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12月3日,聊城大学、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3)》。
根据《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和《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的基本精神,结合近年来大运河沿线非遗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经验与不足,《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借助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大运河沿线各省市间的宏观统筹机制与微观调节机制,推出“文化遗产廊道+文化旅游廊道”型的双廊道模式。
第一,以跨地区、跨部门协作为基础,对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运河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统计与汇总,建立起两套完整而准确的大运河全领域数据库。
第二,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廊道。根据旅游风景道的标准,并与文化遗产廊道相适宜、相契合,建立起中国大运河沿线的文化旅游廊道,从而形成“文化遗产廊道+文化旅游廊道”型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可以通过建设这种双廊道模式,将大运河流域的文化遗产资源串联成线,以线带面,促进大运河流域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
二是构建系列化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在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大宏观架构下,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并形成系列化规模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
以“文化遗产廊道+文化旅游廊道”的新模式,对14条“京杭大运河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全面调整、补充与更新,把大运河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运河沿线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内容,建构起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功能互补、完全系列化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促进大运河文化旅游的沉浸式体验与消费。
三是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让非遗“活态化”,推进非遗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而拓展非遗传承的文化空间。
非遗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必须以自己的最佳方式——“活态化”的方式去对接。大运河沿线的各种非遗项目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进入这些景区的途径与措施,如通过非遗的内容导示,再辅之以各种创意的文创产品,包括舞蹈艺术“活态化”的剧目、沉浸式的戏剧、微音乐剧,在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中达到理想的预期,也为演艺行业和旅游行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四是借助“节庆+”的形式,引导和助推文旅消费。
有影响力的非遗节庆活动可以引导民众参与文旅消费,既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引导下的成功案例,也有国外与运河非遗文化资源有机联系的成功案例。在国内,浙江塘栖运河古镇的“节庆+”文旅消费模式,从正月十五元宵节直到来年除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列化的“节庆+”文旅消费模式。在国外,比利时布鲁日运河的“节庆+”模式,以2009年入选的世界非遗项目“圣血大游行”为节日之题,布鲁日市民广泛参与,世界各地的布鲁日人纷纷回归,加上欧洲各地的朝拜者跟进,万人空巷的“圣血大游行”使欧洲版的运河文旅消费举世瞩目。这两个案例说明,通过营造节庆的创意氛围,就可以形成运河城市的旅游消费效应,从而提升运河城市的旅游经济效益。另外,借助“节庆+”节日文化传播方式的引导,可以使节庆类民俗文化的非遗得到一种大众性、普适性的文化传承。
五是大力开发文旅产业的特色文创产品,拓展大运河非遗的产业链。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不仅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视形象,设计出各种标识,如通州八景、漕船、《潞河督运图》、平安兽形象IP系列等有运河特色元素的吉祥物;还设计了研学类产品,包括DIY八音盒、立体拼图等,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大运河文化。报告建议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在设计各类文创产品时,可以与其他省市进行联动,避免产品雷同。建议运河沿线各省市在大运河非遗项目上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大运河非遗曲目、剧目,并开发沉浸式、交互式的大运河非遗风俗与节庆活动,同时还可以打造“实景式大运河非遗商业街区”和“非遗大集”。
六是深度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与情感记忆,以IP赋能的形式全面阐释大运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大运河沿线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习惯、审美趣味爱好、精神信仰追求,是值得我们进行全面而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大运河非遗与中国大运河文脉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融合关系等,同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生动展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大运河文化景观碎片化的状态。因此,报告建议利用文创赋能的方式,探索大运河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一是以文创产品赋能于非遗文化的功能意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二是以IP赋能于非遗文化元素提取,使非遗信息符号化、可视化;三是以IP赋能于大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以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与丰富性;四是以IP赋能于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以展示大运河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真实而直观的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对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运河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中总结出大运河核心文化价值、地域特色文化,进而成为大运河文化基因。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