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通知公告

《青年蓝皮书3阶层分化中的联姻》新书发布会预告
来源:布鲁布客微信公众号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8-01-31

11

新书发布活动

 

  本书以“阶层分化中的联姻”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总报告从整体上论述了北京青年的婚恋行为和婚恋观念,是对全书观点的概括与总结;专题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青年婚恋问题的形成机理及状况进行深入探析;访谈篇通过对典型访谈案例资料进行汇编,从感性维度更立体地呈现当代大城市青年的婚恋问题。

报名直通

QQ截图20180131093220

  为更好地和青年交流,

  廉思教授课题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someet、极北咖啡一起发起了一场创意“相亲”活动~

  地点:北京798极北咖啡

  时间:2018年2月4日

 

  一场关于爱情、婚姻的辩论

22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后情感主义”

  把曾经流行而俗套的一句话拿出来说

  从前的爱情是慢的,“一生只爱一个人”

  而当下这样一个充斥消费文化和杂乱信息源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再那样纯粹

  或者说,没有那样纯粹的场合

  让一个人真正地去了解另一个人

  彼此可以没有过多的,情感之外的目的性

  “后情感主义”说的其实便是

  快餐式的、可被替代的、虚拟而带着面具的

  一种“不真实”情感

  而发起这场活动

  是由于总是有人跟我提到 “孤独” 这个词

  仿佛跟前阵子泛滥了的 “安全感” 一样

  年轻人们究竟是如何判断自己的孤独呢

  大城市的年轻人和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

  是否一样

  都会感到孤独?

 

33

44  

55

  讨论

  这是一场关于爱情的自由之声,

  一场关于婚姻与时代选择何去何从的交流,一场理性与感性的碰撞。

  当代的80、90后青年群体是在经济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批人,他们的婚恋观念、婚恋状态与其父辈一代相比,具有鲜明差异的时代特征。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人口迁移流动现象频繁,人口规模大、人口结构复杂,青年群体差异大,与其它中小城市相比,北京青年人的婚恋问题往往更为突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为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大城市青年群体的婚恋状况,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廉思教授课题组采用焦点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北京展开调研。调查对象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20-36周岁、大专以上学历的青年人口,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信息、家庭信息、婚恋观念、住房状况等。将调查人群分为未婚无恋爱对象、未婚有恋爱对象、已婚、离婚尚未再婚四类,共回收有效问卷5965份。同时,在抽样调查样本中选取了部分具有典型性的青年进行深入访谈,质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定量数据的内容。

  调查得出了十个主要结论,反映了当代特大型城市青年婚恋观的变化。

  1、 什么是门当户对?

66

  调查数据显示,72.25%的青年仍认同“门当户对”,但当代青年对于“门当户对”的理解更倾向于是双方人生观、价值观的匹配,而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相似,且年龄越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青年越倾向于认同这一观点。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匹配是受教育程度作用的结果,也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用的结果。虽然青年在婚恋过程中十分强调价值观念的相似性,但价值观念是以家庭条件、教育背景等为基础的,总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仍在间接作用于青年婚姻匹配这一问题。

  2、 爱钱还是爱人?

77

  调查显示,在择偶过程中最为看重的是对方的性格人品;对方的外貌和学历是排在第二的因素;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年龄是排在第三位的因素。以上情况反映了现代北京青年较为理性和现代的择偶观,相对于传统社会的唯出身论等单一的择偶标准,现代青年的择偶标准更为多元,且更注重配偶的性格人品等内涵性的标准,也注重对方学历、身体状况、年龄等问题,但同时家庭情况这一较为传统的择偶标准仍然是人们较为看中的一个标准,且“外貌协会”、“爱美”等非理性的标准也仍存在。

  3、 愿意生几个孩子?

88

  2016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从调查结果看,北京青年的平均理想孩子数为1.91个,在性别组合上偏向于男女双全,人们在生育意愿上对于政策的反响仍是比较大的,但反映到行为上则远低于人们预期,这种意愿与行为的悖离与大城市孩子的生育成本不无关系。

  4、 女性更不愿意为孩子而坚持不离婚?

99

  在传统的婚姻中,有些夫妻虽然感情破裂,但为了孩子的成长会选择凑合过下去。在此次调查中,有53.29%的青年认为如果感情破裂的话,不会为了孩子而坚持不离婚,46.71%的人表示会为了孩子而坚持不离婚,这体现的是一种现代型的婚姻观,凸现了现代青年对于婚姻看法更理性化。59.09%的男性表示如果夫妻感情破裂,会为了孩子而坚持不离婚,但女性同意这一观点的比例只有36.68%,显著低于男性的水平,这和我们通常上的认识有所差异。传统上在一段婚姻中,女性更可能为了孩子而忍受伴侣的不忠或者感情的破裂而不离婚,而调查中得到相反的结论,说明现代教育对于女性的地位提高有所作用。

  5、 更愿意与同类人结婚?

 

10

  北京青年认可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门当户对,这意味着他们更可能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人结婚。但调查数据显示,无论在户籍、受教育程度还是工作性质,抑或家庭经济实力上,青年更倾向于选择这几个方面和自己有相同或相似地位的对象结婚,即同质婚姻。这些属于社会阶层划分标志的特征相似性可能会使得婚姻成为一种阶层固化的方式,来自社会阶层的青年也和具有相似背景的人婚配,整个社会陷入同质阶层相互结合的循环,即所谓的“阶层内婚”现象。

  6、 交通距离打败爱情?

111

  急速的城市扩张和人口激增都给中国城市上班族带来了巨大的通勤压力。调查中有51.84%的北京青年的居住地在五环以外,所有青年居住地点和上班地点的单程交通时间平均为50分钟左右,这意味着北京青年平均每天要在通勤上花费两个小时左右,并且58.26%的青年表示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车等)。不断上涨的交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不仅会降低上班族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上班族的生活工作压力,同时也让青年们更不愿意花时间与异性见面,有45.31%的单身青年表示除了工作外,其它时间基本在家宅着。

  7、 户口和房是结婚标配?

222

  户口和房产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中重要性突显,有房有户口也能成为青年婚恋的物质资本。82.05%的青年认为自己如果拥有房产,会更容易找到对象;有68.48%的青年表示如果自己具有北京户口则越容易找到对象;35.66%的单身青年认为自己的理想配偶一点要具有房产,有32.66%的单身青年表示自己的理想配偶一定要具有北京户口;这些结果可见青年认可了房产和户口在婚配过程中的重要性,且房子的重要性要大于户口,房子对于男性的重要性要大于女性。但同时北京房产和北京户口并非一个特别容易得到的物质条件,没有房产和户口的青年更易遭受婚姻市场的挤压。在房价水涨船高和北京户口指标紧缩的背景下,住房和户口势必会对青年婚恋造成更大的压力。

  8、 假离婚与住房有关系吗?

333

  政策对于人们婚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住房政策方面,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因为买房而假离婚的现象,为买房假离婚的原因主要是为降低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打破限购两套房的限制。调查中有18.89%的青年表示身边有很多因为买房而假离婚的现象,有37.49%的青年表示有但是比较少见,43.62%的青年表示没有见过,可见买房假离婚这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存在的比例并不低。“假离婚”可规避一些房产限购限贷方面的政策,有可能降低贷款利率、购房税费等,但风险性也同时存在,近些年因为假离婚最后无法复婚的案例并不少见。

  9、 单身压力来源在哪里?

 

444

  单身人群结婚压力普遍偏大,调查中的单身青年共有2026人,其中约57.95%的青年感受到了结婚压力。受到压力的青年对目前自身感受到的结婚压力进行了打分,打分范围为1到10,压力越大分值越高,结果显示:北京青年平均结婚压力值为6.5分,1174人中81.52%的青年的结婚压力超过了5分,压力值偏大。且这些青年表示压力主要来自于父母。

  为了解决这些压力,青年会参与一些交友活动,他们最喜欢的是熟人圈组织的相亲活动和以单身人士为主的兴趣爱好活动(如桌游、乐跑、穿越、三国杀、狼人杀等),对婚恋机构组织的相亲活动并未抱有强烈的兴趣。

  10、 选爸妈的还是选自己的伴侣?

555

  虽然现代社会中青年的婚恋过程更自由了,也不用再遵循旧社会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传统,但父母对于子女的婚姻仍有一定的影响。调查中有29.42%的青年表示他们曾有过因某一方父母反对和干涉而失败的感情经历,男性有这一经历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女性;在有恋爱对象的青年中,11.15%的青年表示父母对自己找的男(女)朋友并不满意,且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对方的家庭情况(27.7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更加个体化的社会,尤其是近年来,城镇化、网络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叠加影响,正将这一趋势迅速扩大。伴随着个体化进程的加速,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念也面临着转型,青年人的婚恋观念、婚恋行为与其父辈相比,具有鲜明差异的时代特征。同时,父母对家庭和子女的控制虽然在逐渐消退,但影响仍在,传统的婚恋观仍在潜移默化发挥作用,是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一个阶段。

  廉思教授课题组介绍

 

微信图片_20180131103151

  廉思教授课题组,以擅长社会调查、大数据分析、田野经验和人物深访著称,是“蚁族”概念首创者、“工蜂”“洄游”新涵义提出者,推出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系列、《中国青年评论》系列等作品,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深入探讨。

  廉思教授课题组编著的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系列已出版三本,围绕着当代中国青年高度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本蓝皮书的副标题是《城市新移民的崛起》,聚焦青年阶层流动的第一个关键词——“户籍”,讲述的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但没有取得大城市户口的年轻人,包括白领、蚁族和农民工。第二本蓝皮书的副标题是《流动时代下的安居》,聚焦青年阶层流动的第二个关键词——“住房”,讲述的是大城市青年的居住焦虑和住房分层。第三本蓝皮书的副标题是《阶层分化中的联姻》,聚焦青年阶层流动的第三个关键词——“婚恋”,讲述的是大城市青年的婚恋困境。廉思教授课题组试图通过这些青年阶层跃升中的不同关键词,来揭示转型中国社会中一代青年人的群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微信图片_20180131103146

  “皮书系列”品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拥有,已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著名图书品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学术品牌。2016年,皮书系列正式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12~2018年,重点皮书连续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

  合作伙伴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501

  Someet是一款方便个人用户及小微团体发布活动的工具,也是一个集中各类兴趣主题优质活动的线下活动平台。Someet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如何让青年人更高效自由地在真实生活中聚集。

微信图片_20180131101458

 

  Hypervic Coffee(极北咖啡)--舌尖上的北欧,它不仅是一家咖啡公司,更是一家将人类未来社会与今天世界相连接的科技平台。极北咖啡致力于将北欧舒适、轻松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入中国,倡导"新鲜、健康",以"自由节奏"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自然、快乐美好的幸福生活休闲空间,与朋友、家人和工作伙伴一起分享咖啡的快乐,补充生活能量,享受曼妙、舒适的咖时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