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为实现皮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皮书作为智库报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搭建起皮书研创交流的新平台,促进皮书的研创、出版和传播,第一期皮书研创高级研修班日前在广州正式开班。
开班典礼隆重召开,皮书品牌二十年纪念活动拉开序幕
12月12日,第一期皮书研创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在广州越秀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编审沈雁南,以及大数据领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华珊作为讲师代表参加开班典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代表主办方、承办方出席并致辞。广州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贺忠出席开班仪式。开班典礼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主持。
谢寿光社长在致辞中指出,皮书品牌发展二十年来,从最初一个出版社的学术产品名称到媒体和公众使用频率极高的热点词语,从专业术语到大众话语,从官方文件到独特的出版型态,作为重要的智库成果,“皮书”始终致力于成为信息爆炸时期的信息过滤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成为政策制定、评估、调整的智力源,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集成库。随着“皮书”概念的不断延展,“皮书”的种类更加丰富,“皮书”的功能日渐完善。皮书研创出版至今,已不仅是一本皮书、一个智库报告,已经成为构建“当下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环节。2017年是皮书系列品牌二十年,酝酿已久的皮书研创高级研修在今天(2016年末)开班,将拉开2017年一系列皮书品牌活动的序幕,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将作为中国智库建设、智库成果研创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被见证和记录。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涂成林院长领衔广州系列蓝皮书,作为研修班承办方,他在致辞中对研修班的召开表示了祝贺,并介绍了广州蓝皮书系列的特点,比如,政校合作、稿件来源广泛、稿件质量“三堂会审”、多路运用增强影响力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唐绪军所作为讲师代表发言。唐所长指出,皮书发展的二十年,已经到了“稳量提质”的重要阶段,把皮书编好,让皮书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使皮书作为智库报告,能够对整个社会发展、中国梦的实现起到更大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陈光金所长作为讲师代表发言。陈所长指出,作为智库类发展报告,蓝皮书有固定的写作规范、表达方式以及读者群体,与一般的学术著和调研报告作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做好蓝皮书的写作、编辑、统稿以及出版发行,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共同探讨。陈所长认为,皮书研创高级研修班是皮书出版机构和主编单位主导的,将对全国皮书事业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新举措。
课程设置亮点频出,讲师学员精彩互动
此次培训班请到的讲师不仅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的委员,还有各专业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各位讲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以“皮书研创与社会科学研究”为题,从宏观的视角对皮书相关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一,皮书的前世今生。谢社长介绍了皮书的定义、皮书及智库报告在中国的现状、专业的智库成果发布平台——皮书数据库。第二,皮书与社会科学研究。谢社长指出,“皮书”既可以是国情研究中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资料集成库,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评估、调整提供智力基础,为社会公众在海量信息时代获取有效信息提供过滤器。第三,皮书与智库。作为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模式、出版形态,谢社长认为,皮书作为智库产品,未来将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空间,成为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最后,谢社长指出,希望通过研修班这种形式,与各位皮书主编、报告作者在未来皮书研创及智库建设中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以“为媒体供料 为公众定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做好发布会的体会”为题,从皮书研创成果发布的视角为各位学员介绍了“新媒体蓝皮书”借助媒体扩大影响力的经验。唐所长指出,通过新媒体蓝皮书建立了一支上百人的国内研究新媒体的一流专家学者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才能保证把握好新媒体发展的“态”,研判好新媒体发展的“势”,从而确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国内新媒体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保证了新媒体蓝皮书成为一本有思想深度的智库报告。同时,在媒体传播方面需要注意:第一,皮书研创环节就要考虑传播;第二,皮书发布前审慎设置议题;第三,皮书发布后切实掌控话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与学员们分享了“社会蓝皮书”编撰25年来坚守的原则与积累的经验。陈所长指出,社会蓝皮书二十五年来始终坚持对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特的叙述逻辑与话语体系。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每个年度的社会结构、社会行动和社会发展都有其突出的重点、领域和主题,每年写什么,以及怎么写,这都是蓝皮书主编需要解决的问题。陈所长介绍,社会类蓝皮书编撰中应注意两个关键点:第一,在方法上,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不缩小,尤其是社会敏感问题的呈现方式要客观、科学;第二,在研究社会敏感问题时,既要直面不回避,也要补台不拆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华珊从“大数据与社会网络建模”的视角,对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利用方法进行了讲授。陈华珊副研究员指出,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三种大数据利用形式包括:宏观数据汇总、问卷调查数据以及基于个体层面的行为数据,而人类正在孜孜不倦的地将地球数字化。陈华珊博士结合具体案例对大数据中的数据测量、数据分析、文本建模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编审沈雁南老师以“皮书与论文集的区别及其与智库建设的关系——浅谈皮书理念的构建”为题,从皮书书稿审读的视角,进行了讲授。沈雁南老师指出,部分课题组对皮书与论文集界限不清,尽管两者都是一种学术成果,但是这种界限不清、相互混淆影响了这些皮书的整体质量。皮书作为智库报告,具有更高的编撰要求。皮书主编是一本皮书的灵魂,皮书主编应当对皮书整体有全方位的把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结合皮书评价,总结了提升皮书研创质量及影响力的举措。蔡继辉副总编辑指出,第一,皮书若纳入本单位的成果考核,需要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及把关机制;第二,皮书研创单位可以和皮书所涉领域的相关单位合作,获取原始的未发布的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第三,一本皮书的运作应建立长效的研创机制和稳定核心团队,并进行谋篇布局。课上,蔡继辉副总编辑详细介绍了现行的皮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规则,剖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的利与弊。目前,皮书评价已经得到了皮书课题组乃至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评价的结果除了供课题组参考,改进下一年度的皮书研创工作之外,更是皮书资助、评奖、淘汰的重要依据,为未来的智库成果评价、智库评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除了精彩的理论呈现外,讲师们还精心准备了大量案例作为课程的辅助材料供学员参考。在课程的学员互动环节,学员们就地方蓝皮书如何准确定位,一本皮书应如何形成独特的专业品牌、体现专业特色和话语影响力,如何通过自媒体(微信等)进行有效传播,皮书的研究主题与各个分报告的布局如何处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首批学员顺利结业,首期研修班圆满成功
13日下午,本次研修班结业仪式圆满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代表主办方主持结业仪式,并为本期50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结业仪式上,讲师和学员们分享了两天的学习体会,对本次研修班的课程设置及安排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次研修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凸显三大特色。
第一,课程设置符合需求。在今年第十七次皮书年会上就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研,在切实了解各课题组需求的情况下,对课程进行了有重点的设置。同时,邀请了具有丰富皮书研创经验的主编或是社会科学某研究领域具有见地的知名专家,学员不仅收获了皮书研创的经验,也收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二,讲师、学员互动紧密。本次研修班共设置了六大课程,各有侧重。课程采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非课桌式的授课方式,不仅方便学员课上及时互相交流,也为各课题组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同时,课程答疑环节,学员和讲师积极互动,对课程内容又是一次深化理解。
第三,实地调研收获多。为丰富培训课程形式,承办方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积极沟通协调,提供了到广州南沙自贸区实地调研的机会,为学员们了解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皮书研创高级研修班的举办,是实现智库类成果精细化管理、探索智库机构合作新平台的一项举措。未来,皮书出版机构和主编单位将为业界创造更多互动机会,把这个研修班真正办成中国智库类成果研创的“黄埔军校”!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