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文摘自新华网对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社会蓝皮书》主编陈光金的专访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5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于2015年12月24日在北京发布了,书中提到2016年中国经济将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做好调结构、惠民生、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的工作。我们从网友最关心的话题中选出了五个关键词,分别是“医疗改革”、“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和“消费”,并邀请到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社会蓝皮书》的主编陈光金先生,来与我们的网友分别谈一谈,与每个关键词对应的,2015年的痛点是什么?2016年的发展机遇又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网友们最关心的看病的问题。蓝皮书中提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处于胶着状态,“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然被广大民众排在当前中国重大社会民生问题中的首位。那么您认为, “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症结到底在哪儿?未来该如何解决?
[陈光金]
《蓝皮书》对于医改,尤其是2009年开始新医改、2010年公立医院的改革,两个改革的目的都是要解决好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从六七年的改革情况来看,改革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成效不是很显著。
从医院方面来讲,比如说通过强基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力量,过去是以基本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管理为核心,尤其是基层等方面的功能进行调整,希望由此解决看病难。因为看病难从过去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疾病患者、家属无论疾病大小,都希望到大医院、名医院去跑,找大医院、名医生。
基层服务力量比较弱,服务基本的量也没有达到,比如诊疗人数,他本来应该占更多的比例,但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格局,这就造成看病难的问题。看病贵的问题,过去主要解读是认为药品带来的,就是药品加成,以药养医,这带来了看病贵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进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就是限价。
另一方面是政府要加强投入,对公立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障要增加投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使他们能够覆盖全部的人口,同时能够逐渐提高医疗保险机构的报销比例,实现保基本的目标。由此降低医疗负担。
从这些年的的改革情况来看,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成效不是很显著,从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比如说医疗卫生费用,就是“十二五”医疗改革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整个医疗费用支出当中,个人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的比重要降到30%以下。但实际上直到去年为止,个人医疗卫生费用占总医疗卫生费用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是33.2%,今年一年要降3个百分点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个目标很难实现
另外,看病难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好,大的格局仍然是医院诊疗服务站的比较高,总的比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占50%多,但是这个比重是下降的,不是上升的。另外,医院这块诊疗服务所占比重是在上升的,除了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医疗服务机构,比如说个人诊所、乡村卫生所等等,大概是分三块。另外,大家看病更多的还是向大医院跑
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数这些年没有太大变化,还是20%左右。两个目标,一个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一个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有一定的效果,国家财政卫生投入也有所增加,公立医院国家投入也有所增加。
总的来讲,医疗卫生费用中的药品费用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是各类型的卫生医疗机构,药品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重下降幅度很小,这五六年也就下降两三个百分点,多的也就是五六个百分点。从医疗卫生费用绝对数的增长也是非常快的,居民个人医疗卫生费用支出2014年增长是百分之九点多,同期城乡统一口径的收入增长百分之十多一点。几乎是随着居民的收入增长而增长,两个增长率基本接近。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有些方面甚至还有所回潮,比如说原来讲在基层要实行以基本治疗为中心的方式转向健康管理为核心,这个模式要求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多的定位到健康管理上面,首先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实施以后发现健康卫生也涉及到卫生服务,要把两条线割断以药养医是割不断的,健康服务基本也包括医疗在里面。所以不能满足承担这些机构的需求。所以又恢复了不搞两条线,又恢复原来的做法。
[主持人]
也就是说在未来依然是急需解决并且困难比较大的一项工作。
[陈光金]
症结在哪里?症结在于过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处方”还有一点问题,不是特别对症。比如公立卫生机构改革,要改革的就是改变他的收入结构,让他的药品收入比重比较小,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但这几乎是一个无底洞的事情,政府投入多少?强基层怎么一个强法,比如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些小的病在那里治,然后不能向大医院转诊,大医院觉得是小病可以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是双向转诊。
但是现在这些事情都做不到。有一个客观事情是什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提升,比如过去农村很多人有病就等忍,叫小病等成大病,大病等死。但是现在大家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所以医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会得到释放,过去有点小病就忍了,现在有钱了就去看看。
另外,整个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着在大医院积聚的格局,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以及其他医疗机构资源远远不够。比如说要发展民营医院,但是民营医院经常做很多大的广告,但是现在民营医院诊疗服务在整个诊疗服务当中所占比例很小,2014年公立医院住院人数是1亿多,民营医院不到2000万,尽管民营医院数量并不少,但这里有一个什么问题?
除了财力物力方面的差距之外,更大的还是在于人力资源的差距。所以民营医院做广告非常响亮,但实际大家还是不太信任。相反,公立医院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一大批都集中在公立医院里面,大家上网都能查到哪一科哪一个病种是特别出名的医生,哪个医院重点能治好哪些病,哪些最有名,它不用自己去打广告,只要大家一查就知道,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
所以这一系列资源配置上面的差异,一方面是基层资源不足,非公立医院包括声望积累、人员积累也不足。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很难的。根据我们的研究,重点还是在基层,过去是采取一些行政的手段,一方面医疗卫生要回归公益,要强调它的公平性。但是一方面又强调回基层,但是基层有弱点,财力物力不足,人才资源也不足。比如说全科医生,全国才有17万,相当于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基本上是一万人才有一个。
另外过去一直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搞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等,包括医疗报销规定,什么病必须在什么地方看才能去报销,有的愿意到好一点的医院就不能去了,对于患者也不是很公平,剥夺了他们部分医疗权。所以我们怎么真正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由全科医生跟政府或者医疗保险机构签约,政府购买基本的医疗服务,然后他们开展竞争性的服务供给,一方面有动力,另一方面也有质量,全科医生的质量和数量都能保证。
[主持人]
2015年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出了很多关键词,比如“延迟退休”、“大病医保”、“养老金入市”等,蓝皮书中提到,2016年是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落实年,那么以“延迟退休”、“大病医保”为例,保障这两项政策顺利落实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陈光金]
延迟退休,前两年媒体公众有许多讨论,各种各样的观点交流交锋碰撞,非常热烈。一部分学者和公众是主张实行延迟退休制度,还有一部分学者和民众是反对延迟退休。
赞成的人大体上认为:一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下降,如果退休年龄可以延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问题,可以缓解劳动力人口的压力。过早退休的话,还有一个问题,对增大未来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但是前面缴纳养老保险时间是固定的,给整个养老金体系造成压力。
还有一些国际上的理由,大多数发达国家或者中等收入国家都在实行延迟退休制度,有的延到65岁,有的国家要延到69岁。但是这些国家这么延也不是没有阻力的,尤其是要延迟到69岁,反对声音是比较强的。
国内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关切就是,尽管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供给在下降,但同时每年新增就业劳动力仍然是很大的规模,就是我们仍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如果延迟退休,很可能增大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压力,他们到哪里去找工作?在一定时间之内工作岗位是有限度的。
还有就是一线产业工人希望到点就退休,不希望延迟。所以要解决延迟退休的问题,按照国家有关制度,提出小步徐趋,一步步,同时坚持尊重劳动者的自愿。就是有些国家是弹性的,你觉得你能干可以不退休,你觉得你不想干了可以申请退休,就是达到法定年龄之后,可以自愿。
大病医保是一个好政策,尤其是农村这块,一碰到大病来了,简直是天塌了一样,因为农村年收入少,收入积累也少,难以应付大病。如果采取大病保险,并且不断提高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当然是老百姓的福音,这是没有问题的。目前可能面临的一些难题就是制度公平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城乡居民、不同区域之间医疗保险比例也有差距。
另一方面,比如说居民的医疗保险比例越来越提高,这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员从职工医疗保险转向居民医疗保险。另外,各地医保政策也不太一致,大病保险的待遇水平有差异,一个是不公平,还有一个是容易引起攀比。但这个制度本身应该更加比较普遍的实施,但是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大病保险是一个福音。
[主持人]
目前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供需矛盾还未根本消除;义务教育还存在着城乡、地区和校际不均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高等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平等和地区不平等问题仍然突出;目前还存在歧视流动人口子女的现象。这些问题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陈光金]
既然是公平问题,那就是要减少不公平问题的存在。但是具体实行来讲不是那么容易,教育公平问题我们搞了很多年,教育改革也做了很多年的工作,但是现在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教育的不公平问题。
不公平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大学招生生源的城乡差异还是比较突出的,城乡人口比重,按照常驻人口统计的话,至少农村占到40%多,但是高校招生里面,农村生源所占比重不到30%,这显然是不相称的。
除此之外,即使进了大学以后,我们也会看到不同质量层次的大学里,城乡学生的比重也是很不平衡的,农村学生更多的是集中在非985、非211大学里面,非985、非211大学里面,农村学生所占全部学生的比重,与985、211大学里面农村学生所占全部学生的比重,这两个比重差距是很大的,这也是不相称、不公平的分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分布?从量上来讲,现在不公平的问题不太突出了,因为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所有城乡学生免学费都已经实现了,所以从入学率来讲,城乡差距不大,区域差距不大。但是城乡之间、以及东中西部之间教学质量差异仍然存在,这个差异导致在基础层面的教育不公平延伸到了大学。
还有就是学前教育,入园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供需矛盾,通过“十二五”年的努力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着入园难的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过多的依靠市场资源发展学前教育,按照有关统计数据,目前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比如说幼儿园,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公立的幼儿园数量,2014年,民办幼儿园占所有幼儿园的比重已经接近70%。
从国际经验来看,过多的依靠市场资源来办学前教育还是不行的,是不足以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同时带来了入园贵的问题。所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主要还是存在于中下收入者,一方面公立幼儿园不容易进去,私立幼儿园很可能支付不起,所以也是一个不公平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来看,学前教育不是说完全由国家和政府来包办,但还是应该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在北欧这些国家,学前教育基本上是由公共财政来承担,英美可能社会力量多一些,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市场机制,从学前教育来讲,不能过多的依赖市场资源,市场资源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单纯的依靠它来搞学前教育,既要解决入园难的问题,也要解决中低收入者入园贵的问题。
大学阶段的不平等不公平,焦点和根源是在中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差异。总之,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教育这块如何实现更多的社会公平,是目前解决中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
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2016年就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是什么?目前就业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与以往有什么样的不同?
[陈光金]
从宏观来讲,尤其是进入2010年代,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现在叫正式进入新常态,今年GDP增速能保证在7%左右,是左还是右不能定论。明年GDP经济增速,甚至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明年经济形势的分析来看,我们能保证今年这样一个增速就很不容易,很可能再往下回落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就业是一个带动作用,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现在的水平甚至还有所下滑的话,显而易见,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很多其他方法来解决。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或者经济结构的调整,实质上就伴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现在说要淘汰落后产能,要去过剩产能,这些东西就意味着一些传统落后的生产力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关停并转。相应的这些部门或者这些行业、这些产业的就业肯定会有所收缩。
另外钢铁、玻璃、水泥这些行业是我们国家产能过剩最多的几个产业,那这几块也会有所调整。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个趋势,我们讲结构调整,在服务业这块会增长,制造业的落后产能部分会下降,但是先进产能部分还会保持或者增长,因为中国工业化并没有完成,中国还要实现工业化。
但是服务业这块肯定会进一步发展,从总的形势来看,传统服务业从就业增长来说会有回落,它的扩张是有限的,比如传统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不会有明显的就业增长的潜力。但同时其他服务,比如说家政服务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服务会有增大。
还有就是新兴服务业,比如网络服务以及其他各种IT服务,与信息产业化相关的服务业,与人们的需求提升以后一些新型服务业,比如说旅游等领域还会有所增加。网购就业这几年也是大的方向。还有就是新兴服务业肯定是增长的趋势,因为这块就业会有所增长。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尽管第二产业有这些调整变化,第三产业会有这些扩张变化,但是总体就业不会有太大的冲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就业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还有就是创业问题,如何通过自主创业、自我就业来实现更好更理想的就业。所以整个就业的发展方向是这几块,一是工业制造业的先进产业。另外就是服务业里的新兴服务业。第三就是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实现自主创业、自我就业。
前面讲到教育问题,我们讲到公平问题,但是目前教育还有一个问题,无论大中小学都是培养人才的机构,怎么才叫人才?不是说大学自己说了是人才就是人才,他还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实验过检验过才能叫人才。现在大学,尤其是90年代以后地方师范院校升格,由大专升学院以后,大家都朝着学术性高校发展,但实际上社会需求是多样的,我们既需要学术型的人才,也需要实用性的人才,也需要在劳动力第一线做贡献的人才。
所以整个人才是一个多元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也一定要适应多元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来建构教育体系。目前来讲,我们的教育改革还有比较大的空间
我们从部委的方案看到一些信息,教育部原来计划是一半的院校要走向职业院校,并没有往前走,我觉得这项工作还得往前走。并不见得所有院校都朝着学术型的高等院校发展,应该有一个分流和分工。另外中等教育里,包括高中教育,我们既要有职业高中教育,同时在普通高中教育里也要有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
一方面要更好的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要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这块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焦点和重心所在,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同时更好的促进社会公平,就是让更多的人通过教育能够获得就业能力和技能,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令他们满意的工作岗位,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主持人]
中国老百姓过去有一个习惯,就是没事儿老爱存钱。但是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我国居民的消费也形成了新的趋势,咱们蓝皮书里叫“三新消费”,您能不能给网友讲一讲三新是哪三新?以及未来如何让百姓更加敢花钱敢消费,政府在这方面能做些什么?
[陈光金]
蓝皮书里面关于收入与消费的报告是由统计局的专家写的,他们提出了“三新消费”的概念,所谓“三新消费”就是三种比较新兴的消费方式。一是信息消费。二是网上购物消费。三是旅游消费。
信息消费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比如智能手机这类硬件消费,甚至走极端的,有些是苹果迷。有一天我坐出租车听到广播电台的谈话节目,里面提到说“单肾先生”,就是卖肾买苹果。二是各种网上文化产品。比如网络小说、网游以及网上电影电视、动画等,我们在地铁里面看到很多人都在玩手机,有的在玩游戏,有的在看小说,有的在看影视作品。
网上购物消费就是大家网购。传统消费方式更多的是以朴素俭朴尽可能节约为主,现在更多的愿意把钱拿出来消费。这里面有几个东西要理解:一是大家整体收入水平都有所提升,比如有钱出去旅游了,尤其是出国旅游都很热,不仅仅是旅游,有的是出国旅游带扫货。这是一方面,中高收入水平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个估计,中等收入群体大约是3亿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到哪里都看到人来人往,3亿多人出来度假、出来旅游是一个什么概念。
但是“三新消费”还要看主流群体,比如信息消费的主流群体还是以青年或者中青年为主,像我们五六十岁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去做信息消费,我肯定也不会去追苹果,我的手机不用烂了我是不会换的。所以不同的年龄群体不同的消费习惯还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三新消费”里,尤其是信息消费主要是以中青年消费为主,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肯定跟中老年人不一样,另外他们的收入水平也不一样。
网购有它的好处就是大家不用出门就可以购物,价钱相对于实体店还有一些优惠,比如说买书,网上书店的书价折扣比实体书店优惠得多,有几家实体书店很牛气,根本不打折,但是再牛气也牛气不过网购,所以冲击还是很大的,购物习惯变化,对于整个经济来讲有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可能不是整体消费模式的变化,而是不同的人群根据自身的收入、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针对如何让老百姓敢花钱敢消费,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应该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应该想办法如何提高中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收入水平,包括农村人口以及城镇中下层困难人群。我们的分析表明,与中上收入或者高收入人群相比,中下阶层、困难群体的消费弹性要高的多。
就是你每增加一百块钱用于消费的比重,对于中等收入以上人群来讲,他增加一百块钱可能是几块钱的消费,对于中低收入或者困难群体来讲,每增加一百块钱,可能消费五六十。所以要真正扩大消费,就是要改变整个收入分配结构,要增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更快的促进中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人群的收入水平。
还有就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要跟上去,使人们在消费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为什么中国人好象比较喜欢储蓄,储蓄为了什么?就是要解决后顾之忧。我们的后顾之忧是什么?一是子女教育。二是看病。三是养老。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也担心,尤其是市场化就业,我没有工作了怎么办,失业了还得有后手。
这些方面使大家不再太担忧的话,解决的主要路径其实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目前来讲,我们国家整体上,从制度上来讲,制度已经实行了全覆盖,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群体都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支撑。有学者说社会保障的碎片化,但至少有了,有了我们可以再去统筹、再去统一。
但是人口覆盖面还是不够。201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所做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亿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就是五大险种覆盖率,最高的不到30%,也就是说70%多的农民工仍然还没有进入社会保险,这些农民工都是从农村来的,所以他就会影响农村的一大片家庭保险问题,很多农民有新农保,但是和职工保险差距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另一方面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水平,尤其是养老保险,要逐步提升它的统筹水平,最终目标,我个人认为是实现全国统筹,不单纯是一个省一个省的统筹。统筹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尽可能消除社会保险背后的不公平性,如果是省内统筹或者地区统筹,不同的省、不同的地市、不同的县,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个社会又是在大流动当中,一个地方的人不能到另外一个地方转移接续,那问题就会很多,现在已经制定了农民工的转移接续问题。
还有就是尽量提高统筹的层次,不是说一口吃一个大胖子,不是一天就到位,但至少有一个计划,有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 同时适度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目前社会保险缴费高,企业有点受不了,但实际是不是有这么大的负担?还是可以分析的。
比如说农民工,社保参保率是很低的,尽管把理论数据加起来负担很大,但实际上那么多人没有入保,只是理论负担很大,实际负担怎么样?还是值得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适当条件下适当降低费率,有可能促进保障覆盖面的扩大。
另一方面,企业的绝对负担也可以下降一点。现在一些地方在生育保险和工商保险费率在下降。更重要的是社会救助水平,如何根据被救助人群的实际情况,在避免造成依赖的同时,能够真正使他们真正的、可持续的、实质性的摆脱贫困,能够过上有起码保障的生活。所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能力适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