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文摘自《公民科学素质蓝皮书: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2015~2016)》
本文作者:李群 陈雄 马宗文 王宾 孙计领 刘涛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整体偏低、城乡差异明显、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等现实问题。公民科学素质较低已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并测算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截至2015年已连续进行9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在不断修订《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组织公民科学素质领域的专家学者,历经十多次研讨,最终形成《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简称《基准》),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调查问卷,继续在北京、重庆、广州、黑龙江、湖南、陕西六省(市)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工作。过对调查测试结果的分析,六省(市)的平均达标率为21.79%。
各类人群的达标率
1. 按性别分
分性别来看,本次测评中,男性达标率均高于女性达标率。其中,广州市男性高于女性达标率的值最高,约为4.6个百分点,而黑龙江省男性与女性达标率相差最小,二者相差0.25个百分点。
2. 按年龄分
总体来看,六省(市)分年龄段的平均达标率分别为:18~29岁,23.23%;30~39岁,25.31%;40~49岁,22.15%;50~59岁,17.46%;60~69岁,13.68%。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加,达标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但18~29岁的人群达标率略低于30~39岁人群。从各地区的情况来看,除广州市表现出公众达标率随年龄阶段递减的规律外,其余各省(市)各年龄段的达标率基本表现出与总体一致的趋势。但北京市60~69岁人群的达标率高于50~59岁人群9.16个百分点,为31.39%,重庆市60~69岁人群的达标率低于10%,仅为3.3%。
3. 按户籍类型分
分户籍类型来看,除广州市非农业户口人群的达标率低于农业户口人群近1个百分点之外,其余各省(市)达标率情况均表现出非农业户口人群的达标率高于农业户口人群。从各地区情况来看,陕西省非农业户口人群达标率比农业户口人群高16.09%,差距最大;湖南省非农业户口人群达标率比农业户口人群高5.70%,差距最小。
4. 按职业分
分职业来看,达标率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公务员,平均达标率为29.67%;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位居第二,平均达标率为29.03%;专业技术人员排名第三,平均达标率是27.24%。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达标率是所有分职业平均达标率中最低的,为11.09%。
从地区情况来看,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达标率水平中,北京市最高,为41.35%,广州市次之,为39.11%,而湖南省最低,为12.48%;
公务员人群中,陕西省最高,为39.26%,其次为北京市和广州市,分别为38.53%和27.07%,湖南省最低,为22.60%;
企业职员、公司白领人群中,北京市居首,为35.74%,广州市和陕西省分列第二、三位,为33.48%、28.34%,重庆市最低,为18.77%;
专业技术人员中,广州市达标率最高,为36.62%,北京市第二,为35.11%,湖南省最低,为13.84%;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中,北京市最高,为15.87%,陕西省、重庆市达标率还不足10%,分别为7.24%和5.86%;
生产工人、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中,湖南省最高,为25.24%,其次为北京市的22.24%,重庆市最低,仅为9.06%;
商业及服务人员中,北京市最高为21.71%,比排名第二的广州市的20.43%高出1.28个百分点,重庆市最低,为11.15%;
学生及待升学人员中,广州市和北京市均高于30%,分别为34.13%和33.45%,重庆市最低,为16.21%;
离退休人员中,北京市明显高于其他各省(市),为25.93%,黑龙江省、陕西省、广州市和湖南省均低于20%,重庆市最低,仅为7.97%;
家务劳动者、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的达标率也表现出普遍偏低的现象,最高的北京市,为17.94%,而重庆市仅为3.10%,排名最后;
其他人员中,广州市以23.49%位居首位,而陕西省排名第二,为22.43%,重庆市达标率不足10%,仅为8.45%。
5. 教育程度
随着公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达标率也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四类人群的平均达标率分别为:7.24%、9.52%、20.40%和31.64%。
从地区情况来看,小学及以下人群中,广州市达标率最高,为15.08%,高于广州市初中学历人群的平均达标率,出现反常现象;初中学历人群中,北京市达标率最高,为17.14%,而广州市、黑龙江省达标率相当,在10%左右;高中学历人群中,各地区达标率排序为广州市、北京市、陕西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和重庆市,其中,广州市最高,为25.65%,重庆市最低,为15.86%;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广州市、北京市和陕西省的达标率均超过30%,黑龙江省、重庆市达标率相当,在25%左右。
6. 《公民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人群
总体来看,公务员的达标率最高,为31.60%;学生及待升学人员的平均达标率次之,为23.16%;社区居民的平均达标率为18.94%;而农民的平均达标率最低,仅为12.18%。从地区来看,学生及待升学人员的达标率广州市最高,为34.13%,北京次之,为33.45%;农民群体的达标率北京市最高,为15.87%,广州市次之,为13.99%,陕西省、重庆市均低于10%;社区居民的达标率北京市、广州市显著高于其他各省(市),北京市最高,为27.52%,广州市次之,为24.60%,重庆市最低,为12.80%。
这些科学知识你都知道吗?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涵盖了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能力三个领域,26条基准,130个基准点。基准26条提纲挈领地提出了公民需要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应当具备的能力,每条基准下列出了相应的基准点,对基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基准》适用范围为18周岁以上,具有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测评时,需从130个基准点中随机选取50个基准点进行考察,50个基准点需覆盖全部26条基准。考察形式为判断题或选择题,每题2分。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三个范畴领域都需合格(对应题目达到60%的准确率)才算达标。
1. 了解生命现象、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1)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知道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与微生物,识别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3)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是由早期物种进化而来,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4)知道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知道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5)了解遗传物质的作用,知道DNA、基因和染色体。
(6)了解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抵制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
(7)知道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2. 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8)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借助数量的计算或估算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9)掌握米、千克、秒等基本国际计量单位及其与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
(10) 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并能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 能根据统计数据和图表进行相关分析,做出判断。
(12) 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
(13) 知道自然界存在必然现象和偶然现象。解决问题讲究规律性,避免盲目性。
3. 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14) 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15) 区分物质主要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知道常见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的条件。
(16)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知道大气压的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17) 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18) 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认识太阳光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19) 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知识,了解成像原理。
(20) 掌握电压、电流、功率的基本知识,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
(21)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总量保持不变。
4. 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22) 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23)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性质,并能列举其用途。
(24) 知道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元素及分类。
(25)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只改变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26) 识别金属和非金属,知道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27) 能说出一些重要的酸、碱和盐的性质,能说明酸、碱和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它们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简单现象。
5. 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
(28)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恒星。宇宙由大量星系构成的。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
(29) 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作一日,并形成昼夜交替;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作一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四季更迭。
(30)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8天。
6. 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
(31) 知道固体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球的运动和地球内部的各向异性产生各种力,造成自然灾害。
(32) 知道地球表层是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交接的层面,它构成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地球环境。
(33) 知道地球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百分比,能说出七大洲、四大洋。
(34) 知道我国主要地貌特点、人口分布、民族构成、行政区划及主要邻国,能说出主要山脉和水系。
(35) 知道天气是指短时段内的冷热、干湿、晴雨等大气状态。知道气候是指多年气温、降水等大气的一般状态。看懂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36) 知道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方式不断运动,形成水循环。知道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洪涝、干旱等灾害。
7. 了解人体生理知识
(37) 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知道心、肝、肺、胃、肾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生理功能。
(38) 知道人体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知道自己的血型。
(39) 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各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
(40) 知道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随性别、体重、活动以及生活习惯而不同。
8. 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
(41) 关注与生活和工作相关知识和信息,具有通过图书、报纸、杂志和网络等途径检索、收集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42) 知道原始信息与二手信息的区别,知道通过调查、访谈和查阅原始文献等方式可以获取原始信息。
(43) 具有初步加工整理所获的信息,将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中的能力。
(44) 具有利用多种学习途径终身学习的意识。
9. 掌握安全饮食、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5) 关注饮用水、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有一定的鉴别日常食品卫生质量的能力。
(46) 知道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47) 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做到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48) 知道吸烟、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49) 知道适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50) 知道保护眼睛、爱护牙齿等的重要性,养成爱牙护眼的好习惯。
(51) 知道作息不规律等对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10. 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
(52) 具有对疾病以预防为主、及时就医的意识。
(53) 能正确使用体温计、体重计、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具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54) 知道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可以感染人体,导致疾病;知道污水和粪便处理、动植物检疫等公共卫生防疫和检测措施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55) 知道常见传染病(如传染性肝炎、肺结核病、艾滋病、流行性感冒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突发性疾病(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特点及相关预防、急救措施。
(56) 了解常见职业病的基本知识,能采取基本的预防措施。
(57) 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基本特征,知道预防、调适的基本方法。
(58) 知道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服药,了解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常识。
(59) 知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知道对自身有过敏性的药物。
(60) 了解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疗手段,与西医相比各有优势。
(61) 知道常见毒品的种类和危害,远离毒品。
11. 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
(62) 了解基本交通规则和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以及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
(63) 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定期对交通工具进行维修和保养。
(64) 了解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汽车、轨道交通、火车、飞机、轮船等)的安全规则。
12. 掌握安全用气、用电等的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65) 安全使用燃气器具,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方法。
(66)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初步掌握触电的防范和急救的基本技能。
(67) 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如电磁炉、微波炉、热水器、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冰箱、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
13. 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68) 能分辨和选择食用常见农产品。
(69) 知道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规律与相关知识。
(70) 知道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
(71) 农业生产者应掌握正确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化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72) 了解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知道去除水果、蔬菜残留农药的方法。
14. 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与设备
(73) 在本职工作中遵循行业中关于生产或服务的技术标准或规范。
(74) 能正确操作或使用本职工作有关的工具或设备。
(75) 注意生产工具的使用年限,知道保养可以使生产工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延长使用年限,能根据用户手册规定的程序,对生产工具进行诸如清洗、加油、调节等保养。
(76) 能使用常用工具来诊断生产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并能及时维修。
(77) 能尝试通过工作方法和流程的优化与改进来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劳动效率。
15.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78) 在劳动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79) 了解工作环境与场所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应急措施,自觉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0)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者应加强监督和检查,安全、有效率地组织生产。
(81) 知道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易燃或爆炸品、激光等安全标志。
(82) 知道生产中爆炸、工伤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一旦事故发生,能自我保护,并及时报警。
(83) 了解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知道清洁生产标准和相关措施,具有监督污染环境、安全生产、运输等的社会责任。
16. 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方法和急救知识
(84) 了解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掌握常见消防工具的使用和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一般方法。
(85) 了解溺水、异物堵塞气管等紧急事件的基本急救方法。
(86) 选择环保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减少和避免苯、甲醛、放射性物质等对人体的危害。
(87) 了解有害气体泄漏的应对措施和急救方法。
(88) 了解毒蛇、狂犬咬伤等紧急事件的基本急救方法。
17. 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
(89)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知道本地区常见自然灾害。
(90) 了解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雷电、沙尘暴、海啸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征及应急避险方法。
(91) 能够应对主要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18. 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92) 知道大气和海洋等水体容纳废物和环境自净的能力有限,知道人类污染物排放速度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速度。
(93) 知道大气污染的类型、污染源与污染物的种类,以及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能看懂空气质量报告。知道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的含义。
(94) 自觉地保护所在地的饮用水源地。知道污水必须经过适当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水体。不往水体中丢弃、倾倒废弃物。
(95) 知道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不乱倒垃圾。
(96) 保护耕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懂得合理利用草场、林场资源,防止过度放牧,知道应该合理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
(97) 知道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低、沿海地区海水倒灌。选用节水生产技术和生活器具,知道雨水、中水的合理利用;关注公共场合用水的查漏塞流。
(98) 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19. 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99) 树立科学世界观,知道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但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
(100)认知世界和尊重科学规律能够让我们与世界和谐相处。
(101)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本身需要不断深化。
20. 能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102)知道系统内的各部分是相互影响的,复杂的结构可能是由很多简单的结构构成的。
(103)认识到整体具备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功能。
(104)知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定是唯一的。
(105)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21. 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和价值
(106)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基本科学实验方法。
(107)知道科学研究应具备善于观察、好奇心、诚实和质疑精神等基本要素。
(108)对拟成为实验对象的人,要充分告诉本人或其利益相关者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
22. 理解和支持技术创新
(109)知道移动通信、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0)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知道“基因工程”“干细胞技术”“纳米材料”“热核聚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
(111)关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12)知道技术创新是提升个人和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113)具有商标保护和品牌意识,了解品牌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创新是培育品牌的重要手段。
(114)知道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专利制度和标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3. 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认识到技术具有两面性
(115)解决技术问题经常需要新的科学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常常会促进科学的进步。
(116)技术产生的影响常常超过了设计的初衷,技术也具有两面性,既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117)技术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时间,都可能是不同的。
(118)理性对待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决策。
24. 了解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
(119)热爱自然,知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20)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上,不仅全球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也是相互依存的。
(121)知道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大气臭氧层损耗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22)知道恢复被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积极参加植树种草、绿化造林的活动。
25. 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123)知道地球的人口承载力是有限的。了解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等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和节约资源、能源意识,节约用水、用电、用油、用煤、用气,节约粮食。
(124)了解人类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应不超过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应不超过其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25)知道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海洋能是解决未来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了解核电站事故、核废料的放射性等危害。
(126)了解建筑节能的基本措施和方法。了解材料的再生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堆放,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使用各种材料,少用一次性用品。
(127)懂得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6. 崇尚科学,不轻信未经验证的信息
(12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是检验科学真伪的重要手段。
(129)解释自然现象要依靠科学理论,对尚不能用科学理论解释的自然现象不迷信。
(130)知道信息受发布者的背景和意图的影响,初步辨识不准确和误导的信息。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