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中国证券报记者7月9日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了《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建议从六方面着手,完善我国金融数据治理。
报告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和统筹治理框架,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体系。建立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顶层策略,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统一的金融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对现有的金融数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审视和评估,及时填补法律空白,修订不适应当前金融数据治理需求的法律法规。
创新数据治理工具,推进数据治理标准规范化。鼓励金融机构采用最先进的数据管理工具和技术,以加快治理工具体系的更新进程;构建灵活的数据治理平台,支持敏捷开发流程,使数据治理能够更快速地响应业务需求;推进数据治理标准规范化还需要强化跨部门协作,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通过直观的数据图表和仪表盘,使数据治理的成果和效益可视化。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技术性。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和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支撑;金融机构实施一套全面的数据质量管理框架,包括数据质量标准的制定、数据质量的监测与评估、数据清洗和修正等环节;加强金融机构组织内部的协同合作;金融机构应持续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探索这些技术在金融数据治理中的应用潜力。
打造数据治理生态圈,重塑数据要素市场化价格机制。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定价与交易机制;优化数据资产评估模型;促进数据流通与效率提升;建立健全数据伦理和隐私保护机制。
促进数字监管能力升级,探索现代数据治理长效机制。利用最新的技术,显著提升监管机构的效率和效果;监管机构不仅要有能力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分析工具和模型,以及能够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的数字身份和认证体系;建立动态的监管政策和框架。
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协同治理,应对跨境金融数据治理挑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数据治理规则的制定,确保我国在国际金融数据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沟通协调,建立双边或多边数据跨境流动合作机制;强化跨境金融数据监管合作,保障数据在国际范围内的合法和安全传输。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