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文摘自《科学教育蓝皮书: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 》
想象力是指人对头脑中已经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核心就在于人类自身所独有的想象力。
新颖性是创造性想象的主要标志,在想象的过程中,出现的新形象越独特、与众不同,就标志着新颖性指标越高。
丰富性指创造性想象过程中各成分的总量,总量越大意味着想象的范围就越广。
灵活性表现的是思维的跨越程度,灵活性越高意味着思维活动中个体越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深刻性指创造性想象的精细程度,标志着创造性想象成果的细致和具体化程度。
针对创造力,国内外的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和研究,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而培养创造力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创造性想象力。20世纪初,柯克帕特里克和辛普森等人通过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进行实际测验,发现小学3年级是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最高点,但是从4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想象力开始逐渐下降,这一现象被称为创造性的“四年级骤降现象”。
我国学者胡卫平对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青少年创造性从12~17岁呈平稳增长趋势,但在14岁和18岁时有所下降。对青少年想象力年龄发展特点的研究比较集中,王连洲的研究认为,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整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发展,8~10岁是想象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10~14岁则是创造性想象的稳定期。 因此,创造性人格是衡量创造性想象的一个主要指标。聂衍刚、郑雪等对9~19岁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研究认为,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存在不同阶段,分别是15岁之前的稳定期,15~18岁的突变期和18岁以后的第二个稳定期。
按照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个体的创造力受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和环境共同影响。斯滕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在他的理论中的第三维度,即人格特征,总结出了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包括有适度的冒险精神、期望被别人认可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进行抽象思维、乐于进行智力活动与游戏等。 在个体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形成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对于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来说,其特征也同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好奇心是其重要因素,好奇心与创造性想象力总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角度讲,好奇心是创造性想象力的源头与动力。
研究者普遍认为,环境可以激发或抑制一个人的创造性想象力,影响创造性想象力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创造性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具有创造性的人,其家庭成长环境极其重要。 家庭成员的支持与鼓励、与同伴联系及互动的机会都是影响个体创造性想象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人格是个体的先天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发展出来的,因此人格的塑造离不开父母的遗传以及个体生长环境,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形成创造力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环境的研究多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展开,涉及父母的职业、学历、家庭模式等方面。 学校教育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的研究集中在教学态度、教师类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针对课堂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关系的研究,哈登等曾以约200名社会经济地位相似的学生为样本,样本分别来自传统学校和开放学校,以此分析两类学校对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开放教学对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有促进性影响,这些学校的发散性思维测验成绩在离开学校4年后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本次创造性想象力调查中,课题组使用了全国分层抽样调查方法。课题组基于中国大陆地区东中西3类地区的划分方法,在东、中、西部3个地区中每个地区选取了3个省或直辖市,每个省或直辖市再选取4所完全中学(其中两所城市中学、两所农村中学)和4所完全小学(其中两所城市小学、两所农村小学);在所有学校的每个年级中(包括小学6个年级、中学6个年级),随机抽取整班进行问卷调查,按等距抽样方式在每个班级中抽取10名同学作为最终分析样本。课题组最终分析样本总量为4320个,其中有效样本量为4162个,有效率为96.3%。
研究结果
总体特点
1. 年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6岁和7岁两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各年龄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15岁时创造性想象力总分达到最高值,15岁以后略有下降,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6~11岁,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总分不断提升,11~15岁,增速略有缓慢。从图画题和文字题的得分来看,文字题得分的总体发展趋势与总分的发展趋势更接近。
2. 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的想象力得分差异显著,女生(37.50分)的想象力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6.60分)。数据表明,4~12年级学生中,女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较高,其中只有6年级和12年级男生的创造性想象力高于女生,其他各年级都是女生高于男生。
3. 四个维度分析
(1)年级分析
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的四个维度丰富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新颖性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丰富性的发展趋势最为明显,在小学阶段上升的幅度最大,但是在中学阶段,丰富性则呈现出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高中阶段相对稳定。相对来说,灵活性、深刻性和新颖性的发展则比较平缓。从4年级到8年级,灵活性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8~12年级,灵活性呈现平稳状态;在4年级至9年级阶段,深刻性呈犬齿状上升趋势,9年级是深刻性发展的节点,其后一直到12年级一直呈稳定状态;从4年级到12年级,新颖性一直都呈现缓慢上升的状态,但增长幅度要较灵活性和深刻性稍高。
(2)年龄分析
从四个维度的年龄发展状况来看,丰富性与其他三个特性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6~11岁丰富性上升趋势较大,对达到一个高峰。之后略有回落并在14岁达到最高峰之后趋于平稳。总体来说,与年级发展状况呈现对应趋势。从灵活性、深刻性和新颖性这三个维度来看,三个维度都表现为对年龄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到高中阶段趋于平稳并不再变化。
人格情况分析
1. 创造性人格的年龄特征
本研究对想象力与好奇性两项创造性想象力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发展的基本情况,笔者以学生年龄为自变量进行分析(1~3年级学生未测试)。
总体来看,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呈现犬齿状波动状态。在9~11岁阶段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升高,11岁时达到最高点,随后稍有下降,15岁之后缓慢上升,并在高中阶段趋于平稳。
另外,创造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密切正相关。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得分高的学生,其创造性想象力得分也相应较高。认为自己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学生,其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得分、创造性想象力得分也都为最高;认为自己想象力“不丰富”的学生,其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得分最低。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的想象力水平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
2. 创造性人格的性别差异
从创造性人格的得分来看,男生与女生存在差异。男生与女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得分的情况显示,女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水平略高于男生。
不同年级的男生与女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水平则存在较大差异。男生在4年级、10年级与12年级时总分明显高于女生,而在其他年级时则低于女生或与女生差异不大。
3. 好奇心的年龄分析
好奇心是创造性想象力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对测试中,对学生好奇心的得分分别进行分析,从图7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好奇心的得分情况中,11岁的青少年好奇心得分最高,为32.13分。其他年龄,好奇心得分保持在15分左右。
同时,对男生和女生的好奇心得分进行统计,统计发现男生的好奇心平均分为14.89分,女生的好奇心平均分为18.09分,男生的得分差异不大,女生的好奇心得分差异较大。
不同家庭环境下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分析
1. 父母受教育程度
在调查中,父亲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5%与2.4%,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学生比例不到20%,父母受教育程度最多集中在初中与高中。总体而言,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要高于母亲。对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关系,学生的父亲或母亲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得分最高,父亲或母亲学历为高中、初中、小学和不识字的学生得分不断下降。
2. 父母职业
父亲职业为教师类的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最高,以下依次是公务员类、企业类、商业服务业、农林牧副渔、农民工。而母亲职业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类的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最高,以下依次是教师类、企业类、家务、商业服务业、农林牧副渔、农民工。
3. 家庭内科技交流
具有相对融洽的家庭气氛,家庭内父母与子女经常交流对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有重要作用。父母经常与其谈论科技话题、同孩子进行远足等接触大自然活动的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明显高于父母不与其谈论科技话题和远足等活动的学生。家里可以上网、有科技书籍和仪器的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明显高于家里没有相应设备和书籍的学生。
按照家庭结构分类,本研究考察了大家庭与核心家庭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情况。生活在核心家庭的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最高,生活在大家庭的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次之。
分析与讨论
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平稳增长,小学阶段是增加关键期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创造性想象力水平是随着年级增长而不断发展的。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类似,在笔者的调查中,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从小学4年级持续上升发展,4~6年级有明显提升,中学阶段也一直处于平缓增长阶段,高中2年级达到顶峰,高三水平略有下降。从影响因素来看,虽然本研究集中在对外在因素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是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小学阶段后期随着学生进入青春期,其身心的迅速发展为创造性想象力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基础。而外在的教育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进入中学后的青少年随着接触面的增加,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信息的影响,为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在影响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发展外在因素中,学校环境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许多研究者非常重视学校环境在培养青少年创造力中的作用,认为,“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处于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主导地位,个体的创造力正是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同学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创造力发展产生作用。” 笔者的研究中,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与学习成绩、课外兴趣具有密切相关性,也充分说明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发展是以知识的掌握为重要基础的。研究还发现,经常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和植物园等科普场馆对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从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的4个维度来看,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丰富性效果最为明显。丰富性是创造性想象力的总量,能够展示的丰富性数量越多,表明个体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反应就越快速。灵活性指个体进行创造性想象能够触类旁通,思维活跃,从而根据原材料不断产生出产生不同寻常的想法和方案。丰富性和灵活性表现了创造性想象力的广度。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随着个体日渐成熟,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的丰富性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加,且各年级之间差异显著,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创造性想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深刻性和新颖性代表了创造性想象力的深度,深刻性是描述创造性想象的精细程度的重要指标,代表想象力的深度。新颖性是创造性想象力的核心,指创造性想象力中的独有成分。深刻性和新颖性代表了创造性想象力的深度。本研究数据表明,与丰富性随着年龄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同,深刻性和新颖性缓慢上升,总体上新颖性的增长更为明显,且在丰富性、灵活性和深刻性都趋于平稳的高中阶段仍在增长。
家庭氛围影响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父母的学历、职业对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有很大影响,父母为公务员类、教师类的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要高于其他群体的学生,相对良好的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林静怡在研究具有高创造性并在创新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时,指出母亲的学历在影响学生的创造力结果中非常重要。笔者的研究也发现,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得分在父母亲学历是大学或以上最高,之后随学历降低而降低。在乡镇与农村,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得分最高,因此可以从提高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素质等方面来促进农村学生创造性想象力提升。调查中还发现:农民工子女创造性想象力的自我评价较低。父亲为农民工的青少年中,46.5%的人自认创造性想象力丰富,大大低于57.9%的总体平均比例;自认想象力不丰富的农民工子女比例为20.6%,高于14.9%的总体平均水平。本研究中,在教师问卷及与部分教师的座谈中都发现,教师对农民工子女创造性想象力的评价也较低,认为农民工子女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大多数教师认为,农民工子女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创造性倾向上都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发展创造性想象力的潜能有待深入挖掘。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家庭环境因素与创造性想象力4个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在“父母和孩子谈论科技等话题”“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远足”“家有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等科学方面的仪器”“家庭内可以上网”的家庭氛围中的学生,其创造性想象力4个特性上的得分均高于家庭交流少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内有科技类、艺术类书籍与杂志的学生,其流畅性和精准性得分高于回答否的学生,变通性和独特性得分则低于回答否的学生;与父母一起阅读的学生的精准性、独特性得分均高于回答否的学生,但是变通性和流畅性得分则低于回答否的学生。这意味着,书籍及其提供的知识容量对孩子创造性想象力的广度和深度有益,同时父母在一起阅读过程中,对孩子创造性想象力发展的深度和独特程度有所帮助。
家庭内经常交流与科技相关的知识对学生创造性想象力有帮助。这在印证家庭交流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说明科技知识对科学想象力的作用。在对成功的科学家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除对创造性人格进行研究,也强调了想象力的作用。霍尔顿认为,科学家的想象力受制于他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的来源以及这种信念对科学家选择课题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可以注重在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信念,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实验的作风,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提升。
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呈现犬齿状波动状态
本研究的测试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在11岁以前呈上升的态势,11岁达到最高;11~15岁是创造性想象力人格发展的突变期,先是迅速下降,13~14岁略有回升,15岁降到最低点。15~19岁是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人格较稳定阶段,15岁之后缓慢上升,17岁后略有下降。追溯其原因,从个体来看,小学阶段是个体开始集体生活,并逐渐形成人格特质的重要阶段,个体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在这一点阶段不断受到刺激;从外在因素来看,小学阶段是个体逐渐接触大量外部知识并成长的重要过程,创造性想象力人格能够得到较好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转换,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学业和考试,其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会受到抑制。初中阶段创造性人格水平先上升后下降,这也可以看出,中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影响较大,且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因此表现为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水平降低。高中阶段变化不大,创造性人格基本呈稳定态势。
本研究发现,女生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水平略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学生性格有女性化倾向,学生活动能力表现为“阴盛阳衰”的现象等看法基本相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社会现代化,家庭教育对女孩越来越重视和关心,而家长担心男孩“越轨”,对男孩的活动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和教育要求,以致女生的思想更自由。另一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女生在学习中可能更努力刻苦并更倾向于遵守学校制度,因此可能受到了更多的鼓励;而男生的想象力经常表现在课外活动中,有时甚至与学校纪律不符,因此可能不被鼓励甚至会被批评,其想象力的发展受到的压抑更多。因此,期望、教育和要求可能是导致女生在创造性想象力人格水平略高于男生的原因。 这是对影响男女创造性人格外在原因的简单探讨,其深层原因可能是受到个体认知发展、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创造性想象力人格特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想象力与好奇心是其主要方面。具备高想象力和强烈好奇心的青少年在心理特征、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共同人格特征。笔者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小学阶段出现一个好奇心较突出时期,抓住这一个关键时期,激发和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对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好奇心的发展特点来看,创造性想象力水平高的青少年通常善于观察事物并将现实事物或虚拟事物视觉化并建立心像;通常在思考和想象的过程中能够超越感官及现实的束缚,提出新的理念和见解。同时,创造性想象力水平高的青少年多善于幻想尚未发生过的事情,并且富有质疑和探究精神;思维活跃发散,主意多;善于凭直觉进行推测和判断;而且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的青少年乐于处理特殊和复杂的情况,肯深入思索事物的奥妙,希望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