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3版《医疗蓝皮书-县域医共体》】人民网:《医疗蓝皮书: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3)》指出——数智赋能县域医共体的三大发展趋势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4-05-09

  4月13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中关村华医移动医疗技术创新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疗蓝皮书: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3)——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数智赋能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旨在促进信息化、网络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提升县域医共体整体运行效能,而其中主要蕴含了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以推进健康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以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三大发展趋势。

  (一)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推进健康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互联互通

  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能够促进公共卫生信息与电子病历、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等医疗服务数据的衔接共享。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对于卫生健康领域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卫办规划发〔2020〕14号)提出需要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新兴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安全标准化建设四个方面发力。在县域医共体中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建设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与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等系统进行联通,实现信息系统间的连接和医共体内健康信息数据的自动抓取、整合和共享,同时在电子病历的基础上推进全国医院信息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二是区域全民健康信息数据库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人口信息数据库、基础资源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等的信息在行业内实时共享、自动归集、动态更新和规范管理。三是新兴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5G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在医疗服务、数据安全、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以及市场准入和人员执业标准不断完善。四是网络安全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持续改革优化卫生健康服务领域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优化个人数据、重要数据和跨境数据安全和行业应用安全标准。

  (二)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从医疗服务发展历程来看,不论是早期直觉医疗阶段,还是当前经验医疗阶段,医生在医疗服务中仍然占据优势地位,而医疗服务供给与消费同时发生的特征尚未发生改变。这意味着移动医疗、数字医疗、远程医疗等新技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在县域医共体中发挥辅助性作用。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以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在县域医共体中逐步实现互联网复诊、远程会诊、预约转诊、远程检查等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在乡村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将更加强调协调化、定义化、标准化,尤其是在数据整合和互动方面。未来的慢性病管理将会更多地需要这种系统化方式,从而形成远程医疗网络,以更好地提供服务。第二,强调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人机交互,利用触觉反馈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增强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现实感和真实感,降低判断失误的可能性,提高医疗人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第三,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推理、语态、形态等多个方面。让医疗机器人拥有认知和学习能力是未来“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例如,医疗机器人能够储存专业医学知识,并且模仿和预测医生的诊断行为。医疗机器人自身可进行诊断,而不仅是辅助医生搜集需要的诊断信息。

  (三)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卫生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方面能够通过医患交互数据和智能分类系统聚合信息,让医生与有需求的患者更高效地匹配;另一方面能够搜集和传递诊疗信息,有利于医生更加全面、及时地掌握患者病情,从而推动医疗服务供给效率提升。而数字化技术在县域医共体中的广泛应用,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未来在整合信息方面,利用数字化家庭医生签约平台提供在线签约服务,同时农村居民可以实时查看家庭医生的资质、服务范围,提高签约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在搜集和传递患者信息方面,利用数字平台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在线咨询和远程诊疗服务,让农村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可穿戴医疗设备及其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可穿戴医疗设备作为患者信息搜集的终端设备,能够及时收集和传输数据,从而简化医疗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并提高医生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够将生命体征的动态和静态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再加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把这些数据运用到公共卫生预防和特殊疾病诊断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