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6-10-10

 

城市蓝皮书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978-7-5097-9784-6)b

 

 

  2016年9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迈向健康城市之路》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组织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的最初探索,发展到以实现“健康中国”为目标的全面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居民预期寿命稳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三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总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四是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居民健康意识有所提高;五是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六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居民生活更加便捷;七是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展望“十三五”,城市健康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蓝皮书建议:在国家和城市层面尽快制定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加强健康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调整优化医疗卫生结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营造宜居宜业的健康环境;加强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人群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安全的健康社会。通过系统性健康城市建设,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已经完成第一阶段,需着力推进安全城市、可持续城市建设

  健康城市源自世界卫生组织(WHO)1986年启动的“健康城市与乡村”项目。我国的健康城市建设起步于1989年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启动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对健康城市的理解,也从卫生范畴不断深化拓展到安全和可持续认知。

  蓝皮书指出,我国卫生城市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环境卫生和医疗服务,而环境卫生是基础,打扫卫生除病害的群众运动经久不衰。我国控制和消灭血吸虫、鼠疫、霍乱、疟疾、“非典”等,归功于狠抓“卫生”的贡献和绩效。同时,我国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医疗卫生;我国与发达国家整体环境的差距,也在于医疗卫生,尤其是卫生条件,以至于城市居民到乡下难觅“方便场所”,外国游客到中国害怕到星级宾馆以外的“方便场所”。可见,环境卫生不仅是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外在形式,也是健康城市的基础所在,涉及生活品质和尊严!卫生部门对公共厕所的卫生要求,是抓住了底线。

  显然,健康不止于卫生,安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健康层次的升级。所谓“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是健康安全的基本内涵。18亿亩的耕地红线和技术进步,可以基本保障城市食物供给的“粮食安全”。而三聚氰胺、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使城市居民日益关注“食品安全”,希望获得更绿色生态的有机农产品。因而,健康城市,必须保障数量上的“粮食安全”,也需要保障品质上的“食品安全”。2013年12月习近平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强调指出,“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众要吃得放心”。城市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要有水质水量的供水安全,地表、地下、空域的立体式全方位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等这样一些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与科学规划管理,保障城市居民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出行便捷而安全,个人财产和隐私不受侵犯,这样的城市才是健康的。

  卫生、安全对于当前的城市,是健康的衡量标准。但是,当前健康,并不表明未来也是健康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涉及城市发展的第11个目标领域的界定中,特别强调“可持续”。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表面上与城市并不直接关联,但是,城市所需的一切,均需要气候安全、物种安全、生态系统安全的保障。如果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的安全生存就处于危险之中。生物灭绝,人类发展的源泉也会不断枯竭。实际上,一些“卫生”需要的手段,不符合可持续要求而终止使用。例如滴滴涕喷洒消灭蚊蝇十分有效,但是导致“寂静的春天”,而今全面禁用。为了可持续,人们需要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所谓的低碳城市,并不是为了低碳而低碳,而是为了可持续的未来,为了城市安全、人类安全。欧洲一些城市明确提出在2030年前后实现零碳目标,我国的许多城市也提出了尽快实现峰值。可见,健康城市必须是可持续的。反过来,一个可持续的城市,也是卫生的、安全的。

  我国的健康城市建设,应该说,已经大体完成了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卫生城市的内容,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安全城市和可持续城市的建设。而生态文明转型,也将为健康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支撑,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5岁

  蓝皮书指出,200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1.4岁,其中城镇居民75.21岁,农村居民69.55岁。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1岁,比200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4.7岁,据此推算,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应已达到80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2015年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岁,与中国200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相当。总体来看,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位于前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5岁,也高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水平,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美国的总体预期寿命为79.3岁,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均达到或超过了82岁,日本的总体预期寿命为83.7岁,居世界第一。

  亚健康城市占比较高,安全问题是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短板”

  当前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健康城市”的理念不断深化,长效发展机制逐渐明确,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根据蓝皮书对288座城市的健康发展评价,深圳、北京、上海、珠海、杭州、广州、宁波、佛山、苏州、无锡等十座城市居2015年度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其中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深圳市的健康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1,北京和上海综合排名分列全国第2和第3位。珠海由于健康文化指数和健康环境指数表现突出,首次进入全国健康城市前十,位居全国第4位。总体来看,在当前阶段,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短板”。回顾2015年,交通事故、电梯事故、城市火灾、危险品爆炸、城市内涝等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经济社会损失严重。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各类安全事故是社会发展难以避免的代价,但如何通过人本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城市安全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是当下亟需关注的问题。

  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亚健康城市占比依然较高,全国仅有28座城市处于相对健康发展状态,包括深圳、上海、佛山、苏州、杭州、宁波、广州、长沙、绍兴、东营、无锡、厦门、镇江、中山、温州、扬州、龙岩、岳阳、福州、滨州、湘潭、大庆、西安、昆明、株洲、潍坊、泰安、银川。其中,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全部入围,显示出该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建设和转型创新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西部地区的健康城市数量有所上升,占到健康城市总数的25%;东北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指数持续下滑,需要着重加以关注;北京的环境健康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进一步推进结构性调整。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优于珠江三角、京津冀

  区域协调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蓝皮书评价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数以及综合发展指数,通过计算各指数的差异度,对不同城市群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好,各项发展指数均好于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从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来看,无论是年均值还是各时间点数据,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的均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指数的差异度年均值分别为0.34、0.17和0.41。从变化趋势上看,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发展指数的差异度2014年比2005年有所提高;而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差异度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在分项发展指数上,三大城市群均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最高,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次之,环境治理能力的差异度最低;从发展趋势上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趋于好转,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明显下降,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有升高趋势,三大城市群环境治理能力的差异度变动幅度不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较好,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差异度明显下降。与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指数的差异度较小。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度都很高,但其差异度有明显下降趋势,京津冀地区由2005年的0.61下降至2014年的0.48,珠江三角洲地区由0.94下降至0.52。

  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仍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好,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城市群的差异度有升高趋势。从各年的数据来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社会发展指数的差异度最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差异度最低。但从三个时间点上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社会发展指数的差异度趋于升高;与此类似,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发展的差异度也趋于升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2005年的0.16升高至2014年的0.28,京津冀城市群更是由0.34上升至0.48,上升幅度很大。

  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治理能力的差异度明显低于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治理能力的差异度,以京津冀最高,珠江三角洲次之,长江三角洲最低。从变化趋势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治理能力的差异度有微弱的升高趋势,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不大。从总体上看,不同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环境治理能力的差距,远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医疗养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康复保健在未来仍然具有稳定的需求。生活节奏加快、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数据表明中国亚健康人群已超过75%,且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也较为均匀;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已占死亡原因的80%。居民的健康需求已由传统、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

  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中国需要进行医疗保健护理的老年人将不断增加。据估计,到2020年,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医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人数将突破2000万。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对老年人的保健护理已经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医疗养老作为一个新兴的健康产业发展领域,不仅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还关系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通过医疗养老提供的专门性的监测、预防、诊疗,尽可能地降低突发性疾病对老年人的伤害,将为老年人提供周期性的健康改善。“十三五”规划纲要在以往的基础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市场准入,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积极吸引外资参与。2013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无论从实际需求还是政策支持来看,医疗养老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城市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但部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形式大于内容,考核大于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医疗服务水平快速发展,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城市居民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利用次数快速增长,医疗机构联合体、医生集团、医养结合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但是,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向非传染性疾病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政府的卫生投入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三级大医院,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地区医患矛盾升级,恶性伤医事件频现等。蓝皮书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发挥政府资源调节的杠杆作用,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资本办医,逐步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加城市居民的服务获得感。

  蓝皮书指出,2015年,我国面向全体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增至12类,且每项服务项目均明确严格的服务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目前,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仍较少,面临着数量巨大的随访服务、重点人群管理等服务,以及严格的服务考核。由于当前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一般都是考核发放,而考核支撑材料又包含大量的表格填写等工作,因此部分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重考核、轻服务”的现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无瑕且无动力开展“消耗较多时间的公共卫生服务”。以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规范(2011年版)》提出居民免费获得的服务项目包括5次产前随访、1次产后访视及1次健康检查,但实际服务提供情况各地不一,居民为了获得此类服务,一般赴医院付费购买,居民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较低。

  应重视建设“社区防灾力”,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蓝皮书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安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新型城市必须是能够安全、安心居住的平安城市。在城市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应把社区放在突出位置。城市社区承担着最为基础的作用。

  城市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而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的防灾能力是能够培育的。防灾力主要取决于防灾主体即人力资源,在加强政府主导的公助力量的基础上,建立有居民参与的共助体系极其重要。地区防灾力还包括物质资源,包括信息收集与传达能力、避难诱导能力、自救能力、救助能力、运送能力等,需要科学研究,科学认识当地的防灾能力,不断完善地区防灾力评估体系,最终创建出安全、安心的城市生活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