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6年5月24日,由北京社科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现状与问题
北京的城市文化发展总体实力位居全国首位,但城市文化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文化、文化竞争力、文化形象竞争力和城市科技创新力度具有独特的优势,2015年各项指数基本位于全国首位,但也有些指数稍弱于上海,例如,北京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居第3,仅次于上海和香港,与上年相比,北京保持上年的位次,但与上海相比,上海有所上升,由上年的第2上升为第1,香港位居第2。这表明在中国城市体系中,北京和上海是国内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文化实力相互竞争的城市。北京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文化竞争力。
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2015年发布的《GN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北京不仅位居全国首位,而且唯一进入前10位的一线城市,这表明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采取了有力措施,并取得重要成效。2015年,在国内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满意度指数排名中,北京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是全国一线城市中唯一进入前10名的城市,但相关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良好,但面临上海申城市的强力竞争
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北京的优势,在全国文化产业指数排名中,北京虽位居前列,但2015年,与上海相比却有一定差距,上海的综合指数由2013年的第4位、2014年的第5位跃升到第1位,而北京则由2013、2014年的第1位变成了第二位,这说明面对上海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北京和上海是中国城市文化发展和文化城市建设中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也是在当前城市文化和文化城市建设中最具有发展比较性和经验借鉴性的城市,北京面临着上海等城市的强力竞争。
政府助力北京众创空间发展,但存在“政策投机”现象
2015年,我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众创空间创新行为,推动我国众创空间发展。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探访深圳柴火众创空间的新闻,一度刷爆了朋友圈,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例如,2015年3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同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众创空间起步较晚,但是我国政府对北京众创空间及众创运动的支持和保障,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大力量。政策的助推作用使北京众创空间呈现有阶段、有保障的发展特征。
其一,从规模上看,根据2015年3月全球众创空间维基站点的统计,国内众创空间共有21家注册网站,其中北京就占据6家。“2015中国众创空间盘点”(TOP 50 榜单)中,北京地区的众创空间有17个,占总体的34%,并且国际国内活跃度都有相对的提高,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作用密不可分。
其二,从地域上看,政府的政策助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众创空间的地域均衡分布,目前北京众创空间已经达到65家,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等9个区县。北京在均衡自身众创空间地域分布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京津冀地区,从石家庄云创空间与北京创客总部展开的深度合作到天津滨海新区从北京引进的10个众创空间,这都得益于我国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政策促进众创空间发展,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各种费用给予适当财政补贴,提供免费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
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动了北京众创空间数量的不断增加,地域分布逐渐走向均衡,而且通过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落实小型企业创新基地,促进北京市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的互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京整体的创业门槛和成本。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通过行业白皮书数据的开放共享,使北京众创空间对行业自身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助于众创空间进一步创新发展。
蓝皮书指出,自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一系列文件,要求从投融资机制和财政资金等8个方面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进行支持以来,北京市也召开了众创空间建设推进会,为企业、创投机构、高校、行业组织等各大社会机构带来了发展众创空间的系列利好政策,主要体现为场地租金补偿、财政资金补贴、企业税收减免、相关创投资金配套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升等诸多显性红利。一部分低成本众创空间和企业也随之建立,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部分众创空间的设立并非以创新、创业为出发点,以充分激发创客的创造性、积极推进创新与产业对接为目标,而是着眼于套现政策红利,动用各种手段减少众创空间与政策补贴之间的“剪刀差”,具有明显的“政策投机”倾向。
“孵化”推动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但注册机制不完善
作为创新创业的土壤,北京拥有一批创新型企业,而支撑北京承载高效创业的就是日趋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目前,北京市有150家各类型孵化机构、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9000多家入驻企业、8000多家创业企业,形成了由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咨询和金融互动等环节构成的创业服务体系。孵化服务网络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在2015年3月北京得到授权的11家众创空间中,孵化领域锁定TMT和移动互联网的最多。科技寺、极地国际创新中心、京西创业公社主要集中在TMT领域;乐邦乐成、众创总部集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众创空间主要业务集中在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方面;DRC创艺梦工厂的核心业务为文化创意产业;北大创业孵化营和清华X-lab依托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高校,孵化领域的范围较为宽泛。众创空间促进了北京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伴随着众创空间数量的增长、孵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北京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培育基地。北京众创空间在“孵化”创新的同时表现出高度的专业化发展特性,形成了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创新型园区,扩大了新兴产业的规模。
北京众创空间孵化机构积极对接国际技术、市场等资源,积极提高国际化水平。北京市首个与外方股份合作成立的国际企业孵化器高创天成孵化器,已与39家国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服务国内外科技企业300余家。北京市孵化机构不断探索服务输出和品牌输出,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蓝皮书指出,北京众创空间“孵化”机制在推动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也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只有个别获批的机构有工位注册公司的工商服务,多数机构采取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创业者提供此类服务。这就造成创业者的服务责任推脱现象,同时也会影响众创空间自身的服务质量,一旦产生创新成果的纠纷,也不容易通过协商机制来解决。
北京市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存在五大问题
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还主要停留在国家层面,北京市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没有把文化多样性当作城市文化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文化交流项目和社会团体参与程度较低,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开发和管理也存在着不足。
(一)文化多样性活动缺乏形式创新
体现城市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应当建立在文化项目开发和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活动和对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创新和发展。北京目前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活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还比较老套,缺少文化创意企业的参与,交流活动主要集中于公众讲座、图片展览、书籍出版和电影电视制作等群众文体活动。未能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文化多样性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他文化多样性资源同样丰富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了解、研究水平也不够深入。
(二)文化多样性活动的参与主体互动较少
北京不仅有历史传承下来的丰富多彩的城市传统民俗文化,而且在京的中央单位、国家级民族单位、高校和民族学习班相对集中,此外,驻华大使馆和各国文化交流中心资源相对其他城市异常丰富。目前,北京市各单位举办的活动相对地方也较为丰富,但是由于中央单位与地方单位的行政区隔,还未能达成中央和地方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局面。北京市举办的市级活动还未能与中央单位相统一,中央单位对北京市级单位举办的活动参与和支持力度不够。此外,驻华大使馆和各国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宣传力度较小,未能与北京市基层单位和市民群体开展互动。北京文化多样性的活动主体在世界上也较多元丰富,但是各级、各方面的活动主体的互动性较弱,未能形成多元互动的局面。
(三)文化多样性活动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计划将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如此庞大的人口资源在保护和发展城市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北京市文化多样性项目和产品还未被广大市民普遍接受,导致在这一过程中市民群体主动参与保护的互动性较弱,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特别应注意到在新媒体和信息时代,每一位市民通过手机和网络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自媒体”,北京市民在外出旅游和接待外国友人的过程中,都在积极介绍和传播北京的城市文化和形象。如何提升市民群体的参与热情,引导市民群体在外出旅游和涉外接待的过程中传播“正能量”,打通从民间基层开启的宣传渠道,将是北京城市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发展的关键。
(四)交流、传播和服务的专业人才匮乏
可以预见的是,在京的外籍人士参与北京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对外传播活动将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京旅游或工作,也会有更多的文化团体到国外参加文体表演和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如何确切地向国外观众传播北京的多元文化特点,增加文化翻译和文化交流,积极培养能够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多种外语的专业人才将是重中之重。“美丽北京•多彩节日”——56民族团结公益行活动的开幕式上,举行了“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通志愿者证书”颁发仪式,赠送《新疆来京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手册》,以少数民族语言介绍和传递北京的城市文化。服务手册采用维吾尔文和汉文双语编写,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指南、相关政策法规、首都文明守则等,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代表看到专门为他们编写的这本服务手册感到很温暖。但由于北京缺少民族地区语言和汉语的专业翻译团队和人才储备,类似的活动和服务还比较有限。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融入北京的过程中,亟须培养掌握多种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播人才。
(五)文化多样性的地方特色项目稀缺
北京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既要吸收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资源,借鉴世界各国的文化项目经验,又要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形成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和产品。目前,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项目还较为稀缺,下一步可考虑围绕2022年冬奥会进行项目开发。例如,冰蹴球是民族体育项目,来源于历史上什刹海冰上“蹋鞠”游戏。项目挖掘人赵书先生认为,冰蹴球属于现代民族体育,兼具竞技性和娱乐性,符合现代体育推广条件,是一项难得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
朝阳海淀创新创业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区县,行业集中在: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和广告会展领域
蓝皮书课题组面向全市文化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展开调查,调查显示,从整体来看,创新创业涉及文化艺术,广告会展,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休闲娱乐等领域,基本实现了文创全行业发展。但创新创业的繁荣程度存在结构性差异,集中于创新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强的行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和广告会展等领域创新创业占比超过五成,分别占22.06%、21.61%及11.03%,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新闻出版等专业性强、经验要求程度高的行业创新创业占比仅在5%左右,分别占1.81%、6.15%及5.41%。
文创产业创新创业企业普遍集中在海淀区和朝阳区。调研显示,在创业方面,超过80%的创新创业企业注册在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来自海淀区和朝阳区工商局统计注册数据。其中,2014年海淀区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就突破1万家,朝阳区2014年新增文化创意企业7996家,两区每年的创新创业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区县。来自朝阳区和海淀区专利局2014年统计数据。在创新方面,海淀区和朝阳区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创新创业空间布局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整体趋同:海淀区和朝阳区的文创企业总量及企业注册资本分别占全市总量的49.9%和57.3%。
北京市文化消费结构失衡,缺口大、层次低
2015年是北京市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一年,根据“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阶段成果”发布会公布的数据,北京在文化消费能力和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的指标排名中,均居首位;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消费总额破百亿元。但2015年8月发布的《2014年北京市文化消费指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北京市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约为15%,消费缺口在1378亿元左右。根据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占总消费30%左右进行估算,北京文化服务消费与文化产品消费的潜在消费量在2280亿元左右。李北京市文化消费显示出层次低和缺口大的问题。
从消费人群来分析,北京市民的整体消费意愿明显上升。无论是货币支出还是时间支出,消费者的支出意愿都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但是文化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18~26岁。由于闲暇时间不足,北京文化消费主力军的消费行为受到严重制约。对比而言,闲暇时间充裕的儿童、老年人,文化消费意识薄弱、消费水平较低、消费能力不足等原因制约着其文化消费行为。闲暇时间与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的缺位是北京文化消费缺口的一个原因。
从消费结构来看,北京市文化消费结构失衡。虽然北京市政府通过“地坛书市”“阅读季”等活动带动了市民的教育型文化消费。但是从数据来看,北京市娱乐型文化消费占比63.6%,教育型文化消费所占比重不足娱乐型消费的一半。文化消费结构的失衡导致文化产品供给的失衡,娱乐型文化消费品供给过多,教育型文化消费品则偏少。结构的失衡和供给的失衡使得北京市文化消费层次低。
从文化消费环境来看,北京市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府主导性强,但是文化消费缺乏整体的规划,文化消费政策不完善。截至目前,北京市仅仅出台了一个关于文化消费的政策——《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消费的意见》。此外,文化消费市场处于发展时期,文化场所和设施数量不足、配套不齐、功能不全等问题抑制了居民文化消费。
北京“文惠卡”折扣优惠力度有限,商户更看重政府宣传平台和政策资源
北京市政府近年来陆续推出一系列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其中,惠民文化消费季和文化惠民卡是最重要的两个品牌项目。2015年是惠民文化政策实施的第三年,为深入了解文惠卡现状,第三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蓝皮书课题组向70家文惠卡合作商户发放了调查问卷。商户涉及电影院、书店、图书馆、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娱乐健身、文化艺术、剧院等多个类型。
调查显示,这些商户的顾客需求普遍较高。仅有4.29%的商户认为“顾客很多,基本满负荷运转”,有75.71%的商户认为“有一定顾客量,但还需要扩大”,剩余20%的则处于“顾客太少,资源闲置”状态。可见,鼓励文化消费、增强文化市场活跃度符合文化企业的迫切需要。
商户对文惠卡的效果基本给予肯定。有8.57%的商户认为文惠卡带来顾客量的显著提升,90%认为有一定提升,认为完全没有提升的仅有1.43%。商户对整个文惠卡项目的评价也较为正面,有17.14%的商户认为文惠卡“完全符合商户需要,非常成功”,82.86%的商户认为“基本符合商户需要,但有待改进”。
就文惠卡给商户带来的收益而言,商户最看重的是通过政府宣传提升知名度,回答“非常看重”的占70%以上,其次是“获得政府表彰”“获取政策信息和资源”。而对于“促销获得利润”,非常看重的商家不足40%。可见,相对于经济利益,文惠卡商户更看重政府的宣传平台和政策资源。商户访谈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有商户表示,通过文惠卡打折带来的利润空间很有限,但公司因此获得在主流媒体上的展示机会,对未来吸引顾客仍然大有益处。在商户看来,年终的政府奖金评选更意味着一种荣誉。
作为一项运行时间较短的创新举措,目前文惠卡项目也存在一些阶段性问题。比如部分加盟商户给予的折扣优惠力度不大,如娱乐健身、电影院、文化旅游等行业,与本身的折扣以及团购的补贴相比,文惠卡没有明显优势;签约门店覆盖范围不均匀,部分区县推广力度不大;文惠卡发放不够精准,使用效率偏低;一些中小加盟商户的交易量少,部分商户配合较差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文惠卡的品牌打造需经历生存期、发展期、品牌期和维护期等不同阶段,在品牌打造初期,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难以为加盟商户带来流量的显著增加,导致部分商户信心不足。同时,文惠卡在把握市场脉搏上精准度不够,许多细节需要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进一步增加与市场的匹配度,更好地赢得消费者信赖,提高文惠卡实际使用效率。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