行分析。华东区在七大区中优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中,东部同样优势明显。蓝皮书指出,在中医医院100强中,华东区入围35家,区域竞争力指数为0.329,机构数和区域竞争力指数都占优势。华北、华南、华中三个地区差距不大,华北地区区域竞争力指数(0.168)略强。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区域竞争力指数相对较弱,可能是受区域经济影响。
在中医医院100强中,中医医院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华东、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分别有中西医结合医院入选,西北和东北没有中西医结合医院入选,民族医院没有入选中医医院100强。
中医医院100强中的前8强分别为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地县医院专科技术能力高
医生普遍超负荷工作
从住院量和手术量来看地县专科的服务能力,年住院量最高为普通外科,为8238人次,其次为儿科,为7775人次,产科为6594人次,肿瘤内科为5569人次,骨科为5406人次,心血管内科为5147人次,这6个专科年住院量都超过5000人次。蓝皮书指出,专科服务能力与专科规模呈现高度相关关系,即专科床位和员工越多,住院量越大。究竟是患者需求促进了这些专科规模的扩大,还是规模扩大促使专科接收更多的患者,这有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年住院手术量较高的科室分别为普通外科(4953例)、骨科(4372例)、产科(4052例)、妇科(3396例),这4个专科年住院手术量都超过3000例,而其他专科年住院手术量都在2000例以下,专科间差距较明显。从住院手术率(年住院手术量/住院量)来看诊疗技术的含金量,外科住院手术率平均值为64%,内科住院手术率平均值为19%。其中,住院手术率最高的科室是妇科,达到89%,骨科为81%,泌尿外科为73%,产科为61%,肝胆外科为61%,普通外科为60%。外科和妇产科是手术比例最高的传统科室,随着近年来介入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地级城市医院、县级医院内科普遍采用介入技术,例如,心血管内科和消化内科的住院手术率已经达到35%和34%。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