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7年12月26日下午,“一带一路”中阿文化交流数据库发布会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蓝皮书:中阿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等单位学者撰写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蓝皮书:中阿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是第一部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蓝皮书,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立项支持。秉承“平等尊重,互学互鉴”的文化交流理念,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为主题,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为主线,以经贸文化、科技文化、艺术交流、学术交流等领域为重点,从不同领域,即全面又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近年来中阿文化交流现状与未来,为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提供学术支持和决策参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蓝皮书》成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体现。
《中阿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阿文化交流特色鲜明,交流态势整体发展良好
2017年12月26日下午, “一带一路”中阿文化交流数据库发布会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蓝皮书:中阿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17)》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指出,中阿文化交流特色鲜明,交流态势整体发展良好。
中阿两大文化既自成体系,又有相似之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更为凸显。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经贸、科技、学术、旅游、民俗、出版传媒、广播影视、饮食等领域,开创了中阿文化交流全面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构建相互尊重、广泛交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合作关系。纵观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的文化交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交流日趋频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双边经贸及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中国回族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阿拉伯半岛和中华大地几千年来不同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民俗,又使得双方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多样性,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内生动力。
2.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纵观古今,“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中国的四大发明对阿拉伯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阿的长期交往中,中国的语言文字在阿拉伯国家得到了传播。而阿拉伯的天文、历法等也对中国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因经商而定居中国的阿拉伯人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3.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中国与阿拉伯人民在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各自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探索发展道路、实现民族振兴的努力中相互帮助,在深化人文交流、繁荣民族文化的事业中相互借鉴,逐步形成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良好局面。
当前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中阿之间在文化交流领域有所加深。尽管中东地区政局动荡、恐怖主义横行等政治和安全问题使中阿文化交流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中阿文化交流逐步推进,成果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中阿文化交流领域不断拓宽,文化交流活动数量大幅增加;
二是中阿文化交流内容更加丰富,文化交流涉及范围逐步扩大;
三是中阿文化交流互动日趋频繁,文化交流活动质量不断提升;
四是中阿文化交流层次不断提升,文化交流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中阿文化交流效果更加突出,文化交流促进不同领域合作;
六是中阿文化交流地位不断攀升,文化交流逐步扩展辐射其他。
中阿文化交流将有力推动新时代中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