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共同发布了《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3)No.12——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报告指出,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对华贸易政策,主要针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但战略性新兴产业顶住压力正逐步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表现出较强韧性。
报告分析,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产值的快速增长与反弹,与传统行业相比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与恢复力。例如,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1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7.2个百分点;2023年1至6月,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1/4。2022年广东省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并已形成8个超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2021年的41%,产值年均增长19.8%。2015~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19.6、146.9、191.2、257.9、325.5和440.3,分别比上年增长19.6%、22.8%、30.2%、34.9%、26.2%和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人指数(EPMI)持续高于制造业PMI。数据反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抵抗冲击恢复能力强于传统制造业。
此外,报告分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展现出较强抵抗能力的四个原因。
第一,中国新能源产业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制造,再到后期的市场销售,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大量新能源企业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生态,各生产企业之间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了高效低成本的配套供应体系,确保了产业链的顺畅运作。这种完整性和产业生态为产业链的稳定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具备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大规模生产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为抵抗竞争对手的进入提供了屏障,从而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抵抗能力。
第三,出口市场的多样化也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额外的抵抗外部风险的缓冲,减轻了单一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第四,国外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度依赖,强化了其抵抗能力。由于中国是全球重要的新能源设备供应国,国外的高度依赖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稳定运作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这些因素综合,使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在面对外部风险时,具备了较强的稳定性和抵抗力,有助于保障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