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本文摘自《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4~2015)》
本文作者:聂品,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康悦,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高度的商业化运作,改善了也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空间形态,割裂了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影响了传统的邻里关系。社区居民虽然物理空间近在咫尺,然而说起邻里关系的时候,常常感慨“当今社会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了”。
那么,北京社区邻里关系的现状究竟如何?是否如大家所感叹的“越来越冷漠了”呢?影响居民处理当前邻里关系的价值观有哪些?为了寻求答案,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于2014年10月对北京16区县100个社区的4000余位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
北京居民的邻里观及邻里关系现状
1. 亲善意愿强,现实中以“简单打个招呼”居多
88%的居民认同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认同度为4.38分(5分制);同时,有超过1/3的居民认为“与邻居接触多了,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认同度为3.09分,高于理论平均值(3分)。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如果遇到邻居,84.1%的居民会打招呼或者寒暄几句。只有8.8%的人会和邻居聊挺久,3.5%的人邀请邻居到家里做客。
由此可见,北京居民在处理邻里关系时秉承友善的基本准则,但也存在一定的戒备心,在与邻居交往的过程中会保持“安全”距离。
2. 互助意愿强,生活中六成以上居民力所能及地帮助邻居
七成居民认同俗语“邻家失火,不救自危”,认同度为3.80分;只有15.7%的居民认同“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认同度为2.31分。这表明北京居民在处理邻里关系的时候,愿意相互关心,守望相助。“快递送货,家里没人,需要邻居代收”时,85.9%的居民认为邻居能帮忙代收,其中63.2%的居民认为邻居是乐于帮助代收快递的,两成多的居民判断邻居有可能主观上并不乐意(或者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也能帮忙代收,实际上发挥了邻里互助的作用。14.1%的居民对邻居帮忙收快递没有信心,其中1.5%的人认为邻居会“非常不乐意,拒绝代收”;12.6%的居民表示这事“不好说”。
3. 和谐认同感强,邻里宽容度高,遇到矛盾半数居民能宽容处事,理性和平解决
北京居民(91.3%)高度认同“邻里之间应该和谐相处”的说法,认同度为4.54分。86.8%的居民感到社区邻里关系和谐。在问及“您与邻里相处和谐吗?”时,近1/3的居民回答“非常和谐”,54%的居民回答“比较和谐”,12.5%的居民认为自己与邻里关系相处得一般,只有不到一成(0.7%)的居民回答“不太和谐”或“很不和谐”。用5分制来衡量,北京居民的邻里关系和谐程度为4.19分,介于“比较和谐”与“非常和谐”之间。
62. 5%的居民认同俗语“吃亏是福,能忍自安”,认同度为3.76分。对于“邻居噪音打扰我,我得找机会报复”的说法,75.6%的居民表示不认同,认同度仅为1.99分。邻里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动找邻居调和解决”占45.1%;“能够谅解或让步,息事宁人”占34.7%;“找社区居委会”占10.1%,选择打电话报警、找物业、找媒体曝光、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武力解决的比例很低,合计仅占9.2%。
情境测试题
楼上住着一个3岁的小朋友,经常在屋里跑来跑去或者将东西掉到地板上发出较大的响声。如果您是楼下的住户,您会怎么处理?
数据显示,56.7%的居民表示“理解,小孩长大就好了”,21.0%的居民会特意“上楼找家长协调解决”,19.1%的居民等“遇到家长的时候协调解决”,只有0.7%的居民图谋“制造声音报复或者找机会给点教训”。可见,大多数北京居民认为在邻里之间发生摩擦的时候,应该秉承宽容大度的邻里观念,理性平和地沟通协调,而不是尖酸刻薄、针锋相对、伺机报复。
北京居民邻里关系的影响因素
1. 邻里观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在处理邻里关系方面,其价值观与行为显示了较高的一致性。在和谐、友善、宽容、互助等价值观念上得分高且在防备、刻薄、冷漠观念上得分低的居民,其行为表现更为亲善友好、宽容体谅、互相帮助,邻里关系也更为和谐。例如,不认同邻里之间应宽容体谅的居民,当邻里发生矛盾时,只有37.6%的人能够采取宽容体谅的行为方式解决问题;而持宽容体谅价值观的居民,62.6%的人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和方式解决矛盾。
2. 社区身份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数据显示,不同居住身份居民的邻里观及对邻里关系和谐程度的体验有显著差异。业主和社区工作者多持有友善、和谐等积极的邻里观,对邻里关系和谐度评价高;商户和租户戒备心稍重,秉持冷漠、刻薄等消极邻里观的比例较高。这样的特点可能与不同身份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有关——业主出于产权的原因,社区工作者出于工作职责的缘故,在心理上对自己的社区身份更为认同,社区归属感强,从而显现出邻里观积极的特点。与之相反,商户租用社区门店的经营行为和租户的临时租住行为使其社区归属感弱,邻里观也消极一些。
3. 居住时长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调查发现,社区的老住户对邻里友善、互助、宽容、和谐的认同度高,对邻里防备、冷漠、刻薄的认同度低。随着居民在社区内居住时间的延长,社会关系的增长,体验到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4. 社区类型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从邻里观来看,居住在单位社区的居民“友善”取向高;商住两用社区的居民“冷漠”取向高;居住在平房社区的居民“友善”和“冷漠”取向都高,表现出价值观的矛盾性。
究其原因可能是,单位社区居民的社会结构以在同一单位工作为特征,其工作关系是邻里关系的基础,给邻里交往提供了天然的机会,因而邻里观取向积极。随着城市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出现了高层商品房和别墅区,私密性很强,客观上削弱了邻里间的生活联系。商住两用社区的居民,出于对自身安全性和私密性保护,邻里取向消极。在北京传统的建筑中,胡同平房四合院给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邻里关系紧密。但是在北京现有平房社区中,既存在邻里交往的便利,也存在私密性弱的不便,再加上原住民与流动租户杂居一处等诸多因素,导致居住在平房社区的居民邻里关系较为复杂,既表现出友善的一面,又表现出冷漠的一面。
5. 家庭结构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不同家庭结构的北京居民邻里观及邻里关系有着显著的差异。上有老、下有小且三代人一起生活的中年居民和谐取向高;无老无小,与配偶一起生活的居民友善、宽容取向高;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年轻人宽容取向低;单身独居的居民,防备、冷漠、刻薄的取向高。
自己生活的居民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担心接触多了,会泄露个人隐私,既不帮助邻居,也不需要邻居帮助,更不能容忍邻居打扰。夫妻二人一起生活的居民以及祖孙三代一起生活的居民通常以社区事务或孩子教育游乐为纽带,建立起良好的邻里关系。
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好邻居
由于住房商品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传统的邻里模式被打破,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提供了内在动力与客观需求。人们既需要发展熟人基础上的睦邻关系,更需要倡导陌生人之间的“邻里自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建立“友善互助、宽容、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
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也是对每个市民的基本素质要求。新型邻里关系建设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需要每个居民为之努力。
1. 相互信任,真诚礼待,打下彼此交往的牢固基础。不歧视和妒忌邻居,尽量避免邻里间打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尊重邻居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不可强求他人遵从自己的意志和习惯。如果情况允许,尽可能多地为邻居分忧解难。
2. 注重修身,严于律己,教育孩子关心邻里。自觉维护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在使用音响等设备时,要掌握好音量,以免影响上夜班的邻居休息。
3. 爱护公共用地,保证他人的安全和方便,保持良好环境卫生,打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