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5年,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城乡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乡一体化“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一、 城乡一体化进展
(一)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良好开局
2015年,北京市将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疏控并举、有序推进。增量控制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增产业的禁限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总体比例由2014年的32%提高到55%,城六区禁限标准更加严格,禁限产业达到79%。同时加快存量疏解,“腾笼换鸟”。通过市场手段引导一般性产业主动调整退出,2015年调整清退了150家低端市场,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部分调整升级为以科技金融、商务服务为主的创新产业集聚区,雅宝路服装市场部分楼宇引入创意和生活性服务等业态,西直河石材市场清退后实现土地复垦和绿化。2013~2015年,北京市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共计1006家,其中2015年退出326家企业。西城区腾退职业高中4所,腾退空间将用于中小学教育,丰台区职教中心西校区腾退。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北京城市学院分别在大兴、房山和顺义设立了新校区,迁出学生逾六千人。继续推动医疗资源的疏解,包括迁建天坛医院、建设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朝阳医院东院区以及扩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等。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清退低端产业。拆除违法建设1818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群租房2.4万间,清理地下室和人防工程1625处,消除挂账无证无照经营1.4万户。实现常住人口与功能和产业同步疏解,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189万人,而2014年同期增长36.8万人,常住人口增量降低了49%;常住人口增速为0.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人口增量和增速均呈现下降态势。
重点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良好开局。北京新机场已经开始施工,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正在报批。《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2015~2030年)》正式上报,京唐、京滨等城际铁路先期工程实现开工,京沈客专、京张铁路等一批铁路项目加快实施,京开高速拓宽等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京台高速进场施工,108国道改建工程实现开工。牵头编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不断完善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成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1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51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张承水资源环境治理等一批生态环境联防联治项目加快推进。与河北承德市跨区域碳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对接协作效果显现。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京津冀整体纳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建方案制定完成,形成一批协同创新共同体。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旅游协同发展积极推进,签署了200多个旅游投融资项目。医院定向合作、高校协同联盟、参保人员信息互核协查等取得积极成果。
(二)创新驱动城乡经济发展,农业提质增效
201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0.9:23.6:75.5,调整为2015年的0.6:19.6:79.8。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创新优势不断巩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2015年,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高端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总部在北京成立。中关村“一区多园”“六高”功能区等高端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占全市经济增长总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旅游业、观光休闲农业的品质和效益稳步提升。出台《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突出创新引领,“互联网+”改造传统生活服务业。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促进境外投资发展实施方案,服务贸易和境外投资大幅度增长。科技创新方面,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2015年,北京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万家,科技型企业达到36万家。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开展中关村科技成果处置、股权激励等20余项改革试点,实施工商登记便利化等19项改革措施。出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编制‘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创企业加快集聚,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部分项目建成。”
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2亿元,比上年下降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0.6%。粮食播种面积1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6万公顷。粮食产量62.6万吨,下降2.0%;粮食亩产399.8公斤,增长12.7%。全市农业观光园1328个,比上年增加27个;观光园总收入26.3亿元,增长5.6%。设施农业实现收入55.5亿元,增长8.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941户,比上年增加78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2.9亿元,增长14.2%。种业收入12.7亿元,下降9.7%。“十二五”时期,在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的带动下,林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27.8%,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占比由2010年的5.1%提高到2015年的15.6%。
围绕首都核心功能疏解,落实2014年制定的《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北京农业按照”调粮、保菜、做精畜牧生产”的思路进行结构调整。截至2015年底,粮田面积调减为125万亩;调减生猪出栏量14万头、家禽出栏量8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0.23万亩;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方针,通过结构节水、农艺节水、回收利用,系统全面地实施农业节水。农业的结构节水就是调减高耗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农艺节水就是通过高效节水设施、农肥一体、旱作农业等措施节水,回收利用就是设施农业、畜禽养殖开展集雨并且回收利用。2015年累计减少农业用水4.5亿立方米,相当于26个昆明湖的蓄水量,2015年农业使用地下水量为6.38亿立方米,比2013年减少近1亿立方米。按照控制增量、做精存量、做优变量的思路,全力推动”菜篮子”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和现代种业、休闲观光产业快速发展。控制增量就是部分畜禽养殖和高耗水农作物严格控制,只减不增。做精存量就是在保留的生产空间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蔬菜产业重点打造”三个园”(南菜园、北菜园、东厢菜园),粮经产业重点打造“三块田”(籽种田、景观田、旱作田),畜牧业做精“三个场(厂)”(量种场、规模化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厂),渔业重点发展“三条鱼”(籽种鱼、休闲鱼、精品鱼)。做优变量就是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围绕蔬菜和畜禽养殖,发展一批外埠生产基地,建设一小时“菜篮子”物流圈,提高控制率。2015年粮食产量12亿斤,比“十一五”末期的20亿斤减少了40%,但平均亩产量却稳中有增;蔬菜总产量289.4万吨,上市总收入56亿元,单位面积产量和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87家,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奶牛、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超过90%,标准化规模养殖成为保障首都畜产品“菜篮子”的中坚力量;现代种业销售额为117亿元,约占全国的10%。现阶段,30%的蔬菜和猪肉,近60%的鸡蛋、牛奶、鸡肉都由北京本地提供,重要农业主导产品的标准化覆盖率超过90%,农产品的绿色有机比率达到40%。
不断完善都市现代农业的支撑保障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2015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十二五”期间,北京农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148.9亿元,在有些领域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研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主导完成了世界首张西瓜序列图谱,建成世界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京葫36号’西葫芦新品种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京红、京粉和农大节粮型蛋鸡配套系世界销量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北京市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机械化率超过87%,处于全国前列。进一步完善农业公益性推广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执法监督。
(三)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
2015年北京市继续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加快完善中心城的服务保障功能。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改造基础设施、加快环境建设、保护古都风貌和改善居民生活,实施了北新华街南段微循环改造、前门东片旧城保护以及百万庄北里居民住房改善等工程。加快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制订了市行政副中心重大工程建设行动计划(2015年版),一期6平方公里拆迁全部完成并开始建设市级行政办公区。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审批服务改革的试点。引入史家小学、北京小学等5所名校,环球主题公园、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新华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城南、西部等发展薄弱地区通过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和首钢老工业区改造等项目提升发展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发展新区特别是新城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十二五”期间,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1.2倍,郊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直高于50%。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在城市发展新区逐步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延庆和密云开展试点示范。出台城乡结合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拆迁建设完成50个重点村,新增绿化面积14.2平方公里,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获得批复,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五区六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方案基本确定。加快42个重点小城镇的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养老、休闲、旅游等项目建设,建设美丽乡村1000个,千家店等九村一镇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标准提高了50%,对农村住宅实施抗震节能改造,受益农户超过50万户。生态涵养区实施山区农民搬迁工程,发展有特色的品牌沟域经济。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按照园区综合规划顺利完成拆迁任务,配套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城乡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北京农村继续实施“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的“新三起来”工程。“土地流转起来”方面形成了由管理制度、调解仲裁体系和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组成的改革新局面。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2015年底,农村土地确权面积已达到449万亩,同时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确权土地流转率达到61.7%,稳妥推进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盘活农村闲置住房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林地确权登记面积1300万亩,涉及山区的3274个村119.3万农民。“资产经营起来”的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2015年已有97.9%的村级集体经济体完成改革;二是强化“三资”监督管理,在海淀区试点设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三是扶持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68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成员17.8万名,出资总额达到92.13亿元,市级示范社达到216家,组建跨区域的联合社31家。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北京市处于全国前列,形成了“产业金融、开发金融、民生金融、发展金融和生态金融”的五大金融体系。“北京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累计成交402笔,成交金额31.54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从19大类增至23大类,在全国率先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五年来保险金额达到612.4亿元、参保农户81.9万户次,累计赔付支出20.2亿元、赔付农户61.5万户次。”
(四)治理“大城市病”,创建城乡和谐宜居环境
采取多种举措治理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制定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2015年压减燃煤500万吨以上,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减煤换煤’近180万吨,淘汰全部黄标车,淘汰老旧机动车38.9万辆,细颗粒物浓度比2014年下降6.2%,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2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120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提高到55%,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9.5亿立方米。2015年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1万亩。建成丰台区马家堡等多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加快推进‘三山五园’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八达岭长城地区列入首批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区。‘十二五’期间新增城市绿地4850公顷,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41.6%和59%,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4.6和6个百分点。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8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58平方公里。”
大力提升农村和农业的生态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全国首创“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实施933项工程、总投资120亿元,打造了“四季花海”等一批品牌沟域,在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了市民观光休闲需求、提高了农民收入;全市农林水生态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8754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近1万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含原全国环境优美乡镇)”96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北京郊区环境优美乡镇”141个、“北京郊区生态村”2001个。“十二五”期间,大力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建成40个生态标准园,持续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提高其利用率,化学农药使用总量降幅达到17%,化肥利用率提高到27.1%;全市农药利用效率提高到39%,位于全国前列。促进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利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粪肥利用率90%,农业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底的水平降低14%、12%,使北京市成为国家第一个完成“十二五”农业水污染减排任务的省份。农作物秸秆焚烧广受公众关注,“疏堵”结合、多措并举,2015年实现零火点,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五)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民生福祉提高
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城镇新增就业4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1.6%,帮扶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21.4万人,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失业保险金等六项社保待遇标准联动上调,比2014年提高10%,比2010年平均增长68%。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
多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其工资性收入,41.21万名登记农村劳动力中80.3%实现了转移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70%;通过“新三起来”改革创新,盘活农村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提高农村社保标准来提升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农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分别增长67.9%和9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520元提高到12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4倍、达到710元”。整体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重点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问题,保证低收入农户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施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帮助扶持低收入村,通过共同致富行动计划提高低收入户收入水平,共涉及645个低收入村,23.33万户58.03万人,市级财政安排9189万元专项资金扶持164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市级安排9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大兴和密云两区试点以异地购置物业取得长期稳定收益的方式,支持低收入村发展。“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69元,“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11.2%,连续七年快于城市居民,低收入农户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8494元,近5年年均增长14%。连续5年快于农民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路网体系不断完善,连接新城的三条轨道交通项目建成运营,山区环线基本全线贯通;郊区公交运营线路达到367条,日均客运量达到126万人次,基本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农村饮用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48座、村污水处理站1045处,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6.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工作不断加强,远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2%,成为全国第一批通过农村垃圾有效处理验收的四个省市之一;郊区能源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15万农户“煤改电”,郊区90万农村住户全部使用上政府补贴的液化气。”2006年以来,北京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了‘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三起来工程’,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完成了3000多个村庄的规划编制,硬化了近10047万平方米农村街坊路,改造老化供水管网3.2万公里,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6.6%,为所有村庄配备了垃圾储运设施和设备,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00余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7万盏,安装村内节能路灯20余万盏,更换节能灯泡1300多万只,建设村级太阳能公共浴室1300多座,35%以上的农户开始使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建设雨洪利用工程500余处(新增蓄水能力3500多万立方米)。为了确保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良好运行,使广大农民长期受益,北京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意见》,将农村基础设施纳入政府部门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
二、 .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步伐缓慢,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之一。相比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利安排和制度设计存在很多限制,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在获得相关批准的情况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上内部使用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时才可以将土地用于非农产业发展,制约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发展的机会,也使得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情况屡屡出现。另外,北京农村地区的土地权属争议不仅是国有和集体土地的问题,还涉及大量的中央单位,农村基层组织难以有效管理。
目前,北京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变革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正在试点和探索中,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及耕地流转方面,与成都、重庆、苏州等地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有效的城乡统筹机制。廉价出租房在京郊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大量出现,带来环境和安全等诸多问题。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居民无法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农转居人口的土地补偿收益无法维持其长期生活支出,基本公共服务无法得到保障,迫使他们通过私搭乱建或群租等方式获取短期收益。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土地和伴生的集体资产难以市场化,农村土地普遍存在低效利用等问题,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受到制约。
(二)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农民就业增收和生活改善困难
北京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小、散、低”的特征,第三产业占比仅为6%,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近十年,农村经济组织整体利润率不足4%。农村集体资产空间分布不均衡,2014年,仅海淀、丰台、朝阳三区的资产总计就达到2907亿元,占全市农村资产总数的55.8%。海淀、丰台的集体资产均已经超过千亿,而远郊山区的集体资产均不足百亿。低收入村农民人均所得比全市平均增速低0.4个百分点。首都郊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全面转型,需要实施乡镇统筹发展,但是与村级核算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继续维持“户自为战”“村自为战”的碎片化的产权格局已难以实现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在整体发展上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截至2015年上半年,收不抵支的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到2037个,占51.4%。集体资产负债增长率连续高于资产规模增长率,人均集体经济主营业务利润水平长期低于人均农村经济主营业务利润水平,这与村庄“各自为战”产业结构“小、散、低”有直接关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碎片化,加之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制约,集体产业呈现典型的低端、粗放式发展模式,运作极不规范,资产、负债等方面的重大理财决策监督不够科学。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对象,亟待通过改革转型,实现联合化、规模化和综合化发展。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上由乡村集体组织提供及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低,入不敷出的状况影响农民就业安置、收入增长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提供。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客观上要求传统低端的农村集体产业加快退出。城乡二元规划与土地管理制度下,集体土地利用低效,产业层次低,1536平方公里集体建设用地上的产业和人口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点。
(三)都市农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质增效
北京市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部分年份甚至略有下降,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都市农业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包括土地流转、金融支持、农产品流通、农业人才和风险防范等一系列的服务发育不足,造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付出极高的运营成本。由于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市场的缺乏,龙头企业在建立生产基地时,产生了一系列的土地矛盾。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由于缺乏金融支持,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很低。农产品流通的配套服务不够完善,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非常单一,农产品专业市场空间分布不合理,配送和保鲜储藏能力弱,导致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的高成本。未能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与人才优势,农业科技和复合型创新人才较为缺乏。龙头企业是北京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代表,但是与国外的农业企业相比,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出口创汇方面仍然比较落后,规模相对较小。农业的自组织程度低,2007年以来,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中多数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能力不强,规范化程度不高,规模小,布局分散,市场竞争力低下。而家庭农场依然是传统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和管理方面与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相比差距较大,直接导致其产品在标准化等方面没有竞争力。
(四)城乡结合部多重矛盾交织,缺乏根本解决方案
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城乡接合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区域:一方面紧邻城市位置便利;另一方面生活成本较低是城乡结合部最大的优势。但伴随城市化的推进和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形成了”市民、村民、移民”的”新三元”结构,原本就是社会管理难点的城乡结合部,越发成为城市形态、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期多重矛盾交织的易燃地带,城市功能的完善、征地村民的补偿安置和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解决难度极大。
目前,北京市面向城乡结合部出台的诸多管理措施仍属于应急方案,比较被动,治标难治本,缺乏根本解决方案。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外在压力对城乡结合部治理的要求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城乡结合部管理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
(五)农村基层管理模式落后,依法行政困难
基层组织政经不分,影响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各部门权责不匹配,依法行政困难,乡镇承接的管理责任较多,但职权相当有限,大量管理权力仍属于各垂直管理部门。一些垂直管理部门“运动式、突击式”的执法方式成效不高,同时给基层部门依法行政造成困难;基层执法人员和经费不足,农村地区实际管理部门在人员编制和经费拨付方面与城市地区存在差距,往往以户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为基数测算,在城乡结合部等人口结构复杂地区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职能缺位。
(六)生态建设投入、补偿和管护缺乏城乡统筹
农村和农业的生态功能日益凸显,然而缺乏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导致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绿化推进缓慢。市财政对绿化拆迁腾退的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公共政策推动,绿化指标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乡镇负担,实施中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导致农村地区绿化任务实施水平低,规划的生态绿化用地被建设用地挤占,低端产业和违法建设取代了原有的绿地,造成各类环境和安全问题。农村地区绿化养护标准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如城市绿地养护标准一般为6.5元/平方米,此外还有设施维护费和水体保洁费,而农村地区的一绿地区养护补贴只有2元/平方米,二绿地区补偿期限暂定为10年,补偿标准0.75元/平方米,每三年递增3%,景观生态林养护费用为0.3元/平方米,一般生态林前5年养护费用相同,后5年仅为0.15元/平方米。另外,生态林补偿只针对集体生态林的管护员,既没有体现对全体生态林所有者的补偿,也没有体现“使用者付费”的原则,缺乏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难以体现对效果的有效激励。
三、 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展望
(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快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6年北京市的头等大事。首先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格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对于产业、市场、公共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四类非首都功能,分类制订疏解方案,预计引导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向外疏解,加快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的转移疏解和业态升级,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和医院疏解。以“三个率先”突破带动协同发展。继续实施跨区域环境治理,包括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工程,京冀生态水源林建设,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等跨界河流实行合作治理。搭建“4+N”[ “4”指共建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包括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河北张承生态功能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N”指发挥市场作用,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自主选择若干个产业项目承接地。]功能承接平台,加快建设曹妃甸首钢京唐二期等重大项目,打造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不断推动绿色产业项目向张承生态功能区集聚。开工建设新机场外围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机场周边村庄纳入机场功能区域规划,加快实施临空经济区规划。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发挥实施主体的作用,以整治“小、散、低”特征突出的工业大院为重点,瞄准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推进首都生态文明与城乡环境建设。借鉴西红门镇“283(拆10还2绿8建3)”模式,实现“新人、新空间、新政策”。即瞄准城乡环境治理与农民就业增收两大难题,推进乡镇统筹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工作,通过规划调整、产业升级,实现人地减量,规划还绿,集体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长久利益依托,加快农民市民化为标志的农村社会结构转型进程。在平台搭建、规划审批、产权颁证、抵押融资、市场公开、收益分配等环节方面,建立完整的制度与政策体系支撑。重点是从乡镇统筹方式、乡级主体和股权结构等层面完善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体制机制。
(二)城乡一体化综合性改革和制度创新更加深入
认真落实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为抓手,以构建城乡对接的现代治理结构为保障,以打造城乡一体的资源要素市场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创新。
1. 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关键环节
2016年将总结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工作经验,完善入市交易规则、服务建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逐步推动城市规划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对于城镇化地区则按照规划通过乡镇统筹方式集聚利用土地资源,吸引功能性项目和品牌企业入驻,开展特色文化活动。郊区最终保留的村庄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形式逐步实现土地和人口的集中,非保留村庄通过山区搬迁工程逐步迁移。
2. 将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现代化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手段
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开展村级组织“政经分离”试点工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完善农村治理机制,完成第十届村委会选举工作。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明确界定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积极探索农村“三资”的监管机制建设,市级层面围绕北京市集体资产监管的法律基础,切实推动农村“三资”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农村经管部门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职责和权力。区县层面继续推动海淀区“农资委”改革试点,总结各区县经验做法,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农经部门列入行政部门的可能性。构建集体经济的现代经营体系,包括产权界定、交易制度、经济合同规范化、集体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推进集体经济资本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通过集体股份分红、土地入股、创造就业岗位等方式确保农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3. 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加快形成
以“新三起来”为引领,加快建设京津冀农产品交易市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继续加强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的建设,抓好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评估体系,使农村集体资产可以直接市场化配置,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服务平台,提高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北京市农村金融协会工作,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工作。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建立并完善节能低碳、生态环保项目的担保机制,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绿色评价体系和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和影响评估体系。
(三)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乡生态宜居环境建设
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解决城乡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实现绿色发展。
1整体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价值,形成连接城乡、覆盖平原的绿色生态网络
着力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景观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世界园艺博览会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启动招展招商和宣传推介,大力发展花卉绿色产业。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北京安全农业”品牌。城乡结合部地区以绿色隔离带和景观农业为主要业态推进环境治理,疏解腾退建绿、拆违还绿,城市发展新区以精品农业和会展农业为主要业态,生态涵养区以休闲农业和沟域经济为主要业态,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助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积极探索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权利,推动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适度扩大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担保以及入股等,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建设,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平台建设,提供生态计量、认证、监测和交易,实现生态服务的标准化度量和评估。编制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计划,逐步将不适宜耕种并且有损生态环境的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完善补偿机制,加大生态涵养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生态保护成效和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京津冀水源涵养区跨行政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相关资金使用办法。对因生态涵养产业转型而失业的农民提供失业救济、就业培训、扶持创业以及提供公益性岗位等保障措施。推进延庆、密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支持门头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继续扶持生态涵养区发展,建设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带,继续搬迁山区险村险户,改善居住环境。
3加大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治理农村散煤、高排放机动车和城乡结合部的空气污染,通过联防联控的方式,巩固治理成效。完成400个村清洁能源改造,将大约3000蒸吨燃煤锅炉改为清洁能源。淘汰20万辆高排放机动车,发展新能源车。深化治理城乡结合部,清退“小散乱污”企业。加强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凉水河、清河等流域水系,提高污泥处理能力,重点解决支流沟渠“脏乱臭”等问题,建设27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养护,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雨洪利用工程,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着力扩展生态环境容量。预计新建城市绿地400公顷,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新增造林16万亩,完善平原造林后期管护,完成山区森林健康经营60万亩。
(四)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覆盖城乡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就业。积极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建立农民分类选择岗位的就业机制。结合平原造林工程、生态林维护、农村水务等工作支持经济薄弱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加大农民转移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级财政出资的绿色生态建设项目和社会公共管理服务项目安置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多形式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及收益,确保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屋财产收益,探索实行“三权”抵押贷款,培育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集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
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农民分红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新三起来”工程,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休闲养老、乡村旅游产业,继续强化集体资产经营,提高经营收益。支持农民从事与农产品相关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山区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主动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效果,加大贫困地区资金投入。落实《北京市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进一步加大低收入户增收帮扶力度,安排低收入村开展特色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扶持低收入村和美丽乡村的公益项目建设,保障低收入农户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五)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逐步建设300个美丽乡村,改造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六网”工程,预计进行56万户农宅的抗震节能改造。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发达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标准,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待遇调整机制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大病和困难人群医疗保险待遇。完善新农合制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落实养老保险跨区转移。加大对城乡低保、特困、重残等特殊群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综合救助能力。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城和郊区乡镇疏解。加强农村医务人员的定向培养,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建立基层岗位津贴等多种渠道引导医疗人才进入农村,解决农村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薄弱中小学倾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向农村延伸,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满足农村居民实际需求的基层文化体育设施,扶持基层涉农文体队伍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打造农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