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经济蓝皮书: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5-12-17

20151210095302C

 

  2015年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6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2015年全球经济总体温和复苏,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贸易增速依然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面对下行压力加大,及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挑战,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持续扩大,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扩大,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认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当前我国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应继续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5年初以来,全球经济总体保持了温和复苏态势,但经济增速不及此前预期,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

  蓝皮书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预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投资逐步向更加可持续的增速水平回归,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持续扩大,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扩大,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主要考虑是: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仍将持续;国内投资基数已经很大,投资增速将回归常态;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预计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1.9%。

  201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剧。在此形势下,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当前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认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16年应继续实施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合理适度加速。推动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金融改革,加快利率传导机制和资金市场化定价机制建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管。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立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改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快金融机构治理体制改革,改善金融宏观审慎风险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曾经被视为经济过热源头的房地产业,再次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调节器

  蓝皮书指出,2015年6月以来,随着央行降准降息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房地产销售形势持续回暖,1~9月城镇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5%,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较快推进,使城镇住房需求,特别是大中城市住房需求持续增长。房地产销售回暖迹象显现,带动投资出现筑底企稳迹象。专家认为,大城市存量住房消化任务完成后,住宅开发投资活动必然会逐步增加。与房地产市场相关度较高的建材家具、装修装饰及家电等消费也会逐步反弹。曾经被视为经济过热源头的房地产业,再次成为稳定经济增速的调节器。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叠加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叠加”

  蓝皮书指出,要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中线,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更高层面来解决,也就是要从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新的顶层设计层面来解决,寻找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层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从而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2015年党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编制,以及2016年初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启动和实施,将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会形成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作用的力量。其中,特别是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三大国家战略的布局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将会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凝聚起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作用的力量。同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使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将成为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作用的力量。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所经历的3次上升过程来考察可知,相关的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1982~1984年,正值“六五”时期的第2、3、4年;在第二次上升过程中,1991~1992年,正值“八五”时期的第1、2年;在第三次上升过程中,2000~2007年,正值整个“十五”时期,以及“十一五”时期的第1、2年。参考这种情况,“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有可能积蓄起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向上的力量,有可能使经济增速止跌企稳,并适度回升。这样,2015年经济增速的回落有望触底,即有望完成阶段性探底过程,“十三五”时期有可能进入新常态下的新一轮上升周期。新一轮上升周期不是单纯地让经济增速适度回升起来,更不是要重回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状态,而是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回升。要借回升之势,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更好地实现稳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以上分析只是一种可能性,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十三五”时期,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新问题,还需要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5月25~27日在浙江调研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刚刚起步,有的方面还没有破题,需要广泛探索。

  现在,人们常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叠加阶段。蓝皮书认为,还应该加上一期,即新的政策探索,是“四期叠加”。

  要把启动国有企业破产退出的改革放到改革的优先位置

  蓝皮书指出,启动破产退出改革,必须建立和加强风险责任约束机制。没有这一机制保障,市场化改革可能会扩大风险。例如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本金风险不被关注,资金就会越来越多地流向风险高、利率提高空间大的领域。而伴随着高风险的高利率,又为提高存款利率,争取储蓄资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其结果必将是伴随着风险水平提高的利率水平持续提高和资金紧张,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日益加强的压制,对房地产市场需求也会形成沉重打击。因此,应该将破产退出的改革放到改革的优先位置。

  同时,要注意完善破产退出机制。应借鉴国际经验,简化企业登记、注销、破产和资本退出等相关程序,降低退出成本。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规范财产责任,减少政府对其的过度保护,按照股权多元化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注意把破产退出活动与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朝着更加清洁的方向转变

  当前工业增速较上年同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如果分部门来看,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15年1~10月,制造业增加值月度平均增速为6.8%,远远高于采矿业的2.25%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0.91%。制造业所创造的经济复杂性是经济活力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来源,制造业维持了较高增速,说明我国工业经济仍具有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9月和10月工业经济增速的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是采矿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加快下行造成的结果,这期间制造业维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

  1. 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2015年前三季度增加值累计增速最快的十个行业分别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例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维持了高速增长,反映了我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综合回收利用能力的增强,以及环保产业的快速增长。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反映了我国能源结构朝着更为清洁的方向转变,且城市燃气设施更加趋于完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较快增长,反映我国部分高加工度产业维持了较快增长。

  2015年前三季度增加值累计增速最慢的十个行业分别为开采辅助活动,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这些产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矿业及相关产业,由于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不景气,采矿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价格,还是产量均出现大幅萎缩。采矿业的萎缩,又进一步带来了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上游产业的下滑。二是部分出口型产业,受我国制造业成本上升,以及全球市场萎缩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面临着较大压力。

  2. 工业朝着更加清洁的方向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以前,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投资增速基本维持在30%~40%,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进入持续下滑轨道。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投资增速分别为31.80%、22.03%、18.46%和13.50%,2015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滑到8.30%。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的同时,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下滑的速度更快。2015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其他产业投资增速均低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的下滑意味着工业增长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大降低,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

  现阶段国家应尽量避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现阶段的战略选择将直接决定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是并不存在很大的“失速风险”,也未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同时,一定程度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尽量避免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而是将政策重点放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上。

  2016年我国隐性失业将进一步显性化

  蓝皮书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预计2016年新增就业达到1000万人。但重化工业领域企业的重组和破产难以避免,裁员会有所增加。出口行业困难,部分企业转移到海外,出口部门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就业岗位流失。

  我国已进入税收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增速时期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从前三季度的经济形势看,经济增长低于上年水平,增速为6.9%,较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与销售、国内贸易及货币信贷增速均比上年回落较大。

  从2015年前三季度税收收入的走势和全年预测分析来看,2015年税收收入增长应低于上年,而且明显低于经济增速。

  根据有关方面对2016年的经济预测,如果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6%左右,预计2016年全年税收总收入将增长5.0%~6.0%,税收收入初步估计为143728.95亿~145097.79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税收收入增速超经济增速的现象,已从2013年起出现转折,2014年、2015年保持了这种态势,预计2016年仍将延续这种态势,进入一个税收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增速时期。

  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慢牛”可期,预计上证综指在3200点至4000点范围内波动

  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我们也注意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已经很低;大类资产配置渠道偏少,股市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渠道;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稀缺及所具备的融资功能使其通过增发融资收购优质资产达到做大自己成为可能。习总书记已经不下5次提及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和融资功能的发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高层领导在不同场合也明确指出股票市场不能大起大落。这些都构成了股票市场指数逐步上行的动力。同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依旧,形势还没有完全好转。产能过剩和负债过多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大量该死未死的僵尸企业和濒临死亡的企业苟延残喘,消耗资源;财务费用太高,大量资产用于偿还债务成本。这些都使得经济效率偏低,融资成本难以降低。还有IPO开闸,注册制实施的逐步临近等将制约股票市场的上行。

  蓝皮书认为随着改革的推进,不利于中国股市上行的阻力和障碍将逐步减少。未来市场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但对市场估值的边际支撑作用将递减。与增长及改革相关的预期主导风险溢价的阶段性上升及下降,市场估值也将对应波动。投资者信心将逐步恢复并增强。

  因此,中国股票市场2016年的运行轨迹将发生明显变化,股票市场价值波动中枢不会有太大变化,上证综指很可能在3200点至4000点的范围内波动,稳定健康的“慢牛”值得预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