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江西蓝皮书: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以“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为指引,根据当年及下一年江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导向,集省内知名省情研究专家的力量编撰而成。
预计2017年江西省生产总值增长9.0%,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展望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既存在有利因素,又存在不利因素,更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会对江西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产生综合影响。
从世界经济形势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整体回暖,俄罗斯、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走势总体向好;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我国经济增长仍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这都将为江西省加快发展提供外需动力。
从江西省的经济形势看,发展不足仍然是江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仍然是江西的基本省情,相对落后仍然是江西的最大现实,但2017年有利于全省经济平稳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机遇较大、利好较多、条件较足,随着新经济新动能的加速培育,以及系列稳增长政策效能的逐步释放,特别是赣江新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众多战略的深入实施,江西经济社会将出现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消费需求日趋活跃、对外贸易回稳向好、社会平安稳定态势巩固提升等态势。总体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西将延续2016年“数据飘红、成色更绿”的交相辉映发展态势,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增速将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以上基本分析出发,蓝皮书对江西省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①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0%左右,高于全国经济增长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左右;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左右;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左右;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左右;⑤财政总收入增长5%左右;⑥预计接待旅游总人数5.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6426亿元左右,力争接待总人数达到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500亿元。
江西全面参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引导企业是关键
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主动作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引导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江西企业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内涵更加丰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外贸、外资、外经”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迅速。近年来,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速明显,2016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贸易出口额达到100.9亿美元,增长33%,是2012年的1.3倍。2016年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3.8%,较2012年高出近4个百分点。
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江西对外投资的“主战场”。2016年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实现3.14亿美元,是2013年5937万美元的5.23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江西对外投资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已经成为江西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主阵地。近年来,江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打造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晶科能源在马来西亚建设光伏工业园、华美食品在马来西亚投资农业综合项目、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建设轻工业园等,这些合作园区成为江西融入“一带一路”的“展示样板”。
三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迅速。2016年江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承包额为8.7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22.1%,是2013年4.7亿美元的1.85倍。通过对外工程承包,有效地带动了江西的装备、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推动“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
四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援助获得突破。江西是全国唯一承担两个我国政府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省份,江西华昌公司援多哥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和江西赣粮公司援赤几示范农场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成功开展了大面积水稻和农作物等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这些项目还带动江西农业机械、农业技术、农业种子的出口,推动江西农业“走出去”。
江西产业绿色化发展是助推长江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蓝皮书指出,产业的绿色化程度往往决定着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聚集了一批煤炭、化工、医药、冶金、机械、电力等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以及资源依赖较强的产业。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迫切要求沿江省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江西作为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的重要成员之一,丰富的森林、湿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重要地位,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江西应依托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战略平台,多措并举打造优质高效产业绿色带、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等,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切实助推长江绿色发展。
多策共举,江西将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愿景变为实景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期间,对江西省的生态环境作出高度肯定:“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土地、能源、水等资源需求大幅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将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不足、高能耗产业主导、对传统能源依赖度高、多重污染源增加及政策强制力不足、生态制度缺乏长效的运转机制问题等。
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将愿景变为实景,江西多策并举,取得显著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森林绿化的质和量不断提升。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2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61%,位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综合指数居中部之首。2016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达到86.7%,同比去年下降3.4个百分点,居中部省份之首。水生态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达标率为81.4%,同比去年高出0.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环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
抓住重点行业实施“净空”行动。截至2016年底,出台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推进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成省级和南昌、九江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全面完成158个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江西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0年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围绕“五河一湖”实施“净水”行动。完成农村日供水1000吨(含)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水量达标率为99.8%;新建改建城镇和工业园区各类污水管网1535公里,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以城乡污染治理为重点实施“净土”行动。截至2016年底,推进7个重点防控区重金属污染监测、治理与修复工程建设,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三年下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9.7万吨;全面划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关停(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13879家;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处理体系,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7%。
(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步伐加快
产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37%、17%和17%。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构建。截至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40%,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个、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15个,全省“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总数达3657个。循环经济平台加快打造。截至2015年底,江西省新增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县)试点3个,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1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类试点示范11个,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65%。
(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先行
率先探索全境流域生态补偿。首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20.91亿元全部下达到位;启动江西-广东东江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国家和江西、广东两省每年安排补偿资金5亿元。完善“河长制”。建立健全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5级河长组织体系和区域、流域、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南昌、赣州等地开展试点;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并形成初步成果,出台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完成萍乡等地试点审计;出台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建立精准追责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赣江新区打造创新高地的关键
蓝皮书指出,赣江新区目前实行的是“管委会+组团”模式。从设立赣江新区管理体制的角度看,赣江新区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跨南昌和九江两个设区市,两市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二是空间范围以南昌市为主并临近南昌市主城区,两市划入新区的区域在两市中的现状地位和未来定位差距很大;三是经济实力重心在南昌区域,涉及南昌市的两个组团中,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以及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临空经济区。
这种格局造成了现实的问题。昌九一体化本来的目的是把两个行政主体变成一个主体,现在变成了三个主体。造成一是协调难度大。由于赣江新区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协调的难度较大。二是磨合需要一个过程。新区与组团之间,新区与南昌、九江两市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协同发展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磨合时间过长也会对新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赣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下一步创新的重点,建议赣江新区要在借鉴全国其他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尤其是西咸新区运作的教训和下一步调整的趋势,待各方面基本理顺以后,新区调整为由南昌市代管,与南昌市合为一体。
江西精准脱贫五大路径成效显著
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江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首要任务。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的样板区”,实现精准脱贫断“穷根”、挪“穷窝”、脱“穷貌”、挖“穷兜”、兜“穷底”,江西有路径。
(一)推进产业发展,精准脱贫断“穷根”
发展群众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绿色扶贫产业,推动产业升级与精准脱贫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茶”等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过程中壮大扶贫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产业基地的带动作用,创新“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贫困户”等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下达产业扶贫资金9.3亿元,将产业脱贫攻坚工作扩展到全省有扶贫任务的104个县(市、区)。
(二)推进易地搬迁,精准脱贫挪“穷窝”
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我省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程评估”为搬迁基本原则,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思路和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县城(或工业园区)安置、乡镇安置、中心村安置、集中供养安置、兜底搬迁安置”,切实保障搬迁农民“原有权益不改变、现有权益可扩增、未来权益可预期”。2016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9.6万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万人。
(三)推进生态补偿,精准脱贫脱“穷貌”
加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安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对全省24个贫困县的7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着力推进贫困村村庄整治工程,到2020年,90%以上贫困村普遍建立完善的保洁制度,保洁员岗位优先用于安置本村贫困人口,保证生活垃圾得到规范处理,村庄公共卫生厕所改造基本完成,人畜混居现象基本消除,村内道路基本亮化,公共场所绿化覆盖率提高。
(四)推进教育发展,精准脱贫挖“穷兜”
在教育扶贫方面,凡经县(市、区)扶贫机构确认的建档立卡困难户子女就读各级各类学校,可不经评审直接享受对应的学生资助政策,且资助分类等级以就高为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按每人每年1500元标准发放学前教育资助金。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与此同时,因地制宜落实贫困学校建设改善计划,重点扶持农村贫困乡村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
(五)推进社会保障,精准脱贫兜“穷底”
为扶贫对象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创业免费服务,提升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加大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力度,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五保人员供养标准。2016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当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为月均270元(3240元/年),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月均290元(3480元/年),均超国家贫困标准。构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四道防线,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90元的标准,筹集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
智慧经济、共享经济、创新创业,将成为江西经济升级突破口
突破口之一:智慧经济。加快发展知识经济、前瞻经济、智能经济、网络经济,壮大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视听等智慧产业。促进以机器人制造为重点的尖端制造业,着力推动产业智慧化与智慧产业化,变“江西制造”为“江西智造”。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发展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养生、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休闲等新兴产业。
突破口之二:分享经济。培育和构建分享经济平台,加快在南昌、九江、赣州、上饶等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县市开展分享经济试点。在省级和设区市层级设立分享经济发展基金,对共享单车、wifi共享、房屋出租等新模式和新领域予以支持。推进产能分享、科研分享、数据分享等生产性分享经济发展,围绕住宿餐饮、家政服务、交通出行等发展生活性分享经济。
突破口之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实施有效的鼓励支持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厅等新型孵化器,促进众创、众筹、众扶、众包等新模式加快发展。探索在大中城市打造“互联网+”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县市及特色小镇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学习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通过创业券、创新券等方式对创业空间、小微创新企业提供就业培训、中介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降低小微创业成本。
江西农业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农业发展中问题倒逼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形势下提升农业竞争力的主动选择。江西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要求,努力做好“调结构、提品质、抓改革、促融合、降成本、补短板”文章,不断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日益增强。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国首个“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江西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2016年江西建设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3个,面积791.6万亩,全国排第4位;创建了15个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三品一标”数3657个,其中绿色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1024个,位居全国前列,“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9%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江西主要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8.8%,全年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为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子,江西将以优化布局稳产能、调整结构优供给、产业带动促融合、创新机制降成本、科技创新补短板为重点任务,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创新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支持机制。
发展全域旅游应在“+旅游”及“旅游+”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
江西发展全域旅游,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以及催化、集成作用,推动旅游业封闭式自循环向开放式“旅游+”“+旅游”融合发展转变,为相关产业插上“旅游”翅膀,提供发展平台,形成新业态,提升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资源+旅游”“旅游+资源”融合创新。树立全新的资源观,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旅游吸引物本身,还包括旅游吸引物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沿途景观、旅游设施、工业文明、生态农业等,凡是能对游客构成吸引的因素都应纳入旅游资源范畴,加强资源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社会资源的旅游化、旅游项目的功能化,突破产业边界,延伸产业功能,发展大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产业+旅游”融合创新。推进大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景观型、休闲型、民宿型、体验型、种养型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发展。推进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景德镇御窑遗址和海昏侯遗址公园为引爆点,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全面提升江西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大健康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旅游与医疗、保健、养老的融合,积极发展生态养生度假、温泉康体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养老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大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走出一条生态美与经济富最佳结合、相得益彰的路子。
——“城镇+旅游”融合创新。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镇,加强旅游与商贸、体育、生态、会展的融合,加强城市景观建设和旅游产业要素完善提升,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大力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旅游综合体、文化主题创意园、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等新型业态;加快构建“一核心四门户九节点”旅游城市体系(南昌生态园林旅游核心城市;九江、上饶、萍乡、赣州旅游门户城市;景德镇国际性旅游城市,吉安、宜春、新余、抚州旅游区域性中心城市,鹰潭示范旅游城市,井冈山、瑞金、共青城特色旅游城市),带动全省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实现功能型城市向旅游文化型城市转变。
“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需模式创新和机制保障
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四大典型特征,江西通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美化,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等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
在推进过程中,江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同程度存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协同推进度不高、部门管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基层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导致落地生效不足、农民群众参与不足“长效管护”机制缺失、村集体经济薄弱“造血功能”障碍明显等问题,为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美好生活家园,江西应围绕产业提升、环境提升、服务提升、文化提升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改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提升环境质量;建立农村文化提升机制,促进文化繁荣;完善产业发展提升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城乡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城乡协同发展。
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呵护“美丽江西”
江西作为大湖流域生态大省,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促进全流域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考虑生态服务产品供给水平和生态区位的重要程度,增加政府生态环保财政资金向流域中上游地区和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分配比重,实现生态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生态资源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的经济补偿,平衡地区间保护和发展权益关系,促进流域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是实现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必然要求。
江西省始终把建立和完善以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实施森林生态补偿、湖泊湿地生态补偿、“五河一湖”水资源保护以及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在巩固和提升全省生态优势,促进全流域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特色小镇建设:特色是关键、产业是支撑、文化是基础、创新是根本
特色小镇与过去建制镇既有传承又有区别。对江西来说,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生事物。回顾江西省小城镇建设和参照浙江省的经验,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需注重以下方面:
(一)特色是关键
顾名思义,“特色小镇”没有特色就无所谓“小镇”。首先是找准特色。产业要有特色,在产业上要与邻镇有区别,避免同质竞争;文化要有特色,研究和发掘历史渊源,立足乡土,关注乡愁;规划上要有特色,规划决定小镇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建筑上要有特色,不要贪大求洋,保住了乡土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次,放大特色。就是要将特色运作成势,取得效益。第三,发现特色之间的联系,使小特色变为大特色,用整体思维将分散的特色串起来,形成合力。最后,坚持特色。形成特色需要一个过程,久久为功,在坚持中使“特色”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是支撑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特色小镇。江西四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文港镇的毛笔、上清镇的宗教与旅游、温汤镇的温泉与富硒产业、江湾镇的生态与旅游,正是这些产业支撑起了这四个镇的特色。特色小镇要形成支撑产业,产业链非常重要,特色小镇之所以会在浙江兴起,这与浙江的块状经济是分不开的。围绕某一产业,形成产业链,在较快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要将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特别是新兴产业,要抓准,用“互联网+”的思维,可以产生许多新兴产业。比如江西省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产业就有很大的市场,完全可以成为具有生态优势的特色小镇的支撑产业。
(三)文化是基础
乡土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宝贵资源。乡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深深扎根于乡镇的血脉中,乡土风俗、乡土礼仪、乡土精神、乡土戏曲等等,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的精神烙印。乡土文化具有传统性、地域性、伦理性和包容性。乡土文化,首先是整理、发掘,整理的过程就是开发利用的过程。其次是归纳、开发,乡土文化归纳、开发得好,本身就能形成特色。江西四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既有立足本土的文化基因,又增加了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时代特色。最后,乡土文化要在传承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乡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演进,乡土文化必然赋予时代新意。
(四)创新是根本
特色小镇从名称到内涵都是创新的过程和创新的结果。首先,特色小镇不是传统建制镇,或者说不是完全的传统建制镇,也不是产业园区、风景区的简单复制,而是“以产为先、以城为基、以人为本、以文为核”,“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功能平台;其次,在管理上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运行机制,只有“企业是主体”才能打破政府大包大揽的惯性思维,才能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才能在市场主导下使特色小镇走向市场、赢得市场;第三,特色小镇是产业、城镇、文化、社区各种功能的综合,换句时髦的话就是“产业+”“城镇+”“文化+”“社区+”,这不仅仅是时髦而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特色小镇就具有了持续的发展后劲和动能。
浙江特色小镇的经验对江西来说,因为历史渊源、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可能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浙江在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时代节奏、国际眼光和本土立场对江西是有借鉴意义的。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