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专题报告(1973-2015)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6-03-22

  2016年3月17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和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专题报告(1973-2015)——开放的城市 共赢的未来》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从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天津与日本神户建立中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截止2015年7月1日,我国对外友好城市数量达2209对,成为世界上拥有正式友好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40多年来,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

  2010~2014年全国友好城市往来活动12897次,为40年前的125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分工,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果实,城市也需要有自己的“国际知己”。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城市相继与国外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朋友圈”遍及世界五大洲,而且积极地开展交流与合作。

  从1980年开始,与友好城市之间往来批次和涉及的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与国外友好城市结好对数的大幅上升,双方往来的批次和涉及人数增加的趋势愈加明显。根据最近年份(2010~2014年)数据,全国友好城市往来活动共计12897次,涉及人数高达近16万人次之众,相当于早期(1970~1974年)友好城市活动批次的125倍、参与人数的近90倍,说明中国友好城市活动发展迅速,且无论在往来频度还是规模上都已相当可观。

  从具体交往内容上看,根据现有数据可知,中国城市与国外友好城市在贸易、投资、旅游、政治、能源、科技、环保、体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教育与人才等14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每个时间段在各个领域中国城市与友好城市之间的往来活动都是逐渐增加的,尤其是最近的10年增幅最大;另外,与友好城市交往活动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贸易、教育与人才、政治领域,四项领域交往活动合计占全部交往活动的65%,其中交往最多的政治领域占所有往来活动的20%以上。

  未来友好城市交往中投资往来的比重会逐步上升成为主要交好手段之一

  中国城市与国外友好城市之间友情联系的纽带往往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固定下来,根据不同领域的交往批次特点,蓝皮书将样本涉及的13个领域按交往比重划归为三类:交往比重最大的政治、教育与人才、贸易和文化艺术领域为第一类,投资、旅游、体育和环保为第二类,比重最少的科技、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与能源为第三类。

  蓝皮书指出,投资交往近年来大幅提升,“引进来”略高于“走出去”。与友好城市之间的投资往来分为国外友好城市在华投资即“引进来”和中国企业在国外友好城市的投资即“走出去”。回顾中国外商投资的历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吸引大量外商来华投资;80年代吸引国外大批纺织企业来华投资建厂;90年代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引进国外制造业企业来华投资;21世纪以来,又转向承接以IT产业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吸引外资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相比“引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首先,中国企业受自身发展的驱使,在中国市场立足后,需要进一步在海外市场布局,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丰富投资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政府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学习国际先进的开发理念和高效的管理策略,将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带入中国。最后,国外市场融资成本低廉而投资收益较高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驱动力量。

  虽然与友好城市的投资往来次数没有教育、贸易等领域频繁,但是最近几年,投资往来上升趋势十分明显,从投资方向上看,历史累计“引进来”1254次,略高于“走出去”的1130次。从区域上看,与国外友好城市的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中心城市,另外边境城市与友好城市的投资往来也比较频繁。随着友好城市关系的不断深入,未来友好城市交往中投资往来的比重会逐步上升成为主要交好手段之一。

  我国友好城市发展呈现东部“高水平,高均衡”,中西部“低水平,低均衡”态势

  为了更进一步把握中国不同区域省级友好交往度发展之间的差异,蓝皮书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的城市友好交往度指数进行相应的统计。对上述四大区域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城市友好交往度平均值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且该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更平均,地区间发展差异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相反,西部区域虽然个别地区的城市友好交往度较高,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地区内发展差异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区域与西部区域类似。中部区域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几乎与全国发展水平相近,省级友好交往发展程度较均衡。东部区域的领先地位与该区域独特的区位优势无疑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中西部区域的发展与这些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则密切相关。

  “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释放城市潜在的对外交往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涉及外交、经贸、金融、基建、交通、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鼓励“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城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珍珠,通过城市外交串接起来,经济和文化交流互动,交相辉映。同时,通过释放城市潜在的对外交往活力,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联通边界的区位优势,搭建互联互通走廊和对外开放窗口,“以点带面”“由线到片”并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综上所述,城市外交,从国家总体外交的补充发展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途径;从城市自主开展对外交往的辅助地位,上升为从属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地位。城市外交进入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发展阶段。

  中国城市外交将从注重“获得”向积极“给予”且互助共赢转型

  过去40年里,中国城市对外交往呈现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依次递减态势。按照中国友好城市在各洲分布数量排列,依次为欧洲776个,占总数比例35%;亚洲713个,占总数比例32%;美洲455个,占总数比例21%;大洋洲141个,占总数比例6%;非洲124个,占总数比例6%。如果将目前全部国际友好城市按所在洲平均到每个国家,则在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发展相对均衡,与各国平均友好城市数量各占约四分之一,而与非洲国家的城市友好往来相对较少。

  但是,如果将国际友好城市所在区域进行细分,不难看出,国际友好城市分布并不均衡,非洲、中东、拉美、中东欧等区域的国际友好城市发展缓慢。

  在非洲,与中国结好的友好城市分布相对广泛,在非洲2/3国家的124个城市建立有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但结好总数偏少。

  在中东地区,与中国结好的友好城市分布范围狭窄,在14个国家中仅与6个国家的城市与中国城市结好。

  在拉美地区,虽然与中国结好的友好城市总数较高,但分布不广泛,还有一半的国家未与中国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在中东欧地区,虽然与中国结好的友好城市分布广泛,但与整个欧洲情况比较,仍有发展空间。

  在中亚,与中国结好的友好城市分布广泛,但总体数量偏少。

  因此,未来发展方向将从注重“获得”向积极“给予”且互助共赢转型,加强与非洲、中东、拉美、中东欧、中亚等区域建立友好城市,优势互补,互助发展,共创繁荣。

  我国城市外交应探讨建立“友好城市群”

  《城市外交》指出,建立具有特色的友好城市的合作可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合作为依托,通过开拓创新,全方位促进“友好城市群”的建立。借用城市外交的优势和特点,在作用于不同区域范围的主要核心城市周围,聚集不同类型、规模、特点的城市,形成与核心城市保持较密切联系的群体,即“城市群”,不仅可以增强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同时也将增强核心城市对外围区域的辐射作用。探讨建立“一带一路友好城市群”“新兴市场友好城市群”“金砖国家友好城市群”等,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抱团取暖,互助共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