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6年6月18日,由湖北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蓝皮书由湖大高等人文研究院组织力量研创,增加了两项不同于以往的新内容,一是第一次发布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并对其作了初步的评价。这次的指数发布和评价虽然是尝试性的,但据此可以了解各省市在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对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总体状况有更准确的把握。二是第一次发布了由蓝皮书课题组组织的“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年)的问卷调查基本数据。为了给蓝皮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数据,2015年下半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设立了20个调查点,对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所形成的数据不仅为蓝皮书提供了可靠的论证资料,而且为关注有关问题的人士提供了数据来源。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排名,广东、浙江、江苏位列三甲
2015年下半年,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设立了20个调查点,对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报告首次发布了2014年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文化发展指数位居前五,湖北居第八,是中部地区排名最高的省份。
该报告分别从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和文化传播等4个单列指数方面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上海、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在单列指数中表现抢眼,分别居于排行榜前列。
文化投入主要包括文化事业投入和文化产业投入两个方面,细分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投入比重、人均文化事业费、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等7个子指标,上海市在该项中占据第一位置。
文化生产包含文化事业生产和文化产业生产,以博物馆数量、公共图书馆数量和文化产业营收情况等作为子指标,反映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江苏、广东在博物馆数量和文化制造业营业总收入上遥遥领先,占据全国榜单前两席。
文化供给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两个方面,是文化生产成果的集中体现和文化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细分为电视剧播出数、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有线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总户数比重等指标。江苏省在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报纸和图书发行发明排名全国前列,文化供给指数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文化传播是将文化成果传输到社会受众,让人民群众接触、了解、认同和享受文化成果,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传播包括境内传播和境外传播两个方面,细分为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境外演出次数等多个子指标。广东省境内传播和境外传播发展均衡,两项指数均列全国第三,文化传播总指数雄居首位。
我国文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仍存在四方面不足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虽然中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物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蓝皮书调查显示,对于“国家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最迫切需要实施的是哪些”这一问题,受访者选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保护文物”的人数最多。
(2)公共文化服务业领域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公共文化领域的文化资源如果按人均算就非常少。截至2014年底,中国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人均藏书量为0.58册;中国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为269.5平方米。这些指标都比较低,中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人们选择最多的是“基础设施落后或缺乏”(排第一),其次为“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次数少”(排第二),以及“公共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够”(排第三)。
(3)公众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面的满足度偏低。近年来,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缺口依然较大,公众满意度偏低。调查显示,在对“公众文化需求满足状况的总体评价”的回答中,有6.31%的人认为“很不好”,有21.46%的人认为“不太好”,有60.65%的人认为“一般”,三者合计占总数的88.42%。这表明大多数受访公众认为,目前公众的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4)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依然有限,文化事业的投入低于其他行业的投入,文化事业的发展依然受到资金的制约。文化事业费总量虽有所增长,但人均水平不高,文化事业费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明显偏小。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583.44亿元,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42.65元。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38%,基本与2013年持平。中国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依然不足,在区域分布上也不平衡。2014年,按区域,中国文化事业费东部地区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最高,达41.6%,其次为西部地区,占29.3%,最少的是中部地区,只有22.9%。东部地区的文化事业费几乎是中部地区的2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
根据蓝皮书调查,对政府的文化投入情况,公众评价并不高。认为“比较充足”和“非常充足”的人加起来只占26.4%,认为“一般”的人占37.7%,认为“不太充足”的人占21.4%,认为“很不充足”的人占6.6%。可以说,大部分公众认为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依然不太充足或不足。
我国文化生产中存在四大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中国文化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文化生产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文化生产的企业和机构主要集中在县级以及县以上的城市,而县以下所占比重较小。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在城市的机构数达77344个,县级城市达90694个,县以下只有52126个,三者所占比重依次为35.1%、41.2%以及23.7%。这说明,目前从事文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或单位主要集中在县级及县以上城市,共占74.6%,而乡村的比重只有25.3%;城乡比重相差悬殊。
(2)从事文化生产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蓝皮书调查显示,在问到“中国文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时,选择“提升文化产业人员素质”的人最多,占比重最大。这说明,广大公众普遍认为,中国从事文化生产行业的人员素质不高。
(3)文化生产中的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精品不多。蓝皮书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受访公众认为,中国目前文化产品质量不高,需要提升质量,该选项的被选频次排第二位。拿中国目前生产影片的情况来说,虽然现在每年生产不少影片,但国产影片无论是国际竞争力还是商业票房,都与欧美大片存在不小的差距。调查显示,对于“国产影片和欧美影片之间比较的总体评价”,有49.10%人认为“差别很大,欧美影片比国产影片优秀很多”。
(4)文化生产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文化立法工作跟不上文化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国文化立法观念还比较滞后,很多文化领域缺少有效的立法监督和管控,经常出现因法律不完善而对执法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以2016年初的快播案庭审为例,为什么快播案庭审会变成一场网络狂欢,变成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就是因为在快播案件的审理和庭审过程中,辩诉双方对于文化和互联网领域的违法事件的认定存在争议,双方各说各话。一方代表的是公诉方,代表的是现行法律的威严;另一方辩护人认为他们代表的是技术的前沿发展,主张“技术中立”“技术不可耻”“技术无罪化”的观点。这一事件实际上折射出中国文化领域,特别是互联网等文化新业态领域中法律监管的空白,以及法律和技术之间的脱节。这就需要我们今后在文化领域中密切关注技术新动态,并完善相应的立法体系。
文化事业费投入重点向县及县以下和中西部文化单位倾斜
蓝皮书认为,自2014年以来,党和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对文化建设事业继续予以大力支持,文化建设事业较2013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重点正在向县及县以下和中西部文化单位倾斜。
蓝皮书指出,全国文化事业费总量持续增长,近四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达1986.65亿元;人均文化事业费仍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达42.65 元。各城乡和区域文化事业费也随之稳步增长。
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重点向县及县以下和中西部文化单位倾斜。县以上文化单位费用投入292.12亿元,占50.1%;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 291.32 亿元,占49.9%。东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 242.98亿元,占41.6%,比重比2013年下降了2.0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 133.46 亿元,占 22.9%,比重提高了 0.3 个百分点;西部地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 171.15 亿元,占 29.3%,比重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
2014 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遗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中央补助地方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 46.53 亿元。中央对地方文化项目的补助资金再创新高。
“十二五”以来,文化事业建设尽管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事业费投入增速加快,但依旧存在文化事业费偏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滞后于群众文化需求、城乡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应该充分重视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的渴望,正视城乡文化建设事业的不平衡,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在资金上持续向文化建设事业倾斜,尤其是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在保障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尽量消除地区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十二五”期间的中国企事业文化建设已进入深化整合阶段,各方面的发展趋于稳定有序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的中国企事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进入深化整合阶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十二五”期间出台的各项经济文化政策,提高了各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自主性,明显改善了企事业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和政府部门出台了20项与企事业文化建设相关重要政策。这些政策的主旨在于提高企事业单位在各方面的自主性,同时提供的关于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经过各级机构的贯彻落实,为企事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对企事业文化的认知更为全面深入,对自身文化建设的自觉得到了提高,并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得以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随着对企事业文化落地落实问题的重视,各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从价值观、形象宣传与品牌建设、制度规章、内部文化宣传和培训到实施路径等各方面逐步扩展,渐成体系。如2012年的相关调查显示,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受到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调查对象中对企业价值观做出明确文化描述的企业占87.67%,其中国有企业平均值为84.38%。
第三,更重视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探索有中国特色、发扬传统文化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面向中国的实际问题推进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整合。“十二五”期间,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2010年9月举行了首届儒商论坛并设立“孔子儒商奖”,截至2015年已举行六届;2014年《中国儒商》杂志创刊;中国儒商文化研究会及省市的儒商研究会都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在多个以“儒商”为主题词的网站上也不断推出相关的研讨。
第四,企事业文化研讨及评奖活动的开展更为稳定有序。其中一些大型活动如中外企业文化峰会、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中国医院文化论坛、中国儒商高峰论坛等已形成品牌,发挥着持续而广泛的影响。
第五,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测评研究取得进展,并开始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与服务。十二五”期间,企业文化的测评研究被视为重点攻关的项目,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各大企业文化机构和学会都相继设立测评中心,研讨相关问题,推出测评研究成果,开发测评软件。
蓝皮书指出,从目前的发展态势以及“十三五”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来看,中国企事业文化建设的深化整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与此同时,随着“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以及中国企事业文化建设的逐渐成熟,中国企事业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在于:从以引入国外企业文化理论与方法为主转向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化,从而树立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事业文化形象。
蓝皮书还指出,未来的中国企事业文化建设要顺利开展,就必须正视“十二五”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事业单位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失衡、缺乏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文化建设的层次不清。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当在于,深化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立足于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的企事业文化理论,并完善其实践体系。
中国文化生产发展总体稳定但存在明显不足
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稳步发展,各项指标呈持续增长趋势,且发展态势良好。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新增固定资产逐年增长。
在文化生产细分行业方面,近三年来新闻出版发行业生产规模略波动,但总体变化不大。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情况良好,主要指标均稳中有进。2010年至2014年,电影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电影院线内银幕数量增幅巨大,电影票房收入逐年飙升。近五年来,艺术表演团体发展迅速,艺术表演生产规模大幅增长,总体上获得了可观的文化生产收入。近三年来,主要文化场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至2014年间,文化生产行业中文化休闲娱乐及其他领域也呈总体上升趋势。
中国文化生产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在社会效益方面都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依旧存在着不足:文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能充分满足文化生产的实际需要;文化资本投入依然有限,文化资金投入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从事中国文化生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紧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文化生产产业融合度不高,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有限;文化创新程度不高,文化精品较少。
针对以上问题,蓝皮书认为,今后中国文化生产要继续加大文化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未来文化生产的顺利进行;继续加强对文化生产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文化产业资金来源结构;大力培养文化生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的人才,努力提高相关文化人员的综合素质;扩大文化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努力提升文化和其他产业要素的融合度;加强文化生产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努力打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和原创文化产品。
理论学术生产理论性较强,现实性不足
蓝皮书分析了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理论学术成果的生产数据,结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发现2014年我国理论学术成果生产的理论性较强,成果形式丰富多样,但关注现实不够。
2014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理论学术图书出版数据显示,理论学术图书出版总量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2012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版理论学术类图书总量为75310种,2013年为73854种,均没有超过10万。2014年的理论学术类图书出版总量突破了10万,达102721种。而在参与中华文化发展状况调查的3094位受访者中,44.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我国理论学术研究的最大缺陷是“过于抽象,不注重现实”,另外有2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过于深奥,不够通俗”。
对此,蓝皮书指出,理论研究的深度体现为理论学术研究者能以较深的理论素养面对并反思重大现实问题,在体现理论深度和理论力量的同时能深入浅出地表达,让非理论工作者能够亲近并理解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注意其理论与现实的关联,将深刻的理论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充分发挥理论服务现实的作用。另一方面,脱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理论的创造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推进。
与此同时,理论成果对现实的指导力度也需要加强。2014年教育学的理论学术成果生产在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学术生产中表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无论是图书出版还是在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或生产硕博士论文,教育学生产的理论学术成果在各学科中均名列第二。然而,理论成果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还比较弱,还远没有达到公众的期待。
中国文艺产品的生产总体保持旺盛,但结构仍需调整
蓝皮书指出,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制品、录像制品、报纸、期刊、图书是中国最为主要的文艺产品的载体与平台。从2012-2014年各个平台制作、发表、刊载文艺产品的情况,可以比较鲜明地观察到各个平台发表文艺产品的数量、比重与发展趋势。广播节目制品的文艺产品时长,期刊、图书等生产的文艺产品种数,都处于增长态势。
相比较而言,文艺图书出版总数增速减缓,电视节目制品的时长明显下降。纸质平台中,报纸仍旧是中国老百姓接触文艺作品的主要载体。虽然2014年报纸发表文艺产品种数略微增加,但报纸发表文艺产品种数较少,而期刊上发表的书法作品数量较大且有增长。曲艺、戏曲小时数相比较前两年有一定的增长。这表明,中央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政策在文艺产品生产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反映。
在文艺产品诸种类中,电视文艺节目制作时长的绝对数量仍然偏大。文学仍然是文艺产品的主要品种。传统艺术形式,像戏曲、曲艺的生产品种相对较少。电影生产的绝对数量仍然偏少。
蓝皮书认为,录音、录像制品和报纸是流动性强、携带方便的文艺产品生产平台,这三类平台生产能力的下滑,不仅影响了文艺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影响了文艺产品发挥社会效益的能力。建议适当增加三类平台的生产能力,尤其要强化报纸生产文艺产品的能力,采取必要的保护政策。
曲艺和戏曲是中国民族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尽管2014年曲艺和戏曲种数略微增加,但鉴于近年曲艺和戏曲生产种数相对较少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精心组织精品曲艺、戏曲产品,加大扶持力度,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贡献。电影制作种数仍然偏少,与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不协调。为了繁荣中国电影事业,繁荣电影文化市场,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应大力发展电影事业,增加电影制作种数。
中国对外、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在未来面临诸多挑战
蓝皮书指出,2014-2015年,中国文化活动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成绩,但某些方面依然存在提升空间甚至面临新挑战。
首先,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尚需提升。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政府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视,特别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以及“欢乐春节”活动的举办,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但是由于在传播过程中未注意到传播地区的特殊文化接受习惯、现代技术的应用不够充分、在交流过程中对商业演出和商业品牌的推广偏少,导致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复兴抱有偏见,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
其次,对港澳的文化交流需要创新模式。蓝皮书指出,香港、澳门回归后,文化部坚持“立足主流、面向青少年,着眼长远,以文化认同促进人心回归”的工作思路,具有合理性,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特别是交流模式上有待创新。近年来香港爆发的“占领中环”运动、部分民众歧视和抵制内地游客等系列事件都体现了双方文化交流上的不足。
最后,对台文化交流面临新挑战。蓝皮书指出,过去几年里,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对台交流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2015年11月的“习马会”将之提升到了一个更有利的境地。但2016年初台湾地区总统选举的获胜者蔡英文是民进党主席,给这一形势带来了很大的变数。民进党长期坚持“一中一台”的方针,这与我国中央政府的“一个中国”原则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可能,但矛盾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在未来的5年内,内地与台湾的文化交流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蓝皮书指出,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既推进了一大批高水平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统筹发展了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以消除基层盲点和薄弱点为突破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一,重大文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果。一是文艺创作事业繁荣发展,基本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国家关注京剧、地方戏、民族音乐、美术等的长期发展,设立专项基金,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古籍保护,推进重要遗址保护工程。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均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命名两批共100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设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第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得到了大力推进。以基层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倾斜到老少边穷地区,进一步缓解了贫困地区文化设施“空壳”问题。国家重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对基层文化设施设备购置进行补助。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31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1110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473个,工人文化宫1300多个,农家书屋工程建成60.1万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实现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由一般化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推进,更加关注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权益。
第三,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拓展社会参与渠道,引导多种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截至2014年底,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6447个,演出13.34万场,观众8352万人次。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40.46万个,馆办老年大学705个。
第四,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实现深度协调。数字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广播电视网示范网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工程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创新共享的数字平台和数字资源,有效提升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文化产业正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方向迈进
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是文化实力最直观、准确的反映。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4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401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5%,占全国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63%提高到3.77%,文化产业正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方向迈进。
2013年的国民经济核算中,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为3866.3亿元,而2012年、2011年和2010年的增加值分别为3529.6、3133.5和2674.7亿元。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值在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各种国家和地方金融扶植政策的出台以及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我国文化发展的潜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按行业分类的新增固定资产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达到3806.5亿元,较2013年多459.3亿元;并且在按主要行业划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2014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6178.4亿元,较2013年增加947.3亿元,占2014年GDP的0.97%。2014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遗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中央补助地方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46.53亿元。全年全国文化事业费583.44亿元,比上年增加52.95亿元;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42.65元,比上年增加3.66元。
就文化产业的就业规模来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各类主要文化机构的数量由2013年的60369个增加到2014年的61305个。2014年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从业人员为145.5万人,占所有就业人数比重约为0.80%。
从全国文化消费需求来看,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同比名义增长9.6%,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7.5%。其中,人均文化和娱乐支出671元,增长95元,增长16.4%,占消费支出比重为4.6%。同时,全国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5.0%,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4.3%;全国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8.4%,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27.8%;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增速比城镇居民高3.4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速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差距有所缩小,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愿比较强烈,我国文化市场仍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公众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层面依旧存在诸多不足。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进行的“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显示,参与调查的3094人中44%认为2014年中国文化总体发展的发展状况一般,45%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
蓝皮书认为,公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公众无法充分使用公共文化设施。调查显示,2014年以来40.30%的公众使用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图书馆,然而近60%的公众却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设施;同时,公众对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使用度也分别只占4.8%和5.4%。文化设施使用不充分还会影响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导致文化活动形式单一。42.80%的受访者表示,广场舞等群众日常文化活动是2014年以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
其次,公众认为文化产业的商业性太浓。调查显示,21.67%的公众认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亟需加强,19.50%的公众认为文化市场实力和竞争力亟需加强。一旦文化产业的文化性不够,文化的内在价值将难以体现。在国产电影与欧美影片的对比调查中,有49.10%的受众认为欧美影片比国产影片优秀很多。这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的思想深度上还有待提高。
最后,公众参与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不够。其一,公众更看重文化生活的娱乐功能,而不是其思想内涵。调查显示,2014年以来,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排名对公众文化生活影响最大的文艺产品前两位,而图书只排名第五;各地卫视效仿热播韩剧成为近几年中国文化发展给公众最深刻的印象。这种娱乐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的渗透力度,让公众在文化深度的追求上产生制约。其二,公众参与文化活动更多的是受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不是出于自主选择。文化设施越齐全的地区,公众的参与文化生活的意识越明显;文化设施越匮乏的地区,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越薄弱。在2014年多元文化城市的综合排名中,上海、香港和北京位居三甲。港澳和东南沿海的文化发展和开放程度借助其区位优势以及与外界交流的便利,其排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广大地区无一城市入选全国十强。
新闻媒体要进一步改进文化传播方式
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媒体也面临转型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媒体自身必须与时俱进,力求在文化传播中体现时代的脉搏,同时将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受众,引导社会舆论。
首先应注重传播方式的创新。传统媒体应该向网络、手机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借力,在自身的文化传播技巧和方式上创新,利用新媒体扩大自己的受众和市场。在对外传播上要讲究方式、方法,切忌一味地展现高、大、全的形象。
其次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报道。2014年媒体对文化产业的报道数量有所减少。要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现状,媒体应增加相关报道,最好能够分专题采写,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文化产业进行更专业、详细的梳理和传播。
最后,必须丰富文化传播方式,做到传播题材、体裁多元化。例如《中国教育报》的“文化•副刊”、“文化周末”、“读书周刊”、“理论周刊”有丰富的文化方面的内容,但题材多偏向于主流文化理论介绍、书籍推荐、文化名家介绍等,对戏剧、音乐、摄影、美术、电影、电视等受众较为喜欢的文化内容较少涉及,题材单一。体裁则多限于散文、记叙文、杂文等,诗歌、小说方面却较少涉及。
公众对于国家最迫切的期待是政府廉洁、经济发达、政治稳定
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通过了解公众对社会发展总体观念和价值期待,可以探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地位、形式、意愿等因素及其对社会治理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此专门成立的调研课题组,主要考察四个方面的状况:一是当前公众对国家发展面貌的价值期待,二是当前公众对“国家应该如何作为以及应依靠谁的力量”问题的理解,三是公众对当今社会主要问题和矛盾的关注点,四是公众对化解社会矛盾、激活社会活力方面的认识。通过排列选项、多选的方式进行问卷。
数据表明,公众对于国家最迫切的期待是政府廉洁、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将近一半的人把“政府廉洁、行政高效”放到了第一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公众对社会发展的观念差异”调查中,有将近70%的人认为,社会和谐还是要依靠政府、社会、老百姓一起努力。关于社会主要问题和矛盾,广大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看病难、食品安全、买房难、贫富差距等密切关系民生的问题。而超过60%的人认为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公示和改革信访制度。
此次课题组在上海、云南、湖北、广东四个省份选取了54个调研点,通过入户访问、小范围座谈、集中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累积发放调查问卷2035份,收回有效问卷1933份。调研结束后,课题组通过整理调研原始信息,建立了调研信息数据库,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公众对我国执政党的认知需要完善
蓝皮书通过针对各类人群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公众对于我国执政党观念的认知和评价,通过分析不同人群在这方面的相关数据,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当前,我国公众对于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还是有所了解的。在公众看来,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和“信仰危机”问题目前是急需解决的。公众对于党最需要理顺哪些关系,做出了如下排序:“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关系”第一重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第二重要,“执政党和政府”之间关系第三重要。
反腐工作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对于党的反腐工作,非常满意的人数加上比较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74.2%。这表明,我党的反腐举措深入民心,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提升公众对于党的认知和评价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积极效果。
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党的反腐倡廉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按照被选频次看,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还不健全,权利运行还没有很好地进行监督和约束”(64.8%);二是“高层反腐部署难以在基层真正落实,基层反腐要走的路还很长”(64.1%);三是“党的反腐败都是事后反腐,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防腐治腐的机制”(64.0%)。
针对以上问题,蓝皮书认为,今后我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继续加大对我党大政方针的普及宣传;在党内加强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学习;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之间的关系;继续加强党领导的反腐斗争;加强对党员干部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党员素质的修养,建立健全一整套预防党员干部滥用职权的机制;继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继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努力形成党内民主科学运行的长效机制。
公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总体上良好,但还存在引导力、亲和力和渗透力不够等问题
基于“中国民众观念变迁与价值期待”和“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这两次社会调查中关于公众价值观的相关数据,蓝皮书认为,公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总体良好。
就个人层面而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目前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总体风貌良好,尤其是党政机关人员和军人在此方面的确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
就社会层面而言,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也建立了较扎实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公民合法自由的保护和以及依法治国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期盼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求给予个人发展的公平机会。而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公众对于社会不公待遇的敏感度在提高、承受力逐渐下降,由此导致了的各类冲突也有所增加。这表明,目前必须高度重视公众对于社会公正的价值期待,切实处理好相关的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关系到民生的几项最根本问题如教育问题、看病问题、养老问题等,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会矛盾逐渐产生并愈演愈烈,如就业困难、贫富差距加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房价居高不下等。而随着近些年群体性事件频频在新闻中亮相,社会治安也成为人民关心的问题之一。
蓝皮书指出,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加上国内多元意识的交融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尚未达到“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认同、坚守、笃行”的理想状态,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各级组织在面向不同对象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内涵解读不够深入,缺乏引导力。二是培育形式多样化不够,缺乏亲和力。三是融入民众需求不够,缺乏感染力。
蓝皮书对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加强面向不同主体的内涵阐释,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认同;开展多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关注并回应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