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7年7月19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17年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2017年广州文化蓝皮书》)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粤召开。发布会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凌霄副教授主持。
周凌霄副院长首先向《2017年广州文化蓝皮书》主编单位代表、作者代表及与会媒体代表介绍了广州大学主持研创的广州蓝皮书系列的基本情况。
据悉,《2017年广州文化蓝皮书》全书分总报告、文化产业篇、文化事业篇、文化遗产篇、文化环境篇、专题研究篇六大部分,共计发表了22份研究报告。
《2017年广州文化蓝皮书》总报告认为,2016年广州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文化产新业态,打造产业新格局;培养市民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重视文物保护和传承,文物保护工作有新进展;增强对外宣传,扩大广州文化的影响力;节庆会展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展望2017年,广州市将以举办《财富》全球论坛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影响力,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迎来新机遇,服务效能提高成为新趋势,文化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总报告进一步指出,2017年广州应加强和改进对外对内宣传工作,助力办好《财富》全球论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文化服务效能;借助新媒体优势,提高文化内容生产能力;加强青少年对广州文化的认知,促进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篇聚焦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创新问题,分别探讨了广州体育产业发展、广州时尚产业发展、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荔湾区滨水创意产业带发展等。报告指出,传统中轴线是广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越秀山、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到沿江路、海珠桥的传统中轴线,目前的发展受到阻碍。广州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整合机遇,以“千年中轴、文化核心、城市客厅”为定位,推进广州文化中轴线地位的提升。
文化事业篇着重介绍了如何打造岭南特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州体育发展的情况,以及如何借鉴西宁经验进一步推动广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报告认为,当前广州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足,综合竞争力不高、尤其体育产业规模不大,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均等水平,着力务实文化事业基础,联合推动广州市文化事业发展。
文化遗产篇以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为主题,讨论了2016年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珠江两岸历史文化资源、广州文化古籍资源整理与利用、广府庙会文化价值和运作特征等。报告指出,广州通过非遗保护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两大路径来实现文化强市。专家进一步表示,“应用是最好的保护”,通过创意大赛等方式,使非遗文化与生活结合,如非遗+服装、非遗+电子产品等,将非遗文化渗透到市民世俗生活中。同时,广州动漫产业发达,通过非遗+动漫的形式,将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作品创作成卡通、电影等,提高观众熟悉度,从而提高广州非遗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文化环境篇以社区文明、文化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就广州市高端文化人才集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利用好人标杆引领社区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在广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等问题提出建议。报告认为,当前广州市高端文化人才比较缺乏,对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国家中心城市、枢纽网络城市都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广州应采取继续完善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培养机制等措施加大高端文化人才的集聚。
专题研究篇针对广州的特殊地位和广州文化的特殊性,探讨了广州网络文艺繁荣、“广州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支撑、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产业化策略等。报告认为,广州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全局考虑和系统安排;研究并制定推动“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文化发展策略,着力培育文化品格、增强文化认同、夯实文化基础;着力提升文化服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研究并制定文化产业振兴与发展的行动计划,促进文化人才集聚和文化资源合理利用,繁荣和壮大文化市场,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彰显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广州文化发展实力的国际影响力。
《2017年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由广州大学、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汇集了广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文化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文化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发布会现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